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9.1%~35.3%[1],一段时期内部分外科医师更倾向于选择全胃切除术以避免术后反流发生[2]。近年来,随着胃上部癌发病率上升[3, 4, 5],功能保留手术的理念渐入人心[6],近端胃切除术的应用指征呈放宽趋势[4,7],以管状胃、间置空肠及双通道手术为代表的旨在改善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的改良重建方式不断涌现。20世纪中叶,有学者实施了通过制作胃肌瓣隧道以重建贲门改善反流的动物实验[8],相关临床应用以日本学者上川康明教授报告的双肌瓣-食管胃吻合技术(Kamikawa法)最具影响力。该术式可明显降低术后呃逆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9],但其操作较为复杂,手术时间长,有一定的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10],普及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既往文献报道的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双肌瓣吻合总手术时间为205~404 min[11, 12, 13, 14, 15],吻合时间为100~149 min[16]。目前一些旨在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的尝试正在进行中[17]。我们团队基于隧道原理,在肌瓣吻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的食管残胃“拱桥式”重建,以期降低操作难度并缩短手术时间,现将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综合治疗模式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术后病理学分期及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收治的219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根据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模式分为直接手术组、新辅助化疗组和新辅助放化疗组。使用R语言的“Trimatch”包,以性别、年龄、合并症、体重指数、临床T分期、临床N分期及Siewert分型为协变量对3组进行匹配,卡钳值取0.2;每组29例患者共87例纳入分析。男性82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63岁(范围:38~76岁)。采用方差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或χ2检验比较各组术后病理学分期,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直接手术组脉管癌栓的比例为72.4%(21/29),高于新辅助化疗组的37.9%(11/29)(χ2=6.971,P=0.008)和新辅助放化疗组的6.9%(2/29)(χ2=26.696,P<0.01)。新辅助放化疗组和新辅助化疗组病理T3~4期的比例分别为55.2%(16/29)和62.1%(18/29),低于直接手术组的93.1%(27/29)(χ2=10.881,P=0.001;χ2=8.031,P=0.005)。直接手术组病理N(+)期比例为86.2%(25/29),高于新辅助化疗组的55.2%(16/29)(χ2=6.740,P=0.009)和新辅助放化疗组的31.0%(9/29)(χ2=18.196,P<0.01)。直接手术组、新辅助化疗组和新辅助放化疗组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2.1%、68.6%和41.4%(χ2=4.976,P=0.08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1.7%、65.1%和41.1%(χ2=4.332,P=0.115)。结论新辅助化疗和新辅助放化疗可降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T3~4期、N+期和脉管癌栓比例,达到肿瘤局部控制。三种治疗模式的预后无明显差别。

  • 标签: 食管胃接合处 腺癌 胃肿瘤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放化疗 外科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成为业界关注的学术热点,其中Siewert Ⅱ/Ⅲ型鉴于切缘、淋巴结清扫及消化道重建等要求,适宜手术路径及适应证等方面尚在共识中。腹部外科治疗AEG的经腹食管裂孔路径(TH)特点是创伤较小,腹腔淋巴结清扫方便,但纵隔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受限。综合当前的研究证据及国内临床应用现状考虑:选择食管受累距离≤2 cm的SiewertⅡ/Ⅲ型AEG采用TH路径治疗为宜,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获得更多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推动AEG的精准医疗。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腹部 外科手术 经腹食管裂孔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临床TNM(cTNM)分期判断病理TNM(pTNM)分期的准确性,探索胃癌新辅助化疗的潜在获益人群。