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新任护士长的培训需求,构建需求驱动的培训模型,为管理部门制订培训方案,提高新任护士长岗位胜任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8年11月—2019年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5名新任护士长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的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提取34个初始编码及13个范畴编码,在此基础上提炼4个主范畴,分别为外部驱动、自我发展、培训需求培训关键要素,并据此构建基于需求驱动的新任护士长培训模型。结论新任护士长在外部驱动及自我发展的作用下,培训意愿强烈,培训需求呈多样化。基于需求驱动的培训模型,管理部门应根据新任护士长的需求分析制订培训策略,满足培训意愿,帮助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促进自身教育的发展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 标签: 培训 新护士长 扎根理论 需求 模型
  • 简介:摘要在不同年、月的职业需求数据和不同的教育水平的中国学生通过相关系数判断预测精度,经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求解职业需求与教育背景的线性部分,再由BP神经网络对非线性部分实现阴影匹配。其次,在职业需求数量序列标准化后,通过马氏链对相关系数权重进行排序,权衡职业需求程度。最后,利用基于ARIMA对非线性部分在当前情形下未来三年的就业需求进行预测。

  • 标签: BP 神经网络 马尔可夫链 系统聚类 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RIMA) 数据整理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专业培训是促进护理学发展,提高护理人员能力的重要方法。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导培训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工作。本文介绍了培训需求分析的理论框架、模型,梳理并展望了培训需求分析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新时代护理培训需求分析的发展方向,旨在为进一步开展护理人员专业培训管理研究,推动护理教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护理学 专业培训 培训需求 护理教育 研究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学生对急诊科实习期间的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完善及开展急诊实习护生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广东省内24所三甲医院的实习护生及4所设置护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在校护生共279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急诊实习培训需求(含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调查表。结果参与调查的护生中,有97.13%的护生(271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85.66%的护生(239人)非常有兴趣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急诊实习培训需求中"急危重症技能"维度得分最高,为88.91分,"科室规章制度"维度得分最低,为76.08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今后从事护理工作的意愿、对急救知识的学习兴趣及自主网络学习急救知识的意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教学方法需求调查中排名最高的3种教学方法依次为情景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行动教学法。结论护生对在急诊实习期间的培训需求较高,临床护理管理者及教育者在设计培训安排时,应在医学院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护生的实习培训需求进行设置,以完善急诊实习护生的培训、满足护生在急诊实习期间的学习需求

  • 标签: 护生 急诊实习 培训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护理人员开展卡诺模型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8年8月—2019年8月,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科室中选择护理人员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关于卡诺模型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为(44.97±5.39)分,优于培训前的(37.41±3.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为(19.27±2.38)分,优于培训前的(11.74±1.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卡诺模型开展临床护理路径,不但能够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间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 标签: 护理人员 卡诺模型 临床护理路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2019年4月,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规培医师的基本情况、科研培训现状、科研培训需求。共发放问卷177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有效回收率92.6%。分别有52名(31.7%)及31名(18.9%)规培医师参加过临床科研项目课题及临床科研相关培训,仅10名(6.1%)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大部分规培医师认为参加科研项目培训很有必要,有126名(76.8%)认为需要开展统计分析与医学文献检索知识培训,有122名(74.4%)认为需要开展临床科研设计、数据收集与管理、论文撰写与发表、医学科研英语知识培训,有121名(73.8%)认为需要开展期刊选择与投稿知识培训。研究生及非研究生规培医师对不同科研课程培训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年级规培医师仅临床科研设计课程的需求度存在差异[84.9%(45/53)比69.4%(77/111),χ2=4.55,P<0.05]。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薄弱,可从改进全科规范化培训模式、导师指导科研工作、开展互联网教育、制定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升全科规培医师的科研能力。

  • 标签: 全科医学 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 科研需求
  • 简介:摘要2019年4月,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规培医师的基本情况、科研培训现状、科研培训需求。共发放问卷177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有效回收率92.6%。分别有52名(31.7%)及31名(18.9%)规培医师参加过临床科研项目课题及临床科研相关培训,仅10名(6.1%)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大部分规培医师认为参加科研项目培训很有必要,有126名(76.8%)认为需要开展统计分析与医学文献检索知识培训,有122名(74.4%)认为需要开展临床科研设计、数据收集与管理、论文撰写与发表、医学科研英语知识培训,有121名(73.8%)认为需要开展期刊选择与投稿知识培训。研究生及非研究生规培医师对不同科研课程培训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年级规培医师仅临床科研设计课程的需求度存在差异[84.9%(45/53)比69.4%(77/111),χ2=4.55,P<0.05]。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薄弱,可从改进全科规范化培训模式、导师指导科研工作、开展互联网教育、制定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升全科规培医师的科研能力。

