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对压力损伤研究的深入,压力损伤相关疼痛逐渐受到关注,但是其定义尚不统一,且缺乏针对的评估工具。本研究系统检索了1995—2019年发表的压力损伤相关疼痛相关的中英文文献,运用Rodgers的演化概念分析法系统分析其概念,明确其定义属性、前因后果。提出压力损伤相关疼痛的属性,同时对慢性伤口相关疼痛和伤口相关疼痛等相关概念进行澄清,并用典型病例阐明概念。为压力损伤相关疼痛的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疼痛 概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raden压力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Braden压力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根据评分情况针对对患者实施护理,护理前、后进行Braden评分,护理后统计两组患者压力损伤情况及住院时间,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对两组患者进行预后评价。结果护理后,两组Braden评分较护理前升高,研究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压力损伤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CS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aden压力损伤风险评估量表的运用可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提高Braden评分,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 重症颅脑损伤 术后昏迷患者 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症晚期患者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住院的10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需要制定完整的资料登记表,在患者入院后2 h以内进行首次压力损伤危险评估以评估其皮肤情况。对患者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压疮危险评估表(Braden评分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情况进行测定与评估。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各因素与压力损伤的相关。结果10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压力损伤,院内获得压力损伤的发生率为(5.00%);其中男性患者3例(60.00%),女性患者2例(40.00%);年龄范围38~89岁;其中有1例(20.00%)患者为1期压力损伤,3例(60.00%)患者中为2期压力损伤,1例(20.00%)患者为不可分期损伤;不同年龄、Braden评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KFS量表评分的患者发生压力损伤的情况比较(χ2=7.916、34.657、5.432、18.034、38.922,均P<0.05);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血红蛋白水平、年龄≥70岁、KPS评分≤30分、Braden评分≤16分癌症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高血红蛋白水平、年龄<70岁、KPS评分>30分、Braden评分>16分癌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34、5.432、7.916、38.922、34.657,均P<0.05);将压力损伤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作为自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血红蛋白水平、年龄≥70岁、KPS评分≤30分、Braden评分≤16分均是癌症晚期出现压力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KFS评分、Braden评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均与癌症晚期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情况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均是癌症晚期患者压力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肿瘤 晚期 营养水平 白蛋白 血红蛋白 卡氏功能状态评分 危险因素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手术患者由于术中持续受压无法变换体位、使用手术器械辅助治疗、麻醉状态、术中失血以及局部持续潮湿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是院内压力损伤的高危人群。本文就围术期患者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评估工具、预防措施等进行综述。

  • 标签: 围术期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压力损伤(PI)在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为我国开展PI研究提供思路及参考依据。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护理领域发表的PI相关文献,并应用CiteSpace软件对其国家、研究机构、高频关键词等进行文献数据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927篇英文文献。护理领域的PI相关研究从1999年开始开展,2004年之后整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发文数量最多,为102篇。PI护理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是PI的预防、流行情况、危险因素、护理、风险评估及评价。护理领域PI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PI的风险评估、护士对PI的知识及态度等。结论CiteSpace软件能直观展示PI护理领域的热点和趋势。本研究PI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可为我国PI护理领域的科研探索与临床实践提供借鉴与方向。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CiteSpace软件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压力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压力损伤认知、行为与照顾负担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Teach-back法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压力损伤高危患者主要照顾者100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其对压力损伤认知、行为与照顾负担的现状,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影响因素,并观察采用Teach-back法干预前后照顾者压力损伤认知、行为与照顾负担的变化。结果压力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压力损伤认知总分为(47.56±2.15)分,行为总分为(38.34±3.18)分,照顾负担总分为(9.78±1.25)分;性别为女性、婚姻状况为已婚、接受过相关知识教育、人均月收入≥3 000元的压力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认知行为得分较高,照顾负担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是影响照顾者压力损伤认知和行为的因素,性别、婚姻状况和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是影响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因素;采用Teach-back法干预后,100名压力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的压力损伤认知和行为总分均较干预前增高,照顾负担总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压力损伤认知、行为水平较低,照顾负担较重,且受照顾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的影响,通过Teach-back法干预后,照顾者的压力损伤认知、行为和照顾负担均能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照顾负担 Teach-back法
  • 简介:摘要通过系统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专家临床经验及意见,对术中获得压力损伤的部分术语、评估、预防和围术期的护理策略的专家推荐进行修改和完善,对预防与护理方法、流程、风险点预警提示等内容的理论及实践指导达成共识,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临床参考。

