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本地区乳腺患者癌组织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HPV亚型乳腺相关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地区20101-20131182乳腺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30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对提取DNA进行分型检测。观察两组患者HPV感染情况及感染亚型。结果:两组患者HPV阳性病例67,其中研究组阳性66,阳性率为36.26%,对照组阳性1,阳性率为3-33%;研究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P〈0.05)。亚型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7种HPV亚型,其中高危型5种,分别为HPV16、HPV18、HPV58、HPV51和HPV56型,低危型两种,分别为HPV6、11两种。研究组高危型61,低危型5对照1为HPV6。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乳腺患者HPV阳性率分别为16.28%、19.71%、62%、100%,Ⅲ期、Ⅳ期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Ⅰ期、Ⅱ期,不同分期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P〈0.05)。结论:乳腺患者癌组织中HPV阳性率明显偏高,且绝大多数为高危亚型,而且HPV阳性率病理分期呈正相关,说明本地区HPV感染乳腺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相关,两者相关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 标签: 乳腺癌 人乳头瘤病毒 亚型感染 相关性 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4-20122我院收治重症胰腺炎患者共46,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实验组综合治疗基础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EN),而对照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治疗(TPN),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水平及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48及72小时APACHEII评分。结果:治疗,实验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水平及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病死率及住院时间分别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或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及72小时,实验组APACHE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o.05),而对照治疗24、48hAPACHEⅡ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APACHEI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O.05)。结论: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能有效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患者免疫力,并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全胃肠外营养治疗
  • 简介:目的:直肠腺癌组织中β-catenin和NF-κB表达水平及二者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相关。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结直肠腺癌和20正常结直肠组织中β-catenin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结直肠癌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7%、0%,NF—κB阳性率分别为75.4%、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β-cateninNF.κB表达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均无关(P〉0.05),但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NF-κB表达组织学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B-catenin表达肿瘤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直肠腺癌组织中p-catenin表达NF—κB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93,P=0.018)。结论:结直肠癌中β—cateninNF—κB表达异常上调,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结直肠癌病情和预后评估。

  • 标签: Β-CATENIN NF—κB 结直肠癌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治疗侧裂区脑胶质瘤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1~201212收治脑侧裂区胶质瘤患者55研究对象,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术后病理证实,本组脑侧裂区胶质瘤患者以星形细胞瘤为主,占67.3%,手术切除以全切除为主,占61.8%,治疗总有效率为96.4%。病理分级为1~2患者术后1、3及5生存率均高于病理分级为3~4级患者,病理分级为1~2患者术后1能正常工作及生活概率高于病理分级为3~4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侧裂区胶质瘤患者,显微手术治疗创伤面积小,全切除率高,并且并发症少,临床疗效,生存率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更多还原

  • 标签: 脑胶质瘤 侧裂区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温馨提示卡在神经内患者应用效果评估。方法:将200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通组患者入院进行宣教,护理人员对100患者用药、饮食、锻炼等进行口头教育;对照组100患者采用入院发放温馨提示卡及常规宣教结合方法。对两组患者遵医效果进行比对。结果:普通组100患者遵医行为差于对照患者(P〈0.05),对照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普通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温馨提示卡可以有效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督促患者更好遵医,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温馨提示卡 神经内科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后躁动镇静效果。方法:选择60因胃癌需行全胃癌根治病人随机分为右美托嘧定组(D组)和安慰剂组(C组),每组30患者选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D组于毕前半小时泵注右美托嘧定0.6μg/kg,10分钟泵完。C组以同样方式泵注生理盐水。毕待患者呼吸恢复,清醒拔管。监测记录患者入室(T0),拔管前(T1),拔管时(T2),拔管5min(T3)、拔管15min(T4)时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观察患者手术后躁动次数和程度。结果: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②C组T1,T2,T3,T4时间点MAP、HR值T0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D组各时间点较T0无明显变化,D组HR,MAP较C组明显降低(P〈0.05),③D组拔管时间较C组长(P〈0.05)。D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毕前半小时泵注右美托咪定(10分钟泵完)可显著减少手术后躁动发生,减少手术后呼吸抑制发生可能,保障了患者术后安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胃癌根治术 术后躁动 全身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治疗70重症肌无力患儿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序号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对照组仅给予甲泼尼龙,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7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明显缓解时间(6.55±1.35)d以及总住院天数(17.15±3.65)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肌无力症状,获得较为满意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激素 丙种球蛋白 重症肌无力 临床疗效
  • 简介:20139NatureCommunications报告了可降低大鼠血压一种干预方法作用机制。这项研究表明。”颈动脉体去神经”可通过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达到这种降低血压目的。通过进一步试验。这一方法有可能用作针对具有抗药性高血压患者一种疗法。

