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4 个结果
  • 简介:类泛素蛋白SUMO调节蛋白质稳定性和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此外它还能够通过对转录因子及其共调节因子修饰来调节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亚细胞定位、蛋白质二聚化及调控基因转录等。本文通过总结SUMO系统对雌激素信号通路蛋白修饰作用,以及其他乳腺相关蛋白修饰作用,阐释其乳腺发生发展中重要功能。

  • 标签: SUMO化修饰 ER信号通路 共调节因子 转录后调节 乳腺癌
  •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及体外实验探索饮酒是否促进乳腺恶性进展,且这一作用是否与其诱导慢性应激有关。方法利用小鼠乳腺移植瘤模型,体内观察%乙醇慢性处理小鼠乳腺E0771细胞对体内细胞生长转移影响;利用体外细胞学实验观察0.2%乙醇慢性诱导对小鼠乳腺细胞E0771增殖、迁移及非锚定生长能力影响;同时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索细胞内ROS水平及慢性内质网应激蛋白如p-eIFa、Bip、XBP-s等蛋白表达水平是否发生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饮酒组小鼠体内肿瘤生长速度加快,转移增加;体外酒精处理可以显著促进乳腺细胞增殖、迁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酒精慢性处理可以诱导ROS、内质网应激活化蛋白p-eIFa、Bip、XBP-s表达上升。结论饮酒可能通过诱导乳腺细胞内质网应激促进其恶性进展。

  • 标签: 酒精 乳腺癌 内质网应激 小鼠
  • 简介:目的观察MMTV-Wnt-1转基因小鼠乳腺发病情况及病理学变化规律。方法观察MMTV-Wnt-1转基因小鼠肿瘤发生情况,并采用原位移植将瘤组织置于裸鼠皮下,通过组织病理学切片为观察MMTV-Wnt-1阳性转基因小鼠和移植鼠病理学变化。结果MMTV-Wnt-1转基因小鼠最早从7周龄开始出现乳腺,发瘤鼠剖检可见脾、肝有不同程度肿大,其他器官无明显病变;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瘤鼠各脏器有不同程度病变,但未出现肿瘤转移。将瘤组织移植裸鼠,肿瘤可在裸鼠皮下生长,移植肿瘤病理学形态原发瘤一致,未出现转移。结论实验结果验证MMTV-Wnt-1转基因小鼠可稳定自发乳腺肿瘤,可作为研究乳腺良好动物模型。

  • 标签: MMTV-Wnt-1转基因小鼠 乳腺癌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试图建立大鼠自发性乳腺产生C型肿瘤病毒瘤株,探讨大鼠自发性乳腺病理学形态特点C型肿瘤病毒形态学结构。[方法]将大鼠乳腺原发性癌用细胞悬液法和瘤块法交替传代建立瘤株;大鼠乳腺原发性癌和移植癌分别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和Ag染色,光镜观察;分别取大鼠乳腺原发性癌和移植癌用2.5%戊二醛1%锇酸双重固定,Epon812包埋,超薄切片,醋酸双氧铀和柠檬酸铅双重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大鼠乳腺原发性癌细胞体积较小,直径为10μm,可见小球状结构,乳头状结构,弯曲条索状肾小球样结构形成典型癌性腺管,Ag染色显示癌细胞由网状纤维分隔成不规则巢状,表明大鼠乳腺起源于上皮组织,其组织学类型为大鼠乳腺上皮间变型腺癌。移植癌细胞呈圆型、立方形、多边形,出现瘤巨细胞苍白细胞等多种形态,排列成巢状、片状、小梁状、乳头状、小球状、癌性腺管和裂隙状结构,异形显著。癌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大,核仁增多,胞质中有聚集成束张力原纤维,罕见分泌颗粒,细胞间存在原始腺腔和桥粒;瘤细胞间胞浆内发现了C型肿瘤病毒颗粒,其形态学为球形,直径100nm,外部有囊膜、内膜、中央核心。[结论]...

