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10月31日-11月2日,由中国教育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主办、浙江大学教育院承办的中国教育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2014年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该领域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浙江大学,共同探讨在教育领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政策主题。论坛围绕'积极推进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约束与创新'进行理论研讨和实践考察。10月31日,论坛开幕式由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刘复兴主持,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周谷平、浙江大学教育

  • 标签: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 体系建设 分会论坛
  • 简介:中国各法学年会是法学各个学科一年召开一次的盛会。从年会关注的主题、发言人的报告,以及分会场讨论的热点议题,可总结梳理出法学各学科理论发展动态,学术成就及司法改革成果。本期选取刊发奋学会年会精要,以期从中了解把握2015年中国法治发展的进程与总况。

  • 标签: 法学研究 年会 中国 学会 改革成果 学术成就
  • 简介:德国"双元制"、美国"社区学院"、澳大利亚TAFE、新加坡"教学工厂"等职业教育模式,都是当今世界主要职业教育体系的典型范例。科学地考察分析、吸收借鉴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及其建设经验,对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世界职业教育体系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考察 启示
  • 简介:今年以来,国人对于我国法律教育屡有不满的表示.其中对于我国法律教育之现状能加以详细之分析及正确之批评的,固非尽无;但其言论失当或流于空泛的,实也不在少数.这类言论,可略分为二派;现在为便利起见,可以把两种称号加给它们,就是“高调派”与“低调派”.那些高调派的言论,只知从事于现状之批评与攻击;虽口口声声说中国的法律教育亟须改良,而对于改良之具体方法,则毫无主张提出,以供国人之参考.

  • 标签: 法律教育 中国 补救 言论 批评 现状
  • 简介:德治是中国古代延绵数千年的治国传统,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官德教育资源。系统分析中国古代官德教育的内容体系与实施途径,把握其内在机理,对新时期干部的官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启示。

  • 标签: 官德教育 内容体系 实施途径 方法论启示 经验启示
  • 简介:在民国时期,以东吴大学法学院为代表的英美法教育取得了一定成就.从设立初衷、办学宗旨、学制安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选聘等方面考察,东吴法学院均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与有益探索.放宽历史的视界,从东吴法学院的成功来看英美法教育在近代中国的命运,其所处的特定地点和时代背景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东吴法学院在这种历史背景和特定空间中取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成功,我们需要辩证地客观看待.

  • 标签: 英美法教育 东吴大学 东吴法学院 英美法
  • 简介:我国现有高校《中国法制史》教材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采用西方法学教材编排结构,与中国传统法制文明不完全适合。二,部分重要内容被简单化,甚至遗漏。三,内容单薄、观点陈旧。四,部分内容选取失当,挂一漏万。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谋体教学方式和比较分析方法,实现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建设输送合格人才的目标。

  • 标签: 教学改革 教材 教学方法
  • 简介:检察官职业胜任能力目前存在职业认同定力较低,职业行为能力不足,职业创新潜力存在危机等问题。影响职业胜任能力的关键变量包括知识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建议通过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严格评定能力等级和择优使用检察官,打造激励平台,鼓励个人能力全面升级等途径,实现检察官职业胜任能力的提升。

  • 标签: 检察官 职业胜任能力 复合型知识结构
  • 简介:自从1993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职业打假”现象在近20年不断发展。在这20年期间,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法制体系不断完善,“职业打假”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个人的单打独斗方式发展到具有丰富经验的团队合作打假模式,甚至出现了专门的“职业打假”公司,形成了一个产业。“职业打假”的收益也从每次索赔几百元升至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 标签: 职业打假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执法 法制体系 团队合作
  • 简介:目前,我国的法治建设,正处在由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成到全面建设法治体系的过渡阶段,法治建设瓶颈的突破,有赖于法律职业群体的培养和壮大。构建我国法律职业伦理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共同价值观的要义之一。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要求下,职业伦理应该成为调整法律职业关系的指导性理论,而对法治思维的解读离不开职业伦理内容中天然蕴含的功能论证、意识形态、方法论及德性自我等属性的引领,在上述几个方面的界定与阐示之下,检察官的职业伦理观能够觅求到自身的正当性。

  • 标签: 法治思维 功能论证 意识形态 方法论 德性自我
  • 简介:"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坚守这最后一道防线的司法人员,不仅应具备相应的高素质,而且,对其履行法定职责,应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有效的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高素质的司法人员尽心尽责地不懈努力,而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能够得到全面而有效的保护,则是其不可缺少的基础。

  • 标签: 司法人员 职业保障 刑事审判 检察官法 疑罪从无 无罪判决
  • 简介:我国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在诉讼代理的职业化方面并没有明显的推进。民事诉讼不仅仅是解决纠纷的方式,它还是法院用来"确定何为法律的手段"。相关国家就民事诉讼的代理均采用律师代理或强制律师代理的制度。法律职业者作为诉讼代理人的参与是健全的司法制度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国民事诉讼代理职业化的推进,存在着从观念认识到制度安排方面的诸多障碍。要改变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的种种负面效应,只有正视民事诉讼的理性空间,动员法律共同体的力量,才能达到充分保护当事人权益和维护民事诉讼程序良性运行的目的。