  • 标签: 全科医学 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 科研需求
  • 简介:摘要物资需求预测对于物资储备和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ARIMA时间序列模型对电网公司资产管理系统中的物资领用大数据进行挖掘,建立电网物资需求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正确性,该模型可以为电网公司做出合理的物资储备管理决策提供支撑。

  • 标签: ARIMA模型 电网物资 需求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江苏省社会志愿团队养老照护师资培训需求的层次与潜在类别,为开展针对性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3月至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江苏省13个市100个红十字养老照护社会志愿团队的224名养老照护师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研究对象培训需求及养老照护知识知晓情况;共发放问卷224份,回收有效问卷20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4%。采用SPSS 21.0和Latent GOLD 5.1软件进行描述分析、层次聚类与潜在类别分析。结果养老照护师资对于老年人心理照护、老年人志愿服务和老年人康乐活动等知识与技能中"非常需要"的人数分别为196、196和193例,比例分别为94.7%、94.7%和93.2%。聚类分析显示,培训需求可分为老年人生活照护知识与技能、医疗保健知识与技能、心理护理知识与技能和精神慰藉知识与技能四大类;潜在类别分析结果显示,养老照护师资基于培训需求的不同可分为整体知识与技能高需求组、整体知识与技能部分需求组和医疗保健与心理照护知识与技能高需求组,三个模型对应的潜在概率分别为80.2%、13.0%、6.8%。结论社会志愿团队养老照护师资的培训应重视老年人精神慰藉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培训方案的设置应以师资成员多层次、个性化需求为导向,满足养老照护师资对自身发展的需要。

  • 标签: 养老照护 社会志愿团队 需求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养老机构照护人员窒息防范的培训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完善培训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2月—2021年1月在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单位内选取43所养老机构的照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收集照护人员的个人信息、老年人窒息防范相关经历和培训需求。共回收52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12份,有效率为78.33%。结果412名照护人员中注册护士53名(12.86%),养老护理员359名(87.14%)。照护人员对窒息预防、识别和应急处置培训需求较高,其中需求程度最强的前3位分别是窒息常见的原因、特殊老人的窒息危险因素、识别异常的体征以及时发现窒息。所在机构是否发生过窒息、是否掌握被照护者的用药情况、是否掌握被照护者的窒息史的照护人员对窒息防范培训内容需求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老机构照护人员对窒息防范的培训需求较高,建议养老机构将事前预防用于老年人的窒息防范管理,引导照护人员全面了解被照护者的用药情况、窒息史、吞咽功能,并对注册护士和养老护理员提供窒息防范相关的系统培训

  • 标签: 老年人 窒息 培训 照护人员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线医疗社区用户对脑卒中疾病信息的需求,为开展符合脑卒中患者需求的医疗护理服务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对象为3个中文在线医疗社区中与脑卒中有关的提问记录,通过爬虫代码采集2020年8月1日—2021年7月31日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分词后采用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DA)主题模型挖掘主题特征。结果在线医疗社区提问记录的主题特征分析显示,LDA模型将33 731条提问记录划分4个方面和8个主题的信息需求,分别为症状的识别和应急处理(症状、突发症状和应急措施)、医疗诊治(检查和治疗、医疗诊断、手术)、康复保健(起居照顾、饮食和药物)、患者和照顾者心理护理知识需求(患者或照顾者对疾病预后的担心)。结论基于LDA主题模型的研究结果可反映脑卒中用户关于在线医疗社区的信息需求,为脑卒中专病护理信息需求及其结构化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发展方向和信息支撑。

  • 标签: 脑卒中 健康教育 在线医疗社区 LDA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Kano模型分析门诊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促进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改进。方法设计基于Kano模型门诊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问卷,包括4个部分,服务与精神面貌、管理与专业职责、健康教育指导、门诊管理与便民服务,共28个服务项目组成。运用Kano模型分析技术,确定门诊患者护理需求的不同属性,包括期望属性(O)、必备属性(M)、魅力属性(A)、相反属性(R)及有问题的回答(Q)。结果通过识别各项需求的属性,将门诊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进行分类。归属于必备属性(M)的有11个服务项目2、8、9、12、13、14、23、24、26、27、28。期望属性(O)的有8个服务项目1、10、11、15、17、18、21、22。魅力属性(A)的有9个服务项目3、4、5、6、7、16、19、20、25。同时,构建出各服务项目满意度与重要度的象限图。结论应用Kano模型分析门诊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能够确定各项需求的属性,实现管理项目改进的优先排序,为改善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 标签: Kano模型 门诊患者 护理服务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知识-临床-分享(knowledge-clinical-sharing,KCS)模型在儿科专科护士人文关怀培训中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专科培训的两批专科护士共182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8月的第一批专科护士102人为对照组,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的第二批专科护士80人为干预组。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比较实施人文培训前后的效果。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行F检验及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结果基于KCS模型的人文关怀培训实施后,干预组共情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80.23±5.33)vs.(78.14±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专科护士与儿科专科护士比较,培训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KCS模型的分阶段人文培训有助于提升儿科护士的共情能力,增强了护士在临床实施人文关怀的信心;但儿科护士的人文培训方式应依据院内自身情况改进,以期适应护理行业的发展。

