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麻醉和一类精神药品是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药品,但是药品使用不当时,容易造成病患产生较强的身体和精神依赖性。因此,相关主管部门需要加大麻醉和一类精神药品的检查力度,并做好管理工作,避免该类药品违规使用,减少风险。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麻醉和一类精神药品检查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麻醉 一类精神 药品检查 问题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和开放手术用于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1年11月-2023年4月本科接诊急性阑尾炎病人(n=68)。试验组采取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低至0.0%,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11.76%,相比较下,试验组的发生率更低(P<0.05)。关于住院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病人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 住院时间 开放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C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内科学肺系疾病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笔者从事中医内科学肺系疾病教学的两个班级,每个班级人数80名,以A和B分别代表两个班级,A班为研究组,B班为对照组。B班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A班研究组则以CBL教学法进行授课,采用期中、期末闭卷考试测评、平时课堂测评及教学方法满意度测评进行两组结果对比。结果 研究组在各项(理论、技能)考核中取得的成绩更高(P<0.05),且研究组对教学方法更为满意(P<0.05),满意度达95.00%。结论 C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内科学肺系疾病教学中,对于学生成绩提升颇有助益,学生对此教学方法普遍认可,可推广应用。

  • 标签: CBL教学法 中医内科学 肺系疾病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普外科临床治疗中对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中随机选择2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分析,时间在2021年11月-2022年11月之间,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保守治疗的对照组和采用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均为10人。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性(P

  • 标签: 普外科 急性阑尾炎 临床诊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应用及意义进行了探讨。方法: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将100名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平均分为两组:1组作为参考组,接受基本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选用替普瑞酮作为对照组,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2.00%)、幽门螺旋菌转阴率(78.00%)大于对照组(90.00%)、(34.00%);在6个月的跟访调查中发现,实验组的复发率是0例(0.00%),远远不及对照组是11例(22.00%)。结论: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基础药物的辅助下,使用替普瑞酮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预防复发,促进幽门螺杆菌的转阴。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消化内科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早期诊断中改良AAD风险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二医院急诊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主诉胸背部疼痛患者162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以是否确诊为AAD分为对照组(非AAD,n=120)和观察组(AAD,n=4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所有资料后,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根据OR值的大小进行评分表的建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对改良AAD风险评分预测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家族史、突发剧烈胸背部持续疼痛、双侧血压不对称、高血压、超声异常以及D-二聚体是诊断A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统计值=7.84、6.96、7.04、11.38、7.12、8.15、15.07、9.11,均P < 0.05);以总分5分为预测标准,获得预测AAD发生的特异度为84.94%,敏感度为95.43%。改良AAD风险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9。结论改良AAD风险评分能够方便快捷地对AAD的发生进行预测,且预测价值较高。该研究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主动脉 急性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 血压 胸痛 早期诊断 多因素分析 D-二聚体 受试者工作曲线
  • 作者: 芮强 沈嘉生 杨琦 徐杰 康洋波 于宝军 李雨林 许永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浙江省嘉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嘉兴 314000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浙江大学急救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浙江大学急救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09,浙江省嘉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嘉兴 314000,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绍兴 3125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严重创伤静脉系血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一般信息[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受伤机制、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心房钠尿肽(BNP)、肝功能、肌酐、Caprini评分、手术策略、制动方式、住院床日、治疗费用等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179例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其中男性130例(72.6%),年龄(67.6±6.4)岁。老年严重创伤患者的BMI为(22.9±3.4)kg/m2,ISS为(28.4±10.5)分,GCS评分为(10.2±4.6)分;Caprini评分为(11.7±4.0)分。其中,32例(17.9%)发生VTE事件。与VTE阴性组相比,VTE阳性组年龄大(t=-2.214,P=0.028),Caprini评分高(t=-2.684,P=0.008),下肢骨折(P=0.008)和骨盆骨折(P=0.001)发生率高。VTE阴性组与阳性组之间,凝血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心房钠尿肽、肌酐、手术策略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之间,手术治疗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3)。VTE阳性组中无骨折占18.8%;1处骨折占50.0%,2处及以上骨折占31.2%,与VTE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而VTE事件对老年创伤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严重创伤中,高龄、高Caprini评分、骨折部位多和骨盆骨折患者容易发生VTE。骨盆骨折是老年创伤患者发生VTE的独立风险因素,应注意防治。

