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24例行瓣膜置换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连续随访6个月,评估患者预后,并统计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研究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124例患者中,经瓣膜置换后,随访6个月中,16例(12.90%)患者出现预后不良,纳入预后不良组;其余108例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术前左心房内径(LAD)、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术前肺动脉高压(PAH)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外循环时间长、术前LAD大、NYHA分级为Ⅲ~Ⅳ级、术前PAH是导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体外循环时间长、术前LAD大、NYHA分级为Ⅲ~Ⅳ级、术前PAH是导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置换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瓣膜置换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病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生物瓣膜置换治疗,观察组在生物瓣膜置换基础上结合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肌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和心排血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LVEF、心排出量和心排血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但观察组cTnI、CK和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MP-2和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血清MMP-2和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瓣膜置换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心脏瓣膜病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的心肌损伤,降低MMP-2和MMP-9水平。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生物瓣膜置换术 尼可地尔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运动对心脏机械瓣置换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心血管外科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后康复期的患者60例列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9例,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63.80±4.80)岁;对照组31例,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63.20±4.50)岁。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均接受相应的临床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运动干预措施,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实施护理8 d后,试验组6 min步行距离为(395.30±27.10)m,对照组为(336.50±20.00)m;试验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7.48±3.46)%,对照组为(53.26±3.28)%;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护理8 d后,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36.42±5.12)分,对照组为(42.96±4.15)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脏机械瓣置换后患者术后护理时,心脏康复运动的应用,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运动机能状况,更加能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康复运动 心脏机械瓣置换术 6 min步行距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男34例,女19例,年龄(53.45±5.27)岁;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52.19±5.04)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以康复手册、微信、电话随访、同伴支持的方式向患者提供院外持续健康照护。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与出院6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遵医行为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6个月后的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为(146.48±7.1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2.90±5.33)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29.82±9.66)分、(64.66±6.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后遵医率高于对照组[94.34%(50/53)比81.13%(43/53)],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7%(2/53)比15.09%(8/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升遵医率,减少抗凝并发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 心脏瓣膜置换术 延续性护理 自我管理能力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早期活动的实践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156例,参照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心脏康复7步法及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对患者实施基于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早期活动训练,并评价其效果。结果156例患者均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无一例出现拔管失败的现象,未出现压疮、管道滑脱、伤口裂开等不良事件。结论在对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病情进行正确评估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可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早期活动 实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早期活动的实践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156例,参照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心脏康复7步法及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对患者实施基于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早期活动训练,并评价其效果。结果156例患者均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无一例出现拔管失败的现象,未出现压疮、管道滑脱、伤口裂开等不良事件。结论在对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病情进行正确评估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可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早期活动 实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10月择期行胸骨正中切开下心脏瓣膜置换(单瓣/双瓣)患者64例,性别不限,年龄40~70岁,ASA分级Ⅱ或Ⅲ级,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BMI18~26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32):对照组(C组)与个体化PEEP组(P组)。充分肺复张后,C组设置PEEP为4 cmH2O;P组采用阶梯PEEP法进行PEEP滴定。2组患者入ICU后设置PEEP 4 cmH2O。于麻醉诱导前(T0)、肺复张前(T1)、PEEP通气20 min(T2)、术后2 h(T3)及术后24 h(T4)时抽取动脉血样,测定血清IL-6及TNF-α浓度,T1~T4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CVP)。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血气分析诊断肺部并发症。记录术后住院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ICU滞留时间。结果P组PEEP[(6.1±1.4) cmH2O]高于C组(P<0.05)。与C组比较,P组T3时血清IL-6和TNF-α浓度降低,T2时CVP升高,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住院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ICU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B停机后早期应用个体化PEEP通气可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正压呼吸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服用华法林的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武警北京总队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服用华法林的依从性现状,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服用华法林依从性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服用华法林依从性得分为(6.52±1.48)分,服药信念得分为(7.54±1.86)分,自我效能得分为(6.49±1.39)分;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均收入、付费方式、居住地、社会支持、病程、抗凝知识掌握水平、是否术前服用华法林、其他药物使用情况及治疗康复程度均为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服用华法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0.05);年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均为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服用华法林依从性得分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服用华法林依从性受年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影响。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华法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患者44例,性别不限,年龄45~64岁,BMI 18~25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2):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Dex组于常规麻醉诱导后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继之以0.5 μg·kg-1·h-1的速率输注至毕;NS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1)、CPB开始后30 min(T2)、CPB停止即刻(T3)及停止后24 h(T4)时采集颈内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18和IL-1β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单核细胞NOD样受体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及消皮素-D(GSDMD)的表达。记录中丙泊酚、舒芬太尼、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结果与T1时比较,2组T2~4时血浆IL-18和IL-1β浓度升高,单核细胞NLRP3、caspase-1和GSDMD表达上调(P<0.05);与NS组比较,Dex组T2~4时血浆IL-18和IL-1β浓度降低,单核细胞NLRP3、caspase-1和GSDMD表达下调,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缩短(P<0.05),中丙泊酚、舒芬太尼、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和ICU停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减轻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炎症反应的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caspase-1通路,减轻外周血单核细胞焦亡有关。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心肺转流术 炎症 细胞焦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后应用阶段性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15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阶段性康复护理。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围期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3%,低于对照组的2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康复护理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期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置换术 阶段性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南京市中医院接受瓣膜置换手术治疗且具备完整住院信息资料的心脏瓣膜病患者27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实施交替分组,分为对照组136例和试验组1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抗凝药物用药依从性及预后。结果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为(72.63±7.75)h,试验组为(41.10±7.76)h;对照组术后ICU住院时间为(54.58±2.75)h,试验组为(44.11±1.89)h;对照组抗凝药物用药依从性(7.05±1.17)分,试验组为(10.03±1.19)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1.18%,试验组为9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有利于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阶段性康复护理 卧床时间 用药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左室瓣膜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行左室瓣膜置换的170例大左心室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早期死亡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和心功能分级。结果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左室瓣膜置换术后死亡率为5.29%(9/170)。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LVEDD、TRPG明显降低,LVEF、LVFS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NYHA III级、IV级患者明显减少,NYHA I级、II级患者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左心室瓣膜病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左室瓣膜置换的近期疗效满意,围期死亡率低,且术后左室重构、心功能明显改善。

