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护士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对策。方法对云南省第四人民医院11个科室的1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了解临床护士在实施护理健康教育中自身的教育能力以及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护理健康教育深化了整体护理内涵,体现了护理专业的价值;但同时存在(1)护士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观念陈旧;(2)教育内容局限,教材短缺,资料没有量化。结论从转变观念着眼,护士应多渠道接受正规培训,提高健康教育能力;从理论教育人手,建立健康教育规范化程序,为病人提供真正有健康教育意义的服务。

  • 标签: 护理健康教育 意识 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确保新入职人员尽快掌握GLP机构中QA工作重点和要点。方法:通过系统性培训、现场指导和多部门轮岗等多种方式确保新进人员熟悉现场检查流程和检查内容,增强质量意识。结果:使新进人员满足GLP实验室对QA人员的要求。结论:通过周期性培训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人员质量意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机构SOPs的要求。

  • 标签: GLP,QAU,检查,培训
  • 作者: 谢玉鑫 陈天星 王丽 撒亚莲 杨同华 张金花 张娟娟 王晚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病理科 650032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研究中心 云南省临床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650032,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病理科 65003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研究中心 云南省临床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650032,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综合实验室 650032
  • 简介:摘要YRNA是40年前发现的一类高度保守的小分子编码RNA,但它们的功能仍在调查中。新的研究表明,YRNA为人类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复制的重要因素。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提供更多关于YRNA的信息。本文综述了YRNA分子的类型、总结了YRNA分子的生物学功能,介绍了YRNA和YRNA衍生的小RNA(YRNA-derived small RNAs,YsRNAs)的研究现状,以及在包括肿瘤在内的若干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潜在意义,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新视角,为YRNA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YRNA 生物学功能 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我院精神科从事护理护理工作的38名护理人员,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次研究主要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分析汇总问卷调查的内容来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在结合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与此同时,本次研究还围绕针对性护理对策在实施前与实施后存在的护理工作问题进行了比较。结果:在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之前,有22名护理人员存在心理学知识水平有限的问题,有8名护理人员出现了护患沟通障碍问题;有4例患者家属出现不配合心理护理工作的问题。在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之后,有6名护理人员存在心理学知识水平有限的问题,有2名护理人员出现了护患沟通障碍问题;有0例患者家属出现不配合心理护理工作的问题。这就说明,针对性护理对策的实施具有显著优势,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会对护理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有利于精神科护理质量水平的稳步提升。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人员 心理护理 问题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应用甲氨蝶呤(MTX)化疗时加用米司酮与单用甲氨蝶呤化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014年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单用甲氨蝶呤36例,实验组B组甲氨蝶呤联合米司酮68例,比较两组疗效。104例患者均一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无或轻微腹痛。结果单用甲氨蝶呤(A组)与甲氨蝶呤联合米司酮(B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7.78%和97.06%,两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日A组平均27.56±3.69,B组平均13.43±3.38d,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好,疗程短,是一种理想的疗法。

  • 标签: 异位妊娠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重度替罗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症(TIT)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检索医院信息系统,统计2015年3月至2021年9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住院期间使用替罗班患者例数,收集用药后发生极重度TIT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从病历中提取的数据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指征、合并症、替罗班用药情况、合并用药情况、使用替罗班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出现血小板减少时间、PLT最低值出现时间、TIT临床表现、干预和转归等。结果设定时段内使用过替罗班的住院患者共10 354例,其中20例(0.19%)发生极重度TIT。2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39~84岁,平均66岁,≥65岁者12例;用药指征为急性心肌梗死者8例,脑梗死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支架植入术后各1例;合并高血压病者13例,糖尿病4例,脑梗死3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力衰竭分级(NYHA)≥Ⅲ级者3例;替罗班用药途径为静脉持续泵入,用药时间1~48 h;联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替格瑞洛片、肝素、低分子肝素、阿替普酶和纤溶酶;5例在用药1~6 h出现畏寒、寒战等症状,7例在用药1~7 d出现口腔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静脉穿刺处瘀斑、柏油样便或便血等症状,10例无临床症状。使用替罗班至出现血小板减少和PLT最低值[(1~18)×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2(6,20)h和18(12,22)h,13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时间与出现PLT最低值的时间一致。诊断极重度TIT后20例患者均停用替罗班,给予糖皮质激素、人免疫球蛋白和/或输注血小板等治疗,18例在3~17 d(中位时间4 d)后PLT恢复至(100~258)×109/L;2例诊断后2、1 d分别出现柏油样便和便血,随后发生呼吸和心脏骤停并死亡。结论极重度TIT发生率低,起病急,可导致致命性出血事件,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停用替罗班并予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治疗后预后一般较好,但应警惕继发出血事件导致的不良后果。