  • 标签: 乳腺肿瘤 实验性C型肿瘤病毒大鼠 近交系 病理学 瘤株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耐药性稳定三阴性乳腺4T1耐药小鼠模型,为研究体内肿瘤耐药机制和逆转药物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顺铂(DDP)低剂量诱导及体内外交叉致瘤结合方法建立三阴性乳腺耐药小鼠模型;MTT法检测细胞耐药特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耐药相关基因MDR1、BCRP、MMP7及GST-π表达差异;免疫组化分析耐药相关蛋白P-gp、BCRP、MMP7表达差异;蛋白印迹法检测磷酸化Akt(phosphorate-Akt,p-Akt)和总Akt(total-Akt,t-Akt)蛋白表达;小动物成像检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MTT显示建立三阴性乳腺耐药4T1小鼠模型耐药指数为12.84;耐药小鼠肿瘤组织中MDR1、BCRP、MMP7、GST-π基因mRNA表达量及P-gp、BCRP、MMP7蛋白表达量均高于非耐药小鼠(P〈0.01);Westernblot显示,耐药小鼠肿瘤组织p-Akt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非耐药小鼠,t-Akt蛋白表达没有差异.非耐药小鼠耐药小鼠肿瘤组织生长速度未见明显区别(P〉0.05).分别给予这两种模型小鼠相同剂量DDP治疗,耐药小鼠对DDP敏感性明显低于非耐药小鼠(P〈0.01).结论初步建立了三阴性乳腺耐药4T1小鼠模型,为三阴性乳腺临床个体化治疗及耐药逆转研究等提供了良好实验动物平台.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肿瘤抗药性 顺铂 动物模型 小鼠
  • 简介:目的利用胰腺癌PDX模型,评估临床化疗药物治疗,筛选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将新鲜腺癌手术标本移植裸鼠皮下,建立PDX模型并稳定传代;利用STR基因分型检测PDX模型肿瘤组织溯源;选择临床使用奥沙利铂、吉西他滨和伊立替康三种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并测量肿瘤体积;利用TGD值数学模型方法,辅以血浆CA19-9检测评估三种化疗药物治疗。结果PDX模型肿瘤组织样本溯源为99.99%,原发瘤保持一致;对照组相比,伊立替康组和吉西他滨组均具有显著治疗(P=0.001),且吉西他滨抑瘤效果更为明显;伊立替康药物毒性作用最小,吉西他滨次之。结论成功建立胰腺癌PDX模型并稳定传代,通过TGD值数学模型法筛选,发现吉西他滨抑制肿瘤生长效果最为显著,推荐其作为该胰腺癌个体化治疗首选药物。

  • 标签: 胰腺癌 PDX模型 个体化治疗 药物筛选 TGD值数学模型
  • 简介:目的探究ripply1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背腹轴发生过程中作用.方法利用斑马鱼整封原位杂交技术揭示ripply1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达模式,通过显微注射技术胚胎1细胞期注射ripply1mRNA来高表达Ripply1蛋白并在后期观察胚胎背腹标记基因变化及胚胎形态变化.利用Tol2转基因技术构建ripply1启动子驱动GFP转基因鱼.结果原位杂交结果显示ripply1基因在斑马鱼原肠早期胚盾期特异表达胚盾,即预定背部.高表达ripply1,胚盾期背部标记基因表达范围扩大,腹部标记基因表达减弱,受精24小时胚胎表现出严重背部化表型:头部增大,腹部卵黄延伸减弱,尾部躯干及尾部区域减少,有的甚至形成了第二个体轴.得到转基因鱼揭示ripply1母源表达,并且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200个碱基驱动GFP能模拟内源基因表达图式.结论ripply1可能参与斑马鱼胚胎早期背腹轴发生.