  • 标签: 民事诉讼 诉讼代理 职业代理 法律职业
  • 简介:构建法治中国中国当代社会的基本共识,也是执政党法治观的集中表达。共同建设法治观和一体建设法治观建立在法律的同一性原则上,也承认了国家、执政党和社会的相对独立性。执政党法治观是构建中国国家法治观的前提,其落脚点在于对中国国家共同体的具体阐释。从法律的规范角度理解中国国家共同体,显示出其与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和政治中国等视角在方法论、内容上和目标上的差异。法律共同体揭示了公民身份对法治中国的构成性功能。法律下的中国作为一个时代命题需要处理政府集权和行政集权、宪法建制与公民忠诚、全球规则与中国国家行为等关系,破解国家权力高度统一与集体能力低下的历史悖论,创造国家治理能力法治化的总体性方案。

  • 标签: 法治 法律共同体 公民忠诚 集权 治理能力
  • 简介:国际法的中国观念是中国国际法理论的一部分,是中国特色法治理论的一个方面。国际法的中国观念要求充分利用法学理论的观点,并采用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跨学科研究,寻求适当的国际法认识。就当前而言,中国适于采取一种尊重现实、基于现实的国际法观念,并进而探求这种观念的理论阐释能力和现实指导意义。中国所宜采取的现实主义国际法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观察和思考国际法存在时秉持务实求实的精神,在国际关系的情境中准确而科学地认知国际法,避免过于乐观的理想主义迷思,也要避免国际法虚无主义,不能将国际法仅仅看成没有确定性的实证道德;二是分析国际法问题吸收和借鉴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观点,认识到国家权力与权力体系对于国际法发展变化的核心作用。通过确立国际法的现实主义观念,可以加深中国国际法的理论化程度和实践针对性,并进而为形成国际法治的中国理论创造条件。

  • 标签: 国际法 观念 中国 理论 实践
  • 简介: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作为党员比例近占85%的检察队伍,必须结合党性锤炼进一步升华检察职业良知。原因在于,共产党的党性原则与检察职业良知恰在"为民"这个节点上予以契合。检察机关的广大干警只有在党性锤炼中,牢固树立法治信仰,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育真善美的人文情怀,才能进一步培育和提升检察职业良知。

  • 标签: 党性锤炼 职业良知 五种意识
  • 简介:中国海商法研究》(季刊,原名为《中国海商法年刊》)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管、中国海商法协会和大连海事大学主办,是2014—2015年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本刊前身《中国海商法年刊》创刊于1990年,2009年5月,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改为季刊出版发行,是我国目前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海商法和海洋法等涉海领域法律问题研究的学术期刊。主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主要起草人之一、著名海商法学专家司玉琢教授担任。

  • 标签: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海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 社会科学研究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简称《海商法》)通过和实施以来,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海商法》与国际国内的立法发展不相适应,存在着内容服从形式的缺陷。为了顺应海洋战略新形势,遵循海法的内在性规律,契合海法的现代化特征,中国应当尽快编纂中国海法典。编纂中国海法典应坚持开放性、前瞻性、协同性原则。海法典编纂的第一步是修改《海商法》相关条款,整合司法解释;第二步是扩大其适用范围,增加航运贸易发展与海洋时代所需要的规范内容,将涉海相关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规范及相应程序统一纳入海法典。

  • 标签: 《海商法》 海法 海法典编纂 编纂动因 编纂原则 法典体系
  • 简介:中国海商法研究》(季刊,原名为《中国海商法年刊》)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管、中国海商法协会和大连海事大学主办,是2014—2015年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本刊前身《中国海商法年刊》创刊于1990年,2009年5月,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改为季刊出版发行,是我国目前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海商法和海洋法等涉海领域法律问题研究的学术期刊。主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主要起草人之一、著名海商法学专家司玉琢教授担任。

  • 标签: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海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 社会科学研究
  • 简介:章太炎的许多同代人都不约而同地信奉进化主义,他们或乐观,或悲观地专事体系,寻找着精神界"支点"。在老派读书人中,只有章太炎一个人觉察到"学问"的不济,并坦率地说出来,承认文章思想学术的"狼狈感",所以他要果敢地革命道德,提倡行动主义的佛家信念,钟情于上古法家立场。本文着重梳理章太炎对公理、进化、代议制、宪政等欧美政治—法律概念的态度,为这位"有学问的革命家"描画出思想姿态,也为他在中国近代法律史中寻找一席之地。

  • 标签: 章太炎 近代 进化 法治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