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最常见且最严重的急性肠道坏死性病变,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与NEC相关的死亡率高达20%~30%,且存活者25%患有短肠综合征、生长受限、远期神经发育不良等严重后遗症。NEC的早期症状不典型,一经发现,往往即为重症,临床难以早期诊断。腹部X线和超声是诊断NEC的经典手段,近年来,血清、尿、便的多种生物学标志物等作为NEC早期识别的潜在工具已开始应用于临床。通过整合传统检查及生物学标志物,不断优化NEC的临床诊疗体系,以期为临床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方向。

  • 标签: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X线 超声 近红外光谱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早产儿代谢性骨病(MBD)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导致骨矿物质含量减少,从而引起临床、生化及骨影像学相关改变,多发生于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症状通常发生在生后6~12周,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长时间依赖呼吸机治疗、佝偻病样表现,严重者甚至骨折。目前MBD主要依赖生化标记物、放射学及超声学等进行诊断。由于早产儿MBD的临床表现发生较晚,故对于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及预防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代谢性骨病 早产儿 筛查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引起心包积液/心包填塞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PICC导致新生儿心包积液/心包填塞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报道对PICC导致心包积液/心包填塞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女,胎龄30周+1,出生体重1 370 g。生后Apgar评分1 min为5分,5 min为9分。于生后第2天经右上肢贵要静脉置入PICC并持续静脉输液。生后第8天突然出现心率增快及代谢性酸中毒,实验室检查感染指标无异常,听诊心音遥远,心脏超声提示大量胸腔积液。立即拔除PICC,并行心包穿刺术,放出35 mL乳白色心包积液,患儿状态迅速好转,心音有力,代谢性酸中毒纠正。文献检索共有14篇报道24例PICC导致新生儿心包积液病例,并本例资料共25例。25例患儿中,胎龄<28周的超早产儿15例(60.0%),28~34周的早产儿9例(36.0%),足月儿1例(4.0%)。平均出生体重(1 080.6±585.5)g。置管时间中位数为3 d,发生心包积液的PICC使用时长中位数为7 d。导管置入部位以右肘前静脉及右贵要静脉为主,其余经大隐静脉等部位置入。导管尖端位置以直接位于右心房所占比例最高[13例(52.0%)],其次为由上腔静脉漂移至右心房[7例(28.0%)]。2例患儿以心搏骤停为主要表现,1例患儿表现为心率增快,1例患儿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1例患儿表现为原有疾病恶化,其余患儿均表现为心动过缓、呼吸暂停及低血压。9例死亡,病死率36.0%,16例(64.0%)好转。进行心包穿刺患儿中,仅1例死亡。结论在任何置入PICC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当临床出现难以解释的呼吸循环系统不稳定状态,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呼吸暂停、低血压、代谢性酸中毒等情况时,均应考虑到PICC导致的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及早诊断并进行心包穿刺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心包积液 心包填塞 新生儿
  • 简介:摘要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是含有多价抗原特异性的IgG抗体,具有广谱抗病毒、细菌及其他病原体等多种功能。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体内IgG水平低,容易发生各种类型的感染,IVIG能迅速提高血液中IgG水平,增强机体抗感染和免疫调节功能,作为一种常规的辅助治疗措施,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但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不支持疑似或明确感染的一般新生儿常规应用IVIG,而对于极低/超低出生体重的败血症患儿,延长IVIG的使用时间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益处。针对早产儿预防性使用IVIG来降低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生,建议结合各家NICU院内感染的实际情况及IVIG临床使用性价比来综合考量。

  • 标签: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发生、发展中核转运蛋白KPNA2定位及表达的动态变化,探究其在早产儿B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85%的吸入氧浓度诱导新生SD大鼠BPD模型(n=50),对照组吸入空气(n=50),两组分别于1、3、7、10、14 d采集肺组织标本,分离、纯化及培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利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PNA2的分布及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可见KPNA2主要定位于肺泡上皮细胞的胞浆及胞核内,与对照组相比,BPD组1 d胞核、胞浆均表达增加,3~14 d胞核表达明显减弱,胞浆表达增强。细胞免疫荧光可见KPNA2在对照组1~14 d主要定位于细胞核,BPD组3~14 d主要定位于细胞浆,BPD组KPNA2核表达较对照组减弱,胞浆表达较对照组增强。KPNA2总蛋白及浆蛋白表达趋势基本一致,与对照组比较,BPD组1 d开始升高(P<0.05),3 d达高峰(P<0.05),7 d开始逐渐下降(P<0.01),14 d仍高于对照组(P<0.05);BPD组KPNA2核蛋白表达3 d开始降低(P<0.01),持续降低至14 d(P<0.05)。与对照组相比,BPD组KPNA2 mRNA表达1 d开始升高(P<0.05),3 d达高峰(P<0.05),7 d开始逐渐下降(P<0.01),至14 d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暴露于高氧中新生鼠KPNA2核转运功能障碍,可能是影响BPD肺泡上皮细胞DNA损伤应答早期启动的重要机制。

