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大学生对电话辅助心肺复苏接受度的调查研究,总结整理影响大学生在电话辅助心肺复苏上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往后T——CPR的推广作贡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选取湖南省长沙市医学院校和其他高校的4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200名医学生,200名非医学生。结果问卷回收率100%,认为目击者因素占97.5%,调度员相关因素占78%,相关法律因素占94%,临床技能因素占96%,社会舆论因素占34%,其他因素占25%。结论大学生对电话辅助心肺复苏虽持支持态度,但对其实施仍存在许多顾虑,最明显的是目击者因素,表明大部分人认为第一目击者是起着关键性作用的纽带;而临床技能因素也同等重要;对于相关法律因素也占90%以上,表明大家对自身安全保障的重视;调度员因素据参考其他研究分析,也同样是决定抢救过程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基于我国目前尚未开展因此知之者胜少。

  • 标签: 心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 SCA) 大学生(university students) 电话辅助心肺复苏(telephone&mdash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T&mdash &mdash CP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猪心肺复苏后肝脏的影响。方法选取实验用雄性五指山猪33头,体重(28±2)kg,建立心室纤颤模型,心肺复苏到达基础生命支持后存活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C组)与亚低温治疗组(M组)各15头,观察24 h;复苏前、复苏成功后0.5、1、2、4、6、12、24 h抽取静脉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同时应用ELASA法检测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对组间数据进行比较,方差齐时用LSD检验,不齐时用Tamhane T2检验。结果复苏成功后24 h时M组存活11头(73.3%)、C组存活8头(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9,P=0.225)。复苏后两组转氨酶均有升高,M组AST、ALT较C组升高幅度低(均P<0.05)。成功复苏后血液中TFN-α、IL-6的水平升高,4 h时达到高峰,之后下降,M组TNF-α水平在复苏后0.5、2、4、6 h较C组低(t=0.01、0.01、0.87、0.86,均P<0.05),M组IL-6浓度在复苏后0.5、1、2、4 h较C组低(t=0.23、0.78、0.11、0.80,均P<0.05)。结论复苏成功后,肝脏经历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TNF-α、IL-6等炎症介质的释放相关,亚低温治疗可抑制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复苏后肝脏的损伤程度,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亚低温 肝脏 炎症反应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影响院前及急诊抢救室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89例心搏呼吸骤停病例纳入本次研究,均接受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救治,分别观察和统计入组病例不同心肺复苏时段下的复苏成功率、有无电除颤的复苏成功率、插管以及有无目击者参与救治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入组89例心肺复苏病例中,16例心肺复苏成功,占18.0%,其中窦性心律恢复用时最短为3min,最长为30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最短为30min,最长为36h。开始心肺复苏时间越早,复苏成功率越高,二者呈正相关(P<0.05);有电除颤组以及有目击者参与救治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无电除颤组和无目击者参与的患者(P<0.05);插管耗时越短,复苏成功率越高(P<0.05)。结论开始心肺复苏救治的时间、有无应用电除颤救治、气管插管用时、有无目击者参与救治均是影响心搏呼吸骤停院前急诊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建议急诊救护人员合理应用电除颤手段,早期实施气管插管,及时改善患者脑部供氧状态;同时还应开展心肺复苏知识的宣教活动,普及急救常识和心肺复苏技术,以提高急诊科院前急救工作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心搏呼吸骤停 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 急诊抢救成功率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肺复苏后患者血乳酸、凝血机制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分析动态血乳酸、凝血机制对复苏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资料,按预后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回顾两组患者在心肺复苏后凝血机制的水平及在自主循环恢复后0h、2h、12h、24h血乳酸水平,并据APACHEⅡ评分,分组比较上述指标,分析患者的预后与血乳酸及凝血机制的关系。结果生存组自主循环恢复后2h、12h、24h血乳酸低于死亡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即刻生存组血乳酸与死亡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低于死亡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纤维蛋白原与死亡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PACHEⅡ评分越高,乳酸、PT、APTT、TT越高。结论血乳酸动态监测及凝血机制检测,二者联合是预测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的敏感指标。

