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痔疮术(Ruiyun procedure for hemorrhoids,RPH)联合外剥内术(Milligan-Morgan,M-M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期间罗定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Ⅲ~Ⅳ度混合痔患者1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男30例,女40例,年龄(44.97±9.86)岁,给予传统的M-M术治疗;观察组75例,男32例,女43例,年龄(45.83±10.27)岁,采用RPH联合M-M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围术期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痔疮复发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7.135、5.986,均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6.372,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75/75),对照组为100.00%(70/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2.67%(2/75),6个月复发率1.33%(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7/70)、7.14%(5/70)(χ2=3.345、3.081,均P<0.05)。结论RPH联合M-M术治疗混合痔疗效肯定,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 标签: 混合痔 自动痔疮套扎术 外剥内扎术
  • 简介:摘要消化内镜下内痔治疗已成为内痔治疗的常用方法。与肛门镜下相比,消化内镜下具有良好的视野,显著提高了对解剖标志的辨识能力,有助于选择更合理、更精准的治疗位点,从而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与内镜下硬化治疗相比,治疗对内痔脱垂效果更好,复发率更低,但是术后疼痛发生率较高。本文介绍了内痔内镜下治疗的现状,并介绍了肛直线、齿状线等肛管表面解剖标志的内镜下辨识要点,以及扎手术流程和团队的经验体会。

  • 标签: 内痔 内镜下套扎治疗 肛直线 齿状线
  • 作者: 罗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4期
  • 机构:贵州省习水县人民医院,贵州习水564600
  • 简介:目的:对比内镜下内痔硬化术对比内痔术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内痔出血需内镜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内镜硬化组与内镜组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内镜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内镜硬化组(P<0.05),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内镜硬化组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内痔的过程中,使用内镜下硬化剂注射以及内痔术均有显著的疗效,但是相比之下,内痔术的治疗效率更高,安全性也较高,可作为内痔手术的首选方案。

  • 标签: 内痔出血;内镜;硬化剂注射;套扎术;疗效;并发症
  • 简介:摘要艰难梭菌感染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院内感染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其典型内镜下表现是伪膜性病变,但部分艰难梭菌感染患者内镜下表现不典型,可呈现非特异性肠炎表现。本文报告1例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术后艰难梭菌感染病例,并对其可能发病原因和内镜下非伪膜性表现进行分析。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 艰难梭菌感染 内镜下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自动定量收紧弹力线肛肠器(ATH)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08例Ⅲ、Ⅳ期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2组,ATH组58例,采用ATH痔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组50例,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出血、疗效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2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ATH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方面优于TST组[手术时间:(18.2±3.4)min vs(31.4±5.4)min,t=-14.93,P<0.0001;术中出血例数:0 vs 31,χ2=28.569,P<0.05]。结论2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ATH痔术具有治疗时间短、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治疗 临床效果
  • 作者: 廖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芦溪县人民医院,江西 芦溪 337000
  • 简介:目的:谈论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实行RPH双重术的效果。方法:本项研究将2021年6月-2023年6月笔者医院救治的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病人74例作为研究主体,依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归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小组内部37例。对照组病人实行常规手术方式,实验组病人实施RPH双重技术,分析两小组病人的临床手术信息、并发症发作率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病人的经有效医治后其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在院时间、NRS评分、术后出血、术后肛门狭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作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实行RPH双重术,所获临床医治疗效十分理想,确保患者的病情症状及预后得到显著改变,且规避及减低并发症的发作。