  • 标签: 儿科护士 人文关怀 培训 共情 专科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民营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护士培训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东同江医院2010年3月至2018年8月ICU护士70人进行调查,观察其培训要求,并分析培训要求影响因素。结果70例护士5个维度培训需求平均得分为(4.24±0.38)分,ICU护士掌握并运用ICU专业技术能力需求评分为(4.79±0.33)分高于掌握并运用ICU专业知识能力需求评分(4.54±0.41)分(t=3.974,P<0.01);掌握并运用ICU专业知识能力需求评分高于教学科研与自身发展评分(4.28±0.33)分(t=4.133,P<0.01);教学科研与自身发展评分高于人文素质培训需求评分(4.07±0.29)分(t=3.999,P<0.01);人文素质培训需求评分高于行政管理能力需求评分(3.54±0.35)分(t=9.756,P<0.01);护龄较短、接受ICU专业培训时间较短、未经过系统入ICU时培训人员培训需求高于其他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护龄、接受ICU专业培训时间、入ICU时培训方式是护士培训要求的影响因素。结论民营医院ICU护士培训中,需求最高的为掌握并运用ICU专业技术能力需求,应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方案满足其培训需求

  • 标签: 民营医院 重症医学科 培训需求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的培训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安宁疗护培训项目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结合文献评阅和专家咨询,研制上海市医务人员安宁疗护培训需求问卷,于2019年11—12月,对上海市223家注册临终关怀科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机构的7 074名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 02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医务人员对所有条目的培训需求均>71.0%,培训需求总分为(2.58±0.63)分。各维度培训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知识[(2.59±0.64)分]、动作技能[(2.57±0.68)分]和情感[(2.56±0.70)分],具体需求最高的前3项为生前预嘱和法律知识(80.5%,5 660/7 027),安宁疗护社会工作方法(75.3%,5 290/7 027),安宁疗护服务中的压力和适应(75.1%,5 279/7 027)。女性[(2.61±0.62)分]、行政管理、医技及其他岗位[均为(2.68±0.56)分]、初级职称[(2.61±0.62)分]、未目睹临终患者死亡的过程[(2.65±0.58)分]、未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工作[(2.68±0.55)分]的医务人员的培训需求更高(P<0.05)。结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的培训需求均较高,建议靶向开展多层次、针对性强的安宁疗护培训,满足不同医务人员的培训需求

  • 标签: 安宁疗护 医务人员 问卷调查 培训需求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的培训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安宁疗护培训项目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结合文献评阅和专家咨询,研制上海市医务人员安宁疗护培训需求问卷,于2019年11—12月,对上海市223家注册临终关怀科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机构的7 074名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 02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医务人员对所有条目的培训需求均>71.0%,培训需求总分为(2.58±0.63)分。各维度培训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知识[(2.59±0.64)分]、动作技能[(2.57±0.68)分]和情感[(2.56±0.70)分],具体需求最高的前3项为生前预嘱和法律知识(80.5%,5 660/7 027),安宁疗护社会工作方法(75.3%,5 290/7 027),安宁疗护服务中的压力和适应(75.1%,5 279/7 027)。女性[(2.61±0.62)分]、行政管理、医技及其他岗位[均为(2.68±0.56)分]、初级职称[(2.61±0.62)分]、未目睹临终患者死亡的过程[(2.65±0.58)分]、未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工作[(2.68±0.55)分]的医务人员的培训需求更高(P<0.05)。结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的培训需求均较高,建议靶向开展多层次、针对性强的安宁疗护培训,满足不同医务人员的培训需求

