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外科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在心理上更加需要得到安慰和鼓励,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掌握心理护理方法,并且能够结合患者的基础资料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从心理上支持患者,使其产生被关心、被重视的心理安慰,这样有利于患者调整好自己的身心状态,从而配合治疗和护理,快速康复。可见,心理护理是外科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 标签:   外科护理 心理护理 策略
  • 简介:【摘 要】  医学的发展与时俱进,同样护理学的发展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管是在伦理道德的提升方面,还是护理技能的提升方面,都要贴合患者需求去不断地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 标签:   护理伦理 护理技能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食管癌病人在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为其提供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对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某院食管癌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将其分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常规组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观察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具体情况和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护理之后的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护理后SAS评分为(41.35±2.46)分、护理后SDS评分为(43.73±3.85);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30.15±5.12)分、护理后SDS评分为(34.24±2.16)分,经对比,发现研究组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食管癌病人开展临床治疗操作的过程当中选择人性化化物理干预模式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食管癌病人 医治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是否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病例系统中选取近三年89例患儿,将其随意分为A组(观察组)45人,B组(对照组)44人,然后对B组患儿开展普通日常儿科护理,对A组患儿在开展普通日常护理的基础上让护理人员使用护患沟通技巧为患儿服务,最终对比A组和B组的护理效果,判断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是否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过在A组患儿儿科护理中使用护患沟通技巧后,患儿和护理人员亲密度、患儿家属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评分都得到很大提升,明显高于B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让护理人员通过护患沟通技巧能够进一步加深护理人员和患儿之间的关系,让患儿产生信任,从而起到很好的护理工作质量、效率提升作用,让患儿家属满意。由此可见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具备很好的应用价值,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护患沟通技巧 儿科护理 护理工作质量 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于外科术后患者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在本院接受外科手术的 86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入院的奇偶顺序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都各有 43例。在实验过程中,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对于实验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在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满意度、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一段时间内的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镇痛满意度为 93.02%,护理满意度为 95.35%,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9.07%、 8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术后 1h、 24h、 72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 3.97±0.48)分、( 3.24±0.52)分以及( 3.02±0.46)分,实验组患者术后 1h、 24h、 72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 3.85±0.57)分、( 2.63±0.47)分以及( 1.86±0.51)分,术后 1h的疼痛评分并无太大差异,但是术后 24h和术后 72h的疼痛评分却有着较大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外科手术后的患者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疼痛的感觉,针对患者产生的疼痛,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不但能够提高患者的镇痛满意度,还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能够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外科手术 镇痛满意度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对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隔离病区实施护理管理实践的作用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其防控力度。本文就收治的180例境外输入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进一步探讨护理实践在隔离病区实施后的效果,实现精准严密的对观察病例的隔离和筛查。

  • 标签: []境外输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疑似病例 隔离病区 护理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人文关怀护理在 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择我院ICU病房近一年收治的 92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 46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人文关怀护理。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用力呼气量、肺活量等呼吸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SAS评分、 SDS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均 P<0.05。 结论:为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效果理想,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ICU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治疗中开展预见性护理减少导管感染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50例,其中25例接受常规护理患者纳入常规组,25例接受预见性护理患者纳入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0.0%(P<0.05)。试验组生理状况、环境状况、社会功能、心理状况评分均显出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健康指导、治疗效果、护理技术、服务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降低感染风险,改善生存质量。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置管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康复护理方式对胸外科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9年-2020年间选取120例胸外科重症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0例,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个性化康复护理,对比分析患者护理后的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康复有效率、呼吸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个性化康复护理 胸外科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延续护理模式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PICC置管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患者对延续护理内容及形式的需求,构建PICC延续护理干预方案。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5%,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的16.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日常导管观察、维护依从性、导管管理信心、导管异常情况处理、信息获取、带管运动、带管日常生活、导管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延续护理可降低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能够提高患者的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导管插入术,外周 PICC 非计划性拔管 使用与满足理论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分阶段康复护理对促进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至我院接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的患儿共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入院序列数为基础,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10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采用分阶段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术前、术中、术后以及石膏拆除后等阶段的护理)。对比分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肘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接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的患儿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采用分阶段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肘关节功能评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分阶段康复护理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 并发症发生率 疼痛程度 肘关节功能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分阶段康复护理对促进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至我院接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的患儿共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入院序列数为基础,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10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采用分阶段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术前、术中、术后以及石膏拆除后等阶段的护理)。对比分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肘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接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的患儿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采用分阶段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肘关节功能评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分阶段康复护理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 并发症发生率 疼痛程度 肘关节功能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患者参与的护理路径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康复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患者参与的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基于患者参与的护理路径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康复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康复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患者参与 护理路径 康复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行PCI治疗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A组(37例,常规护理)、B组(37例,A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相较于A组,B组服药依从性更高(X2=5.232,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ESCA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两组ESCA评分均有所升高,相较于A组,B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相较于A组,B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不遵医嘱服药现象,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延续性护理干预 服药依从性 自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