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免疫系统既能帮助机体抵御病原体攻击,又能防止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免疫防御与免疫耐受之间存在微妙平衡关系,旦平衡被打破,疾病就有可能随之而来。肝脏作为独特且重要免疫器官,其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免疫学功能极具研究价值。

  • 标签: 免疫 肝炎,自身免疫性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丙酸血症(propionic acidemia,PA)家系致病变异。方法通过多重探针杂交富集患儿PCCA和PCCB基因全部编码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可疑变异,运用Sanger测序在家系中进行变异验证。提取患儿父亲外周血淋巴细胞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联合Sanger测序对新剪切变异进行验证;采用多种在线软件对错义变异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在患儿PCCB基因第1内含子和第7外显子检出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是c.184-2A>G剪切变异和c.733G>A(p.G245S)错义变异,Sanger测序验证表明二者分别来自父母。mRNA水平验证表明,c.184-2A>G变异可导致PCCB基因转录产物第2外显子缺失;多个软件预测c.733G>A错义变异具有致病性,245位置氨基酸在不同物种均具有高度保守性。结论PCCB基因变异可能是该家系患儿致病原因,新变异检出丰富了PCCB基因变异谱。

  • 标签: 丙酸血症 PCCB基因 高通量测序 新变异
  • 简介:摘要特应性皮炎是种高度异质性皮肤病,近年来疾病精准分型研究揭示了特应性皮炎新亚型——老年特应性皮炎。以往认为特应性皮炎多发生于儿童,近年发现老年人也是AD高发人群。老年特应性皮炎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治疗等方面与儿童和成人特应性皮炎具有显著不同特点。应高度重视老年特应性皮炎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老年人 治疗 诊断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May-Hegglin异常(May-Hegglin anomaly,MHA)家系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MYH9)基因变异类型、中性粒细胞包涵体成分以及先证者血小板聚集功能。方法用PCR扩增先证者MYH9基因第1、10、16、24、25、26、30、31、33、38、40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MYH9基因编码蛋白表达变化。用血栓弹力图分析其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先证者及其次子携带MYH9基因第38外显子c.5521G>A杂合错义变异,其包涵体成分含有聚集NMMHC-ⅡA蛋白,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结论c.5521G>A变异基因型和表现型共分离,很可能是MHA致病变异,且属于中国人群中常见变异类型。血栓弹力图分析可了解血小板聚集功能,有助于评估MHA患者出血风险。

  • 标签: May-Hegglin异常 MYH9基因 变异 间接免疫荧光法 血栓弹力图检测
  • 简介:摘要淋巴管是人体内除动脉、静脉之外第三套循环系统,但是长期以来,借助影像引导,针对淋巴管道进行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比较匮乏。随着以超声引导下腹股沟淋巴结穿刺造影,替代足背皮肤切开淋巴管造影方法开展,临床上外伤性或医源性乳糜漏诊断需求增多。进而,经腹股沟淋巴结注射组织胶栓塞盆腔淋巴漏;CT引导下直接穿刺乳糜池或者淋巴漏口部位注射粘合剂;DSA下经皮穿刺乳糜池进行胸导管弹簧圈栓塞等技术逐步发展。淋巴介入正在从诊断跨越到治疗新领域。

  • 标签: 放射性,介入 乳糜漏 淋巴造影 淋巴介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1轴前多指畸形家系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致病原因。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DNA,采用trio全外显子组测序法检测疾病相关基因,筛选出可疑致病基因,并在家系其他成员中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家系中6例患者LMBR1基因均存在c.423+4909(IVS5)C>T杂合变异。表型正常家系成员未检测到该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LMBR1基因c.423+4909(IVS5)C>T变异被判断为致病性(PM1+PM2+PP1-S(PS)+PP4+PP5)。结论LMBR1基因第c.423+4909C>T变异可能为该家系患者致病原因。

  • 标签: 轴前多指 LMBR1基因 内含子 基因变异 全外显子测序
  • 简介:摘要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 FI)是早产儿肠内营养过程中常见且重要临床问题,目前对FI临床诊断标准尚未统,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防治措施还有待规范。FI既是早产儿种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疾病早期病理征象,在些特定情况下,也可能是食物过敏引起轻微肠道炎症反应。通过选择合适奶类、实施个体化肠内营养、改善喂养护理细节等可有效防治FI。进步开展更多高质量中、西医临床和基础研究,撰写高质量符合我国国情早产儿FI临床诊疗指南是未来工作重点。

