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9 个结果
  • 简介:美国科学家近期出版《自然-医学》杂志上宣称,他们发现在两种基因中出现变异会让常用乳腺药物--蒽环类抗癌药(Anthracycline)失效,这一突破发现或可每年挽救数百人生命。

  • 标签: 基因变异 乳腺癌 失效 药物 医学 自然
  • 简介:目的:探讨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downstream-regulatedgene1,NDRG1乳腺中表达。方法:收集乳腺病例及相应临床资料包括随访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良性病变(BBD)47,无淋巴结转移乳腺(NMBC)83,有淋巴结转移乳腺(MBC)107及配对淋巴结转移灶(PLNM)107中NDRG1表达,分析NDRG1表达乳腺临床病理指标间(患者年龄、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和分级、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和c-erbB2水平、绝经史)及生存状态关系。结果: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乳腺中NDRG1表达,结果显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BBD(95.7%,45/47),NMBC(96.4%,80/83),MBC(98.1%,105/107),PMLN(90.7%,97/107),MBC组织中NDRG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PMLN中阳性表达率(P=0.021)。NDRG1组织学分级相关(P=0.041),即分化越差癌表达NDRG1越强。NDRG1表达状态乳腺患者生存预后无显著性相关(P=0.196)。结论:NDRG1表达乳腺淋巴结转移和分化有一定关系。

  • 标签: N-myc下游调节基因1 乳腺癌 临床病理
  • 简介:目的:评价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存在对乳腺患病风险影响,为评估乳腺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50~2012)、EMBASE(1949-2012)、Pubmed(1946-2012)、CurrentContentsConnect(1998-2012)和GoogleScholar(1992-2012)等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甲状腺特异性抗体乳腺(BreastCancer,Bc)相关分析横断面研究或队列研究。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文献质量,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最终纳入6项研究,共计6945患者。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乳腺风险会随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包括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0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存在增加(anti—TP00R2.51.95%CI:1.94—3.25;anti—TG2.67,95%CI:1.65—4.33)。结论:乳腺风险会随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存在增加,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可能为乳腺预后评估以及治疗原则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甲状腺特异性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乳腺癌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对本地区乳腺患者癌组织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HPV亚型乳腺相关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地区20101-20131182乳腺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30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对提取DNA进行分型检测。观察两组患者HPV感染情况及感染亚型。结果:两组患者HPV阳性病例67,其中研究组阳性66,阳性率为36.26%,对照组阳性1,阳性率为3-33%;研究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P〈0.05)。亚型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7种HPV亚型,其中高危型5种,分别为HPV16、HPV18、HPV58、HPV51和HPV56型,低危型两种,分别为HPV6、11两种。研究组高危型61,低危型5对照1为HPV6。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乳腺患者HPV阳性率分别为16.28%、19.71%、62%、100%,Ⅲ期、Ⅳ期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Ⅰ期、Ⅱ期,不同分期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P〈0.05)。结论:乳腺患者癌组织中HPV阳性率明显偏高,且绝大多数为高危亚型,而且HPV阳性率病理分期呈正相关,说明本地区HPV感染乳腺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相关,两者相关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 标签: 乳腺癌 人乳头瘤病毒 亚型感染 相关性 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雌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estrogenreceptor,GPE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regulatedproteinkinases,ERK)信号通路双酚A促乳腺细胞SKBR-3增殖中作用。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SKBR-3细胞增殖情况,利用WesternBlot观察ERK1/2磷酸化变化。结果:对照组相比,10-11~10-7M浓度双酚A具有促乳腺细胞增殖作用,10-9M浓度双酚A可诱导细胞增殖最大效应(细胞活力高于对照组约38.84%,P〈0.001);预孵GPER、EGFR、ERK1/2特异性抑制剂G15、AG-1478、PD98059,双酚A诱导乳腺细胞增殖明显减少,细胞活力单纯双酚A(10-9M)处理相比降低约14.27%、12.23%和17.98%(P〈0.05);双酚A(10-9M)处理细胞0.5、1、3小时,发现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双酚A可快速激活ERK1/2;阻断GPR30和EGFR,ERK1/2磷酸化表达减少。结论:双酚A诱导乳腺细胞增殖可能与GPR30-EGFR-ERK1/2信号通路有关,但不是唯一通路。深入研究双酚A对促进乳腺细胞增殖机制,可能为乳腺防治提供新方向。

