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症状重现(PSR)是指脑卒中慢性期神经系统症状在毒性代谢因子环境下重新出现的一种现象,多由感染、麻醉镇静药物的使用、低钠血症等诱发。本文现围绕PSR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诊疗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增强临床医师对该现象的认识。

  • 标签: 脑卒中后症状重现 感染 苯二氮卓类药物 低钠血症
  • 简介:摘要慢性肝病患者普遍存在通常表现为抑郁的情绪障碍,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肝病患者发生情绪障碍的机制不明,可能与疾病类型、病因治疗、经济、社会支持、个人心理等多种因素相关。慢性肝病患者情绪障碍可通过多种量表进行评估,通过非药物和药物治疗进行综合管理。现综述慢性肝病情绪障碍潜在的致病机制、评估方法以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对慢性肝病情绪障碍的重视,为其有效治疗提供更多帮助。

  • 标签: 情感障碍 慢性肝病 抑郁 评估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脑卒中患者无症状菌尿症与有症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月12月30日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87例尿微生物培养阳性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无症状菌尿症组(192例)和有症状尿路感染组(95例),分析两组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血清降钙素原、尿白细胞计数和抗菌药物使用。结果287例患者共检出细菌323株,其中以大肠埃希菌(48.92%、158/323)、肺炎克雷伯杆菌(7.12%、23/323)、屎肠球菌(12.07%、39/323)和粪肠球菌(4.64%、15/323)为主。无症状菌尿组与有症状尿路感染组患者尿微生物培养显示,大肠埃希菌(40.68% vs. 53.66%)、阴沟肠杆菌(9.32% vs. 3.41%)和屎肠球菌(18.64% vs. 8.29%)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50、P = 0.025,χ2 = 4.915、P = 0.027,χ2 = 7.559、P = 0.006)。287例患者尿微生物培养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耐药率分别为46.20%(73/158)、51.27%(81/158)、55.70%(88/158)和57.59%(91/158)。屎肠球菌对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氨苄西林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54.55%(18/33)、71.79%(28/39)、94.87%(37/39)、97.37%(37/38)、97.44%(38/39)和97.44%(38/39)。无症状菌尿组与有症状尿路感染组患者尿白细胞异常比例(57.81% vs. 87.37%)、尿白细胞计数中位数(35.70个/μl vs. 547.60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25.346、P < 0.001,Z = -9.246、P < 0.001)。ROC曲线显示两组患者尿白细胞的Cut-off值为261.34,95%CI为0.78~0.89。无症状组与有症状尿路感染组患者导管留置率(50.52% vs. 80.00%)、抗菌药物使用率(61.46% vs. 91.58%)以及使用天数中位数(4 d vs. 9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23.067、P < 0.001,χ2 = 28.253、P < 0.001,Z = 7.110、P < 0.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尿白细胞数对无症状菌尿和有症状泌尿道感染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应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无症状菌尿患者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 标签: 脑卒中 无症状菌尿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产生的证据,在因急慢性疾病住院的儿童和青少年中,评价医院小丑对一系列症状群的干预效果。研究设计基于随机和非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数据来源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数据库(ISI of Knowledge)、考科蓝对照试验注册中心(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Science Direct全文数据库、Scopus数据库、美国心理协会数据库(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sycINFO)、护理和健康文献累积指数数据库(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健康科学文献数据库(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Health Sciences Literature)。研究筛选经同行评议后筛选随机和非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标准如下:因急性或慢性疾病入院的儿童和青少年,比较医院小丑与标准护理的研究,此外研究将医院小丑对住院儿童和青少年症状管理的影响作为主要结局指标。数据提取与整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完成研究筛选,数据摘录,以及偏倚风险评价。方法学评价也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评价工具有:Jadad量表、随机对照试验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oB 2)和非随机对照试验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OBINS-Ⅰ)。结果24项研究(n=1 612)符合纳入标准,对其进行数据摘录和分析。大多数研究是随机对照试验(n=13)。最常分析的症状是焦虑(n=13),其次是疼痛(n=9)、心理和情绪反应以及幸福感(n=4)、压力(n=4)、癌症相关疲劳(n=3)和哭泣(n=2)。5项研究使用生物标志物(主要为皮质醇)来评估医院小丑对压力或疲劳的影响。方法学评价显示,大多数随机对照试验(n=11;85%)存在潜在偏倚风险,2项试验具有高度偏倚风险。ROBINS-Ⅰ评价结果显示,大多数非随机对照试验(n=6;55%)存在中度偏倚风险。研究表明,无论父母是否在场,医院小丑出现时,儿童和青少年在一系列医疗程序中的焦虑显著降低,心理调节也得到改善(P<0.05)。3项针对慢性病患者的研究显示,医院小丑的干预有明显获益,显著减少了患儿的压力、疲劳、疼痛和痛苦(P<0.05)。结论这些研究表明,在医疗程序、术前诱导麻醉,以及慢性病常规护理中进行医院小丑干预,可能是症状管理的有效策略。此外,与接受标准护理的患儿相比,医院小丑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患有急慢性疾病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态。系统综述注册PROSPERO CRD42018107099。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以耳部症状首发的恙虫病。患者女,72岁,因“发现耳屏前肿物10 d”就诊。查体见耳屏前黑色肿物,质硬伴触痛,确诊后及时予以对症治疗后耳前皮损疼痛缓解、体温趋于正常,出院1周后门诊复查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未遗留肝肾功能损伤等后遗症,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阴囊首发症状的睾丸扭转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其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非阴囊首发症状的睾丸扭转患儿24例。收集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进行TWIST(testicular workup for ischemia and suspected torsion)评分,统计TWIST评分在患儿中的应用情况。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婴幼儿组(13例)和儿童青春期组(11例),分析两组患儿临床表现的差异,从而分析非阴囊首发症状的睾丸扭转的临床特征。结果24例患儿中,首发症状为腰痛4例,腹股沟区疼痛8例,下腹疼痛4例,脐周疼痛2例,哭闹拒食2例,恶心呕吐3例,以及发热1例。TWIST评分分布为低评分(0~2分)5例、中评分(3~4分)17例及高评分(5~7分)2例。婴幼儿组与儿童青春期组首发症状中仅腹股沟疼痛患儿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两组间TWIST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例患儿中,3例睾丸扭转缺血坏死,手术切除睾丸;21例睾丸复位后血运恢复,行睾丸固定术。结论症状不典型的阴囊红肿的睾丸扭转患儿临床首诊症状复杂,应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警惕性;TWIST评分的中、高评分对睾丸扭转有一定提示作用,通过全面仔细体格检查并结合超声检查综合诊断,以免漏诊或者误诊,争取最大可能性保留睾丸组织。

