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做好应对从事。方法:选取压力损伤患者,随后依据选取材料和方式的不同形式进行分组(常规组、试验组)。常规组患者中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压力损伤患者中针对I期、II期、III期均给予不同的模式。结果:常规组压力损伤患者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31.30±6.22、29.23±4.05d、30.13±0.58d,试验组压力损伤患者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6.15±1.20、16.42±3.71d、16.32±0.45d,经比较,t=34.673、14.753、15.090,P均小于0.05。结论:对于压力损伤患者在进行新型伤口敷料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减轻疼痛,提升效果。

  • 标签: 新型伤口敷料 压力性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压疮又称压力损伤。造成这一病情出现的原因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到压迫,因此导致该处组织处于缺氧、缺血的状态,最终出现组织破损和坏死的情况。压疮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同时也会导致医疗成本的提高。在压疮预防和处理中,这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先关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患者的压疮做出合理的判断。在压疮的预防护理中,要加强护理人员对此的重视程度,在科学数据的支撑下,采用有效的措施,实现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的最终目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急性颅脑损伤急救病人临床护理进行效果观察,进一步探讨护理效果以及对病人的实际作用。具体的方法是对某医院进行重症颅脑损伤治疗的34例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于对照组的病人应用普通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的病人应用护理技术进行护理,并且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疗效的比较,最终得出结果。研究组病人的满意度调查数据明显要比对照组数据高。同时在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要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最终得出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手术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大大减少并发症,具有广阔的推广价值和研究价值。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急救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合并持续心房颤动(PAF)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纳入2019年5月至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接受射频消融术的HFpEF-PAF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5 d、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采集心电图和经胸超声心动图资料,通过复查心电图是否为心房颤动(房颤)或心房扑动,将患者分为房颤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获取左心室压力-应变环,比较两组患者消融术前以及房颤未复发组消融术后各个随访时间点的左心室应变及做功参数。结果研究共纳入30例HFpEF-PAF患者,其中4例术后3个月复查心电图提示房颤复发[复发组,年龄(63.25±6.40)岁,男2例];7例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无法完成随访;房颤未复发且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19例[未复发组,年龄(61.88±8.50)岁,男8例]。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术前的整体纵向应变(GLS)较低(2.41±0.64对8.00±2.83,P=0.028)。与消融术前相比,未复发组在术后随访各个时间点GLS、整体做功效率、有用功及做功指数均明显改善。结论经射频消融术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后,HFpEF-PAF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压力应变环作为心肌做功评估的新方法,可用于定量分析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导管消融 心肌做功 左心室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的预防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纳入62例胃穿孔患者,均同意在我院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且选择时间为2021.05-2023.05。根据双色球法均匀分组,31例/组。对比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预防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二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比组而言,护理后观察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开展预防护理干预,可以使研究疾病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风险,值得借鉴。

  • 标签: 胃穿孔 腹腔镜修补术 预防性护理干预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给予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辅助应用维持控制护理措施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护理期间落实常规护理以及维持控制护理,评估护理效果,以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概率作为对具体观察指标。结果: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远远较高,对比差异为P

  • 标签: 维持性控制护理 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治疗创伤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4例创伤骨盆骨折患者平均纳入对照组(n=48)与预见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预见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护理后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预见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预见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3.8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骨盆骨折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既可预防治疗后并发症,提升治疗安全,又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预见性护理程序 创伤性骨盆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厚度及其与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方法筛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及第七医学中心病理科2020年1至6月宫颈活检组织209例,HE切片总计495张,其中含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切片数为173张,含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切片数为214张。应用人工智能标注软件,辅助测量每张切片上正常宫颈鳞状上皮、LSIL及HSIL的上皮厚度,每张切片分别选取最厚处、最薄处及中间宽度,3个数值之和除以3即为平均鳞状上皮厚度。然后结合年龄及病理学诊断等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正常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平均厚度(245.83±91.40) μm,LSIL上皮平均厚度(222.42±81.22) μm,HSIL上皮平均厚度(195.95±66.59) 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平均层数为(15.5±4.2)层,LSIL病变平均层数为(14.8±4.8)层,HSIL病变上皮平均层数为(15.8±4.8)层。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照≤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及>60岁对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厚度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变薄(相关系数r=-0.141 9,P<0.05),而LSIL和HSIL病变上皮厚度和年龄无显著相关(P>0.05)。在≤50岁年龄分组内,正常宫颈黏膜鳞状上皮最厚,其次为LSIL,而HSIL上皮厚度最薄,且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50岁年龄分组内,三者鳞状上皮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岁患者的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厚度随着癌前病变程度增高逐渐变薄,但50岁以后,随着绝经期到来,正常黏膜上皮萎缩,因此黏膜厚度与病变程度不再具有相关。另外,也提示阴道镜检查时宫颈醋白试验或碘试验表现与黏膜上皮细胞内蛋白变化相关,而非与上皮层次厚度直接相关。

  • 标签: 人工智能 子宫颈 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