  • 标签: RPH双重套扎术;混合痔;直肠黏膜脱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内镜痔上直肠黏膜(super-hemorrhoidal banding,SHB)治疗内痔并脱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19年6月—2020年6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Ⅱ~Ⅲ度内痔患者进行SHB治疗。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前瞻性观察SHB治疗内痔并脱出的疗效,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共112例内痔患者接受SHB治疗,其中Ⅱ度74例(66.1%),Ⅲ度38例(33.9%)。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无肛门疼痛、出血等症状。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肛门坠胀感,持续2~24 h后症状消除。5例Ⅲ度内痔患者术后出现排尿困难,局部热敷刺激膀胱后得到改善;1例Ⅲ度内痔患者术后第14天便血,在出血溃疡处再次治疗出血停止。患者均完成随访,术后1个月随访,均无出血、疼痛、感染、狭窄等并发症。18例Ⅲ度内痔患者术后仍有部分痔脱出,但无出血等其他症状,其中6例患者再次行SHB治疗后无痔脱出。全部患者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调查患者满意度为100.0%。结论SHB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内镜下治疗内痔合并脱出的方法。

  • 标签: 脱垂 内窥镜检查 痔上黏膜套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锯齿状自动弹力线加外痔切缝术(文中简称"锯齿状RPH-4")与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Ⅱ~Ⅳ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20例Ⅱ~Ⅳ度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行锯齿状RPH-4自动弹力线加外痔切缝术,几个点位按顺序连线呈锯齿状,对照组行PPH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t=-9.351,P<0.05)、术中出血量(t=-18.571,P<0.05)、住院时间(t=-4.471,P<0.05)、术后并发症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疼痛(术后第1天:t=-15.879,P<0.05;术后第3天:t=-3.901,P<0.05),出血(术后第1天:t=-6.914,P<0.05;术后第3天:t=-2.335,P<0.05),水肿(术后第1天:t=-4.068,P<0.05;术后第3天:t=-4.424,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3%、PPH组为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P<0.05)。结论锯齿状RPH-4加外痔切缝术在治疗Ⅱ~Ⅳ度混合痔上明显优于PPH术,能安全、快速、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肛门疾病 自动弹力线套扎 痔上黏膜环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镜下聚桂醇注射联合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西安高新医院消化内科连续收治的肝硬化EG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组和硬化联合组,每组50例。单纯组仅行胃镜下静脉曲张术治疗,硬化联合组术中行胃镜下静脉曲张术治疗前先完成聚桂醇注射治疗。主要对比分析2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测定结果,术后7 d、3个月、6个月的疗效评估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纯组和硬化联合组术后门静脉血流速度[(23.87±2.57)cm/s比(26.52±2.71)cm/s,t=5.017,P<0.001]、血流量[(781.45±80.55)mL/min比(877.45±90.42)mL/min,t=5.606,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2组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2组术后7 d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48/50)和100%(50/50)(χ2=2.041,P=0.153),术后3个月分别为84%(42/50)和96%(48/50)(χ2=4.000,P=0.046),术后6个月分别为76%(38/50)和92%(46/50)(χ2=4.762,P=0.029)。2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分别为14%(7/50)和20%(10/50)(χ2=0.638,P=0.424)。结论胃镜下聚桂醇注射联合术治疗肝硬化EGV安全有效,较胃镜下静脉曲张术优势在于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善更明显、疗效更稳定。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聚桂醇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 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胃镜喉罩用于内镜食管静脉曲张术(EVL)肝硬化患者全麻气道管理的价值。方法择期拟在全麻下行内镜EVL的肝硬化患者62例,ASA分级Ⅱ或Ⅲ级,年龄25~64岁,BMI 18~30 kg/m2,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n=31):气管导管组(T组)和改良胃镜喉罩组(L组)。麻醉诱导后T组行气管插管,L组置入改良胃镜喉罩,行机械通气,维持PETCO2 30~40 mmHg。记录气管导管或喉罩置入成功情况、器置入成功情况和置入时间;记录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分别于气管导管或喉罩放置到位后1 min、器置入食管入口即刻和术毕即刻,记录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及L组的气道密封压;记录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和拔管期间呛咳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6 h内咽痛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术后记录内镜医生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最终纳入61例患者,T组31例,L组30例。与T组相比,L组器置入时间缩短,各时点气道峰压降低,术中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降低,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减少,拔管期间呛咳和术后咽痛发生率降低,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评分升高(P<0.05),气管导管或喉罩置入成功率、器置入成功率、各时点平均气道压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内镜医生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均未见低氧血症发生。L组各时点气道密封压维持在24~26 cmH2O。结论改良胃镜喉罩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内镜EVL肝硬化患者的全麻气道管理。

