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作者: 罗涵青 林洪义 贺渝淼 赵紫睿 王孜 杨睿哲 罗欣 吴南 龙笑 吴东 黄辉 赵潺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协和医院保健医疗部,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医学工程处,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一病房,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党委办公室,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科研处,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疗机构青年医务人员对医学创新转化课程的需求,优化相关课程设置。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参与"协和医创课"的63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描述参与学习的人群构成、获取创新培训及资源对接的需求、创新培训课程的评价。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及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在创新需求和课程评价方面的差异。结果共有55人完成问卷,学员所参与的创新项目以医护器械类[54.5%(30/55)]和数字医疗类[21.8%(12/55)]居多,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占43.6%(24/55)。"协和医创课"中对学员最有帮助的课程为"北京协和医院创新转化政策",其次为"临床医生如何主导医学创新"(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或"医疗器械成果转化全流程布局和管理"(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对于学习"撰写商业计划、获得投资的方法"的需求更高,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对于学习"申请专利的方法与流程"需求更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50.0%(12/24)比12.9%(4/31),P=0.001;87.1%(27/31)比45.8%(11/24),P=0.003]。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与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在科研团队组建、专利申报服务、转化服务方面的资源对接需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1.7%(10/24)比12.9%(4/31),P=0.015);29.2%(7/24)比3.2%(1/31),P=0.007;8.3%(2/24)比48.4%(15/31),P=0.001]。结论医疗机构青年医务人员的医疗创新可考虑从医护器械类和数字医疗类项目转化为抓手。根据有无知识产权授权分类的差异化课程培训设置应在将来的培训中予以重视。

  • 标签: 继续教育 医院 科技 创新 课程建设 青年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探讨新型可调节腋臭加压带的应用效果。2019年1—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门诊手术室行腋窝区域抽吸刮除术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18~49岁(31±5)岁;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第1次换药后穿戴搭扣式腋臭衣,试验组患者第1次换药后穿戴新型可调节腋臭加压带,并于首次穿戴弹力衣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1个月后通过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每次穿戴所需人员数量、每次穿戴所需时间、活动自如度、并发症发生率、1个月内弹力衣穿戴依从性。试验组患者舒适度由(4.33±1.75)分提高至(8.93±0.76)分,1个月内穿戴弹力衣天数由(7.50±0.32) d增至(29.80±0.46) d,活动自如度由(2.10±0.72)分增至(4.10±0.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每次穿戴所需人员数量由(3.0±1.2)人减少至1人,每次穿戴所需时间由(8.0±1.5) min减少至(1.5±0.5) min,疼痛度由(4.65±1.04)分降至(3.80±0.8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可调节腋臭加压带用于临床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活动自如度,减少穿戴人力、穿戴时间、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腋臭 可调节 加压带 依从性 舒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改良重睑成形术的手术效果。方法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用改良睑板-眼轮匝肌-眶隔(TMS)缝合重睑成形术治疗患者193例,男14例、女179例,年龄18~45岁(22.3±4.2)岁。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重睑皱褶形态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93例患者中173例患者术后重睑线流畅、自然,持久度好,瘢痕浅,医患双方均满意。术后无明显并发症。11例患者术后出现重睑线变浅或消失,7例患者术后出现双眼重睑不对称,予再次手术调整后皱褶对称自然,医患双方满意。结论TMS缝合既建立了稳固粘连,又有效传递了上睑提肌作用力;术后患者重睑线流畅自然、稳定,医患双方满意度较高,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的改良重睑成形术。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上睑皱褶 眶隔 睑板 眼轮匝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LncRNA HOX转录反向RNA(HOTAIR)对低氧条件下角质形成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LncRNA参与瘢痕疙瘩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2018年1—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取传代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常氧组、低氧组、sh-control组、sh-HOTAIR组。常氧组在常氧条件下培养,低氧组在低氧条件下培养,sh-control组转染sh-control后在低氧条件下培养,sh-HOTAIR组转染sh-HOTAIR后在低氧条件下培养。培养24 h后用双荧光素酶检测LncRNA HOTAIR与HIF-1α的作用关系,用蛋白印迹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结果双荧光素酶检测显示常氧组、低氧组、sh-control组、sh-HOTAIR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分别为0.94±0.30、20.39±1.15、18.09±0.80、3.04±1.15,其中低氧组高于常氧组(t=29.03, P<0.05),而sh-HOTAIR组低于低氧组(t=18.57,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蛋白印迹法显示低氧组、sh-control组HIF-1α蛋白表达高于常氧组、sh-HOTAIR组,分别为1.19±0.07、1.15±0.06、0.56±0.29、0.37±0.38。结论LncRNA HOTAIR参与低氧条件下角质形成细胞HIF-1α表达上调,LncRNA HOTAIR可能通过HIF-1α途径参与瘢痕疙瘩形成。