  • 标签: 高血压 去神经 治疗 通讯 自然 交感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除了血压水平高低以外,血压波动也是造成人体靶器官损伤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以老年男性人群为研究对象,观察血压波动(BPV)颈动脉斑块形成关联。方法:本研究选用1461名患有动脉硬化老年男性患者研究对象,将入选对象分为:非颈动脉斑块组和颈动脉斑块组,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ABPM)中收缩压(SBP)、舒张N(DBP)数据,用”个体血压波动法”测定每个患者血压波动,分析探讨血压波动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关联。结果:①颈动脉斑块形成24小时收缩期血压波动(SBPV)密切相关(8-3±2.1mmHgVS7.9士2.0mmHg;P〈0.001),其中白昼(6:00.22:00)SBPV有关(8.1±2.1mmHgVS7.7土2.1mmHg:P〈0.001),而与夜间(22:00-6:00)SBPV关系不明显(8,9±3.8mmHgVS8,6±3.7mmHg;P〉0.05)。②24小时舒张期血压波动(DBPV)有关(5.6±1.4mmHgVS5.4±1.4mmHg;P〈0.05),其中白昼(6:00.22:00)舒张期血压波动有关(5.4±1.4mmHgVS5.2士1.4mmHg;P〈0.05),而与夜间舒张期血压波动无关(6.2±2.7mmHgVS5.9±2.5mmHg;P〉0.05)。结论:老年男性人群中,颈动脉斑块形成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波动均有关系,主要表现在白昼血压波动。

  • 标签: 血压水平 血压波动 颈动脉斑块
  • 简介:自然感染流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减轻或与针对特定流感病毒、并在感染发生前便存在CD8+T免疫细胞有关。10《自然-医学》上报告这一发现,进一步支持了以增强T细胞反应为目标研发流感疫苗思路。

  • 标签: 流感病毒 自然感染 免疫细胞 医学 治疗 T细胞反应
  • 简介::创伤愈合是一个复杂生物学过程,包括出血凝血、炎症渗出、血管和肉芽组织形成、再上皮化、纤维化和瘢痕改建等,在这一系列生物学活动过程中都需要能量支持;高等动物使用氧气作为终端氧化剂,通过对碳水化合物氧化作用为愈合过程中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该过程却可以产生大量活性氧,这些活性氧创伤愈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低浓度情况下可以促进伤口愈合,而在高浓度时会抑制伤口愈合,活性量浓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创口正常愈合过程。

  • 标签: 创伤愈合 活性氧
  • 简介: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连续缺觉一周扰乱700多个对健康至关重要基因。从而影响人体生物钟、新陈代谢、免疫反应、抗压能力等,意味着睡眠不佳可能对长期健康有广泛影响。

  • 标签: 健康 基因 人体生物钟 研究人员 新陈代谢 免疫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科20121至201212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200,根据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将其分为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DM1)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DM2)组,比较2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及相关指标的差异。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建立方程。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组(P〈0.01),以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为因变量,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年龄和总胆固醇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因素。结论:病程、年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氧化应激 血清胆红素 大血管并发症
  • 简介:瑞典研究人员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InternalMedicine)上报告说。长期服用维生素C片可能会增加罹患肾结石风险。

