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of cardia,AC)是一种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其特点是食管体平滑肌无效蠕动和下食管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松弛障碍。患者常表现为吞咽困难、反流和胸痛,或伴有体重减轻。临床上出现上述典型表现的患者可疑诊为AC,再通过客观诊断试验,如食管钡剂造影、内镜检查和压力测定等进行确诊。高分辨率测压(high resolution manometry,HRM)被认为是当前诊断AC的“金标准”。本病治疗方法主要有口服药物治疗、内镜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endoscopic 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EBTI)、气囊扩张术(pneumatic dilatation,PD)、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laparoscopic heller myotomy,LHM)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等,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POEM。本文对近年来AC诊断及治疗方法的相关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贲门失弛缓症 诊断 治疗 Heller手术
  • 作者: 杨桂彬 胡伏莲 成虹 高文 盛剑秋 张振玉 杜奕奇 左秀丽 李岩 陈烨 王邦茂 赵子涵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18期
  • 机构:航天中心医院消化科,北京 100049,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北京 100034,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北京 100700,南京市第一医院消化科,南京 210006,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科,上海 20043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科,济南 25001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消化科,沈阳 11080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消化科,广州 510515,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天津 300052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三联疗法作为一线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的根除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全国9个中心接受胃镜检查并诊断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的H. pylori阳性患者共497例,采用分段随机法分为3组,进行H. pylori初次根除治疗。A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三联疗法(10 d后继续仅予布拉氏酵母菌至14 d);B组采用铋剂四联疗法(10 d);C组采用三联疗法(10 d)。患者均在第44天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分别观察H. pylori根除率、第14及44天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纳入的497例患者中,男229例,女268例,年龄18~69(46.1±11.8)岁,共472例(A组158例、B组159例、C组155例)完成试验。意向性(ITT)分析:A组H. pylori根除率为77.8%(126/162),B组为80.1%(137/171),C组为65.2%(107/164)。符合方案集(PP)分析:A组根除率为79.7%(126/158),B组为86.2%(137/159),C组为69.0%(107/155)。三组间ITT及PP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TT:χ2=11.14,P<0.01;PP:χ2=13.86,P<0.01)。各组两两比较,ITT及PP分析A、B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第14天时,A、B组嗳气症状评分缓解程度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44天时,A组腹胀、嗳气症状评分缓解程度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纳入本研究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A组腹泻发生率低于另外两组(均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三联疗法作为一线方案对NUD患者初次H. pylori治疗具有较好的根除效果,并在症状缓解上有优势,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临床安全性。

  • 标签: 螺杆菌,幽门 布拉氏酵母菌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随机对照试验
  • 作者: 宗晔 孟凡冬 吴咏冬 王邦茂 沈锡中 崔毅 张国新 杨爱明 田德安 蔡建庭 王化虹 崔士华 崔敏 张澍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50,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天津 30005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上海 20003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广州 510080,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科,南京 21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北京 1007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科,武汉 43003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杭州 310009,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北京 100034,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医学部,北京 10002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硫酸盐溶液(oral sulfate solution,OSS)与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电解质散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疗效。