  • 标签: 心肺复苏 乳酸 凝血功能 APACHEⅡ评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早期气管插管对其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此类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在心肺复苏电除颤之前进行气管插管加胸外心脏按压,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胸外心脏按压。结果实验组患者成功复苏11例、成功率为36.67%;出院后存活7例、存活率为23.33%;对照组患者成功复苏20例、成功率为66.67%;出院后存活16例,存活率为53.3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早期气管插管不会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反而会降低患者的存活率,对院内心脏骤停患者不建议早期气管插管。

  • 标签: 院内心脏骤停 早期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脑电图(EEG)分级与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模式分级分别联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心肺复苏(CPR)后患者脑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CPR后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清NSE、EEG分级和aEEG模式分级。根据CPR后3个月脑功能量表评分(CPC)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CPC 3~5分)和预后良好组(CPC 1~2分),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EEG模式分级联合血清NSE和aEEG分级联合血清NSE对CPR后脑功能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共纳入57例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3例;年龄(65±19)岁;EEG Young分级中,1级16例(28.1%),2~5级24例(42.1%),6级17例(29.8%);aEEG模式分级中,Ⅰ级11例(19.3%),Ⅱ级25例(43.9%),Ⅲ级21例(36.8%)。发病后3个月预后不良33例,预后良好24例。不同预后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预后两组患者EEG分级、aEEG分级、GCS分级和NS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SE、EEG和aEEG分级预测CPR后患者脑功能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82和0.85(均P<0.01),EEG分级联合血清NSE和aEEG分级联合血清NSE预测CPR后患者脑功能预后的AUC分别为0.90和0.92(均P<0.01)。EEG分级联合血清NSE最佳截断值为3.6时,敏感度为92.1%,特异度为77.0%;aEEG模式分级联合血清NSE最佳截断值为4.5时,敏感度为95.8%,特异度为79.0%。结论aEEG模式分级联合血清NSE较EEG分级联合血清NSE能够更准确地预测CPR后患者的脑功能,操作简单,适宜临床应用。

  • 标签: 心肺复苏 振幅整合脑电图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功能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急救复苏复苏后护理方法。方法对47例重度窒息新生儿按复苏方案进行急救复苏及护理。结果经积极抢救复苏与护理,4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成功,33例出现循环功能障碍,67.6%(23/34例)使用了CPAP治疗的患儿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成功复苏取决于产、儿、麻醉科的密切合作、及时气管插管。复苏后对患儿呼吸、循环的监测和护理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复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患者苏醒期的护理。方法对645例全麻患者苏醒期在复苏室严密的观察与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45例全麻患者在复苏室均顺利的度过麻醉苏醒期,各项生命指征基本平稳后安全返回病房。结论严密临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处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安全平衡地度过复苏期的关键。

  • 标签: 全麻 复苏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童媛媛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09年第5期
  • 机构:4万亿投资计划中70%以上可以直接带动工程机械需求,而今,这些效果正逐渐显露。固定资产的投资无疑是拉动内需的重要部分,同时随着石化炼化项目投资的逐步恢复,工程机械也在春天里逐步回暖。政策效果初显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对工程机械行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习惯了高增长的工程机械行业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销量下滑,似乎一下子还都无法适应。不过,政府提出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将未来5年的基建需求集中在09,10年释放,这对工程机械的需求无疑力度空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早期液体复苏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的基石,液体复苏的终点需多途径、多角度评估与把握。SAP早期液体复苏需要综合临床指标、压力指标、容量指标、微循环及组织氧代谢指标等各个监测参数,动态评估容量反应性与耐受性,监测大循环及微循环的灌注状态,把握复苏的阶段性,及时调整液体的晶胶比、速度等,防止过度补液导致肺水肿、腹腔高压等并发症,以不断提高SAP早期液体复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急性循环衰竭 液体复苏 血流动力学监测 微循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