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以来我院收治的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33例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均对其血清肌红蛋白、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Ⅰ水平均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研究组治疗后4和、24h及72h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Ⅰ水平均较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血清肌红蛋白检验不仅能使诊断效果显著增强,还能精准判断患者疾病发展状况,从而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向,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 标签: 血清肌红蛋白检验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检验
  • 作者: 李启富 彭春阳 宁东涛 王耀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1.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545006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266071;)
  • 简介:摘要:悬索桥主缆散索、锚碇段,湿度高、含氧量最大,在锚碇附近的应力也通常最高,绝大多数严重的腐蚀现象都发生在主缆锚碇处,传统的防腐对于散索、锚碇段主缆防腐未足够的重视,本文介绍一种防腐性能优异的防腐方案—复层矿脂包覆防腐蚀技术(PTC),解决悬索桥主缆散索、锚碇段的腐蚀问题。

  • 标签: 悬索桥 散索段 锚碇 复层矿脂包覆防腐蚀技术(PTC)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性高血压,其患病率高、危害大。区分单、双侧肾上腺病变是PA分型诊断的难点,对PA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肾上腺静脉取血(AVS)是PA分型诊断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检查,技术难度大,难以推广。新的无创方法有望替代AVS、简化临床诊治流程。本文将对PA无创分型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评述。

  • 标签: 醛固酮增多症 诊断技术,内分泌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卡托普利试验(CCT)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诊断中的价值及适宜切点进行再评价。方法回顾性纳入所有完成了筛查、CCT和氟氢可的松试验(FST)的PA高危患者,利用随机数法从单侧PA患者中随机抽样,使纳入分析的单侧PA在PA中的比例达35%,基于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和肾素浓度,以FST作为PA的诊断标准,构建CCT诊断P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CCT的诊断价值和适宜切点。结果纳入PA共400例,原发性高血压(EH)143例。CCT后PAC 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6(0.83,0.89),显著高于CCT后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RR)及试验前后PAC抑制率的AUCROC[0.78(0.74,0.82),0.62(0.56,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CCT后PAC 110 ng/L作为PA的诊断切点时,敏感度为73.25%,特异度为79.02%。分别联合ARR和PAC抑制率并未提高CCT后PAC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CCT是较好的PA确诊试验,推荐立位、50 mg CCT后2h PAC 110 ng/L为适宜诊断切点。

  • 标签: 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 卡托普利试验 敏感性与特异性
  • 简介: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根据肾上腺病变部位不同分为单侧和双侧PA,前者可手术治疗,后者应药物控制。单侧PA影像学上常表现为肾上腺低密度结节或增粗。肾上腺CT显像“无异常”的单侧PA既往国内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1例肾上腺CT显像“无异常”的单侧P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诊治要点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以期为影像学阴性的单侧PA的临床诊治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

  • 标签: 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 单侧 影像学阴性
  • 简介: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之一,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传统观念中,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连续表达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近年来,有学者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肾上腺皮质存在不连续的CYP11B2阳性细胞团簇,并提出"醛固酮合成细胞簇(aldosterone-producing cell clusters,APCC)"这一概念。后续诸多研究提示,APCC与PA的发病之间可能具有潜在的因果联系。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APCC的最新研究进行总结,以期揭示APCC在PA发病中的潜在作用。

