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四主八环”教学范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23
/ 3

“五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四主八环”教学范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

滨海县东坎高级中学 张芹

摘要:“五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四主八环”教学范式的构建与实施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课堂互动、反思与评价、信息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五新”本文旨在探讨“五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四主八环”教学范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文章阐述了“四主”作为理念层面的要求,强调教学活动应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为主攻、素养为主线”的原则。详细解析了“八环”作为实操层面的要求,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八个关键环节,并对每一环节进行了具体说明。最后,文章提出了构建与实施这一教学范式的策略,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五新背景;高中语文;四主八环;教学范式;构建与实施

新时期背景下,教育迎来了许多新挑战与新机遇。为了适应“五新”(也就是新理念,新目标,新内容,新方法,新评价)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学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本论文所提出的“四主八环”教学范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在于通过清晰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操作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与成效的提高。文章将对该教学范式内涵、建构及实施策略进行详细阐释,希望能够对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一、五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四主八环教学范式的构建与实施价值

(一)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四主八环”教学范式建构和落实的一个核心价值就是能充分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一教学范式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处于核心地位,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实践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1]。传统语文教学模式通常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仅仅是被动听课、做笔记,此种“填鸭式”教学方式严重忽略学生主体地位与个性差异,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被抑制。但“四主八环”的教学范式完全推翻了这种传统观念,主张教师要扮演好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与辅助者角色,并通过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在这种教学范式下,学生主体地位被充分尊重与彰显。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了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实践者,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可根据兴趣与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与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与此同时,教师还会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学习反馈等因素对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行适时调整,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受到足够的重视与引导。

通过落实“四主八环”教学范式,学生主体地位真正得到尊重与彰显。学生对学习的过程不再有压抑与羁绊之感,反而充满激情与激励。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成绩的提升,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二)有利于和谐课堂的建设

“五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四主八环”教学范式的建构和落实也有利于和谐课堂的建设。该教学范式注重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互动交流,主张构建民主、和谐、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传统语文课堂上常常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教师只对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解,而学生却被动听课、做笔记等。这种单向传授方式,不但造成课堂氛围沉闷压抑,而且严重妨碍学生思维发展与个性张扬。但“四主八环”教学范式主张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互动交流,促使学生主动发言,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并充分发表意见与思考。在这一教学范式中,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权威”和“主宰”,而是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将认真听取同学们的陈述与问题,并进行正面的反应与引导,促使同学们大胆地发表意见与思考。与此同时,学生会感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重视,进而更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通过落实“四主八环”教学范式,语文课堂的气氛大大提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刻,课堂氛围越来越民主、和谐、充满活力。这种活跃的课堂氛围,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又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发展。同时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信心与自尊心,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

二、五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四主八环教学范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一)提出层次问题

“五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四主八环”教学范式建构和实施过程中层次问题的呈现是其中的一个重点策略。该策略的目的是通过设计难易程度不一、深浅各异的题目,带领学生循序渐进地走进课文,领悟文章主旨与内涵[3]

以《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教学为例,教师可根据“四主八环”,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进行不同水平的提问。课前阶段,教师可设计“荆轲是何许人也?”“他为何行刺秦王?”等问题,这类试题都是为了指导学生对课文背景及主要人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课中阶段,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更深入的问题,如“荆轲刺秦王之举,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呢?”“你如何看待荆轲行刺?”等,这类试题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对课文主旨与内涵进行深刻反思而设计的。在课后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如“你觉得荆轲刺秦王这段经历对于现代社会有什么启发?”“你能在别的历史事件里发现类似荆轲刺秦王这样的情节吗?”等,这类试题都是为了指导学生把课文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开拓学生思维视野。教师通过层次问题的设置,能有效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走进课文,领悟文章主旨与内涵。与此同时,该教学策略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在教学《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时,从不同层面设问,能使学生对文本的来龙去脉、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深刻了解荆轲精神与刺杀行动的意义及该故事给现代社会带来的启发。

(二)加强个性化指导力度

“五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四主八环”教学范式建构和实施过程中加强个性化指导力度又是一项重要的策略。该策略意在关注每一位学生个体差异与学习需要,并给予针对性的引导与帮助。

就《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教学为例,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学习反馈情况,制订个性化教学计划及办法。课前阶段,教师可了解学生掌握课文背景及主要人物的情况,并根据其薄弱环节加以补充说明。课中阶段,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学习状态与参与度来肯定与鼓励成绩好的学生,指导与启发成绩差的学生。同时,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及学习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及练习题目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课后阶段,教师能及时搜集学生学习反馈及作业情况,及时改正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表扬奖励好学生[4]。通过加强个性化指导力度,能够使教师更好地重视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习需要,并给予针对性指导与帮助。在《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与学习反馈的了解,能够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与方式,从而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与主旨的把握。与此同时,该教学策略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成绩的提升。

