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通过本次研究对不同护理方案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方法 :共有 80 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参加本次研究,采用平均分组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在病历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的情况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使用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从而探究护理方案对于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结果 :采用整体护理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在手术后心理状态相对较好,并且住院的时间少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整体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对于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具有实际作用,同时,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术后知识的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整体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就腺样体消融同期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短期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围绕我院收治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展开,对其实施腺样体消融同期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结果:有效治疗落实后,患儿病情好转明显,无效仅1例,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术后经为期6个月的随访,其ETDQ-7评分明显较低,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结论:在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腺样体消融同期咽鼓管球囊扩张的应用,短期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腺样体消融术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疝修补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为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观察组,行腹腔镜疝修补(均采用TEP方式),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对比手术各项指标,观察组住院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并发症,观察组无并发症病例,对照组为7.5%(3/4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而言,腹腔镜疝修补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更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疝修补术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成人腹股沟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偏头痛是一种可致残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包括传统的血管源性学说、皮层扩散性抑制和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近年来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PFO)与偏头痛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随着心导管介入技术的发展,PFO封堵被用于治疗偏头痛,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表明,PFO封堵能够改善偏头痛患者症状,尤其是先兆偏头痛的发作。本文现围绕PFO封堵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偏头痛 卵圆孔未闭 介入封堵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颊黏膜输尿管成形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47.9±7.8)岁。病变位于左、右侧各5例。所有患者均有输尿管结石相关手术史。术前血肌酐中位值71(68~610)μmol/L,其中2例为孤立肾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分别为206μmol/L和610μmol/L。术前行泌尿系B超、CTU和输尿管逆行造影等检查对肾积水和输尿管狭窄情况进行评估:患侧肾盂分离为(3.1±0.7)cm;上段狭窄7例,中段狭窄2例,多段狭窄1例;输尿管狭窄长度为(3.2±0.7)cm。10例均全麻下行腹腔镜颊黏膜输尿管成形中游离并纵行切开狭窄段输尿管,根据狭窄情况切取长3.0~4.5 cm、宽1.0~1.5 cm的颊黏膜,修整后与狭窄段输尿管镶嵌吻合修复输尿管狭窄。结果本组10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99.2±27.4)min,中出血量(101.5±54.7)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中位值4.5(3.0~7.0)d,术后住院时间(7.9±1.9)d。术后1周患者发音吐字清晰,进食无障碍。术后1~2个月拔除双J管。术后随访(11.3±4.2)个月,影像学检查见患侧肾积水明显改善,患侧肾盂分离中位值1.8(0~2.2)cm。术后复查血肌酐中位值82(66~235)μmol/L,2例术前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血肌酐明显下降。结论腹腔镜颊黏膜输尿管成形治疗输尿管狭窄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进行评估。

  • 标签: 输尿管梗阻 腹腔镜 颊黏膜 输尿管成形术 重建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腹股沟疝患者采取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60例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分组办法为盲分法,接受传统疝修补治疗的患者为参照组(n=30),接受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n=30),对比两组围期指标、术后1d及3d时的疼痛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两组手术用时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其他指标进行对比可见观察组中出血量比参照组少、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用时比参照组短(P<0.05);(2)术后1d、3d时观察组VAS评分均比参照组低(P<0.05);(3)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明显比参照组患者20.00%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腹股沟疝需采取手术治疗,在式的选择上,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更具优势。

  • 标签: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阑尾炎时应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分组办法为随机信封法,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治疗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用时均比参照组患者短,切口长度比参照组患者短,中出血量比参照组患者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参照组患者低(P<0.05)。结论:对于阑尾炎患者而言,采取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手术。

