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作者: 肖芳芳,郭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3期
  • 机构: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河北廊坊065000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舒芬太尼与吗啡快速皮下滴定治疗晚期难治性癌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03月至2022年06月收治的120例晚期难治性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吗啡进行快速皮下滴定治疗,实验组应用舒芬太尼进行快速皮下滴定治疗,对比疼痛缓解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疼痛评分(NRS)对比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难治性癌痛患者应用舒芬太尼进行快速皮下滴定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不建议长期应用到晚期癌痛患者的治疗中。

  • 标签: 舒芬太尼;吗啡;快速皮下滴定;晚期难治性癌痛;安全性
  • 作者: 盛春晨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4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苏州215300
  • 简介:目的:探讨徒手颅骨固定法联合颈托制动在颈椎损伤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46例颈椎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观察组使用徒手颅骨固定法联合颈托制动。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情绪反应、2次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颅骨固定法联合颈托制动干预可有效改善颈椎损伤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状态,有利于提高急救成功,降低不良情绪反应、2次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徒手颅骨固定法;颈托制动;颈椎损伤;急救
  • 作者: 陈东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6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5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对脐静脉置管危重症新生儿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期间实施镂空式固定法的作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将于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之间接收的其静脉置管危重症新生儿患者中随机选出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其中前者按照常规程序实施透明敷贴密闭式固定导管法,后者则需要应用镂空式固定法对脐静脉导管予以固定处理,组间对比两种固定方式的优劣性。结果:分析敷贴更换频率,研究组的数值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汇总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研究组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脐静脉置管危重症新生儿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选择应用镂空式固定法,不但能够促使置管时间得到有效延长、降低敷贴更换次数,并且也可以高效防范相关并发症的出现,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镂空式固定法;危重;新生儿;脐静脉置管
  • 作者: 曾频1,欧阳敏2,宋夏燕1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1.南昌大学护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19;2.江西省安远县人民医院,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讨ICU谵妄患儿药物干预方案在重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的141例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3人和干预组78人。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药物干预方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谵妄发生率及中高危导管计划性拔管率。结果 :试验组患儿谵妄发生率为33.38%(26/78),对照组患儿谵妄发生率为50.79%(32/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8,P<0.05);对照组患儿中高危类导管计划拔管率为22.22%(14/63),实验组患儿为7.7%(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5,P<0.05)。结论: 实施ICU谵妄患儿药物干预方案可降低重症儿童谵妄发生率及导管计划性拔管率,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效果。

  • 标签: 谵妄;重症患儿;非药物干预;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轻度认知障碍(MCI)是痴呆的前驱阶段,也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MCI可由多种病因导致,表现为认知功能的进行性损害,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心理和社会负担。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MCI患者转化为痴呆,因此MCI通常被认为是痴呆早期预防和干预的关键时期。药物干预是MCI防治的重要措施,可减少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主要方法包括认知训练、侵入性脑刺激、社会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和营养干预等。本文对MCI药物干预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MCI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认知障碍 非药物干预 进展
  • 简介:摘要冠心病在我国是多发且最常见的致死性疾病。对比增强冠状动脉MRA(CMRA)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无对比剂、无辐射及多参数成像的冠状动脉成像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中。本文回顾总结对比增强CMRA临床应用现状及优势,阐述CMRA当前技术现状,介绍CMRA目前研究的技术热点,主要讨论采集加速技术、填充方式、运动校正等方法,同时展望CMRA在冠状动脉高分辨率、冠状动脉管腔及血管壁和其生理量化研究的主要进展。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 冠心病
  • 简介:摘要Rosai-Dorfman病(RDD)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淋巴结肿大和组织细胞吞噬大量淋巴细胞。本文报道1例颅内外沟通性RDD,患者因“发现左顶部头皮肿物4个月,右下肢麻木半个月余”于2020年5月入住十堰市太和医院。患者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增强检查示:左顶骨病灶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其内外侧软组织呈明显强化,局部内外侧软组织明显不规则增厚,以外侧为著,大小约3.2 cm×4.7 cm,邻近脑实质受压。行左顶部肿物及颅内肿物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梭形细胞增生伴炎性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支持RDD诊断。患者术后7个月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头颅MRI检查也未见病变复发,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组织细胞增多症,窦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myocardial injury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MINS)由心肌缺血导致,与患者术后30 d甚至长达2年内病死率和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升高相关,是45岁以上心脏手术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文章回顾了目前可用的国际指南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研究,围绕MINS的定义、诊断标准、病理生理学、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等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MINS的预防及围手术期管理提供参考,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后结局。