  • 标签: 肾结石 风险 服用 内科 研究人员 维生素C
  • 简介:目的:探究标准化患者模拟结合案例情景对普外科见习教学运用。方法:选取我科2012本科见习生120进行随机分组,模拟组、案例组及联合组各40,分别采用标准化患者模拟、案例情景及标准化患者模拟结合案例情景进行教学,对比三组见习生学习效果分析联合教学运用方法。结果:联合组学生见习结束后学习兴趣、知识掌握情况及讲师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其课堂气氛活跃情况明显优于案例组(P〈0.05);三组学生传统试题错题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学生病例分析错题数明显低于案例组及模拟组(P〈0.05);见习结束时,联合组知识掌握程度及病历书写能力均显著优于模拟组及案例组,三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标准化患者模拟结合案例情景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见习教学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活跃度及学习效果,使其知识掌握情况和病历书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是一种效果优秀教学方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标准化患者模拟 案例情景 普外科 见习 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B超联合FISH实验室诊断技术分析胎儿稽留流产染色体非整倍体关系并对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采用FISH技术对广西267B超诊断为稽留流产孕妇胎儿绒毛组织行13,16,18,21,22,X,Y染色体数目检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采用SPSS13.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7稽留流产胎儿绒毛组织中,染色体数目异常95,异常率35.6%,数目异常以三体最常见,其次为四体,少见部分单体;异常病例样本中存在多种染色体混合嵌合体现象,如混合嵌合三体(2n+12n),混合嵌合四体(2n+22n),混合嵌合单倍体、三体、四体(2n-12n+l/2n+22n)等;稽留流产患者年龄、流产史、孕周具有显著相关。结论: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混合嵌合均是稽留流产重要原因,同时稽留流产发生患者高龄、多次流产史、早期妊娠密切关系。

  • 标签: 稽留流产 FISH技术 染色体非整倍体 高龄孕妇 流产史 早期流产
  • 简介: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阿霉素致大鼠心肌损伤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4组,阿霉素级(adriamycin,ADM)、阿霉素+氧化苦参碱组(oxymatrine,OMT),氧化苦参碱组,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ⅠⅢ型胶原表达,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ADM组中大鼠心肌ⅠⅢ型胶原表达显著增加,ADM+OMT组也有相似改变,但较ADM组有显著下降,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正常对照OMT组无变化。光镜及电镜结果显示ADM组ADM+OMT组大鼠心肌组织,均有损伤,但ADM+OMT组较ADM组损伤明显减轻。OMT组动物未观察到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论:氧化苦参碱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阿霉素 心肌损伤 氧化苦参碱 Ⅲ型胶原
  • 简介: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LT)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方法:不同浓度褪黑素作用于体外培养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Ctrl),脂多糖(LPS)氧化损伤组:培养基中加入2mmol/LLPS诱导损伤4h;LPS加MLT低剂量(200t~mol/L)组、中剂量(400ixmol/L)组、高剂量(600txmol/L)gai。采用MTT法观察MET对HUVECs活性影响;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HUVECs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检测各组内皮细胞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用ELISA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变化;并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①LPS作用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明显,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匀浆中MDA含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IL.6均升高,SOD、GSH-Px活性下降,凋亡率可达38.9±1.1%,均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加入MET可明显减轻LPS对抗氧化酶SOD、GSH—Px影响,同时MDA含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几一6均明显下降,并显著减少凋亡细胞数量,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褪黑素可保护和修复LPS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作用途径可能与保护细胞线粒体,提高了该细胞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作用有关。

  • 标签: 褪黑素 脂多糖 血管内皮细胞
  • 简介: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无须注射疫苗接种技术。实验证明用新技术接种疫苗同样有效,并能避免疫苗注射带来交叉感染风险及不便。相关研究报告发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月刊上。

  • 标签: 注射疫苗 研究开发 接种法 接种技术 研究人员 交叉感染
  • 简介:目的:观察卡介苗(BCG)单独作用膀胱肿瘤细胞、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上述细胞细胞生长情况及各自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10、IFN-γ)浓度变化,探讨其卡介苗治疗膀胱肿瘤中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膀胱肿瘤模型,并原代培养大鼠膀胱肿瘤细胞及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分别用BCG,普通培养液和细胞培养代谢产物作用上述细胞。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浓度。结果: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0浓度改变有显著差异,IFN-γ浓度无显著差异。结论:BCG可以直接刺激肿瘤细胞自身分泌细胞因子(TNF-α、IL-10)参与调节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更多还原

  • 标签: 卡介苗 膀胱肿瘤 TNF-Α IL-10 IFN-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