  • 标签: 喉面罩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肝硬化 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临床Ⅱ、Ⅲ度痔主要治疗方式包括传统手术、术和注射术等。本文旨在比较芍倍注射术与痔术在治疗Ⅱ、Ⅲ度痔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经济学。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10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60例Ⅱ、Ⅲ度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芍倍注射组(28例,采用芍倍注射术治疗)和对照组(32例,采用痔术治疗)。病例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为Ⅱ、Ⅲ度痔;(2)采用芍倍注射术或术治疗;(3)患者年龄18~75岁。排除合并肛裂、肛瘘、肛窦炎等其他肛周疾病者,精神疾病者或其他无法配合治疗者,以及临床和随访资料不完全者。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复发情况,术后疼痛、肛门水肿、肛门坠胀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种治疗方式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及术后半年生活质量EQ-5D-3L评分。结果芍倍注射组男性比例高于对照组[75%(21/28)比37.5%(12/32),χ2=8.485,P=0.004],两组患者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包括Nystrom痔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术后半年芍倍注射组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3%(4/28)比9.4%(3/32),χ2=0.035,P=0.851];芍倍注射组术后1 d、7 d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术后1 d:中位数2(1~6)分比中位数3(1~7)分,Z=2.814,P=0.005;术后7 d:中位数0(0~2)分比中位数1(0~4)分,Z=3.149,P=0.002]。芍倍注射组术后1 d肛门水肿率[10.7%(3/28)比34.4%(11/32),χ2=4.673,P=0.037]、肛门坠胀率[7.1%(2/28)比28.1%(9/32),χ2=4.391,P=0.048]、住院总费用[(6 343.5±1 444.1)元比(10 587.1±1 719.0)元,t=12.515,P<0.001]、术后出院时间[中位数1(1~5)d比中位数3(1~6)d,Z=5.879,P<0.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EQ-5D-3L评分术后半年与术前相比均有提高[芍倍注射组:(0.90±0.16)分比(0.73±0.14)分;对照组(0.91±0.13)分比(0.74±0.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两组间患者术后半年生活质量EQ-5D-3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0,P=0.897)。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大出血、感染、医源性肛瘘、直肠狭窄、局部硬结等并发症。结论芍倍注射术在治疗Ⅱ、Ⅲ度痔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与痔术相比,在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发生和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方面,有一定优势。

  • 标签: 芍倍注射术 痔套扎术 Ⅱ、Ⅲ度痔 注射疗法
  • 简介:摘要前瞻性纳入42例胃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资料,分组采用内镜下胶圈套或联合组织黏合剂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组织黏合剂治疗后胃左静脉内径、平均流速及血流量的下降趋势均比单纯胶圈套治疗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两组治疗后脾静脉和门静脉的内径、血流量和平均流速,以及肝脾大小、剪切波速度和肝功能分级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 0.05);联合组织黏合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胃底静脉曲张的有效率(66.67%、52.38%)均高于单纯胶圈套(42.85%、23.81%)(P值均> 0.05),后者再出血率更高(9.52%和19.05%,P > 0.05)。提示联合治疗更为安全有效,且对肝功能和门静脉高压无明显影响。