  • 标签: 双酚A GPER 乳腺癌 细胞增殖
  • 简介:一项新研究证实乳腺细胞变成恶性肿瘤细胞之前经历一种硬化过程。这一发现是由来自葡萄牙古尔班基安科学研究(InstitutoGulbenkiandeCiencia,IGC)FlorenceJanody领导一个研究团队取得

  • 标签: 乳腺癌细胞 硬化过程 NAT 浸润性 FLORENCE 恶性肿瘤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赋分诊断(HER-2、ER和PR)三阴性乳腺(TNBC)并腋淋巴结转移(ALNM)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1至201512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经CDU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863女性乳腺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将其)分为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NTNBC)组。对比分析两组乳腺CDU征象,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CDU赋分诊断TNBC相关。将CDU描述指标纳入赋分(0-15分),赋分〉10分者为NTNBC,8-10分为疑似TNBC,〈8分为倾向TNBC。结果:本组乳腺CDU诊断病理符合率为90.96%(785/863),删除不能确定乳腺肿块性质78(9.04%)。NBC组(105NTNBC组(680),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48.57%vs10.70%)、最大径〉5.0cm(21.90%vs15.30%)、无微钙化灶(87.62%vs74.12%)、境界清楚(56.19%vs41.47%)、边缘无毛刺征(74.29%vs41.62%)、周边无高回声晕环(74.29%vs46.76%)、后方回声无衰减(72.38%vs46.76%)、ALNM(61.90%vs37.35%)等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肿块数目、纵横径比、回声程度、回声分布和血流分级等则无明显差异(P〉0.05)。CDU赋分〉10分为NTNBC病理符合率93.93%(680/724);8-10分疑似诊断TNBC符合率11.51%(16/139);〈8分倾向诊断TNBC符合率64.03%(89/139),TNBC总诊断符合率为75.54%(105/139)。CDU诊断785乳腺中,ALN肿大319(40.64%),其中TNBC组61.90%(65/105),NTNBC组37.35%(254/680)。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无毛刺征、周边无高回声晕环、后方回声无衰减和ALNM等TNBC存在相关(P〈0.05)。结论:乳腺貌似良性肿块并腋淋巴结肿大,CDU赋分〈8分,同时年龄50或未绝经,或有乳腺家族易感史者,可作为CDU诊断TNBC并ALNM重要�

  • 标签: 受体/雌激素 孕酮 人表皮生长因子-2 乳腺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赋分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软骨多糖对乳腺血管生成抑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MCF-7人乳腺细胞系体外培养,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HE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VEGF、bFGF蛋白表达。软骨多糖浓度为200μg.ml^-1。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软骨多糖能够显著抑制人乳腺细胞MCF-7生长,且呈现一定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HE染色观察结果表明乳腺细胞MCF-7经软骨多糖作用后,细胞开始出现凋亡现象,如产生空泡、胞膜扩散、胞质外溢、形态变圆、胞核皱缩等,最终导致大量细胞破碎死亡。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软骨多糖对乳腺细胞MCF-7VEGF和bFGF两种血管生长因子合成分泌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呈浓度时间依赖。结论:软骨多糖对乳腺细胞MCF-7有直接杀伤作用,并可能通过抑制乳腺细胞VEGF和bFGF合成分泌抑制乳腺血管生成。

