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赏识之心 呵护学生成长--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0
/ 2

胸怀赏识之心 呵护学生成长--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

黄子希

石家庄市裕华路小学 050000

摘要:学困生指的是在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习成果等方面落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的学生,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就能够带领学困生赶超同龄人平均水平。本文分析影响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因素,说明小学教师促进学困生转化及进步的原则,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将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为优秀学生。

关键词:赏识之心;鼓励性教育;小学数学学困生

前言:学生个人原因、学校教学原因、学生家庭原因、社会原因等皆会对小学生数学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学生个人学习能力不佳、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不当、学生家庭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就会导致学生成为学困生。小学数学教师应立足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因素,在实际教学中探究、构建能够有效将学困生转化为优秀学生的教学模式。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影响因素

  1. 学生个人原因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性格即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数学学习方法、数学思维、数学学习成果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时间较短,在此阶段中表现出的个体差异尤为明显。如,部分学生记忆力即理解力较好,在数学学习成果方面表现出色,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效果较好;部分学生理解和记忆能力不足,在数学学习中感到困难重重,跟不上教学进度,从而逐渐成为“学困生”。总的来说,学生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能力不足,就较易成为学困生。

2.学生家庭原因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家庭的学习氛围好学生就容易在家庭环境中积极认真的进行数学学习,如果学生家庭学习氛围不足,就会导致学生缺乏在家庭中积极认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当前阶段,部分家长没有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没能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这容易导致学生家庭学习不足,导致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就可能遇到困难;部分家长对孩子期待过高,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情绪,影响了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使其逐渐成为了学困生。

3.学校教育原因

学校教育对小学生最终数学学习成果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如果教师采取的说数学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枯燥,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那么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效果不佳;如果教师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理解,没能根据所有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就会导致学生难以适应课堂教学节奏,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困难,致使学生成为学困生。

4.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环境会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一定影响。如,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会影响到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方式。社会看重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追求成绩而忽略强化自身能力;此外,不同地区拥有的社会教育资源不同,经济状况较差、教育资源匮乏的小学校更易出现数学学困生。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原则

  1. 赏识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师在促进学困生向优等生转化的过程中应当心怀赏识性原则,通过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并认可学困生身上拥有的优点,对学生的有点表示认可与赏识,这样学生就能够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从而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获得进步,摆脱学困状态。

  1. 互动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师在促进学困生向优等生转化的过程中应当秉持互动性原则,教师坚持在课堂教学或作业教学中与学生保持互动可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困生学习效率。

  1. 趣味性原则

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是其成为学困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秉持趣味性原则,有意识的在数学课堂中渗透趣味性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数学综合素养。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1. 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基础性知识

学困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有着独特的学习需求,他们数学基础知识较弱,数学基础知识水平提不上去很难提升其现阶段数学学习有效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给予学生一定的特殊照顾,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基础性知识,供学困生在课堂学习中接触、学习、探索更多的数学基础知识,教师也可为学困生提供个别辅导,如此可有效帮助他们巩固数学基础知识,提高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有利于强化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水平,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以“圆的周长与面积”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带领学生将圆形切补成正方形推导圆周长及面积公式,学困生可能对正方形周长及面积相关知识已经淡忘,教师可适当在课堂中增加与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应用相关知识,有了正方形相关知识作铺垫,学生就能够逐渐了解到圆形周长及面积计算公式的了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

2.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促进学困生向优秀生的转化,就要首先解决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如,教师可尝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中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促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中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间的连接。如,教师可尝试在情境中使用实物、图片、动画等元素呈现生活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以“百分数的应用”为例,教师可在相关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困生从自身熟悉的生活角度出发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学习探究,成功解决生活问题,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如,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如下情境:某超市什锦糖由水果糖和奶糖为2:3的比例进行混合,已知水果糖12元/千克,奶糖24元/千克,那么什锦糖多少元/千克比较合适呢?这样的生活化元素对于学困生来说是较为熟悉的元素,能够减轻其畏难心理。之后,教师可逐步引导学生计算1千克什锦糖由多少水果糖和奶糖组成,并计算出两者的价格,将两者价格相加得出最后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应用题解答能力均获得有效提升。

3.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学困生在整个班级中处于相对劣势的状态,即使同学及教师不对他们的学习水平进行点评,他们心中也会有自卑心理存在,容易使他们产生学习焦虑,小学数学教师要想促进学困生向优秀生的转化就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在日常教学及生活过程中多使用赏识性态度、鼓励性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主动关心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此外,教师还应主动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构建家校共育平台,鼓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多使用赏识性、鼓励性语言与孩子进行沟通,在孩子取得进步时毫不吝啬对孩子的赞美。

以“扇形统计图”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为学困生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如,要求学生使用扇形统计图显示本班学生优质完成作业、完成作业、未完成作业的人数比例,学困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调查了解与任务有关的数据信息,根据数据信息制作扇形统计图,部分学困生可能无法一次性较好的完成任务,教师可先认可、表扬他们做得比较好的部分,再帮助他们查漏补缺,促使他们完成任务,并对他们表示认可与赞扬,这有利于优化学生学习体验、强化学生学习自信、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结语:小学数学学困生是每个小学班级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对学困生心怀赏识之心、呵护学生心灵成长、激发学生内在能动力,通过增加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创设生活情境、使用鼓励性语言开展教学等措施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促使学生从学困生向优秀学生转化。

文献参考:

[1]种兰林.关于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22(6):3.

[2]凌巧.分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帮扶转化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 2022(2):53-54.

[3]金红波.城郊小学数学学困生个案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 2023(2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