  • 标签: 非心脏手术 心肌缺血 心肌损伤 冠心病
  • 简介:摘要肺腺癌根据组织学起源分为终末呼吸单位型腺癌和终末呼吸单位型腺癌。终末呼吸单位型腺癌从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结构、免疫表型、分子表型以及预后均显著不同于终末呼吸单位型腺癌,且临床上相对少见。本文就终末呼吸单位型肺腺癌的组织学特点、发生途径、分子特征等多方面进行综述,总结终末呼吸单位型腺癌的病变特点,以提高病理医师对该病研究进展的认识,从而能为患者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 作者: 钟文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大健康》2023年第5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使用辛伐他汀联合诺贝特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收到的合适的患者80例,根据护理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辛伐他汀和诺贝特,结合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血脂指标明显调节,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治疗有一定成效的占比97.50%,明显比对照组比例高(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联合用药,发挥辛伐他汀和诺贝特药物的混合作用,增强治疗效果,可以借鉴。

  • 标签: 辛伐他汀;非诺贝特;高脂血症;临床效果
  • 作者: 雷锦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4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上海长征医院,上海200003
  • 简介:目的:对患者计划重返ICU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计划重返ICU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该院ICU 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26例患者中转出ICU后重新返回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找出23例患者重新返回ICU的原因。结果:计划重返ICU的最主要疾病原因是呼吸道问题26.87%(6/23),其次为误吸13.04%(3/23)、心力衰竭13.04%(3/23)和感染性休克13.04%(3/23),这与患者转出ICU到普通病房后不适当护理有关。结论:通过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严格遵守ICU出入标准管理规范,提高临床科室医疗技术水平,对减少患者重返ICU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非计划;重返ICU;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1月聊城市人民医院经手术治疗的140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成功率为74.3%。手术治疗在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因素主要为血清白蛋白水平和上消化道穿孔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葡萄膜炎约占所有葡萄膜炎的5%~10%,多为感染性,通常起病隐匿,可能造成诸多并发症,预后欠佳,治疗棘手。针对儿童感染性葡萄膜炎,目前传统常用药物有眼局部及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近年来多种生物制剂的应用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就儿童感染性葡萄膜炎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葡萄膜炎 糖皮质激素类 免疫抑制剂 甲氨蝶呤 生物因子 阿达木单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铀矿工氡及其健康危害的认知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氡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调研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2020年6月—2021年12月从11个省份选择32座典型铀矿山的男性矿工开展氡及其健康危害认知调查,并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铀矿工氡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1 184名被调查矿工的氡知晓率为19.17%,知晓氡的铀矿工中有36.56%能准确说出氡的健康危害,18.06%能正确识别减少氡浓度的措施。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铀矿工氡知晓率在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劳动关系、岗位类别和地区间分布存在差异(χ2=55.92、21.89、64.31、11.2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正式工、岗位类别为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氡知晓的影响因素(χ2=12.81、6.58、5.66、21.44,P<0.05)。未发现铀矿工氡知晓率与年龄、工龄、地区和吸烟有关(P>0.05)。结论我国铀矿工氡及其健康危害认知水平较低,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和用人单位应采用媒体宣传、在岗培训、合同告知和工作场所宣传栏告知等措施加强铀矿工氡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 标签: 非铀矿工 氡及健康危害 认知
  • 作者: 何姗珊 李厨荣 陈思皓 邵世龙 钟祖鲜 王丹 刘刈 张石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泸州 646000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放疗中心,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放疗中心,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放疗中心,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65岁)肿瘤患者已经成为临床主体患者人群之一。对于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是一线治疗方案。多个大型临床研究表明,<70岁患者可以从同步放化疗中获益,70~80岁的患者存在争议,选择化疗时需慎重。对于顺铂不能耐受的老年患者,可以选用卡铂或尝试其他消化道及肾不良反应较小的化疗方案。西妥昔单抗等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联合放疗尽管在整体人群中优于单纯放疗,但年龄亚组分析显示老年患者获益有限。新兴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已得到证实,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高表达的老年患者可能从同步放疗或新辅助治疗中获益,但相关的高级别临床证据仍然缺乏。对于>80岁的高龄患者,单纯放疗可能优于同步放化疗,以姑息治疗为目的的低分割/大分割放疗可安全用于这部分人群。

  • 标签: 头颈部鳞癌 老年患者 放化疗法 靶向治疗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国内外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谵妄药物管理的相关证据,为医护人员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最佳证据总结。针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谵妄药物管理的问题,依据"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及专业协会网站,纳入神外科患者术后谵妄药物管理