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孕产妇脓毒症流行病学资料,分析ICU孕产妇脓毒症常见病因和结局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22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3家医院ICU收治的脓毒症孕产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特征、感染期间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感染时机、感染部位、感染前有创操作、微生物培养结果、感染期间血常规、体温、感染导致的临床结局。根据脓毒症发生时间将患者分为ICU前发生脓毒症组和ICU期间发生脓毒症组,分析两组发生脓毒症的病因。根据是否发生多重耐药将患者分为多重耐药组和非多重耐药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结局。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脓毒症孕产妇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60例脓毒症孕产妇患者,其中转入ICU前发生脓毒症104例,ICU期间发生脓毒症56例;多重耐药53例,非多重耐药107例。160例患者的中位年龄30.5(28.0,34.0)岁,中位体温38.8(38.2,39.5)℃,中位白细胞计数(WBC)17.2(13.2,21.3)×109/L,中位SOFA评分5.0(3.0,8.0)分,外院转诊130例(81.2%);感染部位主要为宫腔64例(占40.0%)、肺部48例(占30.0%)、腹盆腔30例(占18.8%)、泌尿系统27例(占16.9%);脓毒症导致子宫切除6例(3.8%)、死胎8例(5.0%)、新生儿死亡2例(1.3%);感染导致的手术干预措施以剖宫产术为主(44例,占27.5%),其次为开腹探查(19例,11.9%);中位ICU住院时间5.0(3.0,10.0)d,中位总住院时间14.0(10.0,20.8)d。宫腔感染是ICU期间发生脓毒症的首要原因,占50.0%(28/56),其中产后大出血占85.7%(24/28)。多重耐药组患者糖尿病比例〔28.3%(15/53)比14.0%(15/107)〕、宫腔操作〔41.5%(22/53)比23.4%(25/107)〕、宫腔感染〔50.9%(27/53)比34.6%(37/107)〕及菌血症〔18.9%(10/53)比2.8%(3/107)〕均显著高于非多重耐药组(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优势比(OR)=2.348,95%可信区间(95%CI)为1.006~5.480,P=0.048〕和宫腔操作(OR=2.541,95%CI为1.137~5.678,P=0.023)是脓毒症孕产妇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腔感染是ICU孕产妇发生脓毒症的常见原因,产后大出血是ICU内继发宫腔感染的常见病因。多重耐药菌可导致严重临床结局,糖尿病及宫腔操作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脓毒症 孕产妇 重症监护病房 流行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生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认知与需求现状,为制定相关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4月,对全国多所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和口腔医学专业的本科生进行方便抽样,以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医学生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经历和对相关培训课程的期望与意见,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有效问卷1 935份。1 234名(63.8%)医学生认为互联网医疗服务是未来为患者服务的重要手段,只有78名(4.0%)医学生表示未来不愿意参与互联网医疗服务。有1 543名(79.7%)医学生从未参与过互联网医疗服务。有400名(20.7%)医学生表示对互联网医疗服务不了解,只有635名(32.8%)医学生是通过讲座、实习等培训途径了解互联网医疗。医学生期待的培训内容主要有软件应用[1 515人(78.3%)]、沟通技巧[1 343人(69.4%)]、法律法规[1 260人(65.1%)]、信息管理[1 258人(65.0%)]等。学生还建议开展远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视基层医疗人才培养。结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功能与发展前景已经得到医学生的广泛认可,但目前相关的培训途径有待丰富,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相关能力的培训。