方法全国9家中心纳入283例受试者随机应用OSS(143例)和PEG(140例)2 d分次方案进行肠道准备,进行了结肠镜检查并接受评估。主要研究终点为肠道准备成功率[独立评审中心评估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评分≥6分],次要研究终点包括BBPS总分和分肠段评分、研究者对肠道准备的满意度(5分制Likert量表评估),以及通过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满意度,采用Sharma量表评估患者耐受性并比较两组的依从性和安全性。结果OSS组和PEG组肠道准备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99.3%[校正后差异0.7%(95%CI:-5.3%~6.7%),非劣效检验,P<0.001]。OSS组BBPS评分总分显著高于PEG组(8.1分比7.7分,P<0.001),所有分肠段BBPS也高于PEG组(右半结肠:2.4分比2.3分,P=0.002;横结肠:2.8分比2.7分,P=0.018;左半结肠:2.8分比2.7分,P=0.007)。OSS组研究者Likert评分明显高于PEG组(2.6分比2.3分,P<0.001)。OSS组总体依从性和PEG相当,但第2次给药依从性显著高于PEG(90.9%比82.6%,P=0.039)。两组患者满意度、Sharma量表评分以及出现耐受性相关症状受试者比例未见明显差异。两组安全性相当,不良事件均为轻中度。结论OSS用于肠道准备效果和PEG相当,其具有较高的全肠段BBPS评分和研究者满意度,分次给药时患者依从性较PEG更好,耐受性和安全性与PEG相当。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硫酸盐类 电解质类 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仍在逐年升高,生活方式干预及早期发现对减少其发病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增加了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初步提示间歇低氧、氧化应激、慢性炎症、睡眠紊乱、肠道菌群紊乱等机制均可能参与其中,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 标签:
  • 简介:摘要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在食管内与食管壁内神经及食管平滑肌构成“神经-ICC-肌肉”的功能单位,调节食管运动。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表现为食管下括约肌失弛缓以及食管体部失蠕动,其病理生理机制并未阐明。本文综述ICC对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贲门失弛缓症发病的作用及机制。

  • 标签: Cajal间质细胞 贲门失弛缓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戈美拉汀联合低剂量奥氮平(AO)治疗伴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的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伴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的PDS患者,分为AO组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FM)组。AO组口服阿戈美拉汀25 mg和奥氮平1.70 mg(均1次/d),FM组口服FM 10.5 mg(1次/d),2组均同时服用伊托必利50 mg(3次/d),总治疗疗程均为8周。采用尼平消化不良指数-症状(NDIS)、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分别评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8周后消化道症状、抑郁、焦虑和睡眠状况。根据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的变化评估疗效,并记录患者服用药物后的不良反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84例伴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的PDS患者,其中AO组98例,FM组86例。AO组和FM组治疗2、4、8周后NDIS、PHQ-9、GAD-7、PSQI评分均分别低于同组治疗前[AO组:(13.73±0.53)、(10.13±0.44)、(7.87±0.31)分比(27.08±0.84)分,(6.04±0.35)、(4.70±0.31)、(3.81±0.22)分比(10.04±0.50)分,(6.36±0.30)、(5.29±0.28)、(4.21±0.19)分比(10.71±0.51)分,(6.64±0.37)、(5.27±0.35)、(4.09±0.30)分比(11.14±0.42)分。FM组:(15.33±0.58)、(11.58±0.50)、(9.80±0.35)分比(25.10±0.79)分,(6.79±0.35)、(5.71±0.32)、(4.86±0.30)分比(9.11±0.46)分,(7.27±0.31)、(6.51±0.32)、(5.21±0.27)分比(9.79±0.44)分,(8.01±0.33)、(6.76±0.32)、(5.78±0.32)分比(10.44±0.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O组:tNDIS=13.470、17.930、21.530,tPHQ-9=6.488、8.991、11.300,tGAD-7=7.361、9.315、11.031,tPSQI=7.088、9.736、12.550。FM组:tNDIS=9.921、14.400、17.640,tPHQ-9=4.032、6.106、7.781,tGAD-7=4.638、5.993、8.840,tPSQI=5.289、8.199、10.310。P均<0.05)。AO组治疗2、4、8周后NDIS、GAD-7和PSQI评分均分别低于同期FM组[NDIS:(13.73±0.53)分比(15.33±0.58)分、(10.13±0.44)分比(11.58±0.50)分、(7.87±0.31)分比(9.80±0.35)分。GAD-7:(6.36±0.30)分比(7.27±0.31)分、(5.29±0.28)分比(6.51±0.32)分、(4.21±0.19)分比(5.21±0.27)分。PSQI:(6.64±0.37)分比(8.01±0.33)分、(5.27±0.35)分比(6.76±0.32)分、(4.09±0.30)分比(5.78±0.