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我国,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作为老龄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照护服务的重任。然而,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政府及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创新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模式,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使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迈向新阶段。

  • 标签: 家庭养老 照护床位 建设 新阶段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接受养老照护的老年人应用红十字会养老照护志愿者团队照护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接受养老照护的220位老年人予以纳取,样本收集时间为2020.03月~2021.05月,随机分组,即为对照组(110位接受普通养老照护)、观察组(110位在接受红十字会养老照护志愿者团队照护),就被照护的老年人焦虑(SAS)、抑郁(SDS)程度、幸福感指数(WHO-5Well-Being Index)加以归纳、整合、对比。结果 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居更低水平,WHO-5Well-Being Index居更高水平(P<0.05)。结论 红十字会养老照护志愿者团队参与老年人养老照护,可改善老年人情绪心理,提高老年人幸福感指数。

  • 标签: [] 红十字会 养老照护 志愿者团队
  • 简介:摘要本文从养老机构工作氛围和照护质量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改善养老机构工作氛围,提高照护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养老机构 工作氛围 照护质量
  • 简介:摘要相关数据显示,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我国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老龄化、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失能人员规模和老年人比例也将不断扩大。如果其长期护理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容易引发社会风险,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通过长期护理、急性医疗和急性后医疗的有机结合,通过病例管理和社会工作者,将医疗机构与家庭联系起来,进行有益的探索,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

  • 标签: 长期照护体系 养老问题 路径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江苏省社会志愿团队养老照护师资培训需求的层次与潜在类别,为开展针对性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3月至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江苏省13个市100个红十字养老照护社会志愿团队的224名养老照护师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研究对象培训需求及养老照护知识知晓情况;共发放问卷224份,回收有效问卷20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4%。采用SPSS 21.0和Latent GOLD 5.1软件进行描述分析、层次聚类与潜在类别分析。结果养老照护师资对于老年人心理照护、老年人志愿服务和老年人康乐活动等知识与技能中"非常需要"的人数分别为196、196和193例,比例分别为94.7%、94.7%和93.2%。聚类分析显示,培训需求可分为老年人生活照护知识与技能、医疗保健知识与技能、心理护理知识与技能和精神慰藉知识与技能四大类;潜在类别分析结果显示,养老照护师资基于培训需求的不同可分为整体知识与技能高需求组、整体知识与技能部分需求组和医疗保健与心理照护知识与技能高需求组,三个模型对应的潜在概率分别为80.2%、13.0%、6.8%。结论社会志愿团队养老照护师资的培训应重视老年人精神慰藉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培训方案的设置应以师资成员多层次、个性化需求为导向,满足养老照护师资对自身发展的需要。

  • 标签: 养老照护 社会志愿团队 需求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养老机构照护人员窒息防范的培训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完善培训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2月—2021年1月在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单位内选取43所养老机构的照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收集照护人员的个人信息、老年人窒息防范相关经历和培训需求。共回收52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12份,有效率为78.33%。结果412名照护人员中注册护士53名(12.86%),养老护理员359名(87.14%)。照护人员对窒息预防、识别和应急处置培训需求较高,其中需求程度最强的前3位分别是窒息常见的原因、特殊老人的窒息危险因素、识别异常的体征以及时发现窒息。所在机构是否发生过窒息、是否掌握被照护者的用药情况、是否掌握被照护者的窒息史的照护人员对窒息防范培训内容需求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老机构照护人员对窒息防范的培训需求较高,建议养老机构将事前预防用于老年人的窒息防范管理,引导照护人员全面了解被照护者的用药情况、窒息史、吞咽功能,并对注册护士和养老护理员提供窒息防范相关的系统培训。

  • 标签: 老年人 窒息 培训 照护人员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难以逆转。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以达到2.4亿以上,全国老龄化水平达到17.1%;随之而来的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这其中包括独居老人,目前已超过一亿人,占据老年人总数的一大部分,按这一趋势下去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将会超过3亿人,将会逐步发展成为老年型大国。直到2040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文化将会达到顶峰。相关调查得出,我国目前老年人占比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而且发展速率之快;而且在我国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人口老龄化现象还存在差异,高龄与空巢老人的总数持续上升,且速率很快。以上数据都提示了我国健康养老以及医护需求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针对我国老龄化问题,国务院在2015年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并提出发展“互联网+健康养老”的通知。明确表明,要提高养老与医疗机构等协调合作,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同时指出医疗与养老联合的发展策略,将医疗服务延伸到家庭、社区等服务点,以为老年人提供最优质的的服务。实现“互联网+健康养老”的充分融合,高效发展老年照护产业。

  • 标签:
  • 简介:摘 要: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员照护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专业人才匮乏、服务体系缺少范畴规划以及现有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我国老年护理人员的数量远远低于实际需要,主要是由于护士的职业地位低、社会地位低,缺乏自我认同性,以及护士的繁重工作和微薄的工资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对立。医养结合机构的养老服务质量受到照护者能力的影响,而目前照护者的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质量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政府与医养结合机构统一评价照护者的核心胜任力,规范培训和考核标准,加强培训力度,特别是专业医疗护理和精神护理的培训。同时,完善专业人才培养和晋升体系,推进多学科融合,实现“智慧养老”,以促进医养结合的良性发展。

