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downstream-regulatedgene1,NDRG1乳腺中表达。方法:收集乳腺病例及相应临床资料包括随访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良性病变(BBD)47,无淋巴结转移乳腺(NMBC)83,有淋巴结转移乳腺(MBC)107及配对淋巴结转移灶(PLNM)107中NDRG1表达,分析NDRG1表达乳腺临床病理指标间(患者年龄、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和分级、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和c-erbB2水平、绝经史)及生存状态关系。结果: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乳腺中NDRG1表达,结果显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BBD(95.7%,45/47),NMBC(96.4%,80/83),MBC(98.1%,105/107),PMLN(90.7%,97/107),MBC组织中NDRG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PMLN中阳性表达率(P=0.021)。NDRG1组织学分级相关(P=0.041),即分化越差癌表达NDRG1越强。NDRG1表达状态乳腺患者生存预后无显著性相关(P=0.196)。结论:NDRG1表达乳腺淋巴结转移和分化有一定关系。

  • 标签: N-myc下游调节基因1 乳腺癌 临床病理
  • 简介:一项新研究证实乳腺细胞变成恶性肿瘤细胞之前经历一种硬化过程。这一发现是由来自葡萄牙古尔班基安科学研究(InstitutoGulbenkiandeCiencia,IGC)FlorenceJanody领导一个研究团队取得

  • 标签: 乳腺癌细胞 硬化过程 NAT 浸润性 FLORENCE 恶性肿瘤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赋分诊断(HER-2、ER和PR)三阴性乳腺(TNBC)并腋淋巴结转移(ALNM)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1至201512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经CDU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863女性乳腺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将其)分为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NTNBC)组。对比分析两组乳腺CDU征象,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CDU赋分诊断TNBC相关。将CDU描述指标纳入赋分(0-15分),赋分〉10分者为NTNBC,8-10分为疑似TNBC,〈8分为倾向TNBC。结果:本组乳腺CDU诊断病理符合率为90.96%(785/863),删除不能确定乳腺肿块性质78(9.04%)。NBC组(105NTNBC组(680),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48.57%vs10.70%)、最大径〉5.0cm(21.90%vs15.30%)、无微钙化灶(87.62%vs74.12%)、境界清楚(56.19%vs41.47%)、边缘无毛刺征(74.29%vs41.62%)、周边无高回声晕环(74.29%vs46.76%)、后方回声无衰减(72.38%vs46.76%)、ALNM(61.90%vs37.35%)等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肿块数目、纵横径比、回声程度、回声分布和血流分级等则无明显差异(P〉0.05)。CDU赋分〉10分为NTNBC病理符合率93.93%(680/724);8-10分疑似诊断TNBC符合率11.51%(16/139);〈8分倾向诊断TNBC符合率64.03%(89/139),TNBC总诊断符合率为75.54%(105/139)。CDU诊断785乳腺中,ALN肿大319(40.64%),其中TNBC组61.90%(65/105),NTNBC组37.35%(254/680)。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无毛刺征、周边无高回声晕环、后方回声无衰减和ALNM等TNBC存在相关(P〈0.05)。结论:乳腺貌似良性肿块并腋淋巴结肿大,CDU赋分〈8分,同时年龄50或未绝经,或有乳腺家族易感史者,可作为CDU诊断TNBC并ALNM重要�

  • 标签: 受体/雌激素 孕酮 人表皮生长因子-2 乳腺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赋分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方法:选取350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64)给予综合疗法,观察组(186)给予功能鼻内窥镜手术联合综合疗法.通过观察并记录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患者体内IL-1,IL-8水平,SF-36量表评分,评价功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结果:经手术和药物治疗,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1和IL-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两组IL-1和IL-8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IL-1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F-36各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3个,两组SF-36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2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6项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功能鼻内窥镜手术对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较好疗效,能显著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 鼻窦炎 鼻息肉 炎症反应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2~20162收治106子宫肌瘤患者,参照抽签法分作对照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经腹全子宫切除治疗,研究组采用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VEGF、IL-6、IL-8、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血清VEGF、IL-6、IL-8、FSH、E2、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血清IL-6、IL-8、E2、AM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起到经腹全子宫切除相似的应用效果,但经腹次全子宫切除对机体形成创伤较小,利于术后卵巢功能恢复,可能与其降低患者术后血清IL-6、IL-8、VEGF水平有关。