  • 标签: 肠内营养 消化不良 婴儿,早产 喂养不耐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家系中两例Perrault综合征(Perrault syndrome,PRLTS)患者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技术对先证者进行致病变异筛查,结合临床表型确定候选基因致病位点,用Sanger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验证。结果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TWNK基因存在c.1172G>A(p.Arg391His)和c.1844G>C(p.Gly615Ala)复合杂合变异。其父亲携带c.1172G>A(p.Arg391His)杂合变异,母亲携带c.1844G>C(p.Gly615Ala)杂合变异,先证者变异分别来自父母。其弟也存在c.1172G>A(p.Arg391His)和c.1844G>C(p.Gly615Ala)复合杂合变异。其中c.1172G>A(dbSNP:rs556445621)为已报道致病变异;c.1844G>C(dbSNP:rs764752550)为新变异。结论在1家系发现两例Perrault综合征患者,TWNK基因c.1172G>A(p.Arg391His)和c.1844G>C(p.Gly615Ala)复合杂合变异可能为该家系患者发病原因,我们结果为家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 标签: Perrault综合征 TWNK基因 变异 全外显子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对1颈动脉体瘤家系进行变异检测,明确其病因。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查体、彩超检查、CT扫描,对先证者进行外显子组测序,再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对候选变异进行功能预测,并在家系成员中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携带SDHD基因第3外显子剪接区c.170-1G>T杂合变异,15家系成员携带致病变异,其中6人已死于心脑血管病,现存9人均已发生颈动脉体瘤、高血压。本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结论SDHD基因c.170-1G>T杂合变异可能是导致本家系发病原因,颈动脉体瘤患者除了常规临床检查还应进行基因诊断。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基因变异 SDHD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鉴定1先天性指间关节粘连家系致病基因,体外验证致病位点并分析其功能意义。方法收集12017年9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患有指间关节粘连家系临床资料,采集其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NOG、FGF9、GDF5外显子区段,使用代测序技术测定外显子区段基因突变。计算机模拟noggin-GDF5蛋白复合体空间结构。体外COS-7细胞转染5 μg空载质粒、野生型noggin质粒及V202G突变型质粒,每组设置3复孔,实验重复3次,并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oggin蛋白表达量。C2C12细胞体外同样转染上述质粒,进行成骨诱导分化,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定量实验,并用qRT-PCR对成骨相关基因Col1α1、ALP及Runx2 mRNA进行定量分析,每组设置3复孔,实验重复3次。采用Graphpad Prism 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先证者(1岁男性患儿)及其母亲均患有指间关节粘连。代测序结果显示,该家系中患者均存在NOG基因(c.605T >G p.V202G)杂合错义突变,FGF9、GDF5未测及与疾病相关突变。计算机三维结构模拟显示该位点位于noggin蛋白α螺旋处。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突变型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型。体外成骨诱导分化显示,V202G突变型蛋白抑制成骨分化作用下降。碱性磷酸酶染色定量结果显示,空白载体组碱性磷酸酶活性为(12.3±0.8) U/L,野生型质粒组为(2.6±0.3) U/L,与空白载体组相比其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t=11.550,P<0.001),突变型质粒组碱性磷酸酶活性为(10.8±0.3) U/L,与空白载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0,P=0.141)。成骨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定量分析,与前述结果致,与空白载体组相比,野生型noggin组成骨相关基因ALP、Col1α1及Runx2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t=5.987、4.498、4.170,P=0.004、0.011、0.014),突变型质粒组与空白载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3、0.177、1.159,P=0.688、0.868、0.311)。结论NOG基因c.605T >G p.V202G为关节粘连致病突变位点,该突变位点位于noggin蛋白α螺旋处,引起该蛋白表达量减少,从而引起指间关节粘连。