  • 标签: 睾丸扭转 儿童 睾丸扭转评分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首发临床症状特征,提高新冠肺炎病例的识别能力,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方法对2020年1月5日至4月7日五个地区报告的559例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研究,分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和新冠病毒感染者发展为重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559例密切接触者在医学观察期间出现临床症状,平均年龄为43.54岁,核酸阳性者320例,核酸阴性者239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者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发热(50.31%)、咳嗽(44.69%)、乏力(14.06%)和咽部不适(10.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现症状者中有基础疾病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风险是无基础疾病者的2.70倍(95%CI: 1.52~4.98)。首发临床症状表现出乏力、头晕头痛、寒战的密切接触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风险分别是未表现出相应症状的4.82倍(95%CI:2.29~11.41)、2.59倍(95%CI:1.09~6.84)和9.34倍(95%CI:1.74~173.18)。≥60岁的感染者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是<60岁人群的8.78倍(95%CI:4.12~19.73)。男性感染者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是女性的2.52倍(95%CI:1.21~5.47)。有基础疾病者的感染者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是无基础疾病者的3.56倍(95%CI;1.55~8.24)。首发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的感染者发展为重症的风险分别是未表现出相应症状的2.91倍(95%CI:1.34~6.65)和3.79倍(95%CI:1.47~9.65)。结论首发症状表现出乏力、头晕头痛、寒战者要警惕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首发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的感染者要警惕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进一步提高患者就诊意识和病例识别能力,及时发现感染者。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密切接触者 首发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成为研究帕金森病的热点。文中介绍了帕金森病相关非运动症状包括感觉障碍、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着重介绍了其临床表现、评估方法及处理策略。

  • 标签: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识别 处理
  • 简介:摘要儿童期躯体化症状障碍较常见,且与成人后高风险的精神障碍及更多不明原因的住院治疗有关,是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之一。现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从躯体症状障碍概念变迁、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评估、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尽早识别与治疗儿童期躯体化症状障碍。

