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旨在通过交往合理性来解决人类社会的各种冲突,他坚信人因为可以具备交往理性而彼此在必要问题上通过商谈而达成基本的普遍性共识。这一思想适用于我国大学《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的改进,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两者有机融合。前者体现为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和协调,对学生的启发和诱导;后者体现为所有学生有权对所涉价值观进行独立思考、平等交流和自主选择。

  • 标签: 商谈伦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 简介:上海市伦理学会于2004年5月29日召开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学术研讨会,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吴振标、副会长朱贻庭主持了会议,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有关专家教授20余人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与会代表就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了学术交流,并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现综述如下:

  • 标签: 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 学术研讨会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 简介: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是"基础课"建设系统工程的着力点。为此,要解决好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的关系,突出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的针对性,做好实践教学的计划、实施和评价工作,等等。

  • 标签: “基础课” 针对性 时效性
  • 简介:受弗兰克意义治疗学的启发,本文尝试将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运用于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儒、道、佛的意义治疗分别体现为:儒家侣导孝梯人伦、仁义为教,提出了人伦教化的落实,井强调主体的自觉性:“我,就在这里”。道家尊道贵德、慈俭虚静、自然无为,开启了自然天地的奥蕴,并点示了场域的和谐性:“我,归返天地”。佛教强调悲智双运、涅Pan寂静、缘起性空,深化了意识层次的分析,并廊清了意识的透明性:“我,当下空无”。

  • 标签: 儒家 释家 道家 心性道德 意义治疗 心理辅导
  • 简介:道德为基础来推动法治国家的建设,不仅求所立之法为体现基本道德精神的良法、善法,还将道德理念、道德价值、道德追求等贯穿于执政、执法、司法、守法的全过程,真正发挥道德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在立法环节,将道德价值和精神渗入立法过程的始终,保证所立之法都为良法;在执法环节,培育执法者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使之真正做到严格执法;在司法环节,促使司法工作者将公平正义作为首的道德价值追求,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树立道德信仰,真正做到公正司法;在守法环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构建全民守法的道德基础,凝聚全民守法的道德共识,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的群众道德支撑。

  • 标签: 依法治国 法治国家 道德基础
  • 简介:<正>道德建设是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系统地提出了道德建设的任务和具体内容,为我国新时期伦理道德建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同志指出:“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5页)

  • 标签: 伦理道德建设 邓小平同志 共产主义道德 《邓小平文选》 增订本 社会风气
  • 简介:儒家道德哲学是由三个层次的基本内容构成的整体结构,它为我们研究黄宗羲的道德哲学思想提供了诠释框架。黄宗羲的道德哲学集儒家道德哲学之大成,在价值目标上强调仁义事功的统一;在道德哲学的形上基础上,强调主宰流行的统一;在实现道德价值目标的路径上,强调本体功夫的统一。黄宗羲道德哲学思想的这些特点,对于晚明的空疏学风有补偏救弊之功,同时对当时经世致用实学思潮的兴起也有推波助浪之效。

  • 标签: 黄宗羲 道德哲学 仁义 事功 主宰 流行
  • 简介:中国儒家伦理文化非常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并将之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孔子、孟子开创了儒家文化发展之先河,在他们那里有着非常丰富而精辟的道德修养思想.在如何通过道德修养铸造自我品性方面,孔子和孟子既具有认知上的共同性和传承性,同时又具有各自的思想特色,对之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和开发其中之思想精髓和理论精华,对于开启我们今日之心智无疑大有裨益.

  • 标签: 孔子 孟子 道德修养
  • 简介:在魏晋玄学中,王溺的哲学思想起了奠基者的意义,他的哲学比较好地表达了魏晋玄学的主题,也比较好地实现了儒道思想的会通;既建立了自己本体论哲学,也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现实关怀以及价值主张。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康德思想比较,存有许多相通之处。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他的自由境界、道德追求以及价值取向和魏晋玄学有许多可比性,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就构成了两者超越时空的对话。

  • 标签: 崇本息末 崇本举末 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 以无为本 信仰上帝
  • 简介:<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举办的李奇同志道德思想研讨会于1993年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首都的著名哲学和伦理学者、她的战友、同志学生,以及来自天津、湖南、四川、山东、陕西等省市的伦理学者约50余人参加了会议。李奇同志是我国著名的伦理学家,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北平作地下工作。1938年到延安,先在马列学院学习,以后长期在出版、教育和党的宣传部门工作。1955年调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开始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和伦理学。她是

  • 标签: 李奇 道德思想 研究伦理学 研讨会 伦理学者 哲学研究
  • 简介:道德需要、道德层次新时期道德建设陈小明一、道德需要与道德层次道德不仅是客观规范,而且也是人的内在需要。个人之所以需要道德,是因为:第一,道德是使个人在社会中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道德是运用社会舆论、良心等力量来影响人的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社...

  • 标签: 道德需要 道德层次 新时期道德 道德建设 道德义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简介:道德生活是人们通过正确处理相互之间的利益,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身幸福的过程.它具有自为性、精神性和创造性的特点.道德生活蕴含于现实生活之中又超越现实生活.道德生活的实现既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在条件,更有赖于其内在要素,而连接外在条件内在要素的桥梁和中介则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加以规范和引导,使人们在追求幸福中过上一种有道德的生活.

