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雌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estrogenreceptor,GPE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regulatedproteinkinases,ERK)信号通路双酚A促乳腺细胞SKBR-3增殖中作用。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SKBR-3细胞增殖情况,利用WesternBlot观察ERK1/2磷酸化变化。结果:对照组相比,10-11~10-7M浓度双酚A具有促乳腺细胞增殖作用,10-9M浓度双酚A可诱导细胞增殖最大效应(细胞活力高于对照组约38.84%,P〈0.001);预孵GPER、EGFR、ERK1/2特异性抑制剂G15、AG-1478、PD98059,双酚A诱导乳腺细胞增殖明显减少,细胞活力单纯双酚A(10-9M)处理相比降低约14.27%、12.23%和17.98%(P〈0.05);双酚A(10-9M)处理细胞0.5、1、3小时,发现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双酚A可快速激活ERK1/2;阻断GPR30和EGFR,ERK1/2磷酸化表达减少。结论:双酚A诱导乳腺细胞增殖可能与GPR30-EGFR-ERK1/2信号通路有关,但不是唯一通路。深入研究双酚A对促进乳腺细胞增殖机制,可能为乳腺防治提供新方向。

  • 标签: 双酚A GPER 乳腺癌 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脑脊液分流64脑肿瘤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1-20103我院64脑肿瘤患者病例资料,其临床诊断均有颅内高压,对照组32患者给予常规手术进行肿瘤切除;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给予脑脊液分流,比较两组治疗。结果:治疗两组颅内压均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15.6%,部分缓解率为21.8%,病程稳定率为31.3%,病程进展率为31.3%。观察组分别为28.1%、31.3%、25%和15.6%。观察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进展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术后两年内复发5,生存超过三17,生存超过五12。观察组术后两年内复发2,生存超过三20,生存超过51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病情复发率更低,生存指数更高,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分流伴颅内高压或脑积水脑肿瘤手术使用效果显著,后期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提高,临床上可予以更为深入探索。

  • 标签: 脑肿瘤 脑脊液分流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检测前列腺癌及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中RNA结合蛋白QKI-5表达情况分析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前列腺癌之匹配癌旁组织124,通过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blot、实时PCR方法检测其QKI-5表达水平,并分析QKI-5表达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QKI-5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并且随着Gleason评分增高而降低(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QKI-5表达与其Gleason评分(r=-0.939,P〈0.05)、TNM分期(r=-0.913,P〈0.05)、血清PSA值(r=-0.743,P〈0.05)均密切相关。结论:QKI-5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抑癌基因作用,并可能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病情分析和预后评估参考指标。

  • 标签: RNA结合蛋白QKI-5 前列腺癌 表达 WESTERN BLOT
  • 简介:目的:Livin是近年来发现的人类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ofapoptosisprotein,IAP)家族新成员,发现在多数肿瘤中表达,肿瘤发生有密切关系,并可能作为肿瘤诱导凋亡治疗新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siRNA-Livin和夫拉平度(Flavopiridol,FP)协同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两种方式有效抑制Livin表达,诱导非小细胞肺癌SPC-A1凋亡并增强对化疗药物顺铂敏感性。方法:siRNA-Livin转染SPC-A1,Real-TimePCR检测Livin基因表达水平,MTT检测干扰组和干扰加药组肿瘤细胞增殖及活性;TRAIL、FP单独及联合作用诱导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水平,MTT检测各处理组细胞增殖及活性。结果:100nmol/LFP处理组(F)细胞存活率为(84.30±1.34)%,100ng/mLTRAIL处理组(T)为(93.40±1.56)%,FP和TRAIL联合组(F+T)为(48.02±1.35)%,siRNA-Livin处理组为(50.88±1.14)%,1.2μg/mLCisplatin处理组为(19.30±0.89)%,siRNA-livin+Cisplatin组为(14.37±0.81)%,FP+T+Cisplatin组为(10.86±0.87)%,C组存活率为100%。F+T组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siRNA-livin+CisplatinsiRNA-Livin组相比、FP+T+CisplatinFP+T组相比都显著增强了化疗药物对SPC-A1杀伤作用。50μmol/LZ-VAD-FMK预处理联合用药组细胞存活率为(88.16±1.64)%,caspase抑制剂能明显抑制F+T联合处理组凋亡效应。结论:RNA干扰和F+T联合用药都能显著降低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并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敏感性,为肺腺癌靶向治疗提供新理论依据。

