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艾滋病筛查有反应而确证试验阴性或不确定病例进行随访和HIV-1核酸检测,分析感染毒株基因亚型。方法对3个艾滋病筛查有反应且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阴性或不确定病例进行HIV-1核酸检测和随访。采用一步法RT-PCR扩增HIV-1 pol基因片段,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其基因亚型。结果3个HIV抗体筛查有反应病例,经WB检测病例1和3出现p24条、病例2未检测到特异条带。pol基因片段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病例1和3均感染CRF07_BC毒株,病例2感染CRF01_AE毒株(第5簇)。对病例1和3进行2周后随访检测,WB条带有进展,HIV-1病毒载量分别为476 385 cp/mL和103 462 cp/mL,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220个/µl和550个/µl。结论急性期HIV-1感染表现为筛查有反应而WB阴性或不确定,HIV-1核酸检测有助于提高急性期感染的发现和诊断能力。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急性期HIV-1感染 病毒载量 免疫印迹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巢式PCR方法,作为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补充,并探讨该方法在临床样本检测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新型冠状病毒基因保守序列,利用在线软件设计N、S基因引物,构建巢式PCR反应体系,N基因巢式PCR及产物测序用于定性检测,S基因PCR产物测序用于型别初步鉴定。检测梯度稀释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样本评价检测灵敏度,检测流感病毒和人冠状病毒OC43、229E、HKU1、NL63等样本评价其特异性。分别检测Ct值>33与Ct值<33的各15份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样本,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比对分析,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所建立的巢式PCR法可扩增出355 bp N基因片段及449 bp S基因片段的特异性条带,冠状病毒229E、OC43、HKU1、NL63、H3N2亚型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阳性样本无扩增条带。N基因片段最低检测限可达Ct值37.21。30份新冠核酸阳性样本中,巢式PCR检测的N基因阳性符合一致率达100%(30/30);S基因阳性符合一致率达60%(18/30)。28份样本N基因片段测序成功,BLAST与新型冠状病毒相似性100%。12份样本S基因片段可获得位点突变特征结果。结论建立了可特异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巢式PCR方法,并可通过对PCR扩增产物测序分析其位点突变特征,可作为实时荧光PCR法的补充。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实时荧光PCR法 巢式PCR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未治疗的经性传播和注射吸毒感染HIV-1患者的病毒分离特征和独特重组型特征,为了解不同传播途径感染HIV-1的病毒生物学特性和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不同的HIV-1传播风险,筛选北京、广西、四川3个省市新诊断未治疗的HIV-1患者,静脉采血检测病毒载量、CD4+ T细胞计数,以及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从病毒培养上清中提取RNA扩增全长序列,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65名HIV-1感染者中,经男男性行为、异性性行为和注射吸毒感染分别为32(49.2%)、20(30.8%)和13(20.0%)例;亚型主要包括:26例(40.0%)CRF07_BC、23例(35.4%)CRF01_AE、9例(13.8%)独特重组型。共分离到46株HIV-1临床毒株,HIV-1分离阳性率与CD4+T细胞显著负相关(χ2=4.22,P=0.04),而与病毒载量正相关(χ2=22.4,P<0.001);HIV-1的P24抗原含量多因素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呈现类似结果。此外,广义估计方程模型显示P24抗原含量与培养时间正相关(52.14,95%CI: 9.42~94.87,P=0.017),病毒生长曲线分析显示,在培养后第14天,男男性行为感染者的病毒P24抗原水平显著高于异性性行为和注射吸毒感染者(调整后P值分别为P<0.01和P<0.05)。9株独特重组型病毒均来自性传播感染者,男男性行为感染者中独特重组型的比例高于异性性行为感染者中的比例,且男男性行为感染者中的病毒基因重组断点多于异性性行为感染者。结论男男性行为感染者的血样对HIV-1病毒分离更敏感;性传播人群具有独特重组型多样性的特征,尤其是男男性行为感染者病毒基因重组更为明显。