  • 标签: 道德生活 精神生活 道德教育
  • 简介:<正>孟子(约公元前371——289年),战国中期思想家、教育家。从总体上说,他的哲学是唯心主义的。他倡导先验的性善论,认为人人生下来都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四端”,四种道德萌芽(见《孟子·公孙丑上》,以下仅注篇名)。并且认为这四种道德萌芽是天赋予人的,只要人们善于发挥理性自觉,扩充“四端”,

  • 标签: 孟子 道德思想 唯物主义 水火 道德观念 齐都
  • 简介:<正>在任何一部社会学思想史或社会学理论教科书中,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克姆(EmileDurkheim,1858—1917)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提到杜尔克姆对社会学理论的杰出贡献,人们往往专注于这位“实证社会学先锋”的功能主义分析方法,宗教社会学和社会劳动分工论,却很少有人对他的道德社会学学说进行系统的研究。事实上,在现代社会领域,从来没有一位社会学家象杜尔克姆那样,对困扰着人类思想行动的道德问题作过如此广泛和深入的探讨。本文试图对贯穿在其主要著作中的道德社会学思想作一客观和科学的评析,以期对我国现阶段的两个文明建设有所启示。

  • 标签: 杜尔克姆 道德社会学 社会劳动分工 社会事实 道德规范 自杀论
  • 简介:管子之著作对法治思想的论述可谓卷帙浩繁,各种关于“道法”的追问亦由是而生。对管子之法伦理思想的探究,重现“缘法而致道”的法伦理图景,或许是理解管子之根基。“引道而入法”乃是管子法治思想之伦理根源,其规范性建构乃是管子为“以法治国”这一统治模式所设立的先决条件;“良法民心”乃是管子法治思想之伦理要义,其道德性诉求乃是管子所推崇之“法制模式”的应然标准;“至道宝用”乃是管子法治思想之伦理功效,其现实性作用乃是管子所宣扬的“国道盛行”之目标为君王臣民所带来的实然福祉;“严法教化”乃是管子法治思想之伦理形式,其明晰性结构乃是管子推崇的“赏罚明晰”之理念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制度。

  • 标签: 管子 法治
  • 简介:作为公民伦理规范的公民道德,依据公民行为的范围和性质以及来自于生活领域的分域看待,即公民道德本身的不同侧重,可以区分为“公民的道德“(公民)公共道德”的双重意蕴。而公共领域因其所具有的公共性、自由开放性、交往实践性和商谈伦理性等精神特质,不但成为公民公共道德的真实存在之域,更公共道德的价值期许之间有着融洽的契合互动。而由公民道德的形上关照到形下践行,同样需要我们在对话的场域中给出理性而合理的看待,即公民道德的践行和提升,需要制度法律的支持和保障,需要来自公民道德教育的长期努力。需要公民在文化传统体认基础之上的道德自觉。

  • 标签: 公民道德 公共道德 公共领域 价值期许 践行维度
  • 简介:<正>一位外国哲学家曾这样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友谊问题是仅属于道德领域的问题。”我认为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一个在社会中生活的人,如何交友,怎样认识和看待朋友之间的友谊,这本身确是一个道德问题。不仅友谊的缔结,需要道德的指导,而且友谊的发展和巩固还要靠道德来维系。反过来,友谊产生以后又会对道德发生影响,真正的友谊会促进人们精神境界

  • 标签: 友谊观 人与人 道德领域 精神境界 交友之道 外国哲学
  • 简介:<正>“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是不是道德基础和道德原则教育?”起初我回答说,数学内容本身,数学的逻辑精确性趋向以及概念和结论的确定性,无疑会激起正直诚实的内在要求。其次,教师本身酷爱课题,会使他去积极培养学生类似的感情,同时也向他们指明了认识的乐趣,以及掌握了认识定量法的人类理智的能力。教师这种积极性在道德上是深刻的,以致于我们不由得参与到形成学生道德基础的过程中去了。我的老师A·R·辛欣曾讲:钻研数学科学必然会在青年人身上循序渐进地培养出许多道德色彩明显,并进而能够成为其主要品德因素的特点。在数学教育所形成的特征中,辛欣指出了真诚、正直、坚韧和勇敢四点。人们都明白,数学教师是不可能搞欺骗的,任何自高自大和

  • 标签: 数学教育 数学教师 数学科学 学生道德 培养学生 道德基础
  • 简介:阴阳"是传统中国哲学的古老学说。在古代中国,情感主义者(如孟子和王阳明)都没有把阴阳作为其道德理论的基础,但事实上,中国的阴阳思想为18世纪欧洲情感主义奠定了基础。在情感主义伦理学中,"阴"可以理解为潜在能力,"阳"可以理解为理性目标,二者具有必然的补充性。阴阳可以视为个体和整体意义上的道德情感论的基础,并有可能通过阴阳范畴将情感主义伦理学加以规范化。

  • 标签: 道德情感主义
  • 简介:<正>身处纷纷扰扰的世界,一个有智慧的人,对于人生、功名、应采取什么态度?如何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既幸福又有价值呢?一个人如果有一种平静欢愉的气质、健全的体魄、并有理智清明、洞察事理、意欲温和、心地善良的心理,这些都不是身份财富所能代替的。有了这些,即使在贫乏的环境中也能怡然自

  • 标签: 心理健康 物质自我 社会自我 自我安慰 道德行为 理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