  • 标签: 醛固酮合成细胞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合成酶
  • 简介:摘要单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是原醛症的常见类型,可通过患侧肾上腺切除手术进行治疗。术后病理评估是单侧原醛症诊断的重要环节,并有助于指导其后续治疗及随访。组织形态学评估是单侧原醛症病理诊断的基础,而近年来兴起的醛固酮合酶免疫组化染色则极大地提升了单侧原醛症的病理诊断水平。然而,目前单侧原醛症的病理诊断也存在着命名体系和诊断标准不统一等不足。因此,以Tracy Ann Williams为首的多中心专家团队制定了《国际单侧原醛症病理诊断共识》,并于2021年发表于J Clin Endocrinol Metab杂志。本文将对该共识所涉及的要点进行解读,以期帮助临床科研工作者更全面地理解此共识,为单侧原醛症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单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病理诊断 共识 醛固酮合酶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国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现状。方法对中国13个城市的45家三级医院的内分泌专科和心血管专科医师、44家二级医院和22家一级医院的内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医师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获得三级医院内分泌专科(n=119)、心血管专科(n=88)、二级医院内科(n=137)、一级医院内科(n=45)医师的有效问卷389份,结果显示分别有88.2%、84.1%、40.9%、8.9%的医师表示筛查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4.5%、63.6%、83.9%、97.8%的医师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知识掌握评分≤60分。结论国内医生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知识的掌握存在欠缺、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不足的情况较普遍。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筛查 诊断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一种因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醛固酮而引起的疾病,其病因包括双侧肾上腺增生、醛固酮瘤、单侧肾上腺增生等。对于单侧肾上腺病变,首选手术治疗。本文报告了1例接受了左侧肾上腺手术但并未取得预期效果的原醛症患者。该病例提示临床医生需进一步提高对原醛症诊治水平,特别是手术方式的认识。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瘤 肾上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历信息管理系统2005—2016年住院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诊断名称、其他诊断名称、日均住院费用、住院总费用等资料。将患者按微血管并发症种类分为DKD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组,分析不同微血管并发症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或χ²检验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DKD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4 851例糖尿病患者,DKD患者为23.13%(3 435/14 851)。不同年龄、性别和统计年度,糖尿病患者三种微血管并发症(DKD、DR和DPN)的患病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R和DPN相比,DKD患者实际住院天数最长,为12(8,16)天,日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总费用最高,分别为(966.49±438.99)元和(12 852.88±12 820.50)元。不同年龄、合并多种微血管并发症、合并其他微血管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日均费用和总费用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微血管并发症数量、DKD严重程度是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其中年龄对住院总费用的影响最大(标准化系数β值为0.11)。结论DKD患者住院经济负担重,年龄、微血管并发症数量、DKD严重程度是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其中年龄对住院总费用的影响最大。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肾脏病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之一。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PA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更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虽然国内外对PA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其漏诊率、误诊率仍然很高。目前我国关于PA的诊治仍存在不少误区,导致部分PA患者未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治。本文将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以及自身的临床体会就PA诊治的关键问题及误区进行讨论。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 肾素 误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基因突变的醛固酮瘤(APA)患者的临床生化及免疫组化染色特征。方法纳入接受单侧肾上腺切除的APA患者206例,搜集其临床和生化资料。通过Sanger测序对其术后标本行KCNJ5等基因的突变检测,以及对标本进行11β-羟化酶(CYP11B1)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染色,并进行H-score定量评分。结果206例APA患者中,166例(80.6%)检出基因突变,其中158例为KCNJ5突变,2例ATP1A1突变,5例ATP2B3突变,1例CTNNB1突变。突变组APA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程、血钾均显著低于无突变组(P<0.05);其女性患者比例、收缩压、舒张压、醛固酮/肾素比值(ARR)和盐水负荷试验(SIT)后血浆醛固酮水平(PAC)均显著高于无突变组(P<0.05)。亚组分析显示,ATP酶(ATP1A1和ATP2B3)突变APA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和左心室肥厚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KCNJ5突变组(P<0.05);其SIT后PAC和肿瘤直径均显著低于KCNJ5突变组(P<0.05)。在免疫组化水平,不同突变的APA中CYP11B2染色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H-score分析显示KCNJ5突变APA的CYP11B1的H-score评分显著高于ATP酶突变组[160.0(127.5,193.5)对80.0(27.5,152.3), P=0.020],而CYP11B2的H-score评分显著低于ATP酶突变组[155.0(123.0,190.0)对240.0(140.0,270.0), P<0.01]。结论APA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与其临床生化表型和分子病理表型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醛固酮瘤 基因突变 11β-羟化酶 醛固酮合成酶 临床生化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兴奋在肾上腺静脉取血(AV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完成常规AVS和ACTH兴奋的AVS,且至少有一种AVS双侧肾上腺静脉插管成功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患者。计算选择指数(SI)、优势侧指数(LI),比较ACTH兴奋与否对插管成功率及优势侧判断的影响。结果共纳入73名原醛症患者,其中28名术后证实为醛固酮瘤(APA)。ACTH注射后外周及肾上腺静脉的皮质醇和醛固酮均较注射前显著增高(P<0.01)。注射ACTH后,左侧SI从6.5(3.0~13.6)增加到26.8(16.9~40.3)(P<0.01),右侧SI从20.8(4.8~34.8)增加到57.6(35.7~80.9)(P<0.01)。LI在ACTH兴奋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7.7(2.3~19.6)对5.6(1.9~14.6), P=0.14]。注射ACTH后,左侧和右侧插管成功率分别提高15%和10%。在两种AVS方法都判定为插管成功的57例患者中,27例为单侧优势分泌,21例为双侧分泌,两种AVS判断优势侧的一致性为84%(48/57)。28个术后证实为APA的患者中,两种AVS方法单侧优势判断的正确率均为89%(25/28)。结论ACTH兴奋试验有助于准确判断双侧肾上腺静脉插管成功率,有助于AVS结果的判断。对于插管成功的患者,两种AVS在判定优势侧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静脉取血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占高血压人群的5%~15%,是一类容易被忽略的常见病。PA患者易伴发糖代谢紊乱,约23.0%~35.3%的PA患者会伴发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其机制可能为高醛固酮影响了胰岛β细胞功能和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PA与脂代谢异常的研究证据尚不充分。现就PA患者的糖脂代谢特征及发生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糖尿病 脂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发生比例,比较PA患者合并或不合并OSA的临床特征。方法连续入选96例2015年9月—2018年1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PA的患者,依据多导睡眠图(PSG)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将患者分为PA合并OSA(AHI≥5次/h)组和PA未合并OSA(AHI<5次/h)组。收集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结果96例PA患者中合并OSA者69例,占71.9%,其中轻度OSA 22例(22.9%),中度OSA 17例(17.7%),重度OSA 30例(31.3%)。与未合并OSA组比较,合并OSA组患者中男性多见(P<0.05),有更高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肌酐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P<0.05),而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卧位醛固酮肾素浓度比(ARR)和确诊试验后PAC较低(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HI与BMI、腰围、臀围、肌酐和HbA1c呈正相关(P<0.05),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卧位PAC、生理盐水试验结束时PAC呈负相关(P<0.05)。结论PA患者中OSA发生比例高达71.9%,且合并OSA的PA患者代谢异常更明显,提示应在PA患者中常规筛查OSA。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醛固酮 肾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