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NDIS=2.018、2.225、4.156,tGAD-7=2.097、2.869、2.536,tPSQI=1.951、2.359、3.099,P均<0.05)。治疗8周后AO组总有效率高于FM组[94.9%(93/98)比84.9%(7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5,P=0.026)。AO组便秘和嗜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FM组[2.0%(2/98)比9.3%(8/86)和1.0%(1/98)比8.1%(7/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99、5.582,P=0.047、0.027)。结论AO方案是伴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PDS的一种可能治疗选择。

  • 标签: 餐后不适综合征 阿戈美拉汀 奥氮平 抑郁 焦虑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是一组因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导致自身肝脏损伤的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重叠综合征。临床上,指南推荐的标准化治疗对绝大多数不同亚型AILD患者有效,但部分患者治疗应答效果不满意。由于不同亚型AILD患者的治疗原则不同,治疗应答不满意AILD患者的诊治策略也各有特点。本文分析了各亚型AILD和重叠综合征患者治疗应答不满意的比例、评价标准、转换治疗时机、二线治疗药物选择等,旨在帮助临床医师进行合理决策。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肝炎,自身免疫性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重叠综合征 治疗
  • 简介:摘要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其自然病程和治疗管理尚未得到国际指南和会议共识的明确建议。既往研究表明PVT可自发再通,而抗凝治疗明显有利于PVT的再通。由于肝硬化患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受损和门静脉高压带来的出血风险,目前对于肝硬化患者PVT的抗凝治疗存在争议。然而,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抗凝治疗对肝硬化伴PVT患者是安全的,且有利于血栓再通。现基于肝硬化患者PVT的自然病程和抗凝与止血平衡,对肝硬化伴PVT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再通 抗凝治疗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饮食干预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期间的血糖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搜集不同干预措施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期间血糖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应用RevMan 5.3软件根据干预措施分组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的10项RCT研究,包含3 3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 603例、干预组1 7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0项研究报道了清肠低血糖发生率及干预手段,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000 01,I2=8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饮食干预能显著减少清肠准备期间低血糖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9,95%CI:0.09~0.40,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期间的饮食干预,可以预防和降低低血糖的发生,避免低血糖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但受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的限制,该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RCT予以验证。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低血糖症 饮食,干预 Meta分析 方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肝脏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浸润的调控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至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行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的AIH患者10例,同期选择年龄和性别均匹配且无肝功能异常的5例肝囊肿患者作为对照,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IH患者和对照者肝组织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将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脂多糖+RIP3抑制剂GSK872(GSK872)组,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巨噬细胞RIP3、混合谱系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TNF-α、IL-6、IL-1β、细胞炎性小体Nod样蛋白3(NLRP3)、CC趋化因子配体(CCL)2和CCL5的mRNA水平;将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脂多糖+地塞米松组,采用qPCR检测巨噬细胞TNF-α、NLRP3、RIP3和MLKL的mRNA水平。