  • 标签: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小板减少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替罗非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导致肿瘤内科PICC导管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肿瘤内科PICC置管患者,人数为100人,本次实验在2020年5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5月。在本次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应对所选100例肿瘤内科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所选患者中非计划性拔管出现情况,并分析导致计划性拔管的因素。结果:全面分析本次实验,在所选100例肿瘤内科PICC置管患者中出现计划性拔管的患者共计8人,占比为8.00%;是否使用高浓度药物、导管留置时间、置管位置、患者年龄等因素均与肿瘤内科PICC导管计划性拔管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结论: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明确是否使用高浓度药物、导管留置时间、置管位置、患者年龄等因素对肿瘤内科PICC导管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应对。

  • 标签: 肿瘤内科 PICC置管 危险因素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中药制剂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药剂型药物种类较多,临床如何选择合理、有效地剂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中药口服给药剂型在儿科临床用药中的优势及应用现状进行研究,为临床儿科有效治疗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中药 非口服给药剂 优势 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孕产妇心理健康对其自身和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孕产妇的心理保健服务能有效预防心理问题,提升孕产妇的心理健康水平。鉴于孕产这个特殊时期,药物干预措施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孕产期心理健康药物干预措施综述如下。

  • 标签: 孕产期 心理 冥想 正念。生物反馈 瑜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知信行教育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作用。方法将2018年1月前未实施知信行教育前的该院手术室29例护理人员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1月后实施知信行教育的同一组手术室护理人员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护理人员分别进行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问卷,比较实施知信行教育前后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态度、行为的差异;对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前后护理人员工作期间发生锐器伤害事故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认知水平、防护态度、防护行为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前后1年为观察时间段,实施后护理人员工作期间发生锐器伤害事故的发生率为6.90%(2/29),显著低于实施前的27.59%(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通过开展知信行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效果。

  • 标签: 手术室护理人员 知信行教育 血源性职业暴露 防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改良效果。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55~63岁,体重65~81 kg,ASA分级Ⅲ或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TG组)和全身麻醉组(G组)。采用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七氟烷-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麻醉。TG组于麻醉诱导前20 min行超声引导胸橫肌平面阻滞,于双侧肋间内肌与胸橫肌之间分别注入0.375%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共20 ml。术后2组均采用舒芬太尼PCIA,静脉注射羟考酮0.05 mg/kg补救镇痛,维持术后VAS评分≤4分。记录术中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情况;术后ICU停留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恶心/呕吐、肺部炎症、皮肤瘙痒及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G组比较,TG组术中瑞芬太尼及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减少,术后补救镇痛率降低,PA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缩短,术后恶心/呕吐、肺部炎症发生率降低(P<0.05)。未见皮肤瘙痒和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胸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为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提供良好的围术期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麻醉,全身 神经传导阻滞 胸横肌平面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武进办学点2012年入学的五年一贯制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的差异性。

  • 标签: 英语学习 学习需求 英语专业 非英语专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方法:2019年1月--2022年3月期间,共收集9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单独甲氨蝶呤治疗的45例设为对照组,甲氨蝶呤+米司酮治疗的45例设为治疗组,观察临床疗效,统计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组成功率为95.55%,对照组为80%(P0.05)。结论: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高,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 标签: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异位妊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单元护理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G)患者心理状态、认知水平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行OPCABG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及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患者行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单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7 d的心理状态、认知水平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1 d(P<0.05),但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高于术后3 d,但仍低于术前1 d,且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单元护理能有效改善行OPCABG患者的术后心理状态,提升认知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康复护理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 生物反馈疗法 单元护理 心理状态 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