  • 标签: 医养结合养老护理员照护能力 胜任力
  • 简介:摘要:失智症于成为老年痴呆症,多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减退,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时,可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社交能力。在我国该疾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和老年化的加剧,逐渐升高。但是,关于失智老人照护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下面文章针对某养老机构 80名失智老人为对象进行研究,对照护认知和照护行为能力两个维度的现状进行调查,并且针对问题提出照护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失智症 照护能力 照护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宁波市养老机构目前老年人长期照护的状况,为发展区域性的养老事业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区域和养老机构的等级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宁波市97家养老机构,其中问卷的内容包括养老机构一般资料、医疗护理服务现状调查、家政物业服务现状调查和养老服务提供方式调查四方面内容。结果目前宁波市为老服务项目和内容以满足生理需要为主,较高需求层次的服务较少;不同地区间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有差异;养老机构以住养方式提供为老服务为主。结论应加大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养老服务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方式。

  • 标签: 养老机构 长期照护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替换照护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的基本资料情况及照护需求现状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0名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调查结果显示,84.5%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存在替换照护的需求。其中,56.5%的照护者表示愿意接受付费替换照护服务,在节假日和夜间存在替换需求的照护者居多,分别占比46%、32%,在替换需求方面可以发现占比最高的为压力过大(29.5%)其次为事件原因(24%)。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工作年限、月收入、学历水平、工作市场、职业技能等级、入职带教时间和照护负担情况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的替换照护需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存在较大的替换照护需求,照护者的愿意接受程度和替换照护方式需求多样化。因此,为满足不同照护者的需求,有必要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替换照护服务。

  • 标签: 医养结合型 养老护理员 替换照护 需求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为推进居家养老工作向深层次发展,根据构建新型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宁波海曙区人民政府于2005年6月3日,将原宁波星光学院西北街1号教育场地,用作创办与整个居家养老相配套,且完全新型的以打造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队伍为主要功能的宁波老年照护院.即宁波居家养老照护院,并拨款53万元作为创办启动资金。根据区政府的安排.海曙区星光敬老协会通过近一年的大量筹备工作,使新创办的照护院,于2006年5月18日顺利开业。

  • 标签: 居家养老 服务队伍 专业化 宁波 培养 养老服务体系
  • 简介:双连教会社会福利园区位于台湾北海岸的新北市三芝区,双连教会自1995年起,在三芝区开始进行双连社会福利园区开发规划,基地背山临海,为台湾地区第一座'连续性'的养老照护小区。继一、二期的366床安养暨养护设施之后,在第三期工程开办并兴建台湾地区首座单元照护(UNITCARE)模式的失智症老人照护专区,另设一座550席礼拜堂,供聚会、研习及康乐活动使用。配置上,各照护栋在一至三期呈现前后接续的风格,礼拜堂则位于基地左翼,

  • 标签: 社会福利 背山 开发规划 北市 游走路径 交流空间
  • 简介:目的研究上海市社区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上海市徐汇区4个调查点319例老人,收集其家庭情况、健康/疾病等资料,并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98.4%的老人至少患有1种系统性疾病。生理机能缺失是老人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助行器的使用情况、家庭/社会支持等因素都与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结论生理机能缺失是上海市社区养老机构老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助行器在内的家庭/社会各方面支持,可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长期照护 生活质量 养老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安宁照护与普通照护在终末期癌症患者中的对比。方法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共30位终末期癌症患者,所选患者均无法行手术、放疗、化疗等积极治疗,仅仅行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患者被随机分成安宁照护组、普通照护组,两组各15人进行对比。结果从了解病情、预后看,安宁照护组患者100%了解病情、预后;从缓解焦虑感看,安宁照护93.3%患者焦虑感减轻,普通照护60%焦虑感减轻(P=0.039);从疼痛缓解看,安宁照护患者100%疼痛减轻,普通照护80%疼痛减轻(P=0.043)。结论安宁照护更能满足终末期癌症患者需求。

  • 标签: 安宁照护 普通照护 癌症 终末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总结日本家庭访视照护的体系建设、运营模式、社会保障等经验,对比中日家庭访视照护模式,了解到中国家庭访照护视体系不健全、专业人员缺乏和保障制度缺位。因此相关部门要统一规划,盘活现有的二级医疗资源和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积极参与到家庭访视照护工作中,并将家庭访视照护纳入保险报销范畴,努力培养专业人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访视照护体系。

  • 标签: 家庭访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保险
  • 简介:【摘 要】照护资源与照护供给问题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这切实关系到人们自身的权益。作为人口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高龄老人的照护资源、照护供给更是收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照护资源和照护供给进行分析,先简单介绍照护资源及其服务,再分析城市高龄老人的照护需求,而后分析目前这类人群的照护资源和照护供给现状,最后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通过建立健全照护服务供给体制、完善弥补家庭照护资源政策、明确未来机构照护发展方向等,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希望可以为有关方面提供参考。

  • 标签: 高龄老人 照护资源 照护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