选择24只6周龄雌性C57BL/6小鼠建立急性AIH小鼠模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刀豆蛋白A(ConA)组、ConA+地塞米松组和ConA+GSK872组(每组6只),处死小鼠后收集外周血和肝组织,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表现,测定血清ALT和AST水平,采用qPCR检测CCL2和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的mRNA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肝脏巨噬细胞比例。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AIH患者肝脏CD68阳性组织驻留巨噬细胞(库普弗细胞)和MAC387阳性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者[(0.84±0.21)%比(0.09±0.03)%、(0.79±0.13)%比(0.03±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0、4.84,P均<0.05)。脂多糖组巨噬细胞内RIP3、MLKL、TNF-α、IL-6、IL-1β、NLRP3、CCL2、CCL5的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脂多糖+GSK872组(1.64±0.16比1.07±0.07和0.63±0.11,10.45±1.37比1.10±0.33和1.51±0.63,5.43±0.59比0.94±0.06和2.59±0.45,204.20±30.73比1.26 ±0.19和111.40±11.62,20 848.00±362.00比1.09 ±0.26和10 940.00±566.60,7.47±1.17比1.09±0.09和3.79±0.89,68.03±5.15比1.14±0.19和14.09±2.62,5 935.12±96.20比1.43±0.46和673.50±49.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1、5.21,6.65、6.55,7.57、3.96,6.60、3.06,8.83、4.08,5.46、2.56,12.97、10.16,25.34、14.99;P均<0.05)。脂多糖组巨噬细胞TNF-α、NLRP3、RIP3和MLKL的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脂多糖+地塞米松组(8.85±1.43比1.44±0.43和3.63±0.63,6.42±0.86比0.99±0.12和2.07±0.17,1.72±0.21比0.93±0.09和0.43±0.07,6.87±0.85比1.62±0.31和1.41±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5、3.33,6.24、4.95,3.04、5.11,5.77、6.07;P均<0.05)。ConA组小鼠肝脏表现出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和点状坏死。ConA组小鼠的血清ALT和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onA+地塞米松组和ConA+GSK872组[(2 569.00±45.44)U/L比(49.38±9.07)、(103.00±14.07)和(759.30±34.99) U/L,(3 335.00±88.79)U/L比(108.50±18.10)、(460.00±97.40)和(1 573.85±36.06) U/L],且ConA+地塞米松组小鼠的血清ALT和AST水平均低于ConA+GSK87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4、5.42、3.90、4.63、4.16、3.79、6.70、2.71,P均<0.05)。ConA组小鼠肝脏CCL2和CCR2的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onA+地塞米松组和ConA+GSK872组(92.64±10.57比0.78±0.15、5.64±1.00和9.47±2.06,5.73±0.39比0.98±0.22、2.18±0.22和2.98±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6、7.24、5.87、8.71、8.58、5.45,P均<0.01)。ConA组小鼠肝脏CD45+CD11b+F4/80+总巨噬细胞比例和CD45+CD11bhiF4/80lo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ConA+地塞米松组和ConA+GSK872组(0.86±0.02比0.73±0.03、0.68±0.02和0.72±0.03,0.56±0.02比0.08±0.02、0.11±0.01和0.08±0.01),CD45+CD11bloF4/80hi肝脏驻留巨噬细胞(库普弗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ConA+地塞米松组和GSK872组(0.24±0.03比0.58±0.04、0.52±0.07和0.56±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7、5.90、3.89,18.70、19.87、20.52,7.35、3.82、3.87,P均<0.05)。结论AIH患者肝脏巨噬细胞数量增加。RIP3信号介导免疫性肝炎肝脏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浸润并可能成为AIH的潜在治疗靶点。

  • 标签: 肝炎,自身免疫性 巨噬细胞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 细胞因子类 趋化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技术筛查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家系共有的低频变异位点,以期发现与PBC相关的新易感基因。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诊断的3个PBC家系的7例PBC患者和2名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提取血液DNA样本并进行WES,应用SAMtools 1.3软件检测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得失位变异位点,并于已知数据库1000 Genome、ExAC、ESP6500和诺禾-中华基因数据库筛选低频变异位点。应用Pymol V2.3.2软件模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分子三维结构,观察家系间共有变异位点对应的氨基酸位置。结果7例PBC患者首诊年龄为(61.2±10.2)岁。血清检测结果示7例患者的ALP为(306.9±242.5) U/L,GGT为(121.7±85.9) U/L,ALT为(47.6±33.1) U/L,AST为(55.7±34.1) U/L,免疫球蛋白G为(14.9±3.1) g/L;抗核抗体核型均存在胞质颗粒型特征;抗线粒体抗体均为阳性。5例PBC患者出现腹腔内淋巴结肿大;2例患者合并肝外自身免疫病;2例患者肝脏活组织检查结果均提示界面性肝炎和小胆管病变。