  • 标签: 学生,医科 互联网医疗服务 认知 医院,教学 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基于能力的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在双胎消失(vanishing twin,VT)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NIPT的VT孕妇164例,收集所有孕妇VT发生孕周、NIPT结果及采血时间、产前诊断结果以及妊娠结局等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64例中,6例NIPT阳性,而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检测均未见异常,NIPT假阳性率为3.7%(6/164),均足月分娩;4例孕中期引产,包括2例胎儿畸形和1例不明原因胎儿宫内死亡病例的核型及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均无异常,1例因胎膜早破发生难免流产,但拒绝行羊膜腔穿刺;余154例分娩(包括12例早产)均未发现异常表型。(2)VT发生孕周≤8周的NIPT假阳性率低于>8周[1.5%(2/134)与13.3%(4/30),χ2=6.68,P=0.010]。发生VT孕周与NIPT采血孕周的间隔时间≤8周组的假阳性率为6.9%(4/58),间隔时间>8周组的假阳性率为1.9%(2/10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P=0.231)。结论尽管VT孕妇中存在NIPT假阳性,但仍可以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NIPT筛查,减少不必要的介入性产前诊断。VT发生的孕周越早,其NIPT假阳性率有下降趋势,但延长采样间隔时间是否降低假阳性风险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非侵入性产前检测 妊娠,双胎 游离核酸 假阳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合并完全性前置胎盘(complete placenta previa,CPP)的临床特征以及围产结局。方法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娩的双胎妊娠2 937例,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CPP的孕妇62例(双胎组)与同期分娩的单胎妊娠合并CPP的孕妇204例(单胎组)的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或多重线性回归,比较2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结果双胎妊娠合并CPP的发生率为2.11%(62/2 937)。胎盘植入性疾病在双胎组和单胎组分别占48.4%(30/62)和53.9%(110/2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P>0.05)。双胎组产前出血、首次产前出血孕周小于29周、产前出血量>200 ml及产前出血次数≥3次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单胎组[分别为56.5%(35/62)与39.7%(81/204)、35.5%(22/62)与12.7%(26/204)、17.7%(11/62)与4.9%(10/204)及21.0%(13/62)与10.3%(21/204),χ2值分别为5.42、16.62、10.78和4.86,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单胎组相比,双胎组产前出血量>200 ml、产前出血次数≥3次、34周以及32周前早产、急诊剖宫产及因产前出血而急诊剖宫产的发生风险更高[校正OR值(95%CI)分别为4.36(1.17~16.30)、3.15(1.01~9.79)、17.24(5.36~55.46)、9.85(2.32~41.77)、3.98(1.72~9.20)及3.10(1.22~7.85),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双胎组急诊剖宫产的分娩孕周较单胎组提前2.22周(0.17~4.27周),但双胎妊娠产后出血量、剖宫产产后出血、输注红细胞和子宫切除的风险与单胎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胎相比,双胎合并CPP者的早产、急诊剖宫产、尤其是因产前出血而急诊剖宫产比例高。对于双胎合并CPP者,应积极预防早产,根据病情个体化安排手术时机,可考虑适时提前分娩。

  • 标签: 前置胎盘 妊娠,双胎 子宫出血 产后出血 妊娠结局 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儿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分娩的有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573例单胎、活产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早产儿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的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和Pearson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不同胎龄早产儿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4,P=0.077)。Spearman相关分析未发现胎龄与早产儿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存在相关性(r=0.003,P=0.940),Pearson相关分析未发现出生体重与早产儿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存在相关性(r=0.025,P=0.548)。阴道分娩、母亲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与早产儿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均存在线性相关(t值分别为-5.72、-3.99和-4.52,P值均<0.001)。结论不同胎龄的早产儿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水平相近。对于母亲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胎盘早剥,且即将阴道分娩的早产儿,需加强监测,做好充分的复苏准备。

