试论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1
/ 2

试论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张秀荣

内蒙古正镶白旗第二小学   内蒙古正镶白旗   013800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因素,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共同完成某项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课程教学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问题与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改变了之前的“灌输式”知识讲解模式,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程学习。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小组合作学习应具备五个基本要素,第一是学生之间是积极相互依赖的,学生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其他学生负责,小组成员是一个整体,只有整体获得进步,才会真正有所收获。第二是小组及每个成员都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要有团队意识。第三是要多进行面对面的有建设性的相互交流学习,在小组中学生的学习成果是需要分享并讨论的,学生之间要通过交流来碰撞火花,相互提高。第四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扮演部分角色,真正在小组中有用武之地,加强学生之间的信任。第五是小组要积极进行自我评估,评价在一段时间内小组成员是否真正获得进步,是否有需要提高的方面。

(一)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是在教师给小组布置的学习任务中体现的,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是由教师布置的任务的明确程度来决定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符合教师安排的角色。教师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缺乏对布置任务的深入思考,对学生理解能力认识有误,或者没有让学生真正理解学习任务的意义,导致部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存在无效讨论的情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认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组内学生的分工一定要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势来进行,切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二)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度。小学语文课程是在整个小学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课程,学校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些前提都和学生的参与度有关,而参与度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参与度的高低是衡量小组合作学习是否在走过场的重要指标。学生的参与度可以从学生的小组汇报成果、小组交流频率和交流的有效性等方面来衡量。目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是不平衡的,学生在各个环节都有自身的认知和自身的考量,是否愿意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也是不稳定的。

(三)小组合作学习行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属于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思维状态、参与状态、情绪状态和生成状态四种。思维状态包括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对小组成员的思维深化是否起到带动作用等。参与状态包括是否积极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是否在合作分工中积极发挥角色的价值,是否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等。情绪状态包括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认真细致地分析问题,是否谦让有礼,是否遵守秩序和安排等。生成状态包括经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是否有生成紧密联系学习任务的成果和问题,是否体现了积极的学习态度等。就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情况来看,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习行为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四)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团结意识、提高竞争意识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对他们的又一次打击,在小组内讨论中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到他人的优秀,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但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做的正是化压力为动力,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向优秀学生学习的机会。

二、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小组之间互相封闭,形成小组单打独斗的局面,缺乏科学组织管理。小组合作的出发点是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共享,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团结协作意识,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往往采用小组对抗的形式来展开活动,造成小组之间互相封闭。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因素进行科学的配组,因此小组没有做到科学管理,形成了形式上的小组。

(二)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成了“合坐”。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小组内,通过交流、倾听、探究以及反思,提高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并不关心其他人的观点,最终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教学过程形式上热闹,而教学效果一般甚至不行,失去了合作的真正意义。

(三)学困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由于学生知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班级中总是会存在一些学困生,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无法融入成了观众,有的自制力差甚至在做与学习无关的小动作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了优秀学生的专利,学习目标不能全面完成。由于没有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动力,进而消极参与课堂小组合作。

三、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科学合理构建小组。构建小组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种,互补型。根据学生的性别、能力、个性和日常表现等来筛选不同的学生,组合成性格、能力等都有一定差异的小组,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互相激励。第二种,相同型。小组内的成员在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都较为相同或相似,这样组内之间的差距会大幅缩小,但这样的安排会让成绩较差的同学为一组,不方便全班的整体教学。第三种,自愿型。让学生自行组合,自由挑选。第四种,随机型,由教师随机分配或学生自行抽签决定。不同的小组构建形式都是有利有弊的,在组建好小组后,选一名得力的组长,为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为组员编一个相应的代号,在小组内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并且使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号相同,这样便于组长分工,也便于教师抽查。

(二)教师科学备课完善合作。教师要明确目标,在运用合作学习方式时,要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固然重要,但如果忽视教师的引导、组织与帮助,小组的合作学习会变得十分盲目,不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与学习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要使合作学习取得最大的效益,善于把握小组学习的时机非常重要,不是所有的问题让小组讨论学习都有最好的效果,科学备课,在适当的时机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才能发挥其实际效果。教师要全面评价效果。评价是合作学习的导向,教师应深入学生中去,听取学生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他们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帮助。

(三)组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除了日常的语文课程教学外,每个小组可以选一个自己组感兴趣的主题,每位同学就这个主题进行研究,并轮流作为主讲与其他组进行分享和交流。这种从学生中来,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小组合作不仅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还可以拓展成为学生的生活小组。学生在学校的活动、课堂以外的其他活动、放假以后的活动,都可以由学习小组发挥作用。

总之,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学校教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符合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课程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科学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李永飞.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J].聊城大学,2023.(10).

[2]巫少隆.小学语文高年级小组学习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23(11).

[3]张海燕.尝试链接教学 催生智慧学习[J].基础教育研究,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