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急性脑梗死(ACI)溶栓出血转化(HT)相关及其预测意义。方法:选择2014220176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诊治ACI患者130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溶栓HT将其分成HT组(65)和NHT组(65),两组均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个性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血清MMP-9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6个月后,记录死亡人数及Barthel指数,并分析患者血清MMP-9水平与其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总胆固醇(TC)水平相关。结果:HT组LDL-C及TC水平均低于NHT组(P<0.05)。HT组患者溶栓前、溶栓3d、溶栓7d血清MMP-9水平、NIHSS评分均高于NHT组(P<0.05)。随访6个月后,HT组死亡率高于NHT组,Barthel指数低于NHT组(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发现,患者血清MMP-9水平与其NIHSS评分呈正相关,而与Barthel指数、LDL-C及TC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MMP-9水平ACI溶栓HT具有紧密关联,有助于更好地预测患者病情及预后,临床上可考虑治疗ACI溶栓HT时监测MMP-9水平,从而获得更加精准辅助数据参考。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急性脑梗死 溶栓 出血转化 相关性 预测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51~201612期间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并行胃癌根治胃癌患者100,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对照接受常规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2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RTF)、CD3~+、CD4~+、CD8~+细胞水平,并于术前、术后2周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以及对照组术后2RBP、PA、ALB、RTF、CD3~+、CD4~+、CD4~+/CD8~+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CD8~+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1d、术后2周观察组RBP、PA、ALB、RTF、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EORTCQLQ-C30功能量表各项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高,症状量表各项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观察组功能量表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量表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免疫功能 营养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TED)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FD)治疗单节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1-201612来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治疗120单节单侧LDH患者,其中采用PTED治疗患者60,作为PTED组,采用FD治疗患者60,作为FD组。记录两组患者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3个、术后6个、术后12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在术后12时采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治疗。结果:PTED组患者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FD组(P<0.05)。术后12PTED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FD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低,且上一时间点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TED组优良率为93.33%,FD组9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LDH患者疗效无差异,但是采用PTED手术时间短、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减轻术后疼痛和改善生活能力方面优于FD式。

  • 标签: 皮椎间孔镜 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年龄对于复杂性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ComplicatedacutetypeBaorticdissection,cABAD)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120176急诊收治入院156cABAD患者住院病例资料,将其根据不同年龄治疗方式(药物保守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传统手术治疗)及治疗结果进行分组,并在不同年龄组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患者平均年龄为52.46±11.72,45%患者(n=70)大于65,55%患者(n=86)小于65。小于65患者有22.2%患者(n=19)接受药物保守治疗J9.8%患者(n=17)接受传统手术治疗、58%患者(n=50)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大于65患者有48.6%患者(n=34)接受药物保守治疗、11.4%患者(n=8)接受传统手术治疗、40%患者(n=28)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小于65大于65患者院内死亡率分别为12.8%35.7%(P<0.007),接受血管内治疗分别为2%28.6%(P=0.001),常规手术治疗分别为21%37.5%(p=0.468),药物保守治疗分别为31.5%41.7%(p=0.489)。年龄65以上是多因素分析住院死亡率预测因子(OR=2.72;95%CI1.343-4.674;p=0.012)。结论:年龄265对于cABAD患者预后具有显著影响,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有效降低院内死亡率,但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升高。

  • 标签: 老年 复杂性主动脉夹层 院内死亡
  • 简介:目的:外泌体是活细胞分泌来源于多囊泡体囊泡,其主要作用包括携带运输。雪旺细胞是周围神经再生中非常优秀种子细胞,但其迁移能力较差,影响修复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外泌体和雪旺细胞共培养是否可以促进雪旺细胞迁移.方法:本实验通过分离纯化人脐带干细胞外泌体和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并鉴定,随后将其共培养于Transwell小室观察雪旺细胞迁移率.结果:通过人脐带干细胞超高速离心法得到外泌体高表达干细胞标志物CD44(92.2±3.6%)、CD73(99.1±0.6%),并且低表达单核细胞表面抗原CD14(0.5±0.06%)以及造血千细胞表面抗原CD34(0.4±0.07%),外泌体鉴定高表达CD81和CD9;雪旺细胞培养鉴定纯度达(92.3±2.7)%;均符合实验要求。通过Transwell小室实验发现外泌体可以明显促进雪旺细胞迁移,并且具有一定剂量关系:结论:外泌体可以提高雪旺细胞迁移能力,从而使雪旺细胞组织工程领域中应用产生巨大突破.

  • 标签: 外泌体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雪旺细胞 神经再生
  • 简介: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预防效果及对纤维蛋白原(FBI)、D-二聚体(D-D)水平影响。方法:选择20141至201610我院接诊92剖宫产产妇,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胎儿娩出给予缩宫素宫内注射及静脉滴注,观察组胎儿娩出,先给予缩宫素宫内注射,再在子宫肌壁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宫缩持续时间、子宫底下降速度、恶露持续时间、FIB、D-D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宫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子宫底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恶露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P<0.05)。两组治疗前FIB、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组FIB、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FIB、D-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面部潮红、胸闷、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且安全高,可能与有效减少FIB、D-D表达有关。

  • 标签: 剖宫产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缩宫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 简介:目的:探讨青海地区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隐匿风险基因型相关。方法:采用回顾研究方法,选择20142-20181我院进行无偿献血青海地区人群750,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内切酶片段法(PCR-RFLP)检测HBVDNA基因多态,并进行HBV感染隐匿风险分析。结果:750人群中,检出HBV隐匿性感染8,检出率为1.1%,其中窗口期感染3,一过性感染5;基因C型6,基因B型2,基因B型患者都为窗口期感染,核酸定量都≤20IU/mL,基因C型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因C型、核酸定量、家属病史、吸烟为导致HBV隐匿性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青海地区献血者HBV感染隐匿风险相对比较低,多为基因C型,基因C型为导致HBV隐匿性感染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青海地区 献血者 HBV隐匿性感染 基因型
  • 简介: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对实验大鼠牙齿移动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牙周组织中表达影响方法:将40只7周龄大雄性Wistar大鼠根据是否注射生长激素分为实验组(E)和对照组(C)。将50g力值加于近中左侧上颌第一磨牙:E组和C组分别腹部皮下注射GH(0.15IU/公斤/天)及等剂量生理盐水:大鼠分别在第1、3、7、14和21天处死。上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组织切片行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结果:无论张力侧及压力侧VEGF实验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第3天组中张力侧及压力侧实验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174.47土7.53和345.80+25.46与其各自对照组相比较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实验组VEGF表达强度峰值均出现在第7天,分别为669.97+3.22和923.77+18.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生长激素 牙齿移动:VEGF 正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