  • 标签: 脐动脉 血气分析 氢离子浓度 婴儿,早产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两例胎盘植入孕妇术后盆腔迟发性出血的发生及诊治经过,结合文献探讨胎盘植入的术前评估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两例孕妇均行胎盘植入术前超声评估,考虑为穿透性胎盘植入,术中二次评估后行胎盘在位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胎盘植入。术后2~3 d出现腹痛或肉眼血尿,超声检查提示手术区域血肿形成,并伴有血肿内活动性出血。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病灶逐渐缩小。胎盘植入于子宫前壁下段,子宫下段与膀胱及腹膜与子宫颈的间隙可能有复杂的新生血管及吻合系统,子宫切除术后,仍有可能出现迟发性出血。胎盘植入术前除了进行严重程度的评估之外,还应重视胎盘局部状态及植入部位解剖学的评估,术后迟发性出血时可应用介入血管栓塞术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以为危重患者提供暂时性呼吸和循环支持,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近年来,ECMO在非产科人群中的应用渐趋成熟。然而,由于ECMO应用于危重孕产妇仅为单中心的病例报告和系统评价,尚无相关指南或共识,其在危重产科领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分析ECMO在危重孕产妇中的应用现状,认为当常规支持治疗无效时,早期使用ECMO可以显著改善孕产妇的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孕妇妊娠早期、妊娠晚期凝血四项的参考值范围,并分析年龄对其影响。方法收集并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7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单胎分娩的4 974例孕妇妊娠早期、妊娠晚期的凝血四项检查结果,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以其中2 322例无并发症的正常孕妇妊娠早期、妊娠晚期凝血四项检查结果的第2.5~97.5百分位数为本研究的参考值范围,分析高龄对其影响,比较此参考值范围与正常非孕妇女正常值的差异,分析相应范围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 322例无并发症孕妇妊娠早期、妊娠晚期的PT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0.0~13.9、9.6~12.3 s,APTT参考值范围分别为22.6~35.3、22.4~30.9 s,Fib参考值范围分别为2.4~5.0、3.0~5.7 g/L,TT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2.0~19.0、11.5~18.4 s。与妊娠早期比较,妊娠晚期PT、APTT和TT显著缩短,而Fib显著升高(P均<0.001)。2 322例正常孕妇中,非高龄孕妇妊娠早期PT、APTT及妊娠晚期APTT均长于高龄孕妇;其妊娠早期TT及妊娠晚期PT、TT均短于高龄孕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4 974例孕妇中,与非孕妇女正常值范围纳入的孕妇相比,本研究妊娠早期PT、妊娠早期和妊娠晚期APTT的参考值范围纳入的孕妇例数更多,而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均>0.05);妊娠晚期PT参考值范围内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更高而早产发生率较低;妊娠早期Fib参考值范围内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高,妊娠晚期Fib参考值范围内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均较高(P均<0.05)。结论孕妇凝血功能随着孕周增长显著增强,且高龄和非高龄孕妇间存在显著差异。正常孕妇妊娠早期、妊娠晚期PT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0.0~13.9、9.6~12.3 s;APTT参考值范围分别为22.6~35.3、22.4~30.9 s;TT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2.0~19.0、11.5~18.4 s;Fib的参考值范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凝血酶原时间 部分促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时间 妊娠 妊娠并发症 年龄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胎妊娠阴道试产孕妇的临床特征及其试产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阴道试产的双胎妊娠孕妇,共137例,获取其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阴道试产将其分为阴道试产成功组(双胎均阴道分娩,109例),阴道试产失败组(双胎之一或全部转为剖宫产分娩,28例),比较两组孕妇临床特征差异,分析双胎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双胎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组和失败组孕妇年龄分别为(32.4±3.8)和(31.3±3.3)岁(P=0.163)。成功组孕妇辅助生育技术受孕的比例、引产的比例分别为36.7%(40例)和35.8%(39例),均低于失败组,失败组均为60.7%(17例)(均P<0.05);成功组孕妇分娩孕周、胎儿1体重、胎儿2体重、双胎体重之和分别为(35.5±1.9)周、(2 328.4±431.9)g、(2 286.2±434.8)g、(4 614.6±801.9)g,均小于失败组,分别为(36.7±2.1)周、(2 585.7±443.9)g、(2 531.8±574.8)g、(5 117.5±916.1)g(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辅助生育技术受孕(OR=2.878,95%CI:1.167~7.099)、双胎体重之和≥4 735 g(OR=4.304,95%CI:1.659~11.165)是双胎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相关因素。结论双胎妊娠阴道试产相对安全。辅助生育技术受孕、双胎体重之和≥4 735 g的双胎妊娠孕妇选择阴道分娩应慎重。