(三)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五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四主八环”教学范式的建构和落实,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则是另一个重要的策略。该策略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为目标,指导学生主动探究与实践。

以教学《雨巷》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通过自主学习任务与活动的设计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课前阶段,教师可布置预习任务,比如让学生事先阅读文本,了解作者背景及创作背景,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中阶段,教师可组织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一起讨论文本中存在的难点与重点,从而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同时,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质疑与见解,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讨。课后阶段,教师可安排一些拓展性学习任务与活动,比如让学生写读后感,开展课外阅读,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5]。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能够使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进行有效培养,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实践。在教学《雨巷》这篇课文时,设计自主学习任务与活动,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与主旨有更深刻的理解,增强其学习效果与成绩。与此同时,该教学策略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能力。

(四)渗透传统文化

“五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四主八环”教学范式建构和实施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不失为一种关键教学策略。该策略既有利于丰富课堂内容、加强教学深度与广度,又能够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深切感受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特殊魅力与价值,进而发展其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

以《将进酒》这篇课文教学为例,教师可对其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生动展现在学生面前。课前可由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如让学生收集唐代酒文化方面的材料,了解唐代饮酒习俗与风尚、唐代酒的社会地位与功能等,从而使学生对文本的传统文化背景有个总体认识,然后再进行文本的正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主题,深入探讨唐代酒文化的独特性和核心,以及《将进酒》这首诗所展现的酒神之魂和豪放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诵读、讲解、探讨等多种手段来引导学生对诗中蕴涵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深刻的感悟与领悟。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对《将进酒》中酒神精神进行分组讨论,指导学生剖析诗中所表现出的奔放、无拘无束、追求洒脱等感情,并探讨这些感情与唐代酒文化的内在关联。课后阶段,教师可安排一些涉及传统文化的拓展性任务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感受。如让学生写一篇有关唐代酒文化方面的短文或写一首有关酒的现代诗歌来抒发对酒文化的认识与感受。通过这类作业,学生既可以在课堂上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与创作能力。

以渗透传统文化为教学策略进行《将进酒》这篇课文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可以让学生对唐代酒文化产生整体的认识与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特殊魅力与价值,进而强化自身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

(五)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五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四主八环”教学范式建构和实施,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是核心教学策略之一。该策略意在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及文学鉴赏能力等,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与鉴赏文学作品中的美与意蕴。

以教学《登高》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与分析,带领学生体会诗歌中的韵律美、意境美与情感美,进而促进其文学鉴赏能力的发展。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安排一些预习任务,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和接触《登高》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背景。如让学生收集有关杜甫的材料,弄清其生平、背景及风格特点等,从而使学生对诗歌有个总体上的认识与感悟,然后再进行文本的正式学习。课中阶段,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对《登高》中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及情感美进行深入阐释与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诵读、讲解、探讨等多种手段,带领学生体会诗的节奏与韵律,体会诗中创造的意境与氛围,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登高》中的意境描述,并指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情感表达和哲学思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联系。

课后阶段,教师可安排一些有关文学鉴赏的拓展性作业,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及审美情趣。如让学生写《登高》的欣赏文章或写现代诗歌中有关登高的文章来抒发学生对诗的认识和感受。通过这类作业,学生既可以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在实践活动中促进自身文学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平的提升。

通过促进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登高》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既可以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又可以对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产生整体的理解与感悟,学生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的审美情趣与文学鉴赏能力,以更好地鉴赏与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与内涵。

(六)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五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四主八环”教学范式建构和实施过程中,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教学策略。该策略的目的是通过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地融合起来,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同时能亲自体验并动手操作,以促进其语言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以教学《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索与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课前,让学生收集与朱自清有关的材料,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创作风格及代表作。与此同时,教师也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试着去领悟文章的意境与感情。

课中阶段,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系列的实践活动来指导学生亲身经历与练习。比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角色扮演,由学生在文中饰演一个人物,并通过表演还原文中的情景与情感。另外教师也可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与欣赏,并通过对文本中语言、修辞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分析,从而对文章意境与主题有深刻的认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还能促进自身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课后阶段,教师可安排一些涉及实践操作的拓展性任务,进一步深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如让学生在课文描述的基础上,画一幅荷塘月色图,或写一篇家乡夜景的短文等。通过这类作业,学生既可以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在练习中提高审美情趣与创作能力。

结束语

新时期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挑战与契机。为满足“五新”的要求,提出了“四主八环”的教学范式,并对其建构和实施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教学范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以及思维训练与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八个关键环节对教学进行全程管理。我们认为,通过“四主八环”教学范式的有效落实,可以全面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与成效,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从而为其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殷传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选择与引导[J].天津教育,2023(33):152-154.

[2]戴中新.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解读课文的有效策略[J].高考,2023(33):9-11.

[3]黄娇娇.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引导型课堂的构建策略[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第八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3:132-134.

[4]胡寿康.浅议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2):103-104.

[5]冀荣友.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思考[J].智力,2020(3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