  • 标签: 斑马鱼 ripply1 早期胚胎发育 背腹发生
  • 简介:目的探讨并建立可供药物评价或生物学功能研究表达人PSCA抗原小鼠肿瘤模型。方法克隆人PSCA基因,构建pcDNA-PSCA质粒,稳定转染RM-1细胞,用RT-PCR和流式检测方法筛选稳定表达人PSCA抗原RM-PSCA细胞株;再将RM-PSCA细胞接种C57BL/6小鼠,观察其致瘤,并寻找能够稳定致瘤细胞数量;进而观测RM-PSCA所致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存活状况。结果筛选到了表达人PSCA抗原RM-PSCA细胞,且1×105个肿瘤细胞能够保证10只实验小鼠全部成瘤;所致肿瘤生长迅速,接种小鼠平均存活时间为37d。结论该研究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人PSCA抗原小鼠肿瘤模型。

  • 标签: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前列腺肿瘤 小鼠
  • 简介:目的:观察出生小鼠不同部位皮肤毛囊早期发育生长差异及细胞色素C表达分布。方法对新生19日龄KM小鼠背部、尾部和触须部皮肤取材,进行HE染色,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对组织进行细胞色素C进行表达分布检测。结果新生小鼠不同部位皮肤毛囊发育差异很大,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形态差异上,发育时间差异也十分明显。小鼠出生后背部皮肤和尾部皮肤毛囊发育都经过了一个非线性发育和生长期,过了非线性发育和生长期才开始快速生长,相比较尾部发育略迟于背部。触须部毛囊发育特征和背部尾部差异很大,一出生便可看到较成熟触毛,没有经过稳定期便开始发育。结论通过形态学比较,结合CytC表达分布水平,发现新生小鼠不同部位皮肤毛囊早期发育存在形态和时间上差异。

  • 标签: 毛囊 细胞色素C 毛囊发育差异
  • 简介:目的探讨睾丸内注射法pEGFP-N1精细胞整合和在早期胚胎中表达.方法选择4头本地山羊,双侧睾丸注射不同剂量质粒DNApEGFP-N1,注射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pEGEP-N1精子中整合.结果pEGFP-N1整合到精子基因组中,转染效率最高发生在注射第40天,转染阳性率最高为81%;绿色荧光蛋白精子及其体外受精部分胚胎中表达,胚胎阳性率最高达66.7%.结论通过睾丸内注射pEGFP-N1能整合进入精子基因组,并能通过体外受精山羊早期胚胎中表达;睾丸内注射法可能是一种可行、简单并利于推广制备转基因山羊方法.

  • 标签: 早期胚胎 精子 睾丸 表达 体内 绿色荧光蛋白
  • 简介:目前有大量证据表明早期不良发育环境对成年期增加代谢性疾病易感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随着人们对中枢胰岛素抵抗认识增加,中枢对调控外周葡萄糖稳态起着极其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这可能是一种表观遗传学机制。表观遗传学是研究没有DNA序列变化情况下,引起基因表达可遗传改变。它能特异性地调节相关组织基因表达,从而诱导物质代谢长期改变。本文着重探讨早期发育环境对成年期糖代谢影响中枢调控作用表观遗传学机制。

  • 标签: 中枢调控 早期发育环境 糖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自配获能液和受精液用于长爪沙鼠体外受精可行,为长爪沙鼠胚胎种提供参考。方法用自配获能液和受精液对长爪沙鼠进行体外受精,并用改良KSOM培养液对长爪沙鼠2细胞胚胎进行体外培养试验。结果长爪沙鼠体外受精率60%以上,沙鼠2细胞胚胎能够体外进一步发育。结论初步建立了长爪沙鼠体外受精和胚胎发育体系,但需要进一步优化。

  • 标签: 长爪沙鼠 体外受精 体外培养
  • 简介:目的:探讨固本抑瘤Ⅲ号方以及吉西他滨联合治疗人胰腺癌裸鼠异位移植瘤抑瘤作用。方法将4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吉西他滨组、固本抑瘤Ⅲ号联合吉西他滨组、固本抑瘤Ⅲ号组,每组10只。于接种第8天开始给药,观察指标为瘤重、裸鼠体重、移植瘤体积。结果吉西他滨组、固本抑瘤Ⅲ号联合吉西他滨组、固本抑瘤Ⅲ号组抑瘤率分别为49.2%、68.9%和28.0%。固本抑瘤Ⅲ号联合吉西他滨组较吉西他滨组抑瘤作用更强(P<0.05)。吉西他滨组、固本抑瘤Ⅲ号联合吉西他滨组、固本抑瘤Ⅲ号组移植瘤体积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固本抑瘤Ⅲ号联合吉西他滨组体重下降明显,体重较对照组、吉西他滨组及固本抑瘤Ⅲ号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结论固本抑瘤Ⅲ号方具有增加吉西他滨化疗治疗人胰腺癌裸鼠腋下移植瘤疗效作用。