  • 标签: KPNA2 核转运 DNA损伤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大鼠,新生
  • 简介:摘要败血症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表现非特异性和实验室指标多变导致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血培养是目前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但耗时长、阳性率低,不适于早期诊断。经典的生物标志物虽然能在诊断中发挥作用,但存在敏感度和特异度低等局限性。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感染后快速升高,是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高度敏感的标志物,但缺乏统一的诊断界值;核酸分析等是理想的早期筛查方法,但因为检测设备缺乏、成本高,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生物标志物 败血症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肾上腺出血(neonatal adrenal hemorrhage,NAH)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式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断NAH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电话随访。以NAH患儿中表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者作为病例组,采用随机数表法,按1∶2的比例抽取同期经影像学排除NAH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特点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AH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期间内诊断NAH共31例,平均胎龄(37.6±2.2)周,其中男性19例,足月儿25例,巨大儿6例,经顺产娩出30例,高胆红素血症29例,产伤8例,窒息7例,胆红素脑病9例,败血症12例,颅内出血13例,贫血17例,呼吸系统疾病9例,高钾血症5例,低钠血症6例。NAH超声血肿内显示为中低回声8例,混合回声6例,液性絮状回声伴或不伴点状回声17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下均无血流信号。右侧26例,左侧4例,双侧1例。随访共26例,多于1~3个月内复查超声提示血肿吸收,最晚6个月后血肿消失。纳入病例组29例,对照组58例。单因素分析提示入院日龄、出生体重、巨大儿、分娩方式、胆红素脑病、新生儿败血症、腹胀、贫血、窒息、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Hb、CRP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巨大儿(OR=7.415,95%CI=1.342~40.956,P=0.022)及窒息(OR=12.075,95%CI=1.293~112.736,P=0.029)是NA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AH常见于顺产足月儿,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不明原因持续性高胆红素血症可能是其首发症状,常伴有贫血及离子紊乱,少数患儿可出现肾上腺功能减低。巨大儿和窒息可能是NAH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肾上腺出血 黄疸 超声检查 新生儿
  • 简介:摘要儿科疾病的规范化诊治与管理高峰论坛——第十五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于2021年9月29至30日在线上顺利召开。

  • 标签:
  • 简介:摘要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arenteral nutrition 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是早产儿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肝纤维化、肝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常用药物有熊去氧胆酸等。相比药物治疗,尽快开启肠内喂养,缩短PN应用时间,改良PN配方及间断应用PN,对预防PNAC的发生更有意义。

  • 标签: 胃肠外营养 胆汁淤积 防治 婴儿,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早产儿和足月儿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的病原菌分布和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病房2012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血或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的43例新生儿化脑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对比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头部MRI改变和病原菌特点。结果早产儿组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足月儿组[50.00%(13/26例)比5.88%(1/17例)],剖宫产率高于足月儿组[61.54%(16/26例)比23.53%(4/1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11、5.969,均P<0.05);2组发病日龄[(9.8±7.0) d比(8.9±5.5) d]、确诊日龄[(13.0±7.1) d比(10.2±6.1) d]和检查日龄[(16.1±7.9) d比(13.1±6.5)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居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14例)、大肠埃希菌(11例)和无乳链球菌(GBS)(7例),肺炎克雷伯杆菌为早产儿最常见的病原菌,GBS为足月儿最常见的病原菌。首次MRI中,脑白质损伤最为常见(19例),早产儿MRI异常率为65.38%(17/26例),颅内出血的发生率高于足月儿,足月儿MRI异常率为52.94%(9/17例),脑梗死的发生率高于早产儿。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和GBS感染的化脑MRI阳性率分别为57.14%(8/14例)、72.73%(8/11例)和71.43%(5/7例);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患儿主要并发症为脑白质损伤和颅内出血;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患儿早期易出现脑白质损伤,晚期易出现脑积水;GBS感染的患儿早期易出现脑白质损伤和脑梗死,晚期易出现脑软化。结论早产儿和足月儿化脑的病原菌分布、头部MRI改变及不同病原菌感染引起的化脑头部MRI特点有一定差异。掌握早产儿和足月儿化脑的病原菌分布和头部MRI特点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治和判断预后。