  • 标签: HIV-1 传播途径 男男性行为 病毒分离 独特重组型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一株新鉴定的流行重组型HIV-1 CRF103_01B在北京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其近全长基因组(near full-length genome,NFLG)遗传特征。方法对2017—2020年北京新诊断或初始抗病毒治疗病例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监测,发现5例疑似感染CRF103_01B毒株。通过逆转录、近末端稀释法,分两段巢式PCR扩增HIV-1 NFLG。获得的序列与分型参考序列进行基因比对,使用MEGA11软件构建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系统进化树。用SimPlot 3.5软件分析确定基因重组断点,绘制基因组结构图。基于亲本毒株同源NFLG序列比对,挑选较长的重组片段构建NJ进化树,判断可能的亲本毒株来源。用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解析基因型耐药特征。结果共获得5条CRF103_01B NFLG序列,其中4例经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感染,1例为女性。与从河北检出的4条CRF103_01B NFLG序列合并分析其重组特征:在CRF01_AE骨架上,gag、pol和nef-3'-LTR基因片段被B亚型重组替换[HXB2 nt 1111±19 - 1539±16,2531 - 4478±16(片段Ⅴ),9008±23 - 9615]。亲本来源分析显示,CRF103_01B的片段Ⅳ与Ⅴ分别与北京B亚型(BJMP3294B)和g5簇CRF01_AE序列(JX112804)聚集成大单系进化簇(bootstrap值分别为97%和100%)。9个CRF103_01B病例均携带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V106I突变。结论CRF103_01B毒株最可能起源于北京MSM人群,并在北京和河北等地的MSM人群中低水平持续流行,并经异性性途径向一般人群播散。需加强该毒株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监测,关注疾病进展。

  • 标签: CRF103_01B 近全长基因组 男男性行为 流行重组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未治疗HIV-1感染者蛋白酶-逆转录酶和整合酶基因型耐药发生水平和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于2019—2020年募集北京市新确诊或新入组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V-1感染者,进行pol基因片段和整合酶基因扩增和测序。系统进化分析判断病毒亚型,通过HIV耐药数据库比对解析耐药突变和药物耐受程度。结果在募集到的168例病例中,93.6%通过男男性行为途径感染。最主要流行毒株为CRF01_AE(41.0%)和CRF07_BC(30.3%),独特重组型占16.1%。6个病例携带蛋白酶-逆转录酶监测性耐药突变,传播性耐药发生率为3.7%;1个病例治疗基线携带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K65R突变,同时伴有整合酶基因区主要突变T66I(0.6%),对艾维雷韦高度耐受、对拉替拉韦低度耐受。结论北京市未治疗HIV-1感染者中HIV-1传播性耐药发生率低,应加强包括整合酶基因在内的基因型耐药监测。

  • 标签: 人免疫缺陷病毒 基因型耐药 传播性耐药 整合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互联网+"HIV尿液自检在北京市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d sex with men,MSM)人群中的检测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该人群HIV主动检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在2020年7月至9月通过互联网招募MSM人群申请HIV尿液自检试剂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自检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801名,平均(31.41±6.38)岁,汉族占95.1%,外省及外籍占63.5%,在京居住时间超过12个月的占91.9%,未婚占85.6%,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占90.4%。近6个月发生过肛交、口交行为的分别占79.8%、80.3%,发生过肛交、口交行为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分别占61.5%、8.1%。近12个月内进行过HIV检测的占59.4%。11人自检结果为HIV-1抗体阳性,新发现HIV感染者共5人,应用"互联网+"HIV尿液自检发现的自检阳性率为1.4%,新发现HIV感染率为0.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P=0.015)、近12个月是否进行HIV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OR=4.891,95%CI:1.372~17.439)、近12个月未进行HIV检测(OR=6.111,95%CI:1.300~28.718)为HIV抗体阳性发现的影响因素。结论"互联网+"HIV尿液自检模式以扩大检测为预防手段,是现行传统检测的有效补充策略,需要开发针对低文化、无定期检测习惯MSM人群的干预措施。

