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师人才管理现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7
/ 3

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师人才管理现状研究

黄大林,刘祥翔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重庆,400000)

(重庆市荣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重庆,400000)

摘要:相较于公立高校而言,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人才管理措施比较落后,没有及时进行更新与改革,管理机制缺乏科学性、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对提高高校整体管理水平十分不利。同时,民办高校因其特殊办学机制需要更高水平的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这与学校师资力量的提升也有密切联系,如果因为体育教师人才管理能力不到位而影响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建设,不但会影响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甚至还会影响教学质量。基于此,文章从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人才管理的特点及其重要性入手,分析了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高校人力资源;体育教师人才管理现状

引言

体育教师人才管理是现代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在民办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水平的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能够为民办本科学校招聘和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教学人才,从而有效提升民办本科学校的体育教学管理水平,也能够有效在一定层面上帮助学校在体育教学质量上的提升。但是由于资金实力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很多民办本科高校在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学校在整体体育方面的健康发展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民办本科学校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为学校培养和储备大批优秀人才,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

一、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人才管理的特点分析

民办高校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资金实力相对较弱以及社会影响力相对较低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在学校的体育教师人才管理方面区别更加明显。相比之下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是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市场化运作更加明显,由于民办高校的教职员工都是通过招聘而来的,这就使得民办高校在体育教师人才管理中通常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和竞争机制,对人才的管理更加灵活。它们倾向于根据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来招聘和配置人才。

其次,由于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市场化运作明显,使得民办高校在体育教师人才管理中往往更加注重绩效考核,希望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激励教师和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但是民办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比较低,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使得民办高校经常会采用更具吸引力的薪酬福利、职业发展机会和工作环境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加强学校的师资团队建设。

最后,在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中,民办高校更加趋向于企业化运作,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民办高校在体育教师人才管理上可能会采取更为创新的管理机制,如扁平化管理、项目制管理等,以提高决策效率和响应速度。

二、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人才管理的重要性

(一)是学校师资力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在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优秀的师资力量是促进高校健康发展以及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加强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能够为高校带来质量优质的人才,比如,提升学校教师的薪资水平以及福利待遇,为优秀教师提供更加畅通的晋升通道等等。通过这样优质的人才策略能够吸引更加优秀的教职员工到民办高校进行任职和支教,为学校的师资团队建设储备大量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民办高校优质的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能够通过有效措施,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比如通过绩效考核激励政策以及末位淘汰政策等等方式,可以使教职员工在工作中更加努力。

(二)是学校综合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

民办高校的综合水平绝不仅仅表现在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还包括管理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学生就业辅导能力等多个维度,而这些工作都是需要优秀的教职员工去完成的,所以说民办高校综合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众多优秀人才的努力。一方面,高效的体育教师人才管理能够确保学校吸引和保留高质量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良好的管理人员则能有效地推动学校的日常运营和长远发展。另一方面,高校的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如果建立公平、公正的招聘和晋升机制,就可以较大程度激励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内部的人才流动和知识更新。

三、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人才管理现状分析

(一)管理理念缺乏创新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才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念的和谐,比如在一个团队中如果能够形成相同的价值观就能够提升团队的凝聚力。这样的认知就是一种非常先进的人才管理理念。但是,在当前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人才管理中,很多高校的管理理念缺乏创新,从思想上不能认识当前优秀人才的心理需求,从实践中不能满足优秀人才的个人需要。同时在对人才管理的过程中,很多高校的思想比较僵化,认为教职工就应该为了学校利益放弃个人利益,比如当专业项目研发以及课题研究与教学工作发生冲突时,很多民办高校可能会要求教师放弃自己的研究,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如此,不但无法给教职员工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甚至还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二)管理形式相对单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多元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这样的环境中,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形式也应该摒弃传统理念,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人才管理效率,同时也能够为学校吸引和培养更加多元化的人才,从而有效促进民办高校的综合发展。比如,很多民办高校在对教师的绩效考核过程中,将考核标准主要集中在出勤率和学生的结业率中,而对其他方面则不予考虑,这样的管理方式难免有失偏颇。比如有的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学校争得了荣誉。这样的贡献远远大于满勤的出勤率,但是却没有纳入绩效考核标准。