  • 标签: 胰腺癌 吉西他滨 裸鼠移植瘤 固本抑瘤Ⅲ号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建立利用CRISPR/Cas系统对小鼠MAD基因第二外显子基因编辑方法体系,并分析CRISPR/Cas对MAD基因编辑脱靶效应。方法通过CHOPCHOP网站设计位于小鼠MAD基因第二外显子靶点序列,并构建Cas?MAD载体,将该载体转染到NIH/3T3细胞中,通过嘌呤霉素筛选并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GFP,提取细胞转染基因组DNA,利用PCR方法,结合T7E分析和桑格尔测序,鉴定对小鼠MAD基因编辑情况,并对转染NIH/3T3细胞进行CRISPR/Cas脱靶效应分析。结果将Cas?MAD载体转染到NIH/3T3细胞并进行嘌呤霉素筛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大量表达GFP细胞,PCR结合T7E结果显示,以转染细胞DNA为模板扩增出228bpMADPCR产物,可被酶切成166bp和62bp片段,测序结果显示,成功对MAD基因第二外显子靶点进行基因编辑,脱靶效应分析未检测到CRISPR/Cas有对脱靶位点进行基因编辑。结论成功建立对小鼠MAD基因第二外显子进行基因编辑方法体系,设计对MAD基因编辑靶点未检测到脱靶效应发生。

  • 标签: CRISPR/Cas9 小鼠 MAD2L1 脱靶效应
  • 简介:目的利用护骨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OPGRANKRANKL)系统,探讨饲粮不同钙水平对生长期WHBE兔骨代谢影响。方法选择21只雄性断奶WHBE兔,随机分为3组(I、II、III组),分别饲以钙水平为095%,110%和130%,其他营养水平基本一致饲粮。实验期42d。实验结束,测定兔血清钙(Ca)、甲状旁腺素(PTH)和骨源碱性酶(BALP)含量;分别运用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WHBE兔骨组织进行OPGRANKRANKL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分析。最后以RANKL/OPG比值为指标,评估WHBE兔骨代谢饲粮钙水平相关。结果实验结果表明,I、II、III组血清Ca、PTH含量和BALP活力上差异无显著(P>0.05)。WHBE兔骨组织RANKLmRNA表达水平和RANKL/OPGmRNA比值均以II组最低,I、III组差异有显著(P<0.05)。钙水平对WHBE兔骨组织OPGRANKRANKL蛋白表达影响显著(P<0.01),II组和III组OPG蛋白表达阳性指数均极显著高于I组(P<0.01);II组兔骨组织RANK蛋白表达阳性指数则极显著低于I组和III组(P<0.01),RANKL/OPG蛋白表达阳性指数比值以II组最低,I组差异有显著(P<0.01)。此外,WHBE兔骨组织RANKL/OPGmRNA比值和蛋白表达阳性指数比值均与饲粮钙水平间存在显著二次曲线相关(R2=04068,08433,P<0.05,P<0.001)。结论生长期WHBE兔骨代谢饲粮钙水平间呈显著相关,当饲粮钙含量为110%时,生长期WHBE兔可获较理想骨代谢水平

  • 标签: OPG-RANK-RANKL系统 WHBE兔 骨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制作兔VX2肝癌模型新技术、新方法。方法将新西兰兔30只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为嵌插组、改良嵌插组和经皮穿剌组。分别按不同方法建立肝癌模型,于建模12、3周分别进行CT扫描,评估肿瘤大小。3周处死动物进行解剖,观察肝脏成瘤及转移情况,比较各组转移率,并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30只动物建模成功28只,成功率93%,经皮穿剌组有2只肝脏未见种植灶,嵌插组和改良嵌插组全部种植成功。改良嵌插组腹壁转移率显著低于嵌插组和经皮接种组。结论改良嵌插法3周内不会形成接种部位腹壁以及远处转移,是一种理想移植肝癌模型建模方法。

