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急诊人力资源分配中的应用。方法分析目前急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弊端,并依照护理程序对急诊护理人力资源进行配置。结果采用护理程序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配置,首先是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其次是增强了急诊护理人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再者,进一步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能力,以及对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能力。结论依照护理程序对急诊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具有显著优点,在克服传统人力资源配置缺点基础上,更好的发掘了急诊护理人力资源潜能,为急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值得借鉴。

  • 标签: 护理程序 急诊护理 人力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为分析对象,分为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观察两种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状况。结果45例阴道试产产妇中有20例失败,改剖宫产,阴道试产成功25例,成功率55.56%,最后共有65例产妇实施剖宫产。阴道分娩组产时出血量、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5);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在掌握经阴道分娩指征的前提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可选择阴道顺产,但是必须在产程中严密监测。

  • 标签: 瘢痕子宫 分娩方式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年轻女性早期子宫内膜癌临床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所收治的25例宫内膜癌病患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所收治的25例子宫内膜息肉病患设为对照组,探讨分析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因素。结果经研究结果得知,子宫内膜癌临床高危因素主要包括月经不调、贫血状况、不孕不育、平时月经稀发、内膜回声不均以及多囊卵巢等。结论针对早期子宫内膜癌临床高危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有利于对年轻女性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治,帮助病患尽早的改善症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 标签: 早期子宫内膜癌 诊治 临床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其实医学影像与脊柱外科的关系非常密切,临床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获取的医学影像和资料一般包括一些大体的照片、用线条做的示意图、放射学的图片、手术过程录像等资源,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途径收集影像资料,建立外科资源库。巧妙的运用各种影像资料对外科教学十分重要。

  • 标签: 脊柱外科 医学影像 资源库
  • 简介:摘要观察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急性淋巴白血病毒副作用并实施有效护理。方法对10例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门冬酰胺酶药物化疗,门冬酰胺酶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关键药物之一,并能提高疾病缓解率和患儿生存率但存在毒副作用。结果本组患儿病情缓解有效延长生存期。结论对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的得患儿形精心护理,是减少毒副作用的主要措施。

  • 标签: 白血病 急性 左旋门冬酰胺酶 毒副作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凯时3种不同的输注方法对老年患者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要凯时治疗QD的老年患者分为3组,A组静脉注射组20例,予凯时20ug+0.9%氯化钠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5min注射完;B组静脉滴注组20例,予生理盐水100ml+凯时20ug静脉滴注,40-60min滴注完C组微量泵泵注组20例,予凯时20ug+0.9%氯化钠注射液50ml微量泵泵注,60min泵完。比较3组老年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静脉炎发生率最低,3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量泵输注凯时时静脉炎发生率最高,操作复杂,输注时间较长,影响了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自理;静脉注射组静脉炎发生率最低,且操作简便,时间最短,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凯时 静脉炎 输注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中抽选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护理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重症肺炎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对于术后并发症的实际预防效果。方法于本院在2015.08至2016.12期间收治的所有白内障手术老年患者中随机选择122例作为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及预见组,每组61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预见组患者加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3%,预见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9%,预见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效果更优,P<0.05。结论为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白内障 预见性护理 常规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医学影像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PACS医学影像数字教学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解决方案,建立医学影像教学资源库与PACS医学影像实践教学平台。丰富教育手段,高效合理的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创新医学影像教学新模式。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学影像人才。

  • 标签: PACS 高职医学影像 实践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情观察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本科室2014年01月~2015年12月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资料,全部患儿均采用抗过敏、抗感染、对症及去除病因等综合治疗。结果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和有效护理,除1例反复腹痛转上级医院治疗外,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通过护理人员认真的观察,细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青光眼患者接受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慢性青光眼患者102例,时间选取为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以分段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则接受医护一体化管理,对比2组慢性青光眼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2组干预后的眼压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其中实验组干预后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青光眼患者接受医护一体化管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预后改善。

  • 标签: 医护一体化管理 慢性青光眼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8例选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选用同期常规缩宫素治疗的12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产后2h、24h的平均出血量,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2h、24h的平均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各组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占1.5%,无需处理即缓解,对照组没有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

  • 标签: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降低幅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更有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高血压 冠心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全期护理对老年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手术室全期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所有患者均填写《症状自评量表》和《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分析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0%,对照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全期护理可改善手术患者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以及恐怖等心理状态,同时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手术室全期护理 老年手术患者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的产科护理缺陷资料的分析和质量检查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按照各类风险的分类,建立新生儿护理、孕产妇护理和护理病理书写和健康教育四个不同的品管圈小组,对开展的质量进行完善。结果新生儿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低,孕产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护理病历的书写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风险的管理中,采用拼拳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各类护理缺陷的产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产科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治疗糖尿病的患者98例,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治疗但没有糖尿病的患者9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患者的下肢血管形态、血管壁内膜斑块以及厚度、管腔狭窄以及闭塞情况、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出现硬化斑块、狭窄以及闭塞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患者的腘动脉以下的远端动脉血管中出现硬化斑块、狭窄以及闭塞情况的较多,患者的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受累明显。结论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十二指肠溃疡是我国消化内科的常见病、高发病,为了确保治疗效果,一般使用三联疗法。但随着三联疗法的推广,幽门螺旋杆菌对部分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笔者在常规三联疗法的基础上,采用新“四联疗法”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十二指肠溃疡 症状 治疗方法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