  • 标签: 孕妇 横断面研究 双胎妊娠 阴道试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自2016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CSP患者596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分层抽样法、以既往剖宫产自然年分层纳入瘢痕子宫(剖宫产史)再妊娠为正常宫内妊娠(IUP)者1 19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孕产史、宫腔手术史及既往剖宫产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SP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596例CSP患者此次妊娠年龄为(34.6±4.4)岁,1 192例IUP患者此次妊娠年龄为(35.6±3.6)岁(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此次妊娠年龄<35岁、药物流产史、妊娠间隔<2年、妊娠间隔≥8年、剖宫产术前宫腔手术史、剖宫产术后宫腔手术史、剖宫产次≥2次及未临产剖宫产是瘢痕子宫再妊娠发生CSP的相关因素,OR值(95%CI)分别为2.306(1.774~2.998)、1.629(1.102~2.407)、2.147(1.237~3.726)、1.474(1.110~1.957)、2.558(1.809~3.615)、8.020(5.966~10.781)、14.051(9.699~20.356)、2.683(1.930~3.731),均P<0.05。结论CSP发病与年龄、药物流产史、妊娠间隔、宫腔手术史、剖宫产次及剖宫产时机有关,其中剖宫产次≥2次及剖宫产术后宫腔手术史是CSP强相关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剖宫产术 妊娠 危险因素 宫腔手术 妊娠间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浅表血管分布类型对双胎输血综合征接受胎儿镜激光凝固胎盘吻合血管术后的妊娠结局和残留吻合血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行胎儿镜激光凝固胎盘吻合血管术,且最终在本院分娩的57例双胎输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分娩后胎盘灌注特点。根据胎盘浅表血管分布类型,将这些患者分为平行型、交错型、混合型和单羊膜型,比较不同类型患者的手术情况、妊娠结局和残留吻合血管发生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7例患者以胎盘浅表血管分布分类,包括交错型39例(68.4%)、混合型9例(15.8%)、平行型8例(14.0%)和单羊膜型1例(1.7%)。(2)剔除单羊膜型病例后,平行型的发病孕周和手术孕周大于交错型和混合型[分别为23.0周(22.0~26.3周)、21.0周(17.0~24.7周)和22.6周(21.3~23.9周),H=10.306,P=0.006;25.0周(22.6~26.3周)、22.0周(17.4~24.9周)和23.2周(22.4~24.0周),H=9.926,P=0.007;P’值均<0.016 7]。各类型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终止妊娠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体重差额比等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在残留吻合血管直径方面,交错型小于混合型[分别为0.6 mm(0.1~5.0 mm)和1.4 mm(0.3~5.1 mm),P’<0.016 7],而与平行型[0.9 mm(0.2~3.6 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行型与混合型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在脐带插入点距离比方面,交错型分别大于平行型和混合型[分别为0.66(0.59~1.00)、0.49(0.25~0.55)和0.48(0.42~0.53),H=22.545,P<0.001,P’值均<0.016 7];而平行型与混合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胎盘浅表血管分布类型可能影响双胎输血综合征胎儿镜激光术后吻合血管残留。术前应充分评估胎盘浅表血管分布类型,个体化制定手术方案,降低吻合血管残留的发生率。

