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境学习”设计课堂整本书阅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7
/ 2

以“情境学习”设计课堂整本书阅读研究

范慧莉

陕西延安中学  邮编:716000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创新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其深度理解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索“情境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在整本书阅读课堂中的应用,以期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供新的视角和实践策略。

关键词:情境学习,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阅读理解,批判性思维

引言:

在21世纪的信息爆炸时代,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要求学生能深度解读信息,具备批判性思考和创新性应用。然而,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灌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样的学生在考试中可能表现出色,但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无所适从。因此,我们需要革新阅读教学,引入情境学习。将阅读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现实和未来问题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例如,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整本书阅读,旨在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提升鉴赏能力和深层理解能力,以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在情境学习中,教师成为引导者和协助者,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然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如阅读历史小说,学生通过分析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锻炼历史思维和创新思维。

一、情境学习的理论基石与演变历程

情境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全球教育领域中掀起一股新的浪潮。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它将学习者置于实际情境之中,鼓励他们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解决问题,以此来获取和应用知识与技能。近年来,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情境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追溯其理论源头,20世纪70年代的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情境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认知科学家约翰·杜威,以其对“做中学”理念的倡导,率先提出了学习应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的观点。他强调,学习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应是主动参与和探索的过程。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他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主动建构和重构知识结构的过程,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二、情境设计:构建沉浸式课堂整本书阅读的步骤与策略

构建沉浸式课堂整本书阅读的步骤与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预读阶段:

1. 选择书籍: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阅读水平,选择适合的书籍,如《乡土中国》《边城》《大卫科波菲尔》等,这些书籍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

2. 提供背景知识:介绍作者、创作背景等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理解框架。例如,《乡土中国》是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对中国农村社会的深度剖析,《边城》是沈从文描绘的湘西田园牧歌,《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自传体小说,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

(二)阅读阶段:

1. 分阶段阅读:将全书分为几个部分,设定每次课堂的阅读目标。例如,可以按照章节或者主题进行划分。

2. 引导讨论:在每个阶段结束后,引导学生讨论阅读中的疑惑、感受和理解,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讨论《乡土中国》中的乡土观念,《边城》中的理想与现实冲突,《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性格变化等。

3. 深度解读: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如作者的写作手法、主题的深层含义等。

(三)后读阶段:

1. 整理思维导图:让学生整理书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主题,形成思维导图,帮助他们系统化理解全书。

2. 创新表达: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他们的阅读理解,如写读后感、绘制插图、表演剧本等。

3. 比较阅读:如果可能,可以将几本书进行对比阅读,如比较《边城》和《乡土中国》中的乡土情结,或者《大卫科波菲尔》与其他小说中的成长主题。

通过这样的步骤,可以有效地构建一个沉浸式的课堂阅读环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三、情境学习课堂整本书阅读的实施过程

在21世纪的教育背景下,情境学习课堂整本书阅读的实施过程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这一教学模式旨在打破传统的碎片化阅读模式,通过构建真实、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一,实施整本书阅读的关键在于选书。这一步骤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书籍的适宜性是至关重要的。选择的书籍应适应高中生的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既不能过于简单,以免他们感到乏味,失去阅读的动力;也不能过于复杂,以免他们感到困惑,难以理解书中的内容。此外,书籍的主题和内容应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相匹配,避免包含过于成熟或不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元素。

其次,书籍的教育价值不容忽视。所选书籍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社会、文化等多元问题,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经典文学作品可以让他们领略人性的复杂,历史书籍可以让他们理解历史的进程和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

再者,书籍的多元性是拓宽学生视野的关键。我们应该选择涵盖不同主题、不同风格、不同文化的书籍,如古典文学、现代小说、科普读物、历史书籍等。这样的多样性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跨文化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书籍的趣味性也是吸引学生阅读的重要因素。选择一些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生动活泼的书籍,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不仅仅是一项任务。例如,科幻小说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纪实文学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真实世界的魅力。

最后,书籍的关联性可以增强阅读与学习的互动性。所选书籍应与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所关联,能够与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互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应用知识点,从而深化他们的学习效果。

第二,情境创设构成了情境学习的核心要素。教师可设计一系列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的情境活动,如角色扮演、主题研讨、课题研究等,以促进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对书本概念和主题的深入理解。例如,在阅读《红楼梦》时,学生可扮演书中的角色,通过对话来探究友情、责任等主题,如此一来,既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和思考技能。

再者,教师在阅读活动中承担着指导者的职责。他们需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会,激发学生分享个人的阅读体验和理解,并提供阅读策略的指导,如预测、提问、联系等方法,以增强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此外,评估与反馈是保证全书阅读效果的关键环节。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如观察记录、阅读日志、同伴互评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阅读进度和收获。对于在阅读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迅速提供反馈和指导,协助他们调整阅读策略,以提升阅读能力。

四、情境学习课堂整本书阅读的案例分析——《边城》的情境学习实践

在当前全球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创新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崭露头角,其中情境学习以其独特的优势,日益受到教育者的青睐和实践。情境学习理论主张将学习内容与真实或模拟的真实情境相结合,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以提升学习的深度和效果。本文将以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边城》为例,探讨情境学习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和影响。

《边城》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湘西风情、淳朴的乡土气息和深情的人性描绘,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宝库中。在实施《边城》的情境学习时,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个与小说内容相契合的学习环境。这可能包括将教室布置成小说中的场景,摆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道具,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图片等,生动展示湘西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俗文化,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小说的世界中。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协助者。学生被鼓励积极参与,通过角色扮演、剧本创作、主题讨论等多种形式,深入理解和体验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例如,可以让学生以“翠翠”“傩送”“大佬”“爷爷”的角色为切入点展开,从角色的视角去感受和理解故事,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不仅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探究学习。例如,他们可以研究《边城》中的民俗活动,将其与历史、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相联系,实现知识的整合和迁移。据相关研究显示,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多元化和立体化。

五、结论

总的来说,通过情境学习的方式进行整本书阅读,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创新能力。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更强的课程设计和引导能力。因此,教师在实施情境学习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庆林.短篇小说集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情境性学习任务设计——以《呐喊》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4,(06):62-66.

[2]尹庆华.基于项目制学习的整本书阅读任务设计与情境创设策略——以《鲁滨逊漂流记》读前导教学为例[J].小学语文教学,2022,(Z2):135-137.

[3]尹庆华.深度学习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真情境”活动设计策略——以《红岩》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J].小学语文教学,2022,(Z1):143-144.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年3月第14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