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和断面调查了解临床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后期干预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2021-2022年北京某三综合医院医院神经内科实习护生7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及现状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护理实习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评分为(118.99±11.57);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受性别不同、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学校人文科学教育情况、实习时间、科室带教老师对你的关心等因素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学校人文科学教育情况、实习时间、科室带教老师对你的关心的因素(P<0.05)。结论: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依然有待进一步培养与提高,神经内科需营造良好的科室人文关怀氛围,改善人文关怀环境,提高带教老师人文关怀能力,以期对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与意识产生积极的影响。

  • 标签: 神经内科 实习护生 人文关怀能力 调查研究 相关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舒适护理在改善血液病患者化疗心理状态中产生的实际作用,希望为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一些建议。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之间收治的80为血液病化疗患者,通过随机数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40位。对照组患者护理采取普通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详细观察并做好记录,开展对比性研究。结果: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病患者化疗护理中,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对于调整患者治疗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优势。加强对血液病患者化疗心理状态的研究,对于保障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具有现实性意义。

  • 标签: 血液病患者 舒适护理 化疗心理状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血液病化疗患者使用PICC置管后采用针对性护理对并发症的临床影响作用。方法:对我院内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的90例血液病化疗患者采用PICC置管,其中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4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详细观察并记录置管护理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SAS、SD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血液病 化疗 PICC置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持性心理护理结合行为干预对CCU心肺复苏患者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6例CCU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组38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实行支持性心理护理结合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心理乐观性、心理力量性、心理坚韧性评分高,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护理结合行为干预在CCU心肺复苏患者护理中实施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早日康复,还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 标签: 支持性心理护理 行为干预 CCU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河北省2012—2019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建立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探讨其在河北省手足口病短期发病预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2—2019年河北省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使用R4.1.3软件对2012年1月—2019年6月的数据进行ARIMA模型拟合,利用最优模型对2019年7—12月的月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2012—201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456 814例,年均发病率为76.89/10万,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x2趋势=32 418.80,P<0.01),年递降率为18.36%。5—7月是发病大高峰期,病例占比达62.28%;男性患者发病数是女性患者的1.54倍,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年均发病率前三位为廊坊市、保定市和承德市。ARIMA(1,0,0)(0,1,2)12模型拟合度较好,各月发病率实际值均在预测值95%CI内。结论近年来河北省手足口病发病呈下降趋势,针对其流行特点,要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防控;构建的ARIMA(1,0,0)(0,1,2)12模型可用于河北省手足口病短期预测。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ARIMA 预测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脑损伤患儿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期间应用感觉统合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2021年9月-2022年6月普陀区启星学校脑瘫儿童进行研究,并随机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强化感觉统合训练)和参照组45例(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智商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干预前:研究组分别为(50.41±2.59)、(27.11±2.75),参照组分别为(50.39±2.45)、(27.31±2.16),两组数据对比无差异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分别为(92.48±2.24)、(14.13±2.29),参照组分别为(78.60±2.53)、(17.67±2.6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感觉统合失调6(13.33%)、行为问题3(6.67%),参照组:感觉统合失调16(35.56%)、行为问题12(26.67%),数据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脑损伤患儿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期间应用感觉统合训练的临床效果显著,患儿智商及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感觉统合失调情况以及行为问题均得到明显控制,效果获得临床肯定,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脑损伤 康复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手操作护理技术在显微根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80例显微根尖手术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四手操作护理技术。比较两组满意度、显微根尖手术时间。结果: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显微根尖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显微根尖手术患者实施四手操作护理技术效果确切。

