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术前给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术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于术前30 min静脉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术后1 h、6 h、12 h、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PONV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术后1 h[(3.23±0.85)分]、6 h[(2.44±0.76)分]、12 h[(2.37±0.6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06±1.12)分、(3.24±0.95)分、(3.10±1.07)分](t=4.41、4.92、4.29,均P < 0.001);COR术后1 h[(287.79±35.46)ng/L]、6 h[(303.55±34.77)ng/L]、12 h[(368.58±31.22)ng/L]、24 h[(397.16±32.60)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37.64±39.52)ng/L、(364.18±36.90)ng/L、(405.56±37.29)ng/L、(455.51±37.81)ng/L](t=7.02、8.94、5.69、8.74,均P < 0.05);ACTH水平术后1 h[(59.25±7.63)ng/L]、6 h[(65.27±8.23)ng/L]、12 h[(72.29±7.49)ng/L]、24 h[(83.63±8.57)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4.48±8.06)ng/L、(71.44±8.59)ng/L、(79.79±8.15)ng/L、(90.08±8.26)ng/L](t=3.52、3.88、5.07、4.05,均P < 0.05);术后24 h内,观察组PONV发生率[12.50%(7/56)]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16/56)](χ2=4.43,P < 0.05),术后2 h内[(1.31±0.26)分]、2~6 h[(1.43±0.32)分]、> 6~24 h[(1.46±0.41)分]PONV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7±0.41)分、(1.83±0.39)分、(1.88±0.44)分](t=2.12、2.37、2.14,均P < 0.05)。结论帕瑞昔布钠术前给药对LC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其术后应激反应和PONV发生率,减轻PONV程度,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环氧化酶2抑制剂 术前用药法 应激 疼痛测定 手术后恶心呕吐 镇痛 预后 自身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80例脑卒中患者,时间选自2020年4月-2021年11月,随机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早期康复护理,对比护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IS(hyperinflammatory syndrome)评分在评估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DM合并间质性肺病(ILD)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源于江苏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43例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MDA5+DM)合并ILD的住院患者HIS评分,以228例其他CTD相关的ILD作为对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组MDA5+DM 43例,228例对照组中,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ASS)33例(14.5%),RA 44例(19.3%),SS 65例(28.5%),SSC 43例(18.9%),SLE 43例(18.9%)。MDA5+DM合并ILD组HIS评分[2(1,3)]高于ASS-ILD组[1(0,2),Z=-2.06,P<0.05],RA-ILD组[1(0,2),Z=-2.87,P<0.01)],SS-ILD组[0(0,1),Z=-5.78,P<0.01],SSC-ILD组[1(0,1),Z=-3.84,P<0.01]和SLE-ILD组[1(0,2),Z=-3.81,P<0.01]。在MDA5+DM合并ILD患者中,HIS评分低、中、高评分组3个月病死率分别为0(0/15)、38.1%(8/21)和85.7%(6/7),HIS评分预测MDA5+DM患者3个月病死率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0.857[(0.747,0.967),P<0.001]。结论MDA5+DM合并ILD患者HIS评分明显增高,基线HIS评分水平与患者3个月的病死率相关。

  • 标签: 肺疾病,间质性 预后 特发性炎性肌病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 HIS评分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出院早期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采用综合延续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在我院接受早期直肠癌结肠造口手术的出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开展时间:2020年3月-2022年3月,分组方式:电脑等量随机,对照组50例患者的护理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延续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机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四个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出院早期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采用综合延续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综合延续护理 直肠癌 结肠造口 效果
  • 简介:摘要:前言:目的:探讨对中风病人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其在防治深静脉血栓方面的作用。方法:对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广东省中医院65例中风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2名,基础护理干预组32名,对33名脑中风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并对其护理后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血氧饱和度、血小板水平、血氧分压、出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两组病人血氧饱和度、血小板水平、血氧分压和出院时间均有明显差别;治疗组重度脑中风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03%,1/33)明显低于对照组(21.88%,7/32),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81.25%,26/32)显著高于对照组(96.97%,32例);结果显示,各干预组的生命质量得分与对照组相应指标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且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防止 DVT的发生,改善临床疗效,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减少病人的疼痛,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非常值得推荐的方法。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卒中 重症 深静脉血栓 生活质量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烧伤患者接受早期整形修复的效果,并观察患者二次手术的几率。方法 本次研究于本院随机抽取了14例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接诊的烧伤整形患者进行,按照电脑排序均分为2组,各7例。其中,治疗过程中接受常规治疗的为参照组,接受早期整形修复的为研究组,将不同方案下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于研究组方案下各项指标恢复评分更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比二次手术的几率,研究组明显更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 烧伤患者接受早期整形修复的效果良好,患者有更低的几率需接受二次手术,适合于临床中应用。

  • 标签: 烧伤整形 早期整形修复 二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宫颈癌患者护理期间使用早期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取8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早期心理护理,对比患者数据。结果:经护理,患者心理状况均得到了合理优化,且研究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经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急诊就诊的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分为两组患者,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抢救数据。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抢救成功率更高,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对于急诊早期间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呼吸机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且缩短的救治进程,有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衰竭 呼吸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留置胃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留置胃管患者60例,时间段为2019年12月-2021年9月,按护理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并比较护理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口鼻咽喉不适消失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早期食管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胃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行早期良肢摆放位联合被动运动训练,对患者产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采用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筛查下肢功能≤13分,Barthel指数评定自理能力≤40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试验分为二组,对照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治疗、康复护理由患者自主进行;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良肢摆放位干预+被动运动训练,每日2次、每次40min。采用以上2个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30天、90天进行疗效判定,比较联合康复干预对两组患者偏瘫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进程的影响。以GQOLI-74量表评价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14天、30天、90天后,2组患者的Fugl-Meyer、Barthel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脑卒中 下肢运动功能良肢摆放位 被动运动训练 肢体恢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