  • 标签: 化脓性脑膜炎 磁共振成像 病原菌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解脲脲原体(UU)属于机会致病微生物,广泛定植于育龄期女性生殖道,可通过垂直传播造成胎儿感染。新生儿UU感染后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如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颅内出血、脑膜炎及早产儿视网膜病等。因此,了解UU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点及与UU感染相关的新生儿疾病,重视UU的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对避免新生儿期UU感染的严重后果和改善远期不良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解脲脲原体 新生儿疾病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简介:摘要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指生后4周内由化脓菌引起、累及脑膜、蛛网膜下腔和脑实质的炎症反应,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严重疾病。化脑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并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除常规实验室检查外,头部磁共振成像,特别是弥散加权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及弥散张量成像,在早期评估新生儿化脑病变程度及临床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化脓性脑膜炎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发生、发展中核转运蛋白KPNA2定位及表达的动态变化,探究其在早产儿B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85%的吸入氧浓度诱导新生SD大鼠BPD模型(n=50),对照组吸入空气(n=50),两组分别于1、3、7、10、14 d采集肺组织标本,分离、纯化及培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利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PNA2的分布及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可见KPNA2主要定位于肺泡上皮细胞的胞浆及胞核内,与对照组相比,BPD组1 d胞核、胞浆均表达增加,3~14 d胞核表达明显减弱,胞浆表达增强。细胞免疫荧光可见KPNA2在对照组1~14 d主要定位于细胞核,BPD组3~14 d主要定位于细胞浆,BPD组KPNA2核表达较对照组减弱,胞浆表达较对照组增强。KPNA2总蛋白及浆蛋白表达趋势基本一致,与对照组比较,BPD组1 d开始升高(P<0.05),3 d达高峰(P<0.05),7 d开始逐渐下降(P<0.01),14 d仍高于对照组(P<0.05);BPD组KPNA2核蛋白表达3 d开始降低(P<0.01),持续降低至14 d(P<0.05)。与对照组相比,BPD组KPNA2 mRNA表达1 d开始升高(P<0.05),3 d达高峰(P<0.05),7 d开始逐渐下降(P<0.01),至14 d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暴露于高氧中新生鼠KPNA2核转运功能障碍,可能是影响BPD肺泡上皮细胞DNA损伤应答早期启动的重要机制。

  • 标签: KPNA2 核转运 DNA损伤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大鼠,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引发的新生儿严重并发症的发病特点、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收治、因PICC置管引发胸腔积液、心律失常及心包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发病特点、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共纳入9例患儿,均为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均存活。其中8例PICC导管异位,1例导管位置正常(心律失常患儿)。6例胸腔积液患儿中双侧1例,右侧5例,均在原有呼吸支持下出现呼吸困难、频繁呼吸暂停,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胸水特点均为葡萄糖明显增高,细胞数及蛋白无明显增高,予胸腔穿刺并拔出PICC导管后症状很快好转,均未再出现胸腔积液。2例心律失常患儿分别表现为心房扑动伴室性心动过速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无改善,拔出PICC后2~12 h内复律,且未再出现心律失常。1例心包积液患儿出现心脏增大、心音遥远及心率下降等心包填塞症状,予心包穿刺后上述症状很快消失,积液生化特点同PICC引发胸腔积液的胸水生化特点。结论PICC可引发新生儿严重甚至致死性并发症,当患儿出现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心律失常、心包积液甚至心包填塞,或不明原因病情变化无法用常规现象解释时,需警惕是否为PICC引发,危重病例治疗并发症同时应尽早拔出PICC导管。

