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基因多态(Val66Met,rs6265)与首次发病未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灰质体积的相关。方法采用3.0 T磁共振成像对41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以及44名性别、年龄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头部磁共振成像扫描,同时检测受试者的BDNF基因rs6265多态。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voxel-based morphometry, VBM)建立全因子分析模型,分析诊断(抑郁症与健康)和基因型(Val/Val与Met)对全脑灰质体积的影响。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rs6265基因位点多态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0.048,均P>0.05)。诊断主效应脑区为左侧楔前叶(F=3.702,P<0.001)、右侧颞中回(F=4.020,P<0.001)、小脑蚓部_4_5(F=3.836,P<0.001)。BDNF基因型主效应脑区为左侧梭状回(F=-4.152,P<0.001)。诊断与基因交互效应脑区为左侧前扣带回(F=-4.775,P<0.001)及右侧前扣带回(F=-3.795,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在Val/Val纯合子携带者中,患者组较对照组左侧前扣带回(F=-3.729,P<0.001)灰质体积减小;在Met等位基因携带者中,患者组较对照组右侧枕下回(F=4.744,P<0.001)、左侧额中回(F=4.317,P<0.001)、右侧缘上回(F=3.838,P<0.001)、左侧中扣带回(F=4.041,P<0.001)灰质体积增大。结论BDNF rs6265位点等位基因与抑郁症相关脑区结构异常有关,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 标签: 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多态性 灰质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智化疗法应用于青少年非自杀自伤(NSSI)患者中的具体方法及实际效果。方法:以2023年04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青少年NSSI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予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n=30)在对照组用药方案基础上加用心智化疗法,记录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行为评定[ANSAQ]、述情障碍[TAS-20]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ANSAQ、TAS-20评分组间对比均P>0.05;治疗12周后两组ANSAQ、TAS-20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研究组上述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组间、组内对比均P<0.05。结论:应用心智化疗法有利于提高青少年NSSI患者临床疗效。

  • 标签: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心智化疗法 行为评定 述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