  • 标签: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组织黏合剂 弹性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联合组织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阳煤集团总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EVB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内镜下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者为对照组,48例行内镜下联合组织胶"三明治"注射治疗者为观察组。统计、分析两组静脉曲张疗效、止血情况、再出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曲张治疗总有效率为97.9%(47/48),高于对照组的83.3%(35/42),P<0.05。观察组急诊止血成功率为97.9%(47/48),高于对照组的83.3%(35/42),P<0.05;观察组近、远期再出血发生率发生率分别4.2%(2/48)、16.7%(8/48),均低于对照组的19.1%(8/42)、35.7%(1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5/48),低于对照组的28.6%(12/42),P<0.05。结论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联合组织胶治疗肝硬化EVB患者疗效显著,止血成功率高,再出血率低,且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内镜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套扎 组织胶
  • 简介:摘要细胞淋巴瘤是具有独特生物学、病理和临床特征的B细胞恶性肿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5%~10%,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即为晚期。细胞淋巴瘤具有侵袭性淋巴瘤的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的难治愈性特征,患者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大剂量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新药研究的进展,患者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

  • 标签: 淋巴瘤,膜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疗法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简介:摘要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独特亚型的B细胞淋巴瘤,以淋巴结起病常见,可累及胃肠道、脾脏、骨髓,临床病程多呈侵袭性,预后较差,因此合适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对MCL的诊疗进行了深入报道,提供了更多临床治疗干预的选择。

  • 标签: 淋巴瘤,膜细胞 治疗结果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紧急宫颈环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行紧急宫颈环术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及临床情况,根据不同分娩孕周分为A组(分娩孕周≥32周)、B组(分娩孕周<32周),比较及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次、流产次数、宫口开大、支原体感染、环孕周、术前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百分比、术后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结果最终入组例数48例,A组28例,年龄(32.11±3.54)岁、孕次2.00(1.00,3.00)次、流产次数1(0,3)次,B组20例,年龄(32.15±4.17)岁、孕次2.00(1.00,3.00)次、流产次数0(0,2)次,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宫口开大情况0.0(0.0,0.8)cm,小于B组[2.0(1.0,4.0)cm],A组缝孕周为(22.88±1.84)周,大于B组(21.00±2.66)周,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7/28),低于B组的55.0%(11/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支原体感染情况、术前及术后第2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后抗生素使用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口开大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是紧急宫颈环术预后的影响因素。

  • 标签: 紧急宫颈环扎 预后因素 宫颈机能不全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2017年至2018年于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就诊的4例双胎妊娠联合宫颈环术实施延迟分娩病例的诊治经过和母儿预后。4例患者均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在第1个胎儿自然娩出后,均表现为宫缩逐渐减弱或消退,未诱发第2个胎儿启动分娩。充分知情同意后在母胎情况稳定2~3 d后行宫颈环术实施延迟分娩。第1个胎儿分娩孕周分别为25+4、23+1、27+1和23周。第2个胎儿分娩孕周分别为30+1、32+6、31+4和24周。延迟分娩间隔时间分别为32、69、31和7 d。延迟分娩胎儿4例,存活3例。存活的这3例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均≥8分,出生体重分别为1 390、2 290和1 620 g,随访至生后2年,均未见发育异常。母体均未发生严重感染、出血和宫颈撕裂等并发症。

  • 标签: 妊娠,双胎 环扎术,宫颈 接生,产科 时间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传统经阴道宫颈环术对比,评估腹腔镜下宫颈环术治疗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妇产科2019年1月至12月完成手术的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共65例,其中腹腔镜下宫颈环术32例[治疗组,年龄(28.75±3.94)岁]、经阴道宫颈环术33例[对照组,年龄(30.97±5.55)岁]。对比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妊娠结局、有无宫颈裂伤等各项指标,评估两种术式的有效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完成,术中均未发生误伤宫旁血管引起大出血、肠道损伤、膀胱损伤、麻醉意外、宫颈断裂等手术并发症,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7.03±1.33)d比(7.67±0.74)d](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死胎、早产及宫颈裂伤发生率均高于治疗组(10/33比2/32,10/33比0/32),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环带断裂、移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足月产率、新生儿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0/32比23/33,(9.87±0.34)分比(9.57±0.58)分](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环术对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进行治疗,与传统的经阴道宫颈环术比较,手术成功率高,能显著延长妊娠周数,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宫颈撕裂发生率,达到研究预期目标,取得良好的医疗和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 宫颈机能不全 腹腔镜 宫颈环扎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