  • 标签: 瘢痕疙瘩 角蛋白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 低氧诱导因子-1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三步切除法对小阴唇-阴蒂包皮复合体进行联合缩小整形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到2021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的小阴唇及阴蒂包皮肥大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三步切除法小阴唇-阴蒂包皮联合缩小整形术:(1)设计纵行梭形切口切除冗余的阴蒂外侧包皮;(2)应用黏膜瓣法切除小阴唇的肥大部分;(3)修剪小阴唇外侧面与阴蒂包皮交界处多余皮肤形成的三角瓣,并完成切口缝合。患者术后第1、7、10天门诊复查,此后进行门诊或网上随访,术后3个月通过网络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术后外形是否改观、术前不适是否改善、术后是否出现不适、性生活质量是否提高、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总体评价,以及患者伴侣对手术效果的总体评价。结果共纳入295例患者,年龄9~52岁,平均29岁。按照所接受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单侧小阴唇肥大合并单侧阴蒂包皮肥大21例(7.1%),单侧小阴唇肥大合并双侧阴蒂包皮肥大12例(4.1%),双侧小阴唇肥大合并单侧阴蒂包皮肥大50例(16.9%),双侧小阴唇肥大合并双侧阴蒂包皮肥大212例(71.9%)。295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10/295),其中血肿8例,瘢痕增生伴明显疼痛1例,血供障碍1例,进行相应处理后,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共获得219份术后3个月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76例失访,患者总体满意率94.5%(207/219)。结论三步切除法术前设计简单,可安全有效地进行小阴唇-阴蒂包皮复合体的联合缩小整形,手术并发症少,切口隐蔽,瘢痕轻微,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外科,整形 小阴唇 阴蒂包皮 肥大 阴唇整形术
  • 简介:摘要女性外阴整形手术通常包括小阴唇整形术、大阴唇填充术和阴道成形术,患者寻求此类治疗的原因有功能性和审美性两种。该文对这些手术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并指出整形外科医生需要恰当选择手术适应证,预防和治疗可能的并发症,同时要高度重视患者的意愿。