  • 标签: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护理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压双膝垫在危重患者压力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4月浙江省台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15)与试验组(n=320)。在常规卧位的基础上,对照组将R型垫放置在背后的肩膀到骨盆上方,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患者下肢稍微弯曲并放置在自行设计的解压双膝垫上。评价两组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率、骶尾部及足跟处皮肤的压力、支撑用具在位率、DVT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率为0.63%(2/320),低于对照组的3.17%(10/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骶尾部、足跟处的压力分别为(66.10±13.43)、0 mmHg,低于对照组的(75.08±12.03)、(22.26±6.2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的支撑用具在位率为89.62%(190/212),高于对照组的52.63%(100/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VT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解压双膝垫可降低压力损伤发生率、骶尾部及足跟处皮肤的压力,提高支撑用具在位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危重病 皮肤护理 压力性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压力损伤是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超声检查显示不同的皮下结构其回声不同,有助于定位、定性、定量评价压力损伤压力损伤在超声中可表现为组织结构紊乱、低回声病变、筋膜不连续及不均匀低回声区域等征象;不同的超声征象联合临床分期,为早期实施目标导向性干预提供了客观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压力性损伤 重症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项培训对提升内科病区低年资护士压力损伤防控能力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在宜兴市某二级甲等医院内科病区工作的40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结果干预后的理论考核成绩为(92.88±4.65)分,高于干预前的(80.25±8.69)分,干预后实践考核成绩(91.63±4.14)分,高于干预前的(79.25±8.74)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科病区低年资护士进行压力损伤防控的专项能力培训,提高了低年资护士压力损伤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提升了其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增强了护士的职业认同感,稳定了护理队伍。

  • 标签: 护士 压力性损伤 在职培训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存在压力损伤风险出院患者的现况,并分析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的54家医联体单位进行横断面调查,将2019年8月—2020年6月出院时存在压力损伤风险的患者及其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表、临床检验资料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Barthel指数、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FCTI)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09份,回收有效问卷40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压力损伤轻度危险患者224例(54.8%),中度危险患者74例(18.1%),高度危险患者89例(21.8%),极度危险患者22例(5.4%)。409例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检验资料、自理能力等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风险等级患者照顾者的FCT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OR=1.103,95%CI:1.006~1.209,P=0.035)、照顾者照顾能力(OR=1.060,95%CI:1.017~1.104,P=0.005)、大便失禁(OR=14.112,95%CI:2.505~79.497,P=0.003)、留置导尿管(OR=3.111,95%CI:1.332~7.269,P=0.009)、重度依赖(OR=15.705,95%CI:2.655~92.918,P=0.002)是出院患者压力损伤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Braden评分≤18分的出院患者中,压力损伤中度危险及以上者占45.2%(185/409)。应重点关注白细胞水平高、照顾者照顾能力弱、留置导尿管和自理能力等级为重度依赖的出院患者,以预防压力损伤发生。