方法采用回顾性单臂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7月至2019年4月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收治的确诊为胃腺癌、行开腹或腹腔镜D2胃癌根治手术治疗、且cTNM和pTNM确定的患者,排除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16枚、或既往行胃手术、或术前放化疗者。术前cTNM分期由影像科医生依据腹盆腔增强CT进行判读,术后pTNM分期来自患者术后病理报告结果。比较cTNM分期与pTNM分期的符合率并分析pⅠ期患者的cTNM分期情况,如cTNM分期组合对应pⅠ期比例<5%,则认为其是新辅助化疗的潜在获益人群。进一步研究临床特征与分期符合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共459例患者纳入分析,男性321例(69.9%),女性138例(30.1%),平均年龄60(23~85)岁。cT分期与pT分期的符合率从T1~4期分别为82.5%(33/40)、31.1%(28/90)、34.4%(62/180)和55.0%(96/149)。cN分期与pN分期的符合率N0~3期分别为58.8%(134/228)、22.1%(19/86)、23.6%(26/110)和54.3%(19/35)。本研究中,现有分期手段对于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5%(171/265)和69.1%(134/194)。本组cT3~4患者中,对应pⅠ期比例为9.1%(30/329),对应pⅢ期的敏感性为94.8%(164/173);本组cT3~4+cN1~3患者中,对应pⅠ期比例为1.4%(3/218),对应pⅢ期患者的敏感性为76.9%(133/173)。肿瘤位置与cT/pT分期一致有关[胃食管结合部:64例(56.6%),胃上部:9例(9/17),胃中部:31例(40.3%),胃下部:97例(39.9%),全胃:4例(4/9),χ2=9.845,P=0.043],肿瘤分化程度与cN/pN分期一致有关[低分化:94例(42.3%),中分化:92例(41.1%),高分化:12例(12/13),χ2=13.26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单中心回顾性数据,胃癌新辅助化疗的潜在获益人群为cT3~4+N1~3期患者。

  • 标签: 胃肿瘤 新辅助化疗 肿瘤分期,临床 肿瘤分期,病理
  • 作者: 王胤奎 陕飞 应项吉 张燕 肖琪严 唐磊 吴齐 李子禹 季加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外科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影像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内镜中心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部CT增强扫描与超声胃镜应用于胃癌新辅助化疗后分期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3日至2017年11月23日86例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新辅助化疗后利用腹部CT增强扫描和超声胃镜进行肿瘤临床分期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资料。男性60例,女性26例,年龄(57.8±9.7)岁(范围:32~76岁)。以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学分期作为金标准,比较两者诊断新辅助化疗后临床T分期和N分期的准确性。采用多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M-AUC)计算两者的诊断效能,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两者的灵敏度。结果新辅助化疗后腹部CT增强扫描诊断T分期(CT-ycT分期)的M-AUC为0.614,超声胃镜诊断T分期(EUS-ycT分期)的M-AUC为0.704。胃中部和下部癌CT-ycT分期的M-AUC分别为0.599和0.613,EUS-ycT分期的M-AUC分别为0.558和0.709。胃小弯和非胃小弯肿瘤CT-ycT分期的M-AUC分别为0.630和0.607,EUS-ycT分期的M-AUC分别为0.616和0.749。对于CT-ycT1期至CT-ycT4期患者,其CT-ycT分期和EUS-ycT分期的灵敏度分别为2/18、2/15、52.8%(19/36)、8/13比0、4/15、55.6%(20/36)、7/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0,P=0.157;χ2=2.00,P=0.157;χ2=0.08,P=0.782;χ2=0.33,P=0.564)。CT-ycN分期和EUS-ycN分期的M-AUC分别为0.654和0.553。对于CT-ycN0患者,CT-ycN分期与EUS-ycN分期的灵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7%(7/55)比5.5%(3/55),χ2=4.00,P=0.046];对于CT-ycN1、N2、N3患者,CT-ycN分期与EUS-ycN分期的灵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19、1/10、0比1/19、1/10、0;χ2=1.00,P=0.317;后两者P值不可估)。结论腹部CT增强扫描与超声胃镜在胃癌新辅助化疗后分期的准确性方面无明显差异。考虑到超声胃镜的不耐受性,不推荐常规行超声胃镜检查。

