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养老护理员工作进行系统分析,为岗位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3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47名护理进行问卷调查,对社区养老护理一般资料及工作的4个方面、15个指标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年龄组调查对象的评分差异。结果:工作分析因素总体得分37.17±4.50分;得分最高的因素为工作时间特殊性,得分最低的因素为最低学历要求;不同年龄组有最低学历要求等3项指标评分有差异。结论:应从吸引年轻和外省护理从业、明确入职要求、加强实践培训、认可工作强度、改善工作条件、强化思维意识、传承沟通经验等方面采取措施,稳定和提升社区养老护理队伍。

  • 标签: 社区养老服务 护理员 工作分析
  • 简介:摘要: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全民健康成为大众的普遍需求,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到“以健康促进为中心”健康观念转变,促使“医养融合”康养理念深入人心。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据相关报道,2018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49亿,其中,65岁以上的达到1.67亿,且每年以3.83%的速度增加,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问题之一。因此,构建“医养融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维护老年人健康权益,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的必然要求。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引发养老体系在家庭养老、机构配套、自身建设等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老年人健康是保证其生活质量的根本因素,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合理的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促进老年人健康的制度保障。针对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构建以医疗服务、体育健身、社区养老相互融合的养老服务创新体系。

  • 标签: 医养融合 养老护理教育 发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出优质护理的方式对于新生儿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随机的选择自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入院的80例新生儿作为实验对象,并且随机的将这些新生儿分配为两个实验组,每组各有40例患儿。其中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在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优质护理的方式,通过一段时间护理之后,将各个组别的患儿反应情况进行统计,以确定哪一种护理方式更加有利于新生儿。结果护理一段时间之后,观察组中的患儿有25例有非常显著的效果,14例患儿表现一般,总有效率为97.5%,而对照组共计有18例患儿有显著效果,12例患儿表现一般,总有效率为75.1%,两个组别的新生儿各项体征和特点均没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使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方式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效率和质量,提高患儿身体质量,可以在较广泛的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优质护理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致化舒适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126例,按照电脑随机分号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致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精神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整体护理质量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当前针对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细致化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性 细致化 护理干预 手术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40名临床护理实习生,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好,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传统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社区护理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完善社区护理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一个社区内老年慢性病患者23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护理需求等数据。分析社区护理需求情况以及社区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发现,绝大部分老年患者存在慢性疾病,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功能有所减退。大多数患者在社会独立生活、生理自理能力方面存在困难。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对社区护理的需求较高,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际使用率并不高。为了满足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需求,应进一步加强社区护理服务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供给。

  • 标签: 老年慢性病患者 社区护理需求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30例,在参照组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采取以往的常规急诊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则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43.5±4.2)min、3.3%、90.0%,其抢救时间与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低于参照组,而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缩短对患者的抢救时间,并降低患者院内复发的风险,并且能够得到患者的较高认可,值得推广。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高龄产妇,按照产妇入院治疗的次序平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2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助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积极因素较常规护理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整体护理满意度,因此,在高龄产妇产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助产护理干预 高龄产妇分娩方式 产程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移植患者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了解肝移植患者术后压疮的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Braden危险评估表对93例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压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肝移植患者Braden风险评分分级与压疮呈显著正相关(t值为-3.512,P<0.01);在影响患者手术压疮的危险因素中,压疮评分低、术后低血压以及术后低血清白蛋白为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依次为1.185(1.037~1.354)、9.443(2.273~39.237)、1.325(1.119~1.570),手术时间短为压疮的保护因素,OR值为0.729(0.542~0.981)。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针对不同情况的肝移植患者,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护理,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肝移植 压疮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年绞窄性肠梗阻手术患者中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40例老年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措施差异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20)与观察组(n=20),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总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以及下肢静脉血栓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 标签: 老年绞窄性肠梗阻 围手术期护理 总满意度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疾病种类繁多,患者情况因人而异,治疗过程繁琐。病人的周围环境对病人有很大的影响,在护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隐患,需要引起重视。因此,神经内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非常细心、耐心,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工作压力问题。为了减轻神经内科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分析了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一手段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 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法将4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予以参照组患者一般围手术期护理,予以研究组患者快速康复护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比对组间数据。结果:与参照组患者对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恢复较快,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显著,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腹腔镜手术 结直肠癌 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