  • 标签: 双胎输血综合征 胎儿镜检查 激光凝固术 胎盘 血管外科手术 吻合术,外科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镜下激光离断脐带在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onochorionic monoamniotic,MCMA)双胎妊娠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共3例采用胎儿镜激光脐带电凝、切断并松解脐带缠绕的MCMA双胎病例,并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0年12月,收集MCMA双胎通过激光阻断脐血流进行减胎的文献,汇总分析其临床情况、手术指征及方式、病情发展及母婴预后。结果本院3例MCMA双胎于孕17~24周进行胎儿镜下脐带电凝、切断并松解脐带缠绕,其中2例足月分娩且无母婴并发症发生,1例因胎儿畸形引产。检索到7篇英文文献,无中文文献,共29例进行胎儿镜激光处理脐带的MCMA双胎病例,加上本文报道的3例,共32例。手术指征分别为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7例(21.9%),胎儿发育异常15例(46.9%),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7例(21.9%),双胎输血综合征1例(3.1%),双胎输血综合征合并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1例(3.1%),双胎之一胎死宫内1例(3.1%)。手术孕周14+1~27+3周,无手术相关的母体并发症发生。除外未松解脐带的2例和1例胎儿畸形引产外,余29例均活产。活产儿分娩孕周为24+3~40周,出生体重800~3 800 g。随访时间1月龄~9岁,新生儿死亡4例(原因不详),产前即发现多发畸形1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肛门闭锁、副耳),余24例未发现生长发育异常、神经系统损伤等情况。结论对于伴有脐带缠绕等需要减胎的MCMA双胎,采用激光脐带电凝、切断并松解缠绕的方式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妊娠,双胎 脐带 胎儿镜检查 激光凝固术 脐带切断 脐带缠绕 胎儿期疗法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复杂性阑尾炎(CAA)的诊断特征。方法对2007年8月至2018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并且病理明确诊断的127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UCAA)组和CA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本组127例患者中CAA占37%。CAA组患者出现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的阳性比例均高于UCAA组患者。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症状开始到入院时间和外周血WBC计数临界值分别为15.5 h和17.11×103/mm3时,诊断CAA的敏感性分别为76.6%和57.4%,特异性为75.0%和82.5%。症状开始到入院时间≥15.5 h(OR=8.435,95%CI:2.933~24.262)和外周血WBC计数>17.11×103/mm3(OR=5.215,95%CI:1.626~16.729)是判断就诊时为CA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妊娠期阑尾炎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但CAA临床表现更重,当症状开始到入院时间超过15 h和外周血WBC计数超过17.11×103/mm3时应高度怀疑CAA。

  • 标签: 阑尾炎 妊娠 白细胞计数 诊断
  • 简介:摘要与三绒毛膜三胎相比,单绒毛膜三胎和双绒毛膜三胎由于包含了单绒毛膜多胎,并发症风险高,常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相对于期待治疗,几种常用的减胎策略均可以降低早产率、延长孕周、增加胎儿体重。减去独立胎盘胎儿无法避免单绒毛膜双胎并发症;减去单绒毛膜双胎之一可能会出现留存胎儿死亡且对术者的技术要求高;减去单绒毛膜双胎结局最好。对单绒毛膜三胎减胎策略的评价仍需要更多研究数据。现就不同的减胎数目、减胎对象和手术方式对单绒毛膜三胎和双绒毛膜三胎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三胎 妊娠,三胎 妊娠减少,多胎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孕妇妊娠期用药不当可能具有导致胎儿发生畸形的风险。妊娠期药物致畸风险咨询服务在保障母胎用药安全、减少出生缺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部分医疗机构已开展妊娠期药物致畸风险咨询服务,但是尚未制定涉及该项服务的相关技术规范。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联合国内多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的产科、儿科、药剂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妊娠期药物致畸风险咨询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规定了妊娠期药物致畸风险咨询服务的定义、原则、流程、服务方式等内容,旨在指导我国医疗机构规范开展该项咨询服务工作,提升服务水平,保障母胎用药安全。

  • 标签: 妊娠 药物毒性 畸形,药物性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指示性咨询
  • 作者: 吕斌 刘兴会 赵扬玉 陈锰 陈代娟 胡晓静 肖熹荣 黄静 王少帅 王乾华 刘淑香 吴泉峰 洪燕语 赵磊 翟闪闪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成都 61004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10019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400042,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上海20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石家庄 05000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武汉 430022,石家庄市第四医院麻醉科 050035,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361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杭州 3100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450052,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 45005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IOCS)技术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应用指征。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9年1月全国11家三级甲等医院剖宫产术中应用IOCS技术输血的产妇共1 265例,根据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分为<1 500 ml组(796例)和≥1 500 ml组(469例)。回顾性分析产妇及新生儿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检查征象、围产期及产褥期指标;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产妇术中出血量≥1 500 ml的危险因素。结果(1)1 265例应用IOCS技术输血的产妇总回收血量共848 001 ml,回输血量共418 649 ml,相当于23 258 U红细胞悬液,极大地节约了医疗资源。(2)<1 500 ml组和≥1 500 ml组的中位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00 ml (300~1 453 ml)和2 335 ml (1 500~20 000 ml)。两组产妇均无羊水栓塞、严重输血不良反应、休克、死亡发生。(3)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1.5,95%CI为1.1~1.9)、产前血红蛋白水平<110 g/L(OR=1.7,95%CI为1.3~2.2)、子宫手术史(OR=1.8,95%CI为1.3~2.6)、前置胎盘(OR=1.9,95%CI为1.1~3.1)、胎盘植入(OR=2.6,95%CI为1.8~3.9)、胎盘内存在血池(OR=1.6,95%CI为1.1~2.3)、胎盘后肌壁异常(OR=1.8,95%CI为1.2~2.6)、胎盘凸向子宫前壁(OR=3.0,95%CI为1.3~7.0)是显著影响产妇术中出血量≥1 500 ml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IOCS技术输血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相对安全、有效,节约了医疗资源,但需要严格规范其应用指征。

