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布-加综合征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内支架分流术(TIPSS)后发生显性肝性脑病(OHE)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21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行TIPSS治疗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6例,女22例;年龄为(46±13)岁。观察指标:(1)手术和随访情况。(2)TIPSS后发生OHE的影响因素分析。(3)TIPSS后发生OHE的预测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前进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进行效能评价,曲线下面积间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1)手术和随访情况。48例患者顺利完成TIPSS,手术时间为(131±29)min。所有患者植入8 mm支架。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6(25,71)个月,其中14例患者术后发生OHE,34例患者未发生OHE。14例发生OHE患者中,West-Haven分级2级12例,3级2例。(2)TIPSS后发生OHE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肝性脑病史、CONUT评分是布-加综合征患者行TIPSS后发生OHE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8.36,1.74,95%可信区间为1.02~68.75,1.12~2.69,P<0.05)。(3)TIPSS后发生OHE的预测情况。ROC结果显示:CONUT评分、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整合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预测TIPSS后发生OH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5%可信区间为0.64~0.91,P<0.05)、0.71(95%可信区间为0.56~0.87,P<0.05)、0.71(95%可信区间为0.53~0.88,P<0.05)。CONUT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整合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84,0.59,P>0.05)。CONUT评分预测TIPSS后发生OHE的最佳临界值为7分,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61.8%,约登指数为0.40。结论CONUT评分可用于预测布-加综合征患者行TIPSS后OHE的发生情况,其区分度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整合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相当。

  • 标签: 肝疾病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内支架分流术 肝性脑病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预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评估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PALBI)评分对布-加综合征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74例布-加综合征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1例,女性23例,年龄(46.5±11.1)岁。根据30 d内是否死亡分为两组:死亡组(n=16)和生存组(n=58)。分析患者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并评估PALBI、白蛋白-胆红素(ALBI)、Child-Turcotte-Pugh(CTP)、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并比较曲线下面积。结果生存组和死亡组在白细胞、血小板、PALBI评分、PALBI分级、ALBI评分、CTP评分、MELD评分、肝性脑病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P评分≥10即CTP C级(OR=1.669,95%CI:1.048~2.661)和PALBI评分>-2.09即PALBI 3级(OR=5.245,95%CI:2.128~12.924)是影响患者30 d内死亡的独立因素。PALBI、ALBI、CTP及MELD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72、0.77、0.76,截断值分别为-1.92、-1.60、8.50、13.60。四种评分系统AUC两两比较,PALBI评分预测能力好于ALBI和CTP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LBI评分对于布-加综合征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短期预后评估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效果与MELD评分相当,但优于ALBI和CTP评分。

  • 标签: Budd-Chiari综合征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1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且随访资料完整并接受侵入性治疗的65例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组24例,脾-肺固定组11例,脾切除断流组22例,套扎组8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4组患者肝性脑病发生时间和再出血时间的差异。结果4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血清AST、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及肝功能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IPS组术后半年、1、3年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分别为33.3%±9.6%、46.5%±10.3%、64.4%±13.1%,肝性脑病的发生时间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191,P=0.000)。TIPS组有3例患者在术后半年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与脾-肺固定组再出血发生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42,P=0.006)。结论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方法较多,应根据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梗阻部位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高血压,门静脉 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 脾切除术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4例胰头癌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分为交界可切除组(n=21)及可切除组(n=63)。单因素分析显示,交界可切除组与可切除组在性别、年龄、腰背痛、糖尿病史、CA19-9、胆红素及胰管直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交界可切除组的肿瘤最大径明显高于可切除组,且肿瘤位于钩突的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是胰头癌进展至交界可切除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29,P=0.008),ROC曲线显示肿瘤最大径的AUC为0.792,最佳临界值为24.9 mm。本研究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是预测胰头癌进展至交界可切除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肿瘤最大径>24.9 mm时,胰头癌进展至交界可切除状态的风险显著增加。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代外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外科手术方式及治疗理念与日俱新,极大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及患者治疗效果。但是,无论外科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正确、合理地选择与把控手术适应证始终是外科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外科医师职业生涯中的基本素养。外科医师应当严格把控外科手术适应证,提高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避免不良因素干扰手术决策;敢于实施符合指征的高风险手术,强化医者责任感与使命感;合理选择外科手术方式,把握"传统开腹"和"腔镜微创"的平衡点;同时也要理性看待非外科手段的优势,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为实施外科手术创造条件。唯有如此,方能不忘初心,最大程度上使患者从治疗中获益。

  • 标签: 外科手术,选择性 腹腔镜 适应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巴德-吉亚利综合征(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7例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资料。男性30例,女性37例,年龄(47.7±11.1)岁(范围:18~72岁)。所有患者均行下腔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溶栓后行下腔静脉成形术,记录患者血栓溶解情况、并发症及治疗结果。采用t检验、χ²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溶栓治疗效果的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67例患者中,47例最终溶栓成功,溶栓第1、2、3、4周的溶栓成功率分别为9.0%、29.9%、64.2%、70.1%。溶栓第1、2、3、4周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5%、4.5%、14.9%、31.3%。所有患者下腔静脉成形术围手术期未发生症状性及急性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溶栓成功组和溶栓失败组的血栓长度[(36.7±18.1)mm 比(52.0±16.4)mm,t=-3.234,P=0.002]、Child-Pugh分级(A~C级分别为37、8、2例比10、8、2例,Z=-2.310,P=0.021)、预开通下腔静脉比例[68.1%(32/47)比35.0%(7/20),χ²=6.313,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栓长度(OR=0.948,95%CI:0.913~0.984,P=0.005)、预开通下腔静脉(OR=5.451,95%CI:1.469~20.228,P=0.011)是溶栓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治疗效果满意,溶栓时间应以3周内为宜。溶栓失败的患者行下腔静脉成形术安全、有效,预开通下腔静脉是提高溶栓效果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腔静脉,下 血栓溶解疗法 巴德-吉亚利综合征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合并大量自发性门-体分流(large spontaneous portosystemic shunts,L-SPS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4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82例B-C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存在自发性门-体分流且分流道内径>8mm的32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65例B-CS未合并SPSS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L-SPSS与肝功能、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下腔静脉血栓的关系。结果B-CS并L-SPSS组患者的总胆红素、Child-Pugh分级评分及B、C级所占比例、肝性脑病发生率、腹水发生率及下腔静脉血栓发生率均高于无分流组,白蛋白、肝体积小于无分流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上消化道出血率、MELD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有大量门-体分流的B-CS患者更易发生肝性脑病及下腔静脉血栓,且腹水发生率较高,肝功能差。

  • 标签: Budd-Chiari综合征 高血压,门静脉 侧支循环
  • 简介:摘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普通外科医务人员除积极支援一线外,也通过优化就诊流程、开通线上诊疗、合理把握延期手术及急诊手术指征等,做好专科疾病的诊治工作。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疾病复杂,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不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医务人员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也应保障患者的医疗需求。但疫情期间不能延续传统诊疗方案,需制定新的管理体系。本文根据国内巴德-吉亚利综合征患者的病情特征,结合自身经验,将巴德-吉亚利综合征患者分为普通患者和急危重症患者,提出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的治疗策略,供广大医师借鉴和探讨。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冠状病毒感染疾病-19 巴德-吉亚利综合征 急危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