  • 标签: 四手操作护理技术 显微根尖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动脉硬化型脑小血管病(aCSVD)全脑及区域神经血管耦合的变化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aCSVD患者43例及同期健康对照48名,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三维伪连续性脉冲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扫描,获取局部一致性(ReHo)及脑血流量指标。通过脑血流量-ReHo相关系数及脑血流量/ReHo比值评估全脑及区域神经血管耦合的变化,进一步将区域耦合有显著差异的脑区脑血流量/ReHo比值与认知功能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CSVD患者的脑血流量-ReHo全脑耦合系数低于健康对照[aCSVD患者:0.942(0.933,0.950),健康对照:0.947(0.939,0.954),Z=-2.11,P=0.035]。aCSVD患者右侧舌回脑血流量/ReHo比值低于健康对照(t=-4.45,P<0.05),左侧顶下小叶(t=4.91,P<0.05)及右侧顶下小叶(t=4.72,P<0.05)脑血流量/ReHo比值高于健康对照。aCSVD患者右侧顶下小叶的脑血流量/ReHo比值与剑桥老年认知检查量表-中文版(CAMCOG-C)总分(r=-0.33,P=0.031)、CAMCOG-C执行亚分(r=-0.43,P=0.004)呈负相关,与色词干扰测验(SCWT)-色点(r=0.33,P=0.032)、SCWT-色字(r=0.34,P=0.025)、连线测试-B(r=0.31,P=0.043)评分呈正相关。右侧舌回的脑血流量/ReHo比值与视觉复制-即刻回忆评分(r=-0.36,P=0.017)呈负相关。结论aCSVD患者可能存在全脑及区域神经血管失耦合,且耦合异常脑区与注意、执行和视空间认知功能相关。

  • 标签: 小动脉硬化 认知 磁共振成像 脑小血管病 动脉自旋标记 神经血管耦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痔疮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护理循证的效果。方法:摘选2021年1月--2022年1月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被确诊为痔疮,并符合手术指征,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行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组间护理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伤口愈合实际那、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程度则是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痔疮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后,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降低住院时间,提升整体护理满意效果。

  • 标签: 痔疮 快速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度分析品管圈活动应用在提高不保留灌肠成效性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至2021年7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34例患者行不保留灌肠作为回顾性分析,本次活动主题就是为了提高不保留灌肠成效性,同时参照品管圈活动的具体步骤进行和评估,对比活动前后患者保留灌肠时间,以及满意度和圈员的评价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加强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不保留灌肠的成效性,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使护士的自身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加强提高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保障患者安全系数,保证预防工作全面落实。

  • 标签: 品管圈 保留灌肠 成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消化内镜室的护理工作进行规范化流程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6月份期间于我院消化内镜室进行诊治的73例患者作为参照组(未实行规范化流程管理),另选取2020年7-12月期间于我院消化内镜室进行诊治的73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行规范化流程管理),对比2组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内镜室的护理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能够更好地保障岗位轮换的进行,能够更好地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消化内镜室 护理工作 规范化流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作用下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骨向分化的差异。方法应用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细胞增殖能力(MTT)法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对PDLSC和BMSC在IL-1β作用下的骨向分化能力进行检测,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实验组为含有IL-1β的各处理组,对照组内未加IL-1β。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IL-1β浓度的增高,PDLSC形成矿化结节减少,茜素红染色逐渐变浅;而BMSC骨向分化能力未见明显减弱;ALP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7 d时PDLSC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2361.11,P<0.001),BMSC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ALP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240.68,P<0.001);在14 d时PDLSC随炎症因子浓度增高,ALP活性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1519.89,P<0.001),BMSC在IL-1β浓度为0.001、0.01、1 ng/mL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ALP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22.52,P<0.001),两种干细胞在IL-1β最大浓度时(1 ng/mL)ALP活性最低;MTT结果表明,IL-1β能抑制干细胞的增殖能力,与PDLSC相比,BMSC增殖能力较低。实时荧光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两种干细胞实验组内ALP、Col-1、OCN和Runx2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BMSC内实验组中骨向分化基因表达与PDLSC内实验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L-1β作用下,BMSC的成骨能力较PDLSC高。

  • 标签: 炎症,细胞因子类 干细胞 细胞分化 骨向分化
  • 简介:摘要电子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疾病诊段和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项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1,电子胃镜检查常对患者其生理和心理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现将我院近2年来尝试通过实施全程护理方法对122例电子胃镜检查患者进行于预的效果研究总结如下,以指导胃镜护理临床实践。

  • 标签: 胃镜检查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神经内科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式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中就诊的患者共计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结果为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24.0%)显著低于对照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神经内科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的工作中,为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神经内科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式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中就诊的患者共计 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结果:为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 24.0%)显著低于对照组( 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在预防神经内科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的工作中,为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