  • 标签: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 阑尾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性后腹腔镜切除在肾上腺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入路腹腔镜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解剖性后腹腔镜治疗,比较2种手术方式术后临床指标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6 h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水平;采用美国Medica电解质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Na+和K+及HCO3-水平;同时观察患者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术后血清IL-6、IL-1β、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a+、HCO3-水平低于对照组,K+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9%(8/56)]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3,P=0.047)。术后随访6个月2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解剖性后腹腔镜切除治疗肾上腺肿瘤能够更好地减轻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减少对患者内环境的影响,有效促进其术后康复进程,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解剖性后腹腔镜切除术 炎性因子 电解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蘑菇状"剜除与标准肾部分切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腹腔镜下"蘑菇状"剜除式的建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53例,其中25例沿肿瘤假包膜行"蘑菇状"剜除(A组)、28例行肾部分切除(B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估计肾小球率过滤)的变化、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肿瘤复发率。结果53例手术无中转开放,无死亡病例。肾动脉阻断时间:A组(11.9±2.2)min、B组(21.5±6.5) min(P<0.001)。手术时间:A组(87.9±24.8)min、B组(114.3±38.9) min(P<0.001)。中出血量:A组20 ml(20~40)ml、B组50 ml(50~100)ml(P<0.001)。术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A组(7.4±4.3) g/L、B组(12.4±8.8) g/L(P=0.013)。术后24 h eGFR变化:A组(6.2±7.2 )ml(min·1.73 m2),B组(12.7±12.8)ml(min·1.73 m2)(P=0.027)。术后6个月eGFR变化:A组(1.5±3.7)ml(min·1.73 m2)、B组(6.5±5.6)ml(min·1.73 m2)(P<0.001)。术后住院时间:A组4.0 d(3~4)d、B组4.5 d(3~6)d(P=0.023)。术后随访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结论采用腹腔镜"蘑菇状"剜除治疗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肾动脉阻断时间、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变化、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肾部分切除,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该方法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腹腔镜 肾肿瘤剜除术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治疗胸段食管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治疗,评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78.6±28.5)min;中清扫淋巴结为(11.6±0.5)枚;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术后复发转移率为14.2%;生存时间为(10.5±1.2)个月。结论胸段食管癌采用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治疗,可彻底根治切除原发病灶,延长生存时间,且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胸段食管癌 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3D膜解剖理念的腹腔镜腹膜外入路根治性膀胱切除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3D腹腔镜腹膜外入路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的10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中位年龄67(53~79)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1~2分8例,3分2例;有吸烟史6例;合并高血压病4例,糖尿病2例,心脏病1例;均无腹盆部手术史。中基于3D膜解剖理念对盆腔内重要筋膜进行识别定位,即由膀胱前筋膜平面分离到达膀胱侧间隙,并与Retzius间隙、Bogros间隙汇合,在膀胱前筋膜、膀胱腹下筋膜和尿生殖筋膜包绕形成的层面内解剖以完成膀胱切除过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经腹腔途径或开放手术;中无腹膜损伤。手术时间中位值276(237~325)min,中失血量中位值160(50~28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中位值1.8(1~3)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中位值1.3(1~2)d,术后住院时间中位值9(5~12)d。所有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中位值10(6~20)枚,淋巴结阳性3例,10例切缘均为阴性;术后病理分期T2bN0期5例,T2bN1期2例,T3aN0期2例,T3bN1期1例。中位随访6(2~10)个月,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腹膜外入路根治性膀胱切除中运用3D膜解剖理念识别定位关键的筋膜结构与层面切实可行,中解剖清晰,可降低手术难度;手术相关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较快。

  • 标签: 膀胱肿瘤 3D膜解剖 腹膜外入路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性护理在胃癌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本院行胃癌切除的 62 例患者,主要在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选取,以不同护理方式作为分组方法,分为对比组与实验组,各 31 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护理后,与对比组( 25.81% )相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3.23% )更低,差异显著 ( P<0.05)。 结论 在胃癌切除患者中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胃癌切除术 针对性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新型立体定向仪辅助下经额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在一次性新型立体定向仪辅助下经额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0例,现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穿刺平面在基底平面上5.0~6.5 cm,穿刺角度为10~14°,穿刺深度为9.0~11.5 cm。出血后6 h以内手术患者15例,中血肿清除率约为25%;出血后6~24 h手术患者40例,中血肿清除率约为20%;出血后1~3 d手术患者5例,中血肿清除率高达30%。术后首次CT复查显示引流管位置理想51例、过深2例、过浅1例、位置偏下2例、位置偏上2例、位置偏内1例、位置偏外1例。术后第3天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9.880±3.998)分]较术前[(6.240±3.159)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显示痊愈良好20例(33.3%)、轻残28例(46.7%)、重残7例(11.7%)、植物生存3例(5.0%)、死亡2例(3.3%)。结论一次性新型立体定向仪设计合理,定位准确,在其辅助下经额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简单易行,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

  • 标签: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一次性新型立体定向仪 经额穿刺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