  • 标签: 子宫肌瘤 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 简介:目的:探讨中重度肺内/外源性ARDS患者行不同时间俯卧位通气治疗.方法:将中重度30肺内/30外源性ARDS患者分别行2h、4h俯卧位通气,观察患者APCHEII评分,氧合指数、胸片吸收情况、心率、平均动脉压、脱机拔管时间,出ICU时间.结果:四组患者APCHEII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源ARDS患者2h、4h俯卧位通气均能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指数,4h组较2h组氧合指数改善、胸片吸收情况更明显,4h组脱机时间、转出ICU时间均优于2h组(P<0.05);肺外源性ARDS患者2h、4h俯卧位通气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优于肺内源ARDS患者(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中重度肺内/外源性ARDS患者病情,其对肺外源性ARDS患者效果更好,2h俯卧位通气即能取得较好效果,肺内源ARDS患者需更长时间俯卧位通气改善病情且预后较差.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氧合指数
  • 简介: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效果及安全。方法:选择112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并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观察组,每组各56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沉(ESR)、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MB(CK-MB)、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CD4^+及CD8^+,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组ESR、血清LDH、CK-MB、CK、AST、CRP、IL-6、TNF-α水平及CD8^+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CD4^+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咳嗽缓解、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可有效减轻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并提高患儿免疫功能,且安全高。

  • 标签: 重症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糖皮质激素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疗效及对患者远期预后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3-201510收治120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显微手术夹闭治疗,按手术时机分为超早期组(〈24h,n=43)、早期组(24-72h,n=36)、延期组(≥10d,n=41),比较各组术后颅内动脉栓塞改善程度,统计各组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量表(GOC)评定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采用改良Rankin(mRS)表评定患者远期预后。结果:超早期组完全栓塞率略高于早期组、延期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中、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早期组、延期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超早期组、延期组GOS评分高于早期组、mRS评分低于早期组,超早期组GOS评分高于延期组,mRS评分低于延期组(P〈0.05)。结论: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超早期、延期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评分稍优于早期手术

  • 标签: 前循环动脉瘤 手术 超早期 预后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传统保守治疗方法临床比较差异,从而为临床相关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201412至20155医院临床收治胸腰椎椎体转移肿瘤患者共计88,根据治疗方法分成研究组(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组)和对照组(传统保守治疗方法组),每组患者44。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临床满意度。结果:研究患者手术1d、1、3个、6个1临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椎体转移肿瘤临床综合效果显著,传统保守治疗方法相比较可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术 传统保守治疗 胸腰椎椎体转移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胃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恶性肿瘤之一,东亚地区尤其显著。针对胃癌治疗手段仍是传统手术联合化疗、放疗为主,尽管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了新选择,但其对晚期胃癌疗效仍然有限。胃癌免疫治疗作为独特治疗手段,近十多年发展较为活跃,特别是过继免疫治疗手段不断有创新。过继免疫治疗主要依赖回输具有抗肿瘤活性细胞,目前回输细胞由具有非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向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演变,特别是嵌合抗原T细胞治疗出现,为进展期胃癌患者提供了有一种潜在选择。本文对胃癌过继免疫治疗中采用不同免疫活性细胞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进行总结,并针对其不足提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增强治疗靶向性、降低免疫逃逸研究方向。

  • 标签: 胃癌 过继性免疫治疗 免疫活性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和比较两种不同融合式PLIF(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和PLF(postero1ateralfusion)在下腰椎单节腰椎滑脱中治疗疗效。方法:我们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于20131到20161我院诊断为腰椎滑脱症并行腰椎融合外科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经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共有142名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融合手术不同,分为PLIF组(82人)和PLF组(60人)。对于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12疼痛评分,功能障碍程度指数(JOA),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纳入本课题患者接受了至少1连续全面的随访。两组患者术后(112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但PLIF组术后12VAS评分及融合率显著优于PLF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花费、并发症等指标中,PLF优于PLIF组。两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JOA评分等指标的比较中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单节下腰椎滑脱患者来讲,使用PLIF能够取得较好症状改善,融合率较高。但PLF同样具有其独特优势。临床工作中应该个性化进行手术选择。

  • 标签: 椎间融合术 后外侧融合术 融合率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腹腔镜开腹手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疗效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9至到20168医院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124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含62,对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辅助手术,对照组则给予开腹手术,对比两组围疗效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4+、CD8+及CD4+/CD8+),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且切口长度、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D4+、CD4+/CD8+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CD8+水平明显上升,且术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是4.84%,明显低于对照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较好疗效,且对患者免疫功能产生影响较小,安全较高,值得给予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胃癌 进展期 疗效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松龄血脉康对1级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1501级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对照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并结合低盐饮食,减少脂肪摄入,减轻体重,增加体育活动等。实验组患者对照患者基础上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生活质量水平以及患者睡眠障碍、高血压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下降,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较低,生活质量评分、睡眠障碍以及高血压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能够降低1级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血压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提高治疗