  • 标签: LIVIN RNA干扰 FLAVOPIRIDOL TRAIL 顺铂 SPC-A1
  • 简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者们发现基底样和三阴性乳腺中RhoGTP酶Rnd1是一个潜在肿瘤转移抑制因子。敲除Rnd1蛋白破坏了上皮细胞粘连和极性,导致上皮-间质细胞转化发生,同时胞内c-Myc表达发生紊乱、肿瘤抑制因子p53受到抑制,也导致了细胞产生肿瘤化转变。机制研究显示Rnd1通过激活PlexinB1蛋白GAP结构域抑制Ras信号传导,从而抑制Rap1功能。

  • 标签: 细胞转化 乳腺肿瘤 GTP酶 Cell 间质 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激活处理对人未受精卵子和早期胚胎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影响。方法:收集辅助生殖治疗周期中体外受精(IVF)以及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注射(ICSI)时未受精卵子(包括GV期、MⅠ期、MⅡ期卵母细胞),以及早期胚胎(2-cell、4-cell胚胎),采用生物化学发光法测定在未处理和进行激活处理ATP含量。结果:1未处理GV期、MⅠ期、MⅡ期卵子和2-cell、4-cell期胚胎ATP含量分别为1.14±0.15、1.41±0.14、1.45±0.12、1.61±0.25、2.05±0.23pmol,激活处理GV期、MⅠ期、MⅡ期卵子和2-cell、4-cell期胚胎ATP含量分别为1.60±0.17、1.86±0.25、2.06±0.38、2.26±0.53、2.55±0.46pmol;2激活处理GV期、MⅠ期卵子ATP含量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0.05)。结论:人GV期、MⅠ期、MⅡ期卵子和2-cell、4-cell期胚胎中ATP含量逐渐增加;经激活处理,仅GV期、MⅠ期卵子ATP含量有显著变化。

  • 标签: 未受精卵子 早期胚胎 卵子激活 ATP含量
  • 简介:目的:观察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凸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7-20155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0,按照椎体塌陷程度分为重度骨折组和轻度骨折组,每组各30。两组患者接受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凸成形治疗,观察治疗和椎体变化等。结果:轻度骨折组比较,重度骨折组手术时间长、骨水泥注射量少,且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椎体中部高度恢复率、Cobb角矫正度高(P〈0.05)。治疗,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Cobb角均有所改善(P〈O.05),轻度骨折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明显大于重度骨折组(P〈0.05),但两组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凸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以明显纠正椎体塌陷和Cobb角度。

  • 标签: 骨质疏松 单球囊双侧扩张 后凸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目的:评价针刺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9~20121我院收治90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对照患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患者给予针刺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治疗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腰腿痛改善情况。结果:针刺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显效率为62.2%,药物组显效率为26.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治疗患者腰腿痛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针刺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刺 红外线照射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负荷量和维持量两种右美托咪定给药方案对泌尿外科手术后苏醒期躁动作用,研究右美托咪定用药更优化方案。方法:将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入两组。负荷量组麻醉诱导时10min内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维持量组从麻醉诱导开始至手术结束持续以0.4μg/kg/h速度输注右美托咪定。采用丙泊酚(1.5-2mg/kg)和芬太尼(2-4μg/kg)进行全麻诱导。麻醉维持采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记录苏醒期最大Ricker镇静-躁动评分和咳嗽分级。记录从时间零点到对语言指令有反应时间和苏醒期缺氧(SpO290%)、喉痉挛等其他并发症情况术后恢复室,记录残余镇静(入ICU时镇静-躁动评分≤3)、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00分数字分级评分法)和恶心呕吐评分。术后24h用15项问题恢复质量问卷评估患者。结果:负荷量组苏醒期躁动评分为4(3-7),维持量组为4(3-4),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47)。负荷量组停药至呼之睁眼时间为19.4±8.1min,S组为16.8±5.6min,但无统计学差异。其余指标统计学均无差异。结论:单次负荷量注射相比,维持量泵注方案更有利于减轻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苏醒期躁动,且不会引起苏醒时间延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泌尿外科手术 苏醒期躁动
  • 简介: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1至20131收治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96,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并严格控制血糖。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患者给予川芎嗪注射液240mg,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缬沙坦80mg,口服,1次/d,21天为1个疗程;对照患者给予缬沙坦80mg,口服,1次/d,21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学指标、尿检指标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21天,实验组临床有效率达83.3%,显著高于对照组(6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实验组以上指标及胆固醇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川芎嗪联合缬沙坦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川芎嗪 缬沙坦 糖尿病肾病肾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鼻唇沟扩张瘢痕皮瓣或瘢痕皮瓣修复烧伤鼻翼缺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066至20126收治烧伤鼻翼缺损患者18。男性10,女性8,年龄6~64,平均35.3。其中面部深Ⅱ度烧伤12,Ⅲ度烧伤6;病程8个~7。应用鼻唇沟扩张瘢痕皮瓣修复11,鼻唇沟瘢痕皮瓣修复7。缺损面积最大者为1.8×2.5cm2,最小者为0.7×1.3cm2。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并发症发生。18鼻翼缺损患者外观均明显改善,皮瓣外形不臃肿,颜色、质地周围皮肤相近。术后鼻部瘢痕不明显,供区鼻唇沟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保留残存鼻翼解剖结构,利用鼻唇沟扩张瘢痕皮瓣或瘢痕皮瓣重建鼻侧背部结构,是鼻翼缺损修复良好方法。

