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湿免疫疾病肺部并发预防与护理。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风湿免疫性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护理组(4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采取预防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情况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组并发发生率为7.50%,对照组并发发生率为25.00%,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满意度评分为(9.31±2.34)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7.02±2.12)分,护理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风湿免疫疾病采取预防与护理,能减少并发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评分,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肺部并发症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甲状腺组织解剖位置特殊,虽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效果较高,可依旧为侵入性手术操作,需给予病人术后精细化护理,进而高效的预防术后并发的出现,提升预后效果。此次研究将综述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发护理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护士提供参考,提升护理价值。

  • 标签: 腔镜 甲状腺手术 并发症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少见并发的原因及诊治体会。方法对山东省成武县人民医院胸外科1995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切除术后少见并发1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9例,胸腔胃穿孔2例,远期膈疝2例,吻合口主动脉瘘1例。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行胃肠减压、药物调理、营养支持等治疗,效果是确切的。胸腔胃穿孔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技术有关,术后早期发生,应与吻合口瘘鉴别,宜及时二次开胸修补。术后并发膈疝较少见,与膈肌缝合不严密、术后胸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一经确诊,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吻合口主动脉瘘多继发于吻合口瘘的基础上发生,病情凶险,出血量大,短时间内可致患者死亡。

  • 标签: 食管癌 手术少见并发症 诊断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塞并发癫痫的临床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综合分析312例脑梗塞患者及其并发癫痫的27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头颅CT、治疗情况。结果脑梗塞后并发癫痫与脑梗塞部位有关,与脑梗塞面积无关。结论脑皮层梗塞多可诱发癫痫发作,早期癫痫发作以脱水、抗癫痫治疗为主,用药时间短,迟发性癫痫发作需要长期的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

  • 标签: 脑梗塞 并发症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NLR)、血清淀粉样蛋白 A( SAA)、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对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6年 8月 -2017年 10月医院收治的 1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分为非感染组( 57例)与感染组( 79例),同时选取同期 6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 NLR、 SAA、 hs-CRP水平,应用 ROC曲线分析三种指标早期诊断价值,并观察入院 30d内感染组死亡率,评估三者预后价值。结果:感染组死亡率 35.44%显著高于非感染组 14.04%( P< 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 NLR、 SAA、 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 P< 0.05),且感染组较非感染组高( P< 0.05); NLR、 SAA、 hs-CRP早期诊断临界值分别为 11.78、 259.76g/L、 34.14mg/L,其中 NLR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 SAA;死亡组 NLR、 SAA、 hs-CRP水平均较生存组高( P< 0.05)。结论: NLR诊断价值较高,检测三者水平有利于早期临床诊断,及时治疗,并为预后评估提供准确信息。