  • 标签: 女性 外阴 生殖器 外科,整形 美容技术
  • 简介:摘要基于胜任力的医学教育已形成全球趋势,对住院医师培训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基于胜任力的培养目标,其存在缺少课程设计层面教学理论支持等问题。课程设计作为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对培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依托六步法课程设计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形成基于理论指导的课程设计。通过反馈评价,对现行课程设计持续改进,以期达到基于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的培养目标。历经5年的探索,课程改革初具成效,本研究希望作为住培基地教学改革经验进行介绍推广,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六步法 课程设计 住院医师 临床医学博士后
  • 简介:摘要:幼小科学衔接,其可简单地理解为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段平稳渡过的过程,更为全面的解读则为幼小衔接是在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一年级阶段,根据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认真落实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这两个方向的衔接工作,让儿童在离开幼儿园教育后能够慢慢适应小学学习的进程,并且为儿童往后的学习生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幼小科学衔接 小学教育 策略分析
  • 简介:摘要填充剂致脱发(FIA)是一种于2013年首次报道的较为罕见的注射相关并发症,该并发症将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区域性脱发,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该文通过回顾既往文献,就FIA的临床表现、致病原因、病理结果、治疗方法、病程进展进行深入分析,以帮助广大医疗美容从业者更好地了解FIA。同时结合颞部解剖学特点对颞部注射层次进行简单阐述,以助尽可能规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真皮填充剂 透明质酸 血栓栓塞 秃发
  • 简介:摘要血管化复合同种异体移植是指来自不同胚层的多种组织构成的复合移植,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外形、功能和生活质量。皮肤排斥是血管化复合同种异体移植免疫不耐受的关键,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因此导致多种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是目前血管化复合同种异体移植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干细胞的营养和旁分泌作用,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调节特性,在血管化复合同种异体移植免疫耐受的相关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该文对当前血管化复合同种异体移植的干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同种异体皮肤移植 血管化复合移植 免疫机制 干细胞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弧形法小阴唇及阴蒂包皮复合整形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作者所在手术组收治的先天性小阴唇肥大合并阴蒂包皮过长病例资料。患者均采用改良弧形法小阴唇及阴蒂包皮复合整形术治疗,在1次手术中完成对小阴唇及阴蒂包皮形态的调整。统计分析患者术前症状、手术诉求,以及术后随访时并发症、症状改善、自觉外观改善、性满足感提升情况和术后总体满意度。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0例患者,年龄(30.0±8.6)岁,范围19~44岁。术前症状及手术诉求:摩擦时刺激症状35例(58.3%)、分泌物增多22例(36.7%)、慢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5例(8.3%)、性交不适20例(33.3%)、影响外观55例(91.7%)。53例患者术后来院复查随访,随访率88.3%,随访时间2~15个月,平均4.5个月。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1例(1.9%),自觉双侧不对称或矫正不足3例(5.7%)。术后调查显示,48例(90.6%)患者术前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50例(94.3%)自觉外观改善,26例(49.1%)性满足感有所提升;总体满意度调查:非常满意及满意48例,占90.6%。结论改良弧形法小阴唇及阴蒂包皮复合整形术可在单次手术中整体调整小阴唇及阴蒂包皮形态,美学效果满意。且此法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 标签: 外科,整形 阴蒂 包皮 肥大 小阴唇 阴唇缩小整形术
  • 简介:摘要注射溶脂近年来成为局部减脂的一项新选择。目前,FDA批准的注射用溶脂药物仅有ATX-101,其主要成分为脱氧胆酸钠、磷脂酰胆碱。然而由于对该制剂的作用机制、疗效和安全性仍缺少了解,溶脂针在临床导致了局部不适、疼痛和肿胀、淤斑和血肿、下颌缘神经损伤、肉芽肿和硬结、毛发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该文旨在对注射溶脂类药物的起源、作用机制、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及其适应证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脂解作用 脱氧胆酸 磷脂酰胆碱类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中国青年人群的面部不对称性。方法2017年5至12月在北京地区公开招募青年受试者。使用VECTRA H1三维立体照相机为所有受试者拍摄面部三维照片。将照片导入Geomagic Wrap 2017中,标记软组织标志点并建立坐标系,通过外眦点的水平面和过口角点的水平面将面部分为上、中、下3个部分。冠状面上,通过坐标计算双侧标志点到正中矢状面的距离以及睑裂高;面深度方面,通过坐标计算面深度指标,共13个测量指标。以配对t检验比较双侧测量值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并计算双侧绝对差值和非对称率。最后对男性和女性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招募到122名青年受试者,其中男性60名,年龄(25.1±3.8)岁,女性62名,年龄(27.3±4.3)岁。(1)冠状面上,男性双侧耳屏点和口角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双侧外眦点、上睑顶点以及耳屏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标志点中(除外睑裂高),双侧外眦点到正中矢状面的距离绝对差值最小,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为(1.00±0.88) mm和(1.08±0.79) mm(t=0.541,P=0.589),非对称率仅为2.1%和2.4%;双侧耳屏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的绝对差值最大,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达到(3.45±2.54) mm和(2.89±2.86) mm(t=-1.149,P=0.253),非对称率为4.6%和4.1%。(2)面深度方面,所有受试者双侧面深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耳屏点到颏前点距离绝对差值最大,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达到(2.62±1.69) mm和(2.45±1.69) mm(t=-0.491, P=0.625),非对称率均为1.8%;双侧耳屏点到眉间点距离绝对差值最小,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为(1.77±1.25) mm和(1.91±1.54) mm(t=0.587,P=0.558),非对称率为1.4%和1.6%。结论中国青年人群中普遍存在一定的面部不对称性,双侧绝对差值一般不超过3.5 mm,上1/3面部的对称性较高,下1/3面部对称性较低。

  • 标签: 面部不对称 摄影测量法 成像,三维 青年人
  • 简介:摘要面容改变是内分泌疾病和遗传综合征的重要临床表现。利用传统平面照相及三维成像技术收集患者面部照片,分析患者面容改变,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文就面容分析在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遗传综合征、智力缺陷人群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提供研究思路。

  • 标签: 面容诊断 内分泌系统疾病 遗传综合征
  • 简介:摘要传统核电厂主要以保有量较大的备件库存作为支撑,实施相应的维修操作,但由于库存积压等问题的影响,对核电厂备件库存加以有效控制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围绕核电厂备件库存控制及定额优化展开了探讨,其中,利用定额优化模型,较为详细的推导了定额优化的过程,以期为有关人员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核电厂 备件库存 控制 定额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