  • 标签: 剖宫产术 输血,自体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严重产后出血的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为产后出血防控措施的制定和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全国医疗质量抽样调查上报的各助产机构的产科数据。纳入统计了2016—2019年各年产后出血量≥1 000 ml发生例数的助产机构,分别为2 978、3 400、4 576、4 594家,计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各类别助产机构每年严重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2016—2018年全国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0.62%、0.81%、0.93%,2019年略有下降,为0.92%。全国有18个省市自治区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先升后降,发生率最高多为2018年;另有10个省市自治区为持续上升型,3个省市自治区为先降后升型。2019年全国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最高的5个省市自治区依次为云南(1.88%)、北京(1.45%)、江苏(1.31%)、贵州(1.26%)、宁夏回族自治区(1.22%),最低的5个省市自治区依次为河南(0.55%)、江西(0.60%)、内蒙古自治区(0.64%)、辽宁(0.64%)和甘肃(0.69%)。2019年各类别助产机构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三级公立综合医院(1.15%)、三级公立专科医院(1.02%)、二级公立综合医院(0.81%)、民营医院(0.61%)和二级公立专科医院(0.58%)。助产机构的双胎分娩率、巨大儿发生率、高龄产妇比例和初产妇比例与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我国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在2016年后总体呈上升趋势,近两年趋于平稳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未来需继续加强产后出血的监测,并提高助产机构和地区危重孕产妇分级管理和救治能力,以减少孕产妇严重产后出血和死亡的发生。

  • 标签: 产后出血 发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 中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不同孕周附件扭转的诊治和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住院治疗并分娩的24例妊娠期附件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1~38(30.6±4.4)岁,其中<28周11例,≥28周1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组间差异。结果<28周组双胎妊娠和辅助生育技术受孕患者比例明显高于≥28周组(5/11比1/13,8/11比1/13;均P<0.05)。两组患者在附件包块大小、扭转周数、发病至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28周组相比,<28周组附件切除率更低(3/11比6/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周组术前超声提示有血流信号的比例、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比例、病理结果为生理性囊肿的比例明显高于≥28周组(8/11比4/13,8/11比0,8/11比4/13;均P<0.05)。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8周发生附件扭转者,多为辅助生育技术受孕,病因多为生理性囊肿。本组病例孕期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附件扭转均安全有效、母婴结局良好。

  • 标签: 妊娠 附件扭转 诊治 结局
  • 简介:摘要关于“胎盘植入相关疾病”的命名,国内还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但,国际上已经广泛使用规范化的命名——“胎盘植入性疾病”。随着产前的检查技术的发展进步,国内对“胎盘植入性疾病”的识别诊断水平也在进步,有必要进行规范化的命名,以更规范地开展临床工作,并能顺畅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除了规范化命名,也要规范“分级”,无论是临床分级还是病理分级。

  • 标签:
  • 简介:摘要甲状腺激素对胎盘发育有调控作用;甲状腺激素通过细胞核受体及细胞膜受体整合素αVβ3分别调控下游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发挥调控血管生成、控制细胞增殖与凋亡、调控绒毛外滋养细胞(EVT)的侵袭性等作用;此外,胎盘分布有多种甲状腺激素转运蛋白、碘化甲状腺原氨酸脱碘酶,可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局部作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增加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如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流产,而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是发生子痫前期和流产的保护因素,这些临床现象可能与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血管生成、增强EVT的侵袭能力有关。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