  • 标签: 兔VX2肿瘤 模型 嵌插改良技术
  • 简介:目的测定6~8龄Beagle犬正常生理、生化等数据,为药理、毒理试验提供对照参考.方法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血清激素水平、血压、呼吸、心电图、骨髓象、脏器系数等指标均按现临床检测方法进行.结果48头6~8龄Beagle犬(雌雄各半)正常生理、生化参数,血清激素水平,骨髓象及主要脏器系数均取得平均值及标准差范围.结论6~8龄正常Beaele犬生理、生化等参数个体差异较小,本研究结果可作为新药Beagle犬长毒试验中各项测试正常值参考.

  • 标签: 生理学 血液生物化学 骨髓 临床检测
  • 简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是艾滋病治疗主要方法,但也是导致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该治疗方法可能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tidereversetranscriptaseinhibitor,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inhibitors,PI)诱发骨质疏松症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NRTI和PI引发骨质疏松流行病学、可能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骨质疏松 艾滋病病毒 机制
  • 简介:目的克隆日本大耳白兔白毛黑眼系(白毛黑眼兔)眼部虹膜Trp1、Trp2基因,获取其完整外显子序列。进一步推测这两个基因编码蛋白,并分析其特征。方法从白毛黑眼兔黑色虹膜组织中提取RNA,并反转录成cDNA。利用来自小鼠、大鼠和人同源引物,扩增获得白毛黑眼兔Trp1、Trp2基因外显子片段。然后对已知片段进行3’RACE和5’RACE,从而获得白毛黑眼兔Trp1、Trp2基因外显子完整序列。利用相关软件对获得序列进行翻译和分析。结果首次获得了白毛黑眼兔Trp1、Trp2基因外显子全序列。该实验兔Trp1基因编码序列全长1604个碱基,其核苷酸序列与人相似度为87.9%,小鼠相似度为82.7%。TRP1成熟蛋白包含513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与人相似度为89.8%,小鼠相似度为86.6%。该实验兔Trp2基因序列全长1554个碱基,其核苷酸序列与人相似度为83.2%,小鼠相似度为81.9%。TRP2成熟蛋白包含494个氨基酸,其序列与人一致度为84.2%,小鼠一致度为84.4%。结论本研究获得TRP1、TRP2序列已知家兔酪氨酸相关蛋白家族成员TYR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这三种蛋白之间有较高相似度,并且TRP1和TRP2蛋白序列表现出了酪氨酸酶家族结构上保守和特有的结构特征。

  • 标签: 白毛黑眼兔 酪氨酸相关蛋白1 酪氨酸相关蛋白2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滋补肾阴方温补肾阳方对卵巢切除所致骨质疏松大鼠治疗作用。以探讨它们之间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49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滋阴组(灌服生药含量为1.05g/ml滋补肾阴方,按每100g体重0.7ml剂量),补阳组(灌服生药含量为0.78g/ml温补肾阳方,按每100g体重0.7ml剂量)。于造模3个月后开始给药,1次/日,连续6d,休息一天,再连续灌服6d。给药2个月后,将大鼠处死,取胫骨行不脱钙骨切片,甲苯胺蓝染色,对其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结果切除卵巢5个月后,大鼠胫骨TBV%显著降低,TRS%以及TFS%,AFS%,MAR,BFR,OSW和mAR皆显著增高。给大鼠灌服滋阴补肾方和温补肾阳方2个月后,均能使上述指标发生逆转,但程度有所不同,温补肾阳方效果要明显优于滋补肾阴方。结论滋补肾阴方温补肾阳方对卵巢切除所致骨质疏松均有明显治疗作用,但温补肾阳方疗效要优于滋阴补肾方。

  • 标签: 滋补肾阴方 温补肾阳方 卵巢切除 骨质疏松大鼠 治疗作用 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