3个PBC家系间共有18个SNP位点,分别位于OTOA、OBSCN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HLA-DRBI)基因。OTOA基因的rs200988634是3个家系共有的多态性位点;OBSCN基因的rs746424683、rs545316651、rs553144914、rs533059830和rs56087721分别导致9种氨基酸的改变;基因HLA-DRB1共有12个不同的SNP位点,分别导致12种氨基酸的改变,其中rs16822698、rs112796209和rs11554463核苷酸突变分别导致MHC-Ⅱ分子β链的G154A、Y152C和Y107X氨基酸改变,Y107X氨基酸位于MHC-Ⅱ分子与抗原肽结合凹槽区域。结论对PBC家系进行WES是阐明恶性变异候选基因OBSCN和OTOA较好的策略。HLA-DRB1为PBC的易感基因,可能通过改变氨基酸序列影响MHC-Ⅱ分子介导的抗原提呈过程。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家系分析 全外显子组测序 HLA-DRB1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的短期疗效、安全性及建立食管下括约肌全肌层标本取材的方法。方法纳入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内镜治疗的AC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按1∶3的比例随机分为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组和POEM组。评估2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Eckardt评分、反流症状评分、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和食管排空参数;比较2组术中获取组织标本的大小、质量和显微结构。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57例患者,其中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组16例、POEM组41例。2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长[(87.81±13.03)min比(82.20±18.10)min,t=1.302,P=0.201]和术中出血量[(6.75±1.44)mL比7.00(2.00)mL,U=-0.903,P=0.3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分别进行随访,2组患者Eckardt评分[0.00(1.00)分比0.00(1.00)分,U=-0.156,P=0.876;0.00(1.00)分比0.00(1.00)分,U=-0.337,P=0.736]、反流症状评分[0.00(0.00)分比0.00(0.00)分,U=-0.207,P=0.836;0.00(0.00)分比0.00(0.00)分,U=-0.207,P=0.836]、食管下括约肌压力[(16.00±7.00)mmHg比(13.76±6.21)mmHg,t=1.183,P=0.242;(15.06±4.14)mmHg比11.00(7.00) mmHg,U=-1.852,P=0.064](1 mmHg=0.133 kPa)、4 s完整松弛压[(6.57±2.69)mmHg比(6.82±2.22)mmHg,t=-0.364,P=0.717;(5.96±1.84)mmHg比(6.46±1.43)mmHg,t=-1.095,P=0.278]及食管排空检查5 min钡剂高度[(2.16±0.91) cm比(2.13±0.87) cm,t=0.127,P=0.899;(2.22±0.51) cm比(2.10±0.87) cm,t=0.657,P=0.514]等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同组术后两次随访结果相比,上述各指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短期随访期间2组分别有1例和2例患者诉偶尔出现反流症状,无需药物干预。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组患者术中获取的标本体积大于POEM组术中活检获取的标本[(1.32±0.55) cm×(0.58±0.17) cm×(0.18±0.02) cm比(0.28±0.05) cm×(0.13±0.03) cm×(0.10±0.03) cm,t=5.244,P<0.001],标本质量也较POEM组更重[(0.22±0.09)g比(0.03±0.01)g,t=7.192,P<0.001],且前者可于显微镜下完整观察到环行肌、肌间神经丛和纵行肌结构,而后者仅可观察到环形肌。结论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治疗AC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与POEM术式相当,并为AC病理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组织标本。

  • 标签: 贲门 食管失弛症 食管括约肌,下段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V"型切除术 短期疗效
  • 简介:摘要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特定的微生物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相关。在某些情况下,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在明确感染后发病的,因此感染性病原体常常成为免疫性疾病的关键致病因素,但相关机制不清。研究发现微生物可以通过分子模拟触发免疫系统错误识别自身组织从而诱发自身免疫应答,因此本文主要就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模拟机制在机体各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深入理解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模拟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为探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新方向。