  • 标签: 软骨多糖 MCF-7 血管生成 VEGF BFGF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4-20122我院收治重症胰腺炎患者共46,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实验组综合治疗基础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EN),而对照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治疗(TPN),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水平及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48及72小时APACHEII评分。结果:治疗,实验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水平及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病死率及住院时间分别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或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及72小时,实验组APACHE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o.05),而对照治疗24、48hAPACHEⅡ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APACHEI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O.05)。结论: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能有效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患者免疫力,并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全胃肠外营养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癌(PCa)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相关。方法:对自20047~200912南京市1369250以上男性健康体检时行血清PSA检测。以PSA≥4.0ng/ml定为前列腺癌可疑病例。建议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以确诊。共筛查出PCa患者140,比较不同PSA值PCa患者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结果:随着PSA值升高,前列腺癌筛查阳性率亦随之升高,低分化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含量明显高于高分化前列腺癌和中分化前列腺癌患者(P〈0.05),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含量明显高于早期PCa患者(P〈0.01)。血清PSA含量≥20ng/ml前列腺癌人群中低分化前列腺癌及晚期前列腺癌比例高于血清PSA含量〈20ng/ml前列腺癌人群(P〈0.01)。结论:血清PSA可以为前列腺癌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临床分期 病理分级
  • 简介:目的:直肠腺癌组织中β-catenin和NF-κB表达水平及二者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相关。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结直肠腺癌和20正常结直肠组织中β-catenin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结直肠癌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7%、0%,NF—κB阳性率分别为75.4%、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β-cateninNF.κB表达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均无关(P〉0.05),但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NF-κB表达组织学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B-catenin表达肿瘤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直肠腺癌组织中p-catenin表达NF—κB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93,P=0.018)。结论:结直肠癌中β—cateninNF—κB表达异常上调,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结直肠癌病情和预后评估。

  • 标签: Β-CATENIN NF—κB 结直肠癌 相关性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脑脊液分流64脑肿瘤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1-20103我院64脑肿瘤患者病例资料,其临床诊断均有颅内高压,对照组32患者给予常规手术进行肿瘤切除;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给予脑脊液分流,比较两组治疗。结果:治疗两组颅内压均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15.6%,部分缓解率为21.8%,病程稳定率为31.3%,病程进展率为31.3%。观察组分别为28.1%、31.3%、25%和15.6%。观察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进展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术后两年内复发5,生存超过三17,生存超过五12。观察组术后两年内复发2,生存超过三20,生存超过51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病情复发率更低,生存指数更高,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分流伴颅内高压或脑积水脑肿瘤手术使用效果显著,后期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提高,临床上可予以更为深入探索。

  • 标签: 脑肿瘤 脑脊液分流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survivin肺鳞癌、腺癌组织中表达、临床意义及其P53表达临床病理相关。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survivin和P5365肺鳞癌、腺癌组织及15肺良性病变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P53阳性率分别为58.5%(38/65)、53.8%(35/65),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00/15)、0%(0/15);survivin表达肺鳞癌、腺癌低分化(P〈0.05)、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患者预后负相关(P〈0.O5);P53表达肺癌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并且Survivin表达P53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表达肺鳞癌、腺癌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正相关;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Survivin有望成为肺癌诊断和基因治疗新靶点;survivin和p53协同表达可能是促进肺癌恶性进展重要因素。

  • 标签: SURVIVIN P53 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乳腺浸润导管癌(IDC))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2IDC患者(IDC组)和30乳腺纤维腺瘤(对照组)组织中VEGF表达。结果:IDC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68.1%,显著高于对照组(23.3%),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VEGF阳性表达IDC患者年龄和肿瘤直径大小无相关,其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水平临床分期和病理组织学分级、以及肿瘤远处转移之间存在相关,其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VEGFIDC组织中呈高表达,VEGF参与了IDC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VEGF可以作为评价IDC恶性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一个新型指标。

  • 标签: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SP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观察运用手托法对阴道分娩新生儿出生早期进行处理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1至20101我院分娩3460新生儿随机分成手托法组、常规组。手托法组新生儿出生采用手托法进行处理,常规组新生儿出生按新生儿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新生儿胃食管返流误吸(GER-A)以及轻度窒息发生率。结果:手托法组1680中无一发生GER-A,常规组1780中有6发生GER-A,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托法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为2.86%,常规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为4.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出生采用手托法进行即时处理可以有效预防GER-A发生,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是有效治疗新生儿轻度窒息一种手段。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易于推广。

