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临床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压力损伤的防范作用及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的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综合护理(观察组,n=40)与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40)压力损伤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压力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压力损伤发生率,增强护理水平。

  • 标签: 重症脑外伤 手术昏迷 综合护理 压力性损伤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改良膀胱容量-压力监测在脊髓损伤(SCI)患者不同时期神经源膀胱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SCI神经源膀胱功能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n=42)在SCI不同时期予以改良膀胱容量-压力监测,并进行康复训练;参照组(n=42)则予以常规康复疗法,对比二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膀胱分级1--2级占比显著高于参照组(97.62%>80.95%),实验组患者的膀胱容量、自主排尿量、残余尿量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4.76%<23.81%),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SCI神经源膀胱功能障碍者的康复护理中采用改良膀胱容量-压力监测法,对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膀胱容量-压力监测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 膀胱功能
  • 简介:摘要腹部闭合损伤常发生在生产、交通事故、生活不良事故中。病人的预后是否良好决定于有无合并其它内脏部位损伤,腹部闭合损伤常会合并伴有其他部位伤,如脑外伤、胸外伤、骨折等,掩盖了原病史和临床体征,而使其诊断不易明确,延误最佳治疗时间。病人常会因为某些表现轻微的身体部位损伤,造成病人腹部内脏器损伤。因此,对腹部闭合损伤病人,必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反复影像学及其它检查,妥善进行有效处理,以免延误最佳诊断和治疗。本文探讨腹部闭合损伤的研究进展,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 标签: 腹部 闭合性损伤 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CT对腹部闭合损伤诊断价值的研究。方法收集我院40例腹部闭合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重点分析损伤脏器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同时对CT检查技术进行总结。结果CT扫描发现腹部实质脏器损伤31例,其中肝、脾、肾及胰损伤分别为10,13,7,1例。空腔脏器损伤3例,其中十二指肠损伤2例、膀胱破裂1例。多脏器损伤2例,腹后壁损伤1例。扫描结果可清楚地显示脏器损伤及其并发出血的程度和范围,对于后腹膜腔、腹壁及骨骼等的损伤,CT检查具有独到之处。结论CT及腹部超声均可作为腹部闭合损伤诊断的有效手段,但相对腹部超声,CT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可有效降低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值得作为有明显临床特征的腹部闭合损伤首选诊断方案。

  • 标签: CT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损伤肾出血的介入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86例肾脏损伤出血患者,采用肾动脉造影,明确肾动脉损伤的部位及程度,采用明胶海绵或弹簧圈对出血动脉行超选择栓塞治疗。结果86例患者经超选择插管明胶海绵颗粒或金属弹簧圈栓塞后,均能有效止血。栓塞后造影显示出血动脉中断闭塞,肾动脉出血征象消失。术后1-3d肉眼血尿消失。在随访时发现均未再次发生出血情况,未见继发性肾功能损害发生。结论对保守治疗无效的肾损伤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肾功能损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损伤性 肾出血 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职业压力与工作疲劳的相关。方法选取市医院临床护士100例,为其开展工作压力和工作疲劳情况评价。结果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量表评分为,疲劳量表-14评分为。临床护士的工作疲劳和工作压力呈现出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临床护士职业压力的增大将会导致工作疲劳度的增加,因此需做好减压工作,由此使临床护士的工作疲劳度降低。

  • 标签: 临床护士 工作压力 工作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上颌骨复合损伤的病例特点、救治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52例上颌骨复合型损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152例患者当中,有2例患者在抢救中就已经死亡,其余的150例患者当中治愈率为32.67%。上颌骨闭合性骨折的治愈率要比开放性骨折的治愈率更高,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要比保守治疗的效果更好,一期手术的治愈率明显要比二期手术的治愈率更高。结论上颌骨复合损伤患者之所以抢救不成功是因为抢救中出现了出血和窒息的情况,在治疗效果方面通常会受到接受治疗的时间、手术的方法和治疗的方法的影响,所以对患者要尽早的实施坚强内固定治疗。

  • 标签: 上颌骨 复合性损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鲜马铃薯外敷对药物渗出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本院于2014年10月~2017年2月接收的74例药物渗出组织损伤患者纳为班次研究对象,并遵照临床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别分为相对应的两组(参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区别治疗。采用浓度为50.00%的硫酸镁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予以新鲜马铃薯进行外敷治疗,而后有参与本次研究的相关工作人员就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与临床疗效进行客观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在临床疗效与症状改善时间的相关数据中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68%。结论与常规的治疗相比,采用新鲜马铃薯持续外敷药物渗出组织损伤患者患处的皮肤,可在有效加快症状改善速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大力借鉴与推广。

  • 标签: 马铃薯 外敷 硫酸镁 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腹部闭合损伤常发生在生产、交通事故、生活不良事故中。病人的预后是否良好决定于有无合并其它内脏部位损伤,腹部闭合损伤常会合并伴有其他部位伤,如脑外伤、胸外伤、骨折等,掩盖了原病史和临床体征,而使其诊断不易明确,延误最佳治疗时间。病人常会因为某些表现轻微的身体部位损伤,造成病人腹部内脏器损伤。因此,对腹部闭合损伤病人,必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反复影像学及其它检查,妥善进行有效处理,以免延误最佳诊断和治疗。本文探讨腹部闭合损伤的研究进展,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 标签: 腹部 闭合性损伤 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因此部分人群在生活中都会饮用一些酒精类的饮品,以促进自身生活品质的提升。但是部分人群由于对于酒精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致使自身的身体健康受到了酒精的严重影响,从而导致自身的肝脏器官受到了严重的损伤,最终形成了酒精损伤的疾病。这种疾病不仅影响了自身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也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自身受到疾病的严重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疾病的治疗。本文主要对酒精损伤的病理变化、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使人们减少受到酒精损伤的影响,促进自身身体健康状态的恢复。

