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作者: 周翔 苏龙翔 王郝 李冬凯 陈焕 段美丽 刘健 欧阳彬 秦秉玉 王洪亮 王雪 徐磊 于湘友 周飞虎 刘娇 张丽娜 隆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03
  • 出处:《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100050 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730000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510080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450003 郑州,河南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150086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300170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830054 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中心,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20180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重症医学科,410008 长沙,中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ICU大数据发展的现状,明确现存问题,为后续重症大数据平台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互联网对824个重症医学专业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重症医学与标准专委会设计。经过质控分析筛选,最终纳入来自598家医院的712个医师的反馈结果。结果所有受调查医院中,355家(59.4%)的ICU内部硬件数据整合程度欠佳,185家(30.9%)的临床信息系统可以向专科科研系统开放接口,133家(22.2%)支持数据分析结果共享。所有受调查医师中,389人(54.6%)可以投入支持系统建设及协调工作,但619人(86.9%)没有可直接用于大数据建设的科研经费支持项目开展。重症感染、重症呼吸、重症数据科学与信息学、重症血流动力学、重症神经是排名前五的亚专科兴趣,占总数的60.1%。结论现阶段我国ICU的信息化程度处于初级阶段。各医院对科研合作的开放程度较低,且需要更多经费和人力支持重症大数据的建设。

  • 标签: 重症医学 信息化 大数据 数据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杨向红 孙仁华 赵鸣雁 陈尔真 刘娇 王洪亮 杨荣利 陈德昌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16期
  • 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杭州 310014,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哈尔滨 15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1800,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哈尔滨 150001,大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大连 116033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高龄且合并基础疾病人群容易转重症,且有较高的死亡风险,重症医学科的救治能力直接决定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目前国内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配置、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床位及设置和国外仍有一定差距,不能完全满足救治的需要。多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教训提示,"平战双轨"的重症医学科建设是最佳的医疗模式。遵循"平战结合"的理念,加强市级和区级定点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配置合理的ICU、亚ICU和战备ICU,建立快速反应梯队,加强常态化培训和科学管理,可能是应对疫情的关键举措。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医学科 重症监护病房 亚重症监护病房 战备重症监护病房 快速反应梯队 学科建设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被称为“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居世界第四位。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4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有9%~10%的慢阻肺,而4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占8.2%,而老年组则较高。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死亡率高达28.57%。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主要有吸氧治疗、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优质的护理,可以显著地改善病人的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的顺应性。危重病人专业护理团队是专门为危重病人建立的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系统化的护理服务,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生活质量、预后、减少病死率。目的探讨重症护理团队介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效果,以提高病人的预后和护理质量。对我院2019年四月到2020年四月间的100名病人进行了统计分析。下面是报道。

  • 标签: 危重症护理小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患者 护理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