  • 标签: 体外循环 左室瓣膜置换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FMEA模式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后患者华法林抗凝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本院心外科收治的人工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HFMEA模式风险预警干预;记录HFMEA模式干预前后,预防患者抗凝治疗质量降低的各失效模式RPN 值变化;利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通过《华法林抗凝知识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抗凝知识的掌握情况;记录研究期间患者抗凝相关并发症发生率、INR值达标率。结果观察组实施HFMEA模式预防患者抗凝治疗质量降低后,各项失效模式RPN值均<100分;干预前,两组患者抗凝知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华法林药理作用、INR监测、华法林不良反应、食物及生活习惯对华法林的影响、其他药物对华法林的影响、抗凝知识总分分别为(2.88±0.73)分、(1.36±0.54)分、(2.57±1.28)分、(2.13±0.84)分、(1.66±0.92)分、(11.12±2.20)分,均高于对照组(2.24±0.52)分、(1.02±0.39)分、(1.81±0.94)分、(1.58±0.76)分、(1.00±0.78)分、(7.63±1.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监测、按量按时服药、长期服药、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总分分别为(3.78±0.54)分、(3.86±0.43)分、(3.90±0.71)分、(3.84±0.62)分、(3.89±0.67)分、(31.52±2.93)分,均高于对照组(3.14±0.39)分、(2.97±0.38)分、(3.42±0.48)分、(3.41±0.44)分、(3.22±0.53)分、(25.93±2.7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12个月,观察组INR 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FMEA模式应用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后患者华法林抗凝管理过程中,能有效提高患者抗凝依从性和抗凝知识认知,预防控制抗凝不良事件,从而达到手术预期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HFMEA模式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抗凝管理 华法林
  • 简介:摘要目的翻译心脏症状调查量表并分析其在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症状调查中的信度与效度,为临床应用该量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表对2019年1—10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233例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的不适症状进行调查,通过Cronbach α系数和折半系数评价量表的信度,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和内容效度指数评价量表的效度。结果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表中每个症状条目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5~0.968,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0;折半系数为0.699;每个症状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4~1.00;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133%。结论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在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症状调查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用于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的症状调查与管理。

  • 标签: 心脏症状调查量表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症状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翻译心脏症状调查量表并分析其在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症状调查中的信度与效度,为临床应用该量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表对2019年1—10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233例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的不适症状进行调查,通过Cronbach α系数和折半系数评价量表的信度,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和内容效度指数评价量表的效度。结果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表中每个症状条目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5~0.968,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0;折半系数为0.699;每个症状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4~1.00;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133%。结论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在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症状调查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用于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的症状调查与管理。