  • 标签: 病原微生物 自身免疫性疾病 分子模拟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血清免疫球蛋白G4(IgG4)水平升高是诊断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IgG4-RD)的重要标志。然而,血清IgG4水平升高也可见于其他疾病。研究发现IgG4-RD和血清IgG4水平升高与恶性肿瘤,包括胰腺癌、肝外胆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等有一定关联。现综述IgG4-RD和血清IgG4水平升高与恶性肿瘤的关系,以及IgG4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和机制,为临床准确地鉴别诊断提供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幼年性息肉病(JPS)是一种以消化道多发性幼年性息肉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不干预癌变风险较高。研究发现JPS的发病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关于环境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JPS局部可以发生异型增生,进而可演变为肿瘤。对于JPS患者,内镜下息肉切除及外科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定期内镜下随访尤为重要。对于可能的基因突变携带者和高危个体需要加强基因检测,进行个体化随访管理。本文主要对JPS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癌变过程以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肠屏障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发病中的作用,为阐释AIH的发病机制和探索基于肠道的治疗策略提供方向。方法纳入2017年1至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14例AIH患者(AIH无肝硬化组6例,AIH肝硬化组8例)和10名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回肠末端组织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细胞因子[IL-2、干扰素γ、IL-4和IL-10]和TLR4的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回肠末端组织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相对表达量。选取30只BALB/c小鼠分为空白组、葡聚糖硫酸钠(DSS)组、刀豆蛋白A(ConA)组、DSS+ConA组、DSS+灌菌+ConA组,每组6只,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ZO-1和闭合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血清转氨酶水平(ALT、AST)和肝组织学炎症活动度Knodell评分。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AIH肝硬化组和AIH无肝硬化组的血清D-乳酸和DAO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 768.2±147.1) μg/L、(436.2±197.0) μg/L比(100.2±10.9) μg/L和(11.5±2.5) U/L、(5.4±0.9) U/mL比(3.5±0.9) U/mL],且AIH肝硬化组血清D-乳酸和DAO水平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12、36.010、4.088和9.443,F=396.958、46.640,P均<0.01)。AIH肝硬化组的肠黏膜ZO-1、闭合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0.20±0.14比1.67±0.51,0.12±0.09比0.90±0.21),AIH无肝硬化组ZO-1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0.99±0.37比1.67±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41、7.407、2.295,P均<0.05)。AIH肝硬化组回肠末端组织中IL-2、干扰素γ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11±0.43比0.24±0.16和3.50±1.90比0.32±0.30),肠黏膜sIgA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0.506±0.024比1.081±0.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79、3.981、5.493,P均<0.05);AIH肝硬化组和AIH无肝硬化组IL-10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0.30±0.20、0.42±0.24比0.84±0.23),回肠末端组织TLR4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8.74±5.13、6.74±3.65比0.89±0.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95、4.816、3.856、3.685,P均<0.05)。DSS+ConA组肠黏膜ZO-1和闭合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ConA组(0.14±0.08比0.98±0.13和0.09±0.02比0.98±0.16),血清ALT、AST水平和Knodell评分均高于ConA组[(5 496.67±618.83) U/L比(3 325.00±1 030.06) U/L、(8 825.00±1 165.35) U/L比(5 433.33±1 691.14) U/L和(18.00±2.00)分比(9.33±3.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80、13.520、4.427、4.045、-2.892,P均<0.01)。DSS+灌菌+ConA组肠黏膜ZO-1和闭合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DSS+ConA组(0.46±0.08比0.14±0.08和0.53±0.15比0.09±0.02),血清ALT、AST水平均低于DSS+ConA组[(4 343.33±252.16) U/L比(5 496.67±618.83) U/L和(6 123.33±1 086.60) U/L比(8 825.00±1 165.35)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28、7.122、4.228、4.153,P均<0.01)。结论AIH患者的肠道通透性增高、肠屏障被破坏,且肝硬化患者较非肝硬化患者的程度更严重。肠屏障被破环会加重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而保护和修复肠屏障则可相对减轻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

  • 标签: 肝炎,自身免疫性 刀豆蛋白A 肠黏膜屏障 葡聚糖硫酸钠 双歧杆菌