  • 标签: 胃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胃镜检查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肿瘤分期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减少人员流动性的管控措施有助于遏制疫情蔓延,但对于诊断与治疗中的胃癌患者可能会延长预期等待时间。在充分认识胃癌不同分期特点的基础上制订合理的院外管理策略,一方面确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渠道,患者能够在院外得到合理指导;另一方面与患者共同制订、调整治疗策略并充分告知院外注意事项,可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肿瘤治疗造成的不良影响。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胃肿瘤 等待时间 院外管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新辅助化疗后CT检查征象。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11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59例行新辅助化疗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1例,女8例;中位年龄为63岁,年龄范围为46~82岁。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均行增强CT检查。观察指标:(1)AEG病理学检查及新辅助化疗情况。(2)AEG CT检查结果:①CT检查定性指标分析。②CT检查定量指标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AEG病理学检查及新辅助化疗情况:59例AEG患者中,肿瘤分化程度为高分化腺癌1例,中分化腺癌40例,低分化腺癌18例;新辅助化疗疗效为13例治疗有效[病理学肿瘤退缩分级(TRG)0级6例、病理学TRG 1级7例],46例反应不良(病理学TRG 2级12例、病理学TRG 3级34例)。(2)AEG CT检查结果。①CT检查定性指标分析:13例新辅助化疗治疗有效患者,新辅助化疗前肿瘤表面溃疡、肿瘤分层强化、外膜侵犯、壁外静脉血管侵犯(EMVI)阳性分别为13、5、10、2例;新辅助化疗后肿瘤表面溃疡变浅或消失、肿瘤分层强化模式改变、外膜侵犯、EMVI阳性分别为13、7、3、1例;46例新辅助化疗反应不良患者,新辅助化疗前上述指标分别为28、18、37、22例,新辅助化疗后上述指标分别为23、7、33、21例。两者新辅助化疗前肿瘤分层强化、外膜侵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0.000,P>0.05);肿瘤表面溃疡、EMVI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91,4.421,P<0.05)。两者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分层强化模式改变、外膜侵犯、EMVI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59,10.090,4.728,P<0.05);肿瘤表面溃疡变浅或消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9,P>0.05)。②CT检查定量指标分析:13例新辅助治疗有效患者,新辅助化疗前肿瘤最大厚度、肿瘤最大面积、肿瘤CT强化值分别为1.37 cm(0.94 cm,1.88 cm)、8.9 cm2(4.7 cm2,9.9 cm2)、53 HU(47 HU,63 HU),新辅助化疗后上述指标分别为1.17 cm(0.79 cm,1.29 cm)、4.4 cm2(2.5 cm2,6.1 cm2)cm2、30 HU(25 HU,53 HU),新辅助化疗后肿瘤最大厚度变化率、肿瘤最大面积变化率、肿瘤CT强化值变化率分别为-23%(-42%,9%)、-51%(-60%,-21%)、-44%(-51%,19%)。46例新辅助治疗反应不良患者新辅助化疗前肿瘤最大厚度、肿瘤最大面积、肿瘤CT强化值分别为1.57 cm(1.21 cm,1.96 cm)、9.4 cm2(6.6 cm2,13.1 cm2)、60 HU(53 HU,66 HU),新辅助化疗后上述指标分别为1.16 cm(0.94 cm,1.37 cm)、6.2 cm2(4.8 cm2,8.1 cm2)、55 HU(47 HU,65 HU),新辅助化疗后肿瘤最大厚度变化率、肿瘤最大面积变化率、肿瘤CT强化值变化率分别为-27%(-38%,-9%)、-33%(-47%,-12%)、-9%(-22%,9%)。两者新辅助化疗前肿瘤最大厚度、肿瘤最大面积、肿瘤CT强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372,-1.372,-1.331,P>0.05);两者新辅助化疗后肿瘤最大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03,P>0.05),两者新辅助化疗后肿瘤最大面积、肿瘤CT强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743,-3.049,P<0.05);两者新辅助化疗后肿瘤最大厚度变化率、肿瘤最大面积变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000,-1.481,P>0.05);两者新辅助化疗后肿瘤CT强化值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31,P<0.05)。结论AEG新辅助化疗治疗有效的CT检查表现为肿瘤分层强化模式的改变、肿瘤最大面积缩小、肿瘤CT强化值减低,外膜侵犯和EMVI阴性。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腺癌 新辅助治疗 多排螺旋CT 肿瘤退缩分级 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