  • 标签: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清淀粉样蛋白 A 超敏 C-反应蛋白 高血压脑出血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下的渐进性康复训练对ICU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的脑外伤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基于量化评估下对患者实施早期渐进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呼吸功能、运动功能、肺部感染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肌无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而ICU获得性肌无力、肺部感染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量化评估下的渐进性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ICU脑外伤机械通气患者运动功能,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量化评估 渐进性康复训练 ICU脑外伤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精神分裂断裂基因1(DISC1)rs4658971位点多态性与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的关系,及首发少年精神分裂患儿DISC1基因rs4658971位点多态性与脑结构的关系。方法1.选择2010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577例儿童少年精神分裂患者及516例健康儿童少年,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其DISC1基因rs4658971多态性,采用χ2检验比较精神分裂患者与健康儿童少年DISC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2.选择118例首发、病程≤12个月的儿童少年精神分裂患者和101例健康儿童少年进行3.0T磁共振成像(MRI)检测,采用协方差(年龄作协变量)分析不同DISC1基因型患者的颅脑结构。结果1.儿童少年精神分裂患者与健康儿童少年比较,DISC1基因的rs4658971位点基因型频率(TT 6.6%比5.2%,TC 37.4%比38.4%,CC 56.0%比56.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1,P=0.63);等位基因频率比较(C 74.70%比75.58%,T 25.30%比24.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63)。2.与健康儿童少年比较,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患者的第三脑室横径扩大[(4.68±1.41) mm比(4.06±1.3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34,P=0.004);侧脑室前脚间距、尾状核头部宽度、海马厚度均缩小[(30.69±2.51) mm比(32.02±2.41) mm]、[(8.17±1.01) mm比(9.22±1.14) mm]、[(8.93±0.97) mm比(9.93±1.14)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435、40.201、44.650,均P<0.001)。用协方差分析(用年龄作协变量)显示,DISC1 CC基因型患者与CT+TT基因型患者之间尾状核头部宽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3±0.85) mm比(7.39±0.61) mm,F=41.376,P<0.001]。结论首发少年精神分裂患儿存在多个脑结构改变,患者DISC1基因rs4658971位点等位基因T携带者可能与尾状核头部缩小有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儿童少年 磁共振成像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皮质醇增多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36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34例患者已经完全恢复健康,2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痊愈出院,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皮质醇增多症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中,肝硬化属于一种常见病,慢性弥漫性肝细胞损伤后产生窦性门静脉高压,也就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通常是由血液瘀滞、门静脉血流受阻造成门静脉压力升高的一种综合疾病。我国90%的门静脉高压都是由肝硬化引发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是门静脉高压中最严重的并发,该病症具有手术较危险、死亡率高、出血量大等特点。目前,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已经成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研究重点,手术原理是通过降低肝门腔压力梯度与静脉压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诊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根据患者就诊顺序的时间分为两组,研究组(致伤24h内)和对照组(致伤24h后)各40例,意识恢复时间、纠正呼吸衰竭时间,以及脑水肿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第7天后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意识恢复时间、纠正呼吸衰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脑水肿轻、中、重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对症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北京市密云地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发病率,并探讨密云地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方法 于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期间调查北京市密云区部分社区人员中随机抽取300人,以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等形式获取相关资料,按照ASO的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分析本地区可能与ASO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同一年龄组间相比,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的人出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生活中严格治疗常见的基础疾病可以减少ASO发病的可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系统性硬化抑郁及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系统性硬化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硬化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心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干预 系统性硬化症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旨在比较胆道镜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在复杂胆石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50例复杂胆石患者,其中25例接受胆道镜治疗,25例接受开放手术治疗。通过详细记录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术后疼痛评分以及胆石复发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方面,胆道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0分钟,开放手术组为80分钟。住院时间方面,胆道镜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天,开放手术组为7天。术后并发方面,胆道镜组的并发发生率为10%,开放手术组为20%。术后疼痛评分在第1、3、5天的评分方面,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根据研究结果,胆道镜治疗在复杂胆石患者中表现出更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方面。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复杂胆石症 胆道镜治疗 开放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粘多糖贮积Ⅱ型(mucopolysaccharidosis Ⅱ,MPSⅡ)家系的艾杜糖-2-硫酸酯酶(iduronate-2-sulfatase, IDS)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探讨其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基因变异确定后,对其母亲、父亲进行致病基因位点确认,确定变异基因的遗传关系;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变异对mRNA的影响。结果先证者IDS基因存在IVS1-3T>G半合子变异,导致变异等位基因产生了两种转录本,一种转录本保留了第1内含子的3′端c.104-216到c.104-1的216个核苷酸,并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导致肽链从550个氨基酸截短至38个;另一种转录本缺失了第2外显子5′端c.104-c.212的109个碱基,产生移码变异,IDS肽链由550个氨基酸缩短至92个。先证者为IVS1-3T>G变异的半合子,而其母亲为IVS1-3T>G变异的杂合子;其他家系成员及100名正常对照则未见该变异。结论IDS基因的IVS1-3T>G变异导致IDS基因表达异常,进而引起IDS蛋白异常,从而成为该粘多糖贮积Ⅱ型患者的致病原因。

  • 标签: 粘多糖贮积症Ⅱ型 IDS基因 DNA测序 逆转录-PCR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理论视角出发,聚焦当今全球研究热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通过对比中美认知老人养老社区建设现状,进一步剖析其差异产生的文化原因,希望能从中美跨文化交际研究角度寻求思路,从而推动中国养老模式的创新。

  • 标签: 认知症友好社区 中美养老对比 不确定性规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TSC)患者可能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和Sanger测序技术对1例疑似结节性硬化患者行基因变异分析,并在家系其他成员及100名正常对照中进行验证;通过反转录-PCR及Sanger测序技术确定该变异可能导致的mRNA转录变化。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该家系中先证者发生了TSC2基因的c.2355+1G>C杂合变异,cDNA的序列分析表明该变异导致TSC2基因在第21外显子3′端插入62个碱基序列,这种剪切位点变化导致蛋白翻译提前终止,预测产生截短蛋白。结论TSC2基因c.2355+1G>C变异可能是该患者的致病原因。本研究结果不仅进一步丰富了TSC2基因的变异谱,同时为产前诊断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结节性硬化症 TSC2基因 剪切变异 移码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