  • 标签: 酒精性肝损伤 基础医学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损伤控制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肝胆外科收治的肝胆损伤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与实验组43例(采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95.3%)与对照组(79.1%)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实验组(7.0%)与对照组(23.3%)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胆外科患者中采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可以对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改善,具有较高的安全与可靠,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损伤控制性手术 肝胆外科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创伤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比较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创伤严重、并发症多、患者预后差的特点,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随着我国近年来建筑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增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创伤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重型创伤颅脑损伤患者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患者即使幸存,也可能由于创伤存在比较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心理上的问题等,导致患者的预后较差,寿命明显缩短,死亡风险也较普通人群高,而且还面临着治疗后长期的护理和康复等问题,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均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对重型创伤颅脑损伤的治疗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重型 治疗 预后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视神经损伤临床使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并对比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患者80例(91眼),经颅脑CT排除重度颅脑损伤,证实视神经损伤存在,根据用药情况分为甲泼尼龙组(40例)、地塞米松组(40例),甲泼尼龙组1000mg静滴,3天后减量;地塞米松组30mg静滴,3天后减量,两组均使用甘露醇静滴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结果80例患者经过治疗,部分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有效率分别为54.55%和34.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安全有效,甲泼尼龙对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优于地塞米松,受伤后只要无禁忌症,应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 标签: 视神经损伤 非手术治疗 糖皮质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烧伤合并吸入损伤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近2a湘潭市中心医院的30例烧伤合并吸入损伤患者的床旁胸片及肺部CT影像。结果烧伤合并吸入损伤患者肺部影像表现为肺间质及肺泡内渗出性病变,且随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出现及吸收时间不同。结论胸片和(或)肺部CT检查,对烧伤合并吸入损伤病情诊断、评估及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烧伤/并发症/放射摄影术 烧伤 吸入性/并发症/放射摄影术 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不一样的分娩方式和产后压力尿失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分娩产妇100例。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剖宫产)45例和对照组(阴道顺产)55例。在产后一到两个月对产妇进行门诊随访,并进行超声检查残余尿量,把两组产妇产后发生压力尿失禁的概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剖宫产)发生产后压力尿失禁的产妇有5例,发生率是11.1%(5/45);对照组(阴道顺产)发生产后压力尿失禁的产妇有10例,发生率是18.18%(10/55),实验组发生压力尿失禁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时有效地降低产后压力尿失禁发生概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不同分娩方式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臂丛神经受损多因外伤所致,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臂丛神经的系统解剖结构比较复杂,损伤类型多种多样。在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过程中,肌电图(EMG)检测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肌电图检测可以对损伤的部位及受损程度的进行定位,对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患者病情的预后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肌电图检测的方法与损伤判断标准,并重点阐述了肌电图在外伤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 标签: 神经生理检查 肌电图 臂丛神经 神经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生活出行带来一定便利。然而随着人们出行工具数量的日益增加,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人员伤亡事件不断增加,而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人体特征损伤进行研究与分析,旨在有效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

  • 标签: 道路交通事故 人体特征性损伤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盆底肌锻炼配合电刺激治疗压力尿失禁(英文名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缩写SUI)。方法选定时间范围在2016.09.01日到2017.08.31日的100例SUI患者,依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在诊疗措施方面,给予对照组盆底肌锻炼为主要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使用电刺激治疗手段。将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治疗结束后,发现观察组在行为限制、心理影响、社会障碍以及总评分上比对照组高,其差别较大,P值<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SUI患者的盆地肌锻炼治疗的基础上再实施电刺激治疗方案,能更加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锻炼 电刺激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联合治疗女性压力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2015.02.01日至2017.01.01日在本院就诊的64例女性压力尿失禁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治疗方法为电刺激疗法)、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每组有32例患者,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大尿流量、持续收缩力、协调能力、最大收缩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的上述对比指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最大尿流量(35.56±6.64)、持续收缩力(72.58±15.30)、协调能力(5.41±1.49)、最大收缩力(86.21±14.23)都大于对照组数据(26.65±6.31)、(50.20±7.54)、(4.01±1.19)、(61.56±9.69)(p<0.05)。结论在女性压力尿失禁治疗中联合应用生物反馈疗法和电刺激疗法效果十分优越。

  • 标签: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生物反馈 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急性运动踝关节损伤患者接受温针灸与中药外敷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50例急性运动踝关节损伤患者划入两组进行实验,Ⅰ组接受电针治疗,Ⅱ组接受温针灸与中药外敷治疗,观察评估两组的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Ⅱ组相对Ⅰ组在施治效果上显著提升,总有效率达到96.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施治前接受VAS评测,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第1周、第4周,Ⅱ组相对Ⅰ组在VAS评测结果上均显著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运动踝关节损伤患者实施温针灸与中药外敷治疗是一种可行疗法,能够优化整体施治效果,并有效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等症状,值得推荐。

  • 标签: 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 温针灸 中药外敷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