  • 标签: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胸腔积液 心律失常 心包积液
  • 简介:摘要糖尿病母亲婴儿是一类特殊群体,受到宫内高血糖、婴儿高胰岛素血症等因素的影响,常于生后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低血糖、先天心脏畸形、心肌肥厚等。此外,儿童期、乃至成年期的肥胖、糖耐量异常等胎源性成人疾病,均与糖尿病母亲婴儿密切相关。因此,关注并深入了解与糖尿病母亲婴儿相关的并发症,对优化该类群体的临床诊疗、随访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母亲婴儿 巨大儿 先天性畸形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早产儿代谢性骨病(MBD)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导致骨矿物质含量减少,从而引起临床、生化及骨影像学相关改变,多发生于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症状通常发生在生后6~12周,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长时间依赖呼吸机治疗、佝偻病样表现,严重者甚至骨折。目前MBD主要依赖生化标记物、放射学及超声学等进行诊断。由于早产儿MBD的临床表现发生较晚,故对于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及预防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代谢性骨病 早产儿 筛查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引起心包积液/心包填塞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PICC导致新生儿心包积液/心包填塞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报道对PICC导致心包积液/心包填塞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女,胎龄30周+1,出生体重1 370 g。生后Apgar评分1 min为5分,5 min为9分。于生后第2天经右上肢贵要静脉置入PICC并持续静脉输液。生后第8天突然出现心率增快及代谢性酸中毒,实验室检查感染指标无异常,听诊心音遥远,心脏超声提示大量胸腔积液。立即拔除PICC,并行心包穿刺术,放出35 mL乳白色心包积液,患儿状态迅速好转,心音有力,代谢性酸中毒纠正。文献检索共有14篇报道24例PICC导致新生儿心包积液病例,并本例资料共25例。25例患儿中,胎龄<28周的超早产儿15例(60.0%),28~34周的早产儿9例(36.0%),足月儿1例(4.0%)。平均出生体重(1 080.6±585.5)g。置管时间中位数为3 d,发生心包积液的PICC使用时长中位数为7 d。导管置入部位以右肘前静脉及右贵要静脉为主,其余经大隐静脉等部位置入。导管尖端位置以直接位于右心房所占比例最高[13例(52.0%)],其次为由上腔静脉漂移至右心房[7例(28.0%)]。2例患儿以心搏骤停为主要表现,1例患儿表现为心率增快,1例患儿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1例患儿表现为原有疾病恶化,其余患儿均表现为心动过缓、呼吸暂停及低血压。9例死亡,病死率36.0%,16例(64.0%)好转。进行心包穿刺患儿中,仅1例死亡。结论在任何置入PICC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当临床出现难以解释的呼吸循环系统不稳定状态,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呼吸暂停、低血压、代谢性酸中毒等情况时,均应考虑到PICC导致的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及早诊断并进行心包穿刺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心包积液 心包填塞 新生儿
  • 简介:摘要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是含有多价抗原特异性的IgG抗体,具有广谱抗病毒、细菌及其他病原体等多种功能。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体内IgG水平低,容易发生各种类型的感染,IVIG能迅速提高血液中IgG水平,增强机体抗感染和免疫调节功能,作为一种常规的辅助治疗措施,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但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不支持疑似或明确感染的一般新生儿常规应用IVIG,而对于极低/超低出生体重的败血症患儿,延长IVIG的使用时间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益处。针对早产儿预防性使用IVIG来降低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生,建议结合各家NICU院内感染的实际情况及IVIG临床使用性价比来综合考量。

  • 标签: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aurine upregulation gene 1,Tug1)在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模型中的表达,并从肺组织形态学及肺泡发育成熟度两方面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Tug1与肺发育的相关性,为阐明BPD中肺发育障碍的病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氧诱导新生SD大鼠制备BPD模型(氧浓度为85%,n=40),对照组为空气环境正常生长的新生SD大鼠(氧浓度21%,n=40)。每组分别于生后1、3、7、14 d随机取10只采集肺组织样本。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辐射状肺泡计数法(RAC)评估肺泡发育成熟度,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肺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Tug1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的基因水平,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dgfra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对照组,Tug1及Pdgfra的mRNA表达随日龄增加呈递增趋势,且Tug1的表达与RAC值呈显著正相关(r=0.648,P=0.007),与Pdgfra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r=0.572,P=0.021),与Pdgfra蛋白表达也呈正相关(r=0.755,P=0.001)。模型组中,Tug1表达从7 d开始显著低于对照组(0.78±0.20比1.68±0.20,P=0.04),趋势持续至14 d;Pdgfra的mRNA表达从7 d开始显著低于对照组(1.04±0.25比1.62±0.37,P=0.002),趋势持续至14 d。Pdgfra蛋白表达在对照组随日龄增加呈递增趋势,模型组7 d开始显著低于对照组(1.04±0.13比1.62±0.09,P=0.04),趋势持续至14 d。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Tug1与肺发育成熟度密切相关,其表达在正常发育肺组织中呈递增趋势,新生大鼠BPD模型肺组织中Tug1表达下调可能是BPD肺泡发育障碍的发生机制之一。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肺发育
  • 简介:摘要呼吸窘迫综合征常见于早产儿,防治主要依赖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经气管插管注入PS是最经典的给药途径,但给药时会给患儿带来一定创伤;PS微创注入技术能够维持患儿自主呼吸,伤害更小,还能降低机械通气需求、减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和死亡率,已逐渐应用于新生儿临床,本文对此技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微创注入技术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呼吸,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