  • 标签: 鼻唇沟瘢痕皮瓣 鼻翼缺损 修复 烧伤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复发性肠套叠(套叠3次及以上微创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712~20131期间收治21复发性肠套叠(套叠3次及以上)患儿临床资料。结果:21患儿均予以腹腔镜探查,3患儿仅发现回肠末端肠系膜淋巴结增生,18探及原发病灶:其中Meckel憩室10,结肠息肉3,肠重复畸形2,非霍奇金淋巴瘤1,异位胰腺1,小肠腺瘤1。20术后随访至今均未再次复发,1失访。结论:年龄2,有多次复发肠套叠病史(套叠3次及以上),尤其是短期内复发频繁患儿,大多存在肠道器质性病变,应积极手术治疗,且以腹腔镜治疗为佳。

  • 标签: 肠套叠 复发 腹腔镜 儿童 微创
  • 简介: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细菌腹膜炎(SBP)和肝脑病(HE)等并发症疗效。方法:将60确诊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制剂,连续治疗2观察两组疗效及肝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预防SBP有效率分别为83.3%和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肝脑病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ALT、AST和ALB水平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治疗前提下,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可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SBP发生,且有利于肝功能改善。

  • 标签: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 自发性腹膜炎 肝性脑病
  • 简介:目的:观察外源给予H2O2对C2C12细胞中UII/UT系统表达影响。方法:培养小鼠肌原细胞系C2C12细胞株,应用胎盘蓝染色和测定细胞培养液中LDH含量检测H2O2对细胞损伤影响,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和裂解液中UII含量,应用RT-PCR法测定C2C12中UTmRNA表达,应用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H2O2对肌原细胞系C2C12中UT蛋白表达影响。结果:外源给予不同浓度H2O2,C2C12细胞裂解液中UII含量各组间无明显差异,但增加了细胞孵育液中UII含量,10-4M和10-3M时分别增加了83.1%(p〈0.01)和94.5%(P〈0.01)。低浓度H2O2(0.5×10-6M,10-6M,10-5M,10-4M)刺激明显增加了UTmRNA表达,高浓度H2O2(10-3M)刺激反而使UTmRNA表达降低。高浓度H2O2(10-6M,10-5M,10-4M,10-3M)刺激使UT蛋白表达分别增加了200.1%、255.6%、111.1%和100.1%(均p〈0.05)。结论:H2O2作为T2DM发病因素之一活性氧族,可能是T2DM时骨骼肌组织中UII/UT系统表达增加一个因素。