  • 标签: 安宁疗护 医务人员 问卷调查 培训需求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的培训现状、需求及影响培训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在河北省全科医学岗位培训中心参加转岗培训的两期学员共165名为调查对象。于 2019 年 5月10—31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通过转岗培训学员微信群发送问卷链接,学员网上在线填写。共发放问卷165份,回收有效问卷149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0.3%。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学员参加全科岗位培训的情况、全科医学转岗培训需求等。结果149名学员中,87.9%(131/149)来自二级及以上医院,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8.0%(146/149),中级及以上职称占85.9%(128/149)。影响医生参加岗位培训的主要因素是单位人员紧张(72.0%,67/93)。目前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培训时间短(45.2%,42/93),重点不突出(38.7%,36/93)、缺乏实践(37.6%,35/93)。149名学员中,91.3%(136/149)认为最需要培训的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对于预防保健知识、急救知识、最新知识进展及慢性病管理的需求分别占69.8%(104/149)、79.2%(118/149)、77.2%(115/149)和65.8%(98/149),对于临床操作实践、基础理论的掌握分别为73.8%(110/149)、53.7%(80/149),57.7%(86/149)学员认为需要进行科研方面的培训,不同工作单位、职称的学员对科研培训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371、10.625,均P<0.05);受认可的培训方法有案例教学(54.4%,81/149)、示教实习(37.6%,56/149);学员对于培训时长需求不同,43.6%(65/149)学员认为培训时间不应超过6个月,56.4%(84/149)学员认为培训时间应>1年,不同工作单位、学历、职称的学员对培训时间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6.225、6.240、25.966,均P<0.05)。结论应针对不同学员的培训需求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模式,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逐步完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体系,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 标签: 在职培训 问卷调查 全科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的培训现状、需求及影响培训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在河北省全科医学岗位培训中心参加转岗培训的两期学员共165名为调查对象。于 2019 年 5月10—31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通过转岗培训学员微信群发送问卷链接,学员网上在线填写。共发放问卷165份,回收有效问卷149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0.3%。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学员参加全科岗位培训的情况、全科医学转岗培训需求等。结果149名学员中,87.9%(131/149)来自二级及以上医院,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8.0%(146/149),中级及以上职称占85.9%(128/149)。影响医生参加岗位培训的主要因素是单位人员紧张(72.0%,67/93)。目前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培训时间短(45.2%,42/93),重点不突出(38.7%,36/93)、缺乏实践(37.6%,35/93)。149名学员中,91.3%(136/149)认为最需要培训的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对于预防保健知识、急救知识、最新知识进展及慢性病管理的需求分别占69.8%(104/149)、79.2%(118/149)、77.2%(115/149)和65.8%(98/149),对于临床操作实践、基础理论的掌握分别为73.8%(110/149)、53.7%(80/149),57.7%(86/149)学员认为需要进行科研方面的培训,不同工作单位、职称的学员对科研培训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371、10.625,均P<0.05);受认可的培训方法有案例教学(54.4%,81/149)、示教实习(37.6%,56/149);学员对于培训时长需求不同,43.6%(65/149)学员认为培训时间不应超过6个月,56.4%(84/149)学员认为培训时间应>1年,不同工作单位、学历、职称的学员对培训时间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6.225、6.240、25.966,均P<0.05)。结论应针对不同学员的培训需求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模式,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逐步完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体系,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 标签: 在职培训 问卷调查 全科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社区护士科研能力及培训需求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1年6—8月选取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 633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科研态度和培训需求。共回收问卷3 633份,有效问卷3 561份,有效回收率为98.0%。采用单因素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社区护士科研能力总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 561名社区护士科研能力总分为39.00(28.00,60.0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工作年限、最高学历、接受过科研课程学习/培训、学术组织/学术期刊任职经历、近5年内参加市级以上学术会议和未来5年有提升学历计划是影响社区护士科研能力的因素(P<0.05),共同解释总变异的15.4%(调整R2=0.154,P<0.001)。社区护士在资料收集与整理、科研设计、文献检索、科研选题、数据统计分析与统计软件操作、投稿技巧方面有培训需求。结论社区护士主观自评的科研能力和客观科研产出均有待提高,重点科研人才有待培养。管理者应重视对社区护士进行分层次、针对性的科研培训,以提高社区护士的科研素养和社区护理质量,进而促进社区护理的发展。

  • 标签: 护士 社区 护理研究 科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以护士能力提升需求为导向,了解我国安宁疗护护士培训体系现状并提进改进建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5月在北京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工作的1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安宁疗护护士培训现有体系存在着培训体系层次性欠佳、培训内容专业性不足及培训内容与临床需求结合度不紧密等问题。能够满足安宁疗护护士进一步能力提升需求培训内容包括公众死亡教育、患者和家属心理社会支持和灵性关怀、临终话题沟通、家属支持、护士自我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护士推荐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培训的教学组织形式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结论我国安宁疗护护士培训体系存在诸多不足,培训内容上需要加强护士死亡教育能力、人文关怀技巧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培训,形成线上线下教学优势互补的培训模式,并更多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 标签: 能力提升 安宁疗护 护士 培训体系 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