(三)管理内容缺乏激励

激励政策是调动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民办高校在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管理方法。完善的激励政策能够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学校的教学管理效率和教学水平,但是在很多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人才管理中,很多规章制度都在规定教职员工的义务而激励内容则相对比较匮乏,这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人才管理效率。比如,很多民办高校的薪酬增长与工作年限挂钩,而不是与工作绩效紧密相关,导致优秀员工的薪酬优势不明显,从而严重影响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得他们都在学校混日子。同时,有的民办高校的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或者与实际工作内容和目标脱节,使得员工的努力和成绩得不到合理的认可和奖励。

四、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人才管理优化建议

(一)向外发展,融合公办高校管理理念

公办高校无论是在办校实力还是在社会影响力方面都有着自己的优势,这就使得公办高校能够拥有更多资源,从而使其在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所以民办高校在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中应该向公办高校学习,尤其是学习和借鉴公办高校的体育教师人才管理理念。一方面,在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中应该重视以人为本,重视教职工的个人发展和福利,关注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另一方面,应该重视教职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能力提升,为教职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深造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之余加强学习进行自我提升,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教职员工的工作能力,提升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综合实力,同时也能够帮助教职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有效提升民办高校的凝聚力,提升教职员工的归属感。最后民办高校在融合和借鉴公办高校体育教师人才管理理念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能生搬硬套,制定的体育教师人才管理策略更加适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促进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二)基于内需,创新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形式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民办高校在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中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对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形式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薪酬待遇方面应该创建更加灵活的市场化薪酬福利体系,根据市场行情和学校财务状况,设计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结构,同时提供多样化的福利方案,如健康保险、子女教育支持、住房补贴等,从而提升民办高校的吸引力,为学校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在绩效考核管理中应该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不仅应该关注教师的教学工作结果,也要关注工作过程和教职工能力的提升。通过绩效反馈和辅导帮助员工成长,为他们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和晋升机会。同时,在团队建设方面应该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民办高校的凝聚力,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和文化日等形式增强凝聚力,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三)指向竞争,优化人力资源奖励机制

在民办高校中,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需要通过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完善高校的奖励机制则是调动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策略,所以民办高校在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中应该建立健全的绩效奖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是在绩效考核方面,民办学校应该建立灵活多元的绩效考核机制,对于教职员工在工作中做出的成绩都应该计入考核内容,让其在不同渠道为高校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应该建立多元化的奖励机制,使公办高校的奖励方法不能够仅仅局限于物质奖励,比如职称的评定、能力的提升、科研成果的发表以及晋升渠道的畅通等等,通过不同的奖励方式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

结束语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能够使民办高校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和教育工作中去,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民办高校在体育教师人才管理工作中应该向外发展,融合公办高校的管理理念;基于内需,创新体育教师人才管理的管理形式;指向竞争,优化体育教师人才管理的激励机制,有效提升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人才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娇,肖嵘. 高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制度保障路径研究[C]// 上海体育大学. 2023年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训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汉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2023: 2. DOI:10.26914/c.cnkihy.2023.101938.

[2]郭桢杰,郭佩妮. 心理契约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师管理策略研究 [J]. 体育视野, 2023, (03): 146-148.

[3]刘林,刘诚香. 高校体育教师风险管理知行差异研究 [J]. 体育科技, 2022, 43 (03): 147-149+152. DOI:10.14038/j.cnki.tykj.2022.03.030.

[4]李梅杰,王慧. 基于教师发展视域的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研究[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学校体育分会).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农业大学;, 2022: 2. DOI:10.26914/c.cnkihy.2022.010674.

[5]宋昭颐.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探究 [J]. 体育风尚, 2021, (08): 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