  • 标签: 松龄血脉康 1级高血压 睡眠障碍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复方金银花煎液湿热敷夫西地酸乳膏联合治疗靶向药物所致皮疹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8~20168我院收治靶向药物所致皮疹患者80,参照抽签法分作对照观察组,每组各40对照患者采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金银花煎液湿热敷夫西地酸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观察组症候积分(6.87±1.2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0.29±2.74)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3.15±0.57)亦明显低于对照组(6.42±1.20)分(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金银花湿热敷夫西地酸乳膏联合治疗靶向药物所致皮疹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靶向治疗 皮疹 复方金银花煎液湿热敷 夫西地酸乳膏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CX3CL1表达冠心病中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依据临床症状收集经冠脉造影显示确诊为冠心病患者250,其中临床症状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其中包含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和非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同期收集对照组200,对照组为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正常。ELISA方法检测上述不同人群血清中趋化因子CX3CL1表达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不同人群血清中CD4^+CD28~-CX3CR1+T细胞表达含量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组血清趋化因子CX3CL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型冠心病组患者相比较,不稳定型冠心病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CX3CL1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组(P〈0.05);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X3CL1表达水平高于非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即刻抽取患者静脉血,血清中CX3CL1表达含量明显高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血清中表达含量。冠心病患者CD4^+CD28~-CX3CR1+T细胞受体表达含量明显增高,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表达最高(P〈0.05)。结论:趋化因子CX3CL1可能参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形成,并且可能成为外周血中预测不稳定型斑块血清生物学标志物。

  • 标签: 冠心病 CX3CL1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研究溴隐亭不同给药方案治疗高泌乳素血症(HPRL)女性不育症中临床疗效,关注其对女性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0就诊于我院的确诊为高泌乳素血症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研究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先口服溴隐亭调整血清泌乳素水平至正常予以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对照组采取促性腺激素溴隐亭同步治疗方案。结果:观察两组患者促排卵周期数、平均用药天数、雌二醇水平及妊娠率,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泌乳素都显著改善(P〈0.05);但是两组之间相比,采取溴隐亭药物治疗诱导排卵研究促排卵、雌二醇水平和妊娠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采用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患者,调整至正常再使用促卵泡激素药物促排卵治疗不孕不育具为较优治疗方案。

  • 标签: 溴隐亭 高泌乳素血症 给药方案 促性腺激素 促排卵 不孕不育
  • 简介: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及对Cobb’S角椎体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38至20158我院接诊94胸腰椎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观察组使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照组使用传统开放式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情况及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下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D、Cobb’S角和椎体前缘高度变化。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VAS评分、ODI评分、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d、1时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手术11时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手术后7d、1时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手术1时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手术1时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应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效果显著,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椎体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旁肌间隙入路 Cobb’S角 椎体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取20141-20158我院收治RA患者60,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观察组应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73.33%(P〈0.05);治疗观察组临床症状(晨僵时间、关节压痛及肿胀数、关节疼痛度及肿胀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两组血清ESR、CRP、R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3.33%,低于对照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能够有效控制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且不增加副反应,是一种安全可靠联合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雷公藤多苷片 甲氨蝶呤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影响。方法:前瞻研究我院进行治疗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60,根据电脑生成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30,对照组患儿使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基础上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比较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及血样饱和度(SaO_2水平变化,统计并记录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病情况,并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PaCO_2水平均降低,PaO_2、SaO_2水平及氧合指数均升高(P〈0.05);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PaCO_2水平较低,PaO_2、SaO_2水平及氧合指数较高(P〈0.05);且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病率较低,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猪肺磷脂注射液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重症肺炎老年患者90,平均随机分为A、B、C三组。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B组予以莫西沙星治疗,C组则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莫西沙星联合治疗分析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时间、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C组临床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A组及B组(P〈0.05),B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三组患者WBC、CRP和PaO2/Fi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ALT、AST、Scr和BUN均没有显著变化,C组WBC、CRP、PLT、PaO2及PaO2/FiO2A组、B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三组退热时间、白细胞下降时间、痰液颜色改变时间、肺部炎症明显吸收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且C组退热时间、白细胞下降时间、痰液颜色改变时间、肺部炎症明显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及B组,B组肺部炎症明显吸收时间短于A组(P〈0.05)。三组患者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皮疹、失眠等轻微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二者单药治疗,其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高。

  • 标签: 重症肺炎 老年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莫西沙星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