  • 标签: 创伤 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法(LAg-Avidity EIA)估算我国重点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HIV-1新发感染率,分析估算结果的偏差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估算结果准确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群组随机化社区干预对照研究设计,根据人口规模及MSM中HIV感染者数选择20个城市作为研究现场;基于MSM中HIV-1感染率(7%),估算样本量共700例(各城市HIV-1新发感染者35人)。通过MSM手机社交软件,建立检测预约和问卷填写系统,于2019年4-11月开展基线横断面调查并对符合新发感染检测条件的样本进行LAg-Avidity EIA检测;将试验所得参数代入WHO指南中估算公式,得到MSM的HIV-1新发感染率,根据实际情况对结果进行校正。同时梳理样本收集及检测流程,分析影响新发感染率的因素。结果研究对象完成HIV-1初筛10 650例中,阳性反应799例,样本缺失198例。实际送检621例,排除误报样本后,完成LAg-Avidity EIA检测520例,其中判定为HIV-1新发感染155例。20个城市MSM的HIV-1新发感染率为4.06%(95%CI:3.27%~4.85%);校正样本缺失后,HIV-1新发感染率为5.53%(95%CI:4.45%~6.60%);同时校正缺失及误报情况后,HIV-1新发感染率为5.66%(95%CI:4.67%~6.65%)。20个城市MSM的HIV-1新发感染率实际值为4.06%~5.66%。结论样本缺失及误报可能导致HIV-1新发感染率的估算偏差。确保样本均来源于调查人群并对样本收集及检测各环节进行严格质控,可减小HIV-1新发感染率的估算偏差。

  • 标签: 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法 HIV-1新发感染率 男男性行为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6个省19个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1基因亚型分布及抗病毒治疗前耐药情况。方法2019年4-11月,在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6个省19个城市收集未接受抗病毒治疗MSM 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574份,提取RNA,反转录后经巢式PCR扩增HIV-1 pol 基因区片段。PCR 产物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判定病毒基因亚型,提交斯坦福耐药数据库分析耐药。结果有479份样本PCR扩增成功并获得核酸序列,检出的HIV-1基因亚型有9种,其中CRF01_AE(43.4%)和CRF07_BC(36.3%)所占比例较大,随后依次为B(6.3%)、CRF55_01B(5.9%)、CRF59_01B(0.8%)、CRF65_cpx(0.8%)、CRF103_01B(0.4%)、CRF67_01B(0.4%)和CRF68_01B(0.2%);另有26份(5.5%)样本的基因亚型为未知亚型。不同省份之间的基因亚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41,P<0.001)。总体抗病毒治疗前耐药率为4.6%(22/479),其中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的耐药率分别为3.5%(17/479)、0.8%(4/479)和0.2%(1/479)。新近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前耐药率高于长期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P=0.031)。结论我国6个省19个城市MSM 的HIV-1感染者中HIV-1基因亚型多样化,不同省份之间的基因亚型构成比不同;整体抗病毒治疗前耐药率处于低水平,但新近感染者的耐药率较高,建议重点加强此类人群的耐药监测。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男男性行为人群 基因亚型 抗病毒治疗前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的高分辨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建立虎杖中10种酚类物质[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氧化白藜芦醇、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同时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为二元梯度洗脱系统,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高分辨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用于定量分析。结果虎杖中10种酚类物质在考察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及重复性RSD均小于5%,回收率在96.28%~103.23%范围内。10批样本中虎杖苷含量最高,其次是白藜芦醇和大黄素,大黄酚和氧化白藜芦醇含量较低,在个别批次中未实现定量测定。不同批次间待测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同时定量虎杖中10种酚类物质的UPLC-Q/TOF-MS方法简便、准确,可为虎杖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 标签: 虎杖(中药)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酚类 有效成分 含量测定(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定性及定量分析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3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使用佳能i9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超声造影诊断和定性、定量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造影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单独、联合的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比较两种方法单独和联合诊断的预测值和约登指数,比较不同性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的超声定性指标情况和定量参数[峰值强度(PI)、相对达峰强度、增强时间、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表达。结果103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病理结果证实恶性46例,良性57例;超声造影定性分析检查出恶性32例,良性43例;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检查出恶性35例,良性40例;超声造影定性联合定量分析检查出恶性42例,良性53例。超声造影定性联合定量分析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定性和定量分析单独诊断,漏诊率、误诊率低于定性和定量分析单独诊断(P<0.05),且联合诊断的约登指数更高。恶性和良性患者超声造影增强顺序和均匀性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良性患者相比,恶性患者造影剂到达时间较早、消退时间同步或较晚,且增强强度多表现为高增强(P<0.05)。恶性与良性患者超声造影定量TTP参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恶性患者PI、相对达峰强度、MTT参数高于良性患者,增强时间参数低于良性患者(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性及定量分析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性质鉴别中效果显著,准确度较高,且恶性和良性病变患者在定性指标和定量参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丰富影像学信息支持。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造影 定性参数 定量参数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妇幼保健护理人员接受优质护理管理对护理素质的提升作用。方法:实验对象为本院妇幼保健护理人员36名,2021年1-6月未开展优质护理管理为对照组,2021年7-12月开展优质护理管理为研究组,两组进行护理素质的评比。结果:组间进行沟通能力、护理书写规范、护理技术工作态度等评分的统计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比对照组,研究组病患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通过优质护理管理既有利于提升妇幼保健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技能,又有利于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显著提高,具有借鉴、推广和普及价值。