  • 标签: 手托法 新生儿胃食管返流误吸 新生儿窒息
  • 简介:目的:检测前列腺癌及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中RNA结合蛋白QKI-5表达情况分析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前列腺癌之匹配癌旁组织124,通过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blot、实时PCR方法检测其QKI-5表达水平,并分析QKI-5表达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QKI-5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并且随着Gleason评分增高而降低(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QKI-5表达与其Gleason评分(r=-0.939,P〈0.05)、TNM分期(r=-0.913,P〈0.05)、血清PSA值(r=-0.743,P〈0.05)均密切相关。结论:QKI-5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抑癌基因作用,并可能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病情分析和预后评估参考指标。

  • 标签: RNA结合蛋白QKI-5 前列腺癌 表达 WESTERN BLOT
  • 简介:目的:Livin是近年来发现的人类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ofapoptosisprotein,IAP)家族新成员,发现在多数肿瘤中表达,肿瘤发生有密切关系,并可能作为肿瘤诱导凋亡治疗新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siRNA-Livin和夫拉平度(Flavopiridol,FP)协同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两种方式有效抑制Livin表达,诱导非小细胞肺癌SPC-A1凋亡并增强对化疗药物顺铂敏感性。方法:siRNA-Livin转染SPC-A1,Real-TimePCR检测Livin基因表达水平,MTT检测干扰组和干扰加药组肿瘤细胞增殖及活性;TRAIL、FP单独及联合作用诱导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水平,MTT检测各处理组细胞增殖及活性。结果:100nmol/LFP处理组(F)细胞存活率为(84.30±1.34)%,100ng/mLTRAIL处理组(T)为(93.40±1.56)%,FP和TRAIL联合组(F+T)为(48.02±1.35)%,siRNA-Livin处理组为(50.88±1.14)%,1.2μg/mLCisplatin处理组为(19.30±0.89)%,siRNA-livin+Cisplatin组为(14.37±0.81)%,FP+T+Cisplatin组为(10.86±0.87)%,C组存活率为100%。F+T组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siRNA-livin+CisplatinsiRNA-Livin组相比、FP+T+CisplatinFP+T组相比都显著增强了化疗药物对SPC-A1杀伤作用。50μmol/LZ-VAD-FMK预处理联合用药组细胞存活率为(88.16±1.64)%,caspase抑制剂能明显抑制F+T联合处理组凋亡效应。结论:RNA干扰和F+T联合用药都能显著降低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并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敏感性,为肺腺癌靶向治疗提供新理论依据。

  • 标签: LIVIN RNA干扰 FLAVOPIRIDOL TRAIL 顺铂 SPC-A1
  • 简介:目的:探讨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宫腔疾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方法:选择20101~20126本院妇科收治子宫内膜息肉和粘膜下肌瘤患者共189,其中行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者纳入双极组(n=72),行单极电切治疗患者纳入单级组(n=117)。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估两组术后6个临床疗效。结果:双极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膨宫液用量显著低于单极组(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双极组患者术后1内阴道流血、排液天数显著短于单极组(P〈0.05),但两组术后6个治疗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极等离子电切除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及粘膜下肌瘤具有快速、安全、有效、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膨宫液用量少等优势,并能维持患者电解质平衡,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粘膜下肌瘤 内膜息肉 单极电切术
  • 简介:近日,来自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该研究或将推动胰腺癌免疫治疗方法开发。之前认为癌化胰腺上皮细胞通过caspase8依赖细胞凋亡发生死亡,化疗药物也认为是通过促进肿瘤发生凋亡来发挥杀伤作用。

  • 标签: 肿瘤发生 胰腺癌 微环境 程序性 科学家 坏死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方法:选取350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64)给予综合疗法,观察组(186)给予功能鼻内窥镜手术联合综合疗法.通过观察并记录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患者体内IL-1,IL-8水平,SF-36量表评分,评价功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结果:经手术和药物治疗,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1和IL-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两组IL-1和IL-8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IL-1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F-36各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3个,两组SF-36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2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6项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功能鼻内窥镜手术对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较好疗效,能显著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 鼻窦炎 鼻息肉 炎症反应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