  • 标签: 压力性溃疡 压力性损伤 出院患者 风险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移动医疗在压力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移动医疗在压力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其应用形式主要包括微信平台、互联网、移动应用程序等服务内容,分析其在应用、法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以期为移动医疗在我国压力损伤患者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综述 压力性损伤 移动医疗
  • 作者: 张纯 吴倩如 张頔 王宁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眼部神经损伤的保护重建保护与康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19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100730
  • 简介:摘要青光眼是由于视神经病变导致视野缺损的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其典型的病理表现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丢失。病理性眼压升高为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然而在许多正常眼压青光眼中,即使眼压正常,患者仍出现进展性视神经损伤及视野缺损,说明除了高眼压因素外,非眼压因素在青光眼发病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微循环障碍、自由基、跨筛板压力梯度变化、兴奋毒性反应、神经营养因子剥夺、轴浆断流、免疫失衡、胶质细胞活化这些非眼压因素在青光眼视神经损伤过程中的作用。(中华眼科杂志,2020,56:549-556)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循证护理对预防脑卒中瘫痪患者压力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合并瘫痪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运用FMA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选用SF-36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压力损伤发生率为12.73%,明显低于对照组30.91%,压力损伤严重程度整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上肢、下肢评分分别为(45.41±4.30)分、(20.46±2.48)分,均高于对照组(33.46±3.75)分、(14.43±2.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中医循证护理对脑卒中瘫痪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压力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瘫痪 中医循证护理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重症患者压力损伤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效果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9年2—9月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患者,采用队列研究,收集患者相关资料,以是否发生压力损伤为因变量,对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风险分层和预测效果检验。结果重症患者329例,发生压力损伤48例;对11个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血乳酸、体温、ICU住院日数、Braden评分、意识状态、年龄、升压药物治疗是压力损伤发生的可疑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575~3.694,χ2值为6.800、30.510、6.344,P<0.05或0.01);可疑影响因素带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入ICU 24 h内体温、Braden评分、意识状态、年龄及ICU住院时间是压力损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0.01),建立预测模型。内部验证构建模型有统计学意义且拟合度好,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2.2%;根据模型进行风险分层,高危组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3.371,P<0.01);临床验证预测效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结论构建的预测模型是重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客观指标科学组合有统计学意义;有预测重症患者发生压力损伤风险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对重症患者风险分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预测模型 结构化评估 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同时研究其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进行治疗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Braden评估量表进行压力损伤风险评估。利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s多因素对患者康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该院80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Braden评估量表分数为(15.98±0.12)分,处于危险水平。经过单因素分析,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翻身频率、床单更换清洗频率、身体清洁频率、床上运动频率、是否出现代谢紊乱、是否具有皮肤病、是否使用减压工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偏大、营养状况不良、翻身频率低、床单更换清洗频率低、身体清洁频率低、床上运动频率低、出现代谢紊乱、具有皮肤病、不使用减压工具均是导致患者出现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损伤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平时应对患者进行清洁及翻身等护理。

  • 标签: 长期卧床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重症患者压力损伤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效果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9年2—9月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患者,采用队列研究,收集患者相关资料,以是否发生压力损伤为因变量,对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风险分层和预测效果检验。结果重症患者329例,发生压力损伤48例;对11个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血乳酸、体温、ICU住院日数、Braden评分、意识状态、年龄、升压药物治疗是压力损伤发生的可疑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575~3.694,χ2值为6.800、30.510、6.344,P<0.05或0.01);可疑影响因素带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入ICU 24 h内体温、Braden评分、意识状态、年龄及ICU住院时间是压力损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0.01),建立预测模型。内部验证构建模型有统计学意义且拟合度好,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2.2%;根据模型进行风险分层,高危组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3.371,P<0.01);临床验证预测效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结论构建的预测模型是重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客观指标科学组合有统计学意义;有预测重症患者发生压力损伤风险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对重症患者风险分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预测模型 结构化评估 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证据构建无创机械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损伤预防方案,为预防面部压力损伤提供指导。方法在前期证据总结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无创机械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损伤预防方案专家函询问卷,于2020年11月—2021年3月,通过德尔菲法构建基于证据的无创机械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损伤预防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4,变异系数分别为0~0.29、0~0.22。最终构建的无创机械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损伤预防方案包括评估、预防策略、多学科团队合作、教育培训、实施流程。结论基于证据构建的无创机械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损伤预防方案具有较高的可靠,对于面部压力损伤的预防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作用,同时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通气机,机械 压力性损伤 预防 德尔菲法 方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