  • 标签: 关节粘连 基因突变 遗传家系 关节强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眼皮肤白化病(oculocutaneous albinism,OCA)患者家系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采用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与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测序,应用PolyPhen-2、SIFT、MutationTaster和FATHMM软件对新变异进行功能预测,同时对该家系4例白化病患者进行系谱和变异基因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TYR基因(NM_000372)存在c.230G>A(p.Arg77Gln)和c.120_121insG(p.Asp42GlyfsTer35)复合杂合变异,先证者父亲携带c.230G>A杂合变异,母亲携带c.120_121insG杂合变异,表明先证者2变异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前者属于已知错义变异,该变异可导致蛋白质多肽链原有功能异常或丧失。后者c.120_121insG(p.Asp42GlyfsTer35)为未报道过TYR基因亚区(EX1;CDS1)移码变异。应用PolyPhen-2、SIFT、MutationTaster和FATHMM预测,均提示为"有害变异"。该变异导致氨基酸编码蛋白发生提前终止,产生截短蛋白,最终形成76氨基酸短型TYR蛋白。通过家系分析,该家系4例患者均为同类型复合杂合变异,致病基因均来自患者父母,属于5代以内特殊形式近亲婚配。结论TYR基因c.230G>A(p.Arg77Gln)和c.120_121insG(p.Asp42GlyfsTer35)复合杂合变异可能为该家系患者致病原因,新变异检出丰富了TYR基因变异谱,可以为家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眼皮肤白化病 TYR基因 复合杂合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对2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患者血液标本进行基因检测,探讨其血清学特征和分子机制。方法对2例标本采用经典试管法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采用PCR技术扩增ABO基因第6、7外显子,进行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确定其基因型。结果2例患者标本血清学结果显示:患者红细胞与抗-A,抗-A1和抗-B均不凝集,血清与A1细胞弱凝集,与B细胞呈现强凝集。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结果显示这2例标本基因型是ABO*O01.01和罕见型A等位基因杂合子,罕见型A等位基因与ABO*A1.01序列相比在第7外显子第467位C>T变异,导致第156位脯氨酸(Pro)转变为亮氨酸(Leu),963位与964位之间插入了核苷酸C。结论结合血清学和基因测序结果,此2例标本为A亚型,引起该罕见型A等位基因特异性突变为:c.467C>T和c.963_964insC。

  • 标签: A亚型 血型血清学 基因测序 移码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anavan病家系遗传学病因,并为其提供产前诊断。方法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用Sanger测序法对候选变异进行验证,并对产前绒毛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患儿为女性,生后4月出现嗜睡、肌张力低、双眼无神、尿N-乙酰天冬氨酸升高。头颅磁共振成像示髓鞘化异常,颅内多个大片状异常信号。全外显子组测序显示患儿携带ASPA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包括第1外显子c.187A>G(p.Arg63Gly)和第4外显子c.634+1G>A(p.?)。Sanger测序证实二者分别遗传自母亲和父亲,其表型正常的哥哥携带c.634+1G>A(p.?)杂合变异,下胎产前绒毛检查提示胎儿携带c.187A>G(p.Arg63Gly)杂合变异。结论全外显子组测序可以用于诊断Canavan病。ASPA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可能为该家系遗传学病因。

  • 标签: Canavan病 全外显子组测序 天冬氨酸酰基转移酶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接触脑脊液神经核,简称触液核,是作者团队在世界上首先发现和命名独特神经核。与目前已知神经核显著不同是:触液核胞体位于脑实质,突起伸在脑脊液中,专司脑-脑脊液信息传递。本研究历时30余年,参与者超过100人,取得了系列成果,2010年曾获江苏省科学技术等奖。文章提供了90~400 g大鼠触液核中心点坐标的经验公式,触液核与全脑24功能区、235功能核团之间纤维投射及其可能参与功能。著录了包括敲除触液核模式动物制作方法等7篇重要参考文献,以便为感兴趣研究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必要工作基础。

  • 标签: 接触脑脊液神经核 位置 立体定位技术 模式动物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迟发性非综合征性耳聋 (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NSHL)家系致病变异。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临床资料,采集其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应用核心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对先证者及其父母19 396基因编码区及侧翼序列进行测序,寻找可能致病变异。用Sanger测序法验证候选变异并对家系其他成员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先证者DFNA5基因第8内含子存在1单碱基缺失杂合变异(c.1183+1delG p.?),该变异为父源性。结论应用核心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确定了1迟发性NSHL家系致病变异,为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 标签: DFNA5基因 非综合征性耳聋 全外显子组测序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