  • 简介:摘要血清免疫球蛋白G4(IgG4)水平升高的部分患者存在肝功能异常。本研究收集83例血清IgG4水平升高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其中64例(77.1%)伴有肝损伤。64例伴有血清IgG4水平升高的肝损伤患者疾病谱多种多样,以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IgG4-RD)为主(22例),其次为自身免疫性肝病(11例)、恶性肿瘤(6例)、病毒性肝炎(3例)、酒精性肝损伤(2例),该类肝损伤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多以GGT、DBil升高为主,其中IgG4-RD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血清IgG4水平升高者和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血清IL-4和IL-5水平均升高。

  • 标签: 免疫球蛋白G4 肝损伤 病因诊断 激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8年10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386例AIL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相关诊断标准筛选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208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129例和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49例。分析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基本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如白蛋白、ALP、GGT等的变化。应用卡方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ILD、AIH、PBC和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比较[分别为32.9%(127/386)、28.8%(60/208)、36.4%(47/129)和40.8%(2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胆囊结石的AILD患者以多发和小结石(最大径<1 cm)为主,分别占45.7%(58/127)和57.7%(60/104)。合并胆囊结石的AILD患者首诊年龄、首诊肝硬化比例、ALP、GGT水平均高于未合并胆囊结石的AILD患者[分别为(60.5±11.5)岁比(57.6±11.5)岁,53.5%(68/127)比42.1%(109/259),154.00 U/L(89.00 U/L,257.00 U/L)比125.00 U/L(86.00 U/L,212.00 U/L),169.00 U/L(79.00 U/L,343.00 U/L)比128.60 U/L(48.00 U/L,284.00 U/L)],而白蛋白水平低于未合并胆囊结石者[(36.46±7.30) g/L比(38.34±7.58) 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61,χ2=4.506,Z=-2.192、-2.443,t=2.322;P均<0.05)。≥60岁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高于<60岁患者[37.6%(73/194)比28.1%(54/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8,P=0.047)。伴肝硬化的AILD和AIH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均高于无肝硬化者[分别为38.4%(68/177)比28.2%(59/209),35.7%(35/98)比22.7%(25/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06、4.259,P=0.034、0.039)。结论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较常见,以多发和小结石为主。合并胆囊结石易延误AILD患者的首次诊断并增高首诊肝硬化的比例。高龄和肝硬化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更高。

  • 标签: 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病 胆囊结石 肝功能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ELD(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GBS(glasgow-blatchford score)、AIMS65评分系统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EGVB)患者风险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入院的182例肝硬化EGVB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MELD、GBS、AIMS65评分系统标准针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分,评估各评分系统正确将肝硬化EGVB归为"高风险患者"的能力,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各评分系统针对不同临床结局(输血、再出血、住院死亡)的预测能力,AUC>0.7认为有较高准确性。结果临床结局包括输血113例(62.1%)、再出血31例(17.0%)、死亡11例(6.0%)。MELD评分得分为7~25分,其中得分<9分4例(2.2%);GBS评分得分为3~16分;AIMS65评分得分为0~3分,其中得分0~1分139例(76.4%,0分68例、1分71例)。MELD、GBS、AIMS65评分系统预测输血的AUC分别为0.514(95%CI:0.439~0.589)、0.681(95%CI:0.608~0.748)、0.669(95%CI:0.596~0.737);预测再出血的AUC分别为0.525(95%CI:0.449~0.599)、0.528(95%CI:0.453~0.602)、0.580(95%CI:0.505~0.652);预测住院死亡的AUC分别为0.642(95%CI:0.567~0.711)、0.581(95%CI:0.505~0.653)、0.786(95%CI:0.719~0.843),AIMS65优于MELD(P=0.083 6)和GBS(P=0.047 0)。结论GBS能正确将肝硬化EGVB患者归类为"高风险人群" ,优于AIMS65和MELD评分系统。对于肝硬化EGVB患者,3种评分系统对输血和再出血的预测价值均不高,AIMS65对住院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标签: 预后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评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