  • 标签: 儿童期 功能性躯体综合征 躯体化症状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作为一种进行性不可逆性临床综合征,是全球慢性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内容。其复杂的症状和危险因素管理并不能完全依赖医护人员和短暂的临床治疗,自我照护才是降低患者再入院率、病死率的有效途径。症状感知是心力衰竭自我照护情境特异性理论中新增的一个维度,是患者进行症状和体征自我监测以及对症状的意义做出识别、解释和标记的综合过程。心力衰竭的症状感知对实现有效的自我照护至关重要,然而国内相关研究甚少。本文从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感知的定义、影响因素和评价工具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感知的干预和促进提供依据。

  • 标签: 综述 心力衰竭 症状感知
  • 简介:摘要一位81岁的血管性痴呆女性在社区摔倒后被送至医院住院。你是值班医生,由于她出现明显的思维混乱,并试图离开病房,你需要去查看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梗阻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其鉴别诊断极其复杂,尤其是肝外梗阻性黄疸一直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该疾病病变大致可分为原发于胆道的病变和由周围解剖结构异常所致的继发胆道病变,其中因肺癌而导致的梗阻性黄疸临床上甚为罕见。现报道1例以梗阻性黄疸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病程中无任何呼吸道症状,最后确诊为肺癌伴胰头旁淋巴结肿大、压迫胆道使周围解剖结构异常所致的继发胆道梗阻性黄疸。

  • 标签: 黄疸 肺肿瘤 鉴别诊断 放射影像
  • 简介:摘要认知症状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在抑郁发作或缓解期广泛存在,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功能恢复。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对抑郁症认知症状,尤其是评估与干预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因此,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抑郁障碍研究协作组组织业内专家,在综合评价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参考指南,结合临床实践,编写此共识,希冀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借鉴和帮助。

  • 标签: 抑郁症 认知 评估 干预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常单侧起病,不同侧别的运动症状在疾病发展速度、非运动症状类型和治疗反应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现围绕PD运动症状偏侧化的临床特点、潜在机制、影像表现及治疗差异等内容综述如下,以期为PD临床诊疗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帕金森病 偏侧化 运动症状
  • 作者: 周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药物与人》2019年第5期
  • 机构:遂宁市蓬溪县常乐镇卫生院,四川遂宁629109
  • 简介: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也属于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特点是胃黏膜、肠道黏膜损伤和坏死而形成溃疡,主要与胃酸、胆汁、黏液等物质的侵蚀和慢性炎症有关,病变穿透黏膜肌层或达到更深层次,多发生在胃角、胃窦以及贲门等位置。根据所在部位进行分类可分为I型胃溃疡:发生在胃小弯的位置,这个位置位于胃体黏膜和胃窦黏膜的交界处,通常是最常见的溃疡类型;II型胃溃疡:是复合性溃疡,出现在胃和十二指肠的位置,顽固性强且会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III型胃溃疡:是幽门前溃疡和幽门溃烂,虽然比较罕见,但很容易复发;IV型胃溃疡:一般位于离食道不远的胃上1/3处,如果距离食道非常近(不到2cm),则被称为近贲门溃疡。

  • 标签: 胃溃疡;护理;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翻译心脏症状调查量表并分析其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症状调查中的信度与效度,为临床应用该量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表对2019年1—10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23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不适症状进行调查,通过Cronbach α系数和折半系数评价量表的信度,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和内容效度指数评价量表的效度。结果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表中每个症状条目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5~0.968,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0;折半系数为0.699;每个症状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4~1.00;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133%。结论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症状调查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症状调查与管理。

  • 标签: 心脏症状调查量表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症状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简介在综合医院,躯体症状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 SSD)的识别率较低。为提升SSD识别率这一迫切的临床需求,兼有躯体化症状和心理特征的自评量表将改进SSD的筛查流程。因此,我们开发了中国版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omatic Symptom Scale-China,SSS-CN)。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SSS-CN是否可作为一个及时、实用的自评量表用于识别SSD并评估该症状障碍的严重程度。方法和分析拟在单中心综合医院招募至少852名患者,这些患者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仍有躯体不适症状。金标准:具有专业资质的医生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的诊断标准,评估患者是否患病以及严重程度。本研究将比较SSS-CN与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其他相关量表对SSD的诊断效力。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SSS-CN对躯体症状障碍识别的准确性,以及曲面下体积判断SSS-CN对躯体症状障碍的严重程度划分的准确性。除了诊断效应研究,进一步对患者进行随访,探讨SSS-CN在监测治疗效果方面的有效性。伦理学和研究公布方式本研究获得了中国上海市仁济医院人类研究伦理委员会的伦理批准,批号为2015016。本研究的结果将通过同行评议的期刊刊登,并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试验注册号NCT03513185。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