  • 标签: 尾加压素II G蛋白偶联受体 过氧化氢
  • 简介:目的:通过对接受假体法隆胸患者手术前后生命质量和自尊水平进行主观评价,得到真实、可靠手术效果评价结果,最终提高隆胸手术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接受假体法隆胸患者共60,在手术之前、术后6个使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和Rosenberg自尊量表进行生命质量状况和自尊状况测量评估,并和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接受假体法隆胸患者术前SF-36生命质量量表中社会功能(SV)和精神健康(MH)两项得分明显低于常模(P〈0.01);术后6个量表中社会功能(sF)和精神健康(MH)两项水平有显著改善(P〈0.01);Rosenberg自尊量袁显示患者术后6个自尊水平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假体法隆胸手术能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一定程度改善,隆胸手术患者自尊水平有积极显著影响。

  • 标签: 生命质量 自尊 隆胸术 SF-36量表 Rosenberg自尊量表
  • 简介:目的:研究三种神经源细胞中,缺氧条件下Apobec-1表达COX-2表达水平及细胞缺血损伤程度之间关系。方法:对SH-SY5Y细胞,NG108-15细胞和PC12细胞分别施以无氧-无糖刺激,进而检测刺激前后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以及Apobec-1表达量,以研究缺氧对Apobec-1表达影响。在这三种细胞中分别过表达Apobec-1,检测细胞中COX-2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1在三种神经源细胞中,随着无氧-无糖刺激时间延长,细胞损伤程度加重,同时Apobec-1和ACF表达量升高。2过表达Apobec-1可加重无氧-无糖刺激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具体表现为细胞活力降低及LDH释放量增加。3Apobec-1可在此三种神经源细胞中提高COX-2蛋白及mRNA水平。结论:Apobec-1神经源细胞中细胞缺氧损伤程度及COX-2表达密切相关。

  • 标签: Apobec-1 COX-2 神经源性细胞 缺氧 脑缺血
  • 简介:目的:探讨非酒精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icrosomaltriglyceridetransferprotein,MTP)关系。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组(B组)和MTP抑制剂组(C组),每组各20只。B组、C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确认非酒精脂肪肝建模成功,C组大鼠给予混有特异性小肠MTP抑制剂JTT-130高脂饲料喂养,B组大鼠建模过程始终喂养高脂饲料,A组大鼠喂养普通饲料。于第12周,分别测定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含量,以及肝脏TC、TG、磷脂含量。同时测定肝脏中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P)活性mRNA表达量。结果:正常对照组(A组)相比,高脂组(B组)大鼠血清TC、TG、HDL-c浓度和肝脏TC、TG含量明显提高(P〈0.05),MTP活性及mRNA水平明显下调(P〈0.05)。高脂组(B组)比较,MTP抑制剂组(C组)大鼠血清TC、TG、HDL-c浓度和肝脏TC、TG含量明显下降(P〈0.05),MTP活性及mRNA表达量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非酒精脂肪肝病存在MTP表达下调,特异性小肠MTP抑制剂JTT-130可以有效抑制肠道对TG转运,不影响肝脏TG分泌,并在降低高脂大鼠血浆TG和胆固醇水平同时也降低肝脏TG含量。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 抑制剂
  • 简介:目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美国最为普遍10种癌症之一,尽管其非常流行,但研究人员对其发病及扩散机制却是知之甚少,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就为揭示头颈癌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头颈癌是由一种名为人乳头瘤病毒(HPV)病毒引发,利用来自HPV阳性和阴性患者肿瘤组织,研究人员就对其发生突变或致癌基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研究者表示,癌基因在肿瘤发生和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标签: 癌症 科学家 人乳头瘤病毒 治疗 研究人员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法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状态影响。方法:选择20125-20145我院接受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100,根据术后采取干预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比较,研究患者手术时间短、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早,且住院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及偏执等心理状态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7.4%,对照组为88.7%,研究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对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具有良好干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直肠癌 护理 老年患者 干预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氨气致大鼠吸入肺损伤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9只普通SD大鼠,随机将这些大鼠分为正常组(n=23)、地塞米松治疗组(n=23)、干细胞治疗组三组(n=23),正常组给予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地塞米松治疗组给予注射地塞米松,干细胞治疗组给予干细胞注射。结果:干细胞治疗组大鼠治疗1d、3d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肺W/D、BALF白细胞数量及蛋白浓度、TNF-α、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地塞米松治疗组(P〈0.05),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氨气致大鼠吸入肺损伤疗效较地塞米松显著。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氨气致大鼠吸入型肺损伤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