  • 标签: 心脏症状调查量表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症状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后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90例,根据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状况、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分项生活质量分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深静脉血栓、感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合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预后,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感染性疾病等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生活质量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患者心脏机械瓣膜置换(MHVR)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心胸外科行心脏MHVR的老年患者210例进行前瞻性随访。调查时间为患者出院后6个月后,采用面对面问卷填写或电话随访的方式,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华法林抗凝知识水平、抗凝治疗依从性现状及社会支持情况,分析影响老年患者MHVR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老年患者MHVR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总体水平较好,服药依从性好者占99.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依从性好者占99.0%,均高于生活方式依从性好者92.1%。抗凝知识水平和年龄是影响患者依从性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宁波地区老年患者MHVR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较好,相关分析提示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抗凝知识的宣教以及更加关注高龄老年人的抗凝依从性。

  • 标签: 心脏瓣膜 华法林 抗凝药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赋权健康教育模式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后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的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男34例,女34例,年龄(55.4±11.0)岁;试验组男33例,女35例,年龄(54.7±11.6)岁。对照组进行常规抗凝管理,试验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赋权健康教育模式,时间为从入院到出院后3个月。采用中文版患者赋权量表(CES)、华法林抗凝认知情况问卷、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问卷收集数据,并比较两组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达标率及抗凝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在术后7 d、出院1个月及3个月的CES评分分别为(139.23±12.45)分、(165.52±15.05)分、(183.17±17.19)分,均高于对照组(115.07±9.73)分、(133.33±10.67)分、(140.05±10.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的抗凝认知情况、抗凝依从性和INR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院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2.94%(2/68),低于对照组16.17%(1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9,P<0.05)。结论赋权健康教育模式有效激发了患者机械瓣膜置换后的疾病管理信心、提高了服用华法林抗凝的依从性,从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赋权 依从性 抗凝 华法林 机械瓣膜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回馈教学式健康教育对机械瓣膜置换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本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符合标准的110例行机械瓣膜置换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编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研究期间对照组失访3例,观察组失访1例,配合完成研究的对照组52例,观察组54例。观察组男24例,女30例,年龄(60.03±7.52)岁;对照组男24例,女28例,年龄(59.36±8.31)岁。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采用回馈教学式健康教育指导干预,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抗凝认知水平、服药依从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及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抗凝认知水平良好率为64.81%(35/54),高于对照组23.08%(1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服药依从性评分为(7.12±1.41)分,高于对照组(4.37±1.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2,P<0.001)。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出血发生率为9.26%(5/54),低于对照组30.76%(16/52),INR达标率为79.18%(194/245),高于对照组59.23%(93/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回馈教学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抗凝认知水平,增强机械瓣膜置换后患者口服华法林的依从性,明显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机械瓣膜置换术 回馈教学 健康教育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肱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外科瓣膜置换后人工瓣膜瓣周漏(PVL)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于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接受经肱动脉入路介入治疗的外科瓣膜置换后PVL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穿刺肱动脉,进行造影和经导管封堵操作,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监测下进行介入手术。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资料及手术前后TTE检查结果,记录术后并发症,出院后门诊随访手术相关不良事件。计算手术成功率,手术成功定义为封堵器置入后30 d内不影响瓣膜运动和冠状动脉血流,且TTE显示瓣周反流程度下降1级及以上。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例患者,年龄(57.5±14.6)岁,其中男性6例。主动脉瓣PVL 7例,二尖瓣PVL 3例。除1例患者改为股静脉-房间隔入路外,其余9例患者成功经肱动脉入路置入封堵器,手术时间为(103.3±34.0)min,术后无需卧床制动。住院时间为7.5(3.0,9.8)d,经肱动脉入路的手术成功率为9/10。患者手术前后的PVL反流程度、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例术后第2天新发溶血伴肾功能不全,经透析治疗后顺利出院;1例术后肱动脉假性动脉瘤,经瘤体内注射凝血酶好转后出院。随访(14.3±7.9)个月,随访期间9例患者心功能维持在Ⅰ/Ⅱ级,无严重手术相关不良事件。结论经肱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外科瓣膜置换后PVL是一种可行、有效、安全的操作,可简化操作流程、减少术后卧床制动时间。

  • 标签: 心脏瓣膜疾病 瓣周漏 经肱动脉入路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