  • 标签: 妇幼保健 优质护理管理 护理素质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直接前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患者中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采用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3例患者(30髋)临床资料(DAA组),并与同期的25例患者(33髋)采用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PLA组)进行比较。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出血量、住院时间、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情况。髋关节功能比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Harris评分(HHS)。结果48例患者术后均获7~31个月的随访,DAA组平均22.8个月,PLA组平均24.0个月。PLA组在手术时间方面小于DAA组患者[(49.3±5.7)min和(70.3±6.2)min,t=12.22,P=0.00],而住院时间大于DAA组[(7.8±1.5)d和(5.6±1.3)d,t=-5.40,P=0.00];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3.1±47.9)ml和(189.6±48.7)ml,t=1.18,P=0.24]。VAS和HHS评分两组(48例)在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DAA组的VAS、HHS评分均优于PLA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的VAS和HH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在85岁及以上患者中的早期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外科手术,微创性
  • 作者: 冯枫 徐杰 孙沛 尹露 李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国基层医药》 2021年第12期
  • 机构: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九病区 234000,北京高新医院戒毒治疗科 100021,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北京 100084,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矫治中心 102609,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北京 10008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纳曲酮联合曲唑酮在阿片类海洛因成瘾者脱毒后防复吸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高新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阿片类海洛因兴奋剂成瘾者274例。先采用美沙酮脱毒,然后选取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组(盐酸纳曲酮联合曲唑酮抗复吸治疗6个月)、2组(盐酸纳曲酮抗复吸治疗6个月)各60例,观察两组抗复吸效果。结果两组年龄分布、性别构成、婚姻状况、毒品使用方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复吸治疗6个月后,在个人生活状态不变的情况下,1组未复吸率为86.7%(52/60),2组未复吸率为6.7%(4/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P<0.001)。结论盐酸纳曲酮联合曲唑酮在阿片类海洛因成瘾者脱毒后防复吸中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盐酸纳曲酮。

  • 标签: 阿片生物碱类 海洛因依赖 药物疗法,联合 纳曲酮 曲唑酮 物质戒断综合征 抗复吸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单发肝癌伴微血管侵犯(MVI)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9年7月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12例单发肝癌伴MV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2例采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60例采用传统肝切除术治疗,根据术后肝切缘病理结果将采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患者分为肝切缘阴性组(n=129)和肝切缘阳性组(n=23)。比较精准肝切除术和传统肝切除术的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无瘤生存率等情况;比较肝切缘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肝切缘阳性的因素;构建预测术后肝切缘阳性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对比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结果精准肝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缘阳性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6个月的AFP转阴率、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28.62±38.74) min、(496.83±59.76) mL、(15.28±3.61) d、15.13%(23/152)、3.95%(6/152)、81.58%(124/152)、67.11%(102/152),传统肝切除术分别为(315.29±40.95) min、(681.46±58.27) mL、(23.87±4.65) d、28.33%(17/60)、21.67%(13/60)、66.67%(40/60)、46.67%(28/60),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精准肝切除术术后肝切缘阳性与肿瘤最大直径、脉管瘤栓、TNM分期、BCLC分期、肝硬化、术后2个月AFP、肿瘤距离切缘的距离有关(OR=3.645、5.248、4.285、4.462、3.883、3.964、3.872;95%CI:2.875~4.415、4.426~6.070、3.271~5.299、3.354~5.570、3.062~4.704、3.248~4.680、2.987~4.757;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最大直径>5 cm、脉管瘤栓、TNM分期Ⅲ期、BCLC分期C期、肝硬化、术后AFP≥20 μg/L、肿瘤距离切缘的距离<1 mm均是导致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单发肝癌伴MVI患者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OR=6.685、8.425、7.758、7.854、7.124、7.246、6.926;95%CI:5.828~7.542、7.6385~9.212、6.926~8.590、7.062~8.646、6.583~7.665、6.618~7.874、6.028~7.824;P<0.05),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的区分度较好,准确度较高。结论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单发肝癌伴MVI患者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肝切缘阳性率低、术后无瘤生存率高等优势,构建患者术后切缘阳性的风险预测模型可为临床上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参考。

  • 标签: 肝切除术 肝肿瘤 危险因素 微血管侵犯 切缘阳性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当前药品生产所出现的一些风险问题,提出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这也是为今后我国药品行业生产提供有效参考,能够促进当前医药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1]。

  • 标签: []药品生产 质量检查 风险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