  • 标签: 男男性行为人群 艾滋病病毒 自检
  • 简介:摘要目的用单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HIV-1感染者体内基因型耐药动态变化,了解耐药相关突变发生特征。方法对4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失败病例及其基线冻存血浆样本进行标准基因型耐药检测和共享测序。采用倍比稀释法进行pol基因片段单基因组扩增和测序(SGS),分析准种变异和耐药动态变化特征。获得的基因序列用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判断基因型耐药及耐药程度解析。结果NA2302-00病例存在传播性耐药突变(TDR,M184//G190A突变型),在治疗5个月后突变位点增多并导致治疗失败。3例未检测到TDR,但是CD4细胞计数均低于200个/μl,在治疗4~6个月后出现获得性耐药和治疗失败。所有病例均对所服用的拉米夫定和依非韦伦药物存在高度耐受,2例对替诺福韦高度耐受。从4个病例的治疗基线和失败两个采样时间点血浆样本中共获得291条pol基因SGS序列。2个无TDR的病例基线样本SGS序列存在劣势耐药相关突变(2.4%~2.9%),但这些突变在随访样本中未检测到。NA2302-00的27条SGS序列均检测到该TDR突变型。治疗失败样本SGS序列表现出复杂的准种变异,进化为不同耐药突变型。2个病例的治疗失败样本SGS序列突变型为1~2个,另2个病例分别有4和13个突变型,>20%优势毒株突变型各2个。4个病例在更换蛋白酶抑制剂为主的二线药物后,维持较好的病毒抑制效果。结论单基因组测序可以揭示感染者体内毒株准种变异和耐药发生特征。在药物选择压力下,感染者体内病毒发生适应性进化,产生复杂的耐药相关突变模式,尤其需要加强艾滋病期感染者治疗第一年的随访和监测。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基因型耐药 单基因组测序 共享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HIV-1抗体血液与尿液快速检测试剂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的检测性能,探讨北京市艾滋病防控的适宜技术。方法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门诊招募MSM,使用Alere Determine HIV-1/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硒法,A试剂盒)、万泰生物HIV-1尿液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B试剂盒)和上海英旻泰公司(IMT)HIV-1/2免疫印迹试剂盒(Western blot,WB法,C试剂盒)分别进行检测。统计分析HIV-1抗体血液与尿液快速检测试剂在MSM中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与WB检测结果的一致率。结果874例MSM中HIV抗体阳性447例(51.14%),阴性427例。A试剂盒漏检1例阳性病例,B试剂盒漏检23例阳性病例,A试剂盒的检出率高于B试剂盒。以C试剂盒为参照,A和B试剂盒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99.78%和94.85%,特异性均为100%,总体符合率分别为99.89%(Kappa=0.998)、97.37%(Kappa=0.947)。结论尿液快速检测试剂敏感性不如血液,但是采样方便、安全性高、可及性强,更适合自我检测,建议在MSM中推广尿液快速检测用于HIV-1抗体筛查检测。

  • 标签: 男男性行为 HIV-1 快速检测 尿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地区HIV-1感染者治疗前耐药特征及其对抗病毒治疗效果影响。方法对初始治疗病例进行基线和随访耐药检测,使用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解释获得的pol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治疗前或获得性耐药特征。结果共获得325例(97.9%)治疗前pol基因片段。主要流行毒株为CRF01_AE(49.4%),CRF07_BC(27.1%)和B亚型(5.4%);新发重组毒株占9.9%。11例(3.4%)携带治疗前耐药突变,其中1例发展为获得性耐药。2年治疗过程中11例(3.3%)出现病毒抑制失败,10例存在耐药相关突变,其治疗前CD4细胞计数低于200个/µL。结论北京地区HIV-1治疗前耐药发生率较低,且对一线方案治疗影响较小。艾滋病期病例容易发生耐药导致治疗失败。及时动员治疗,加强治疗后耐药监测,维持持续病毒抑制治疗效果。

  • 标签: 人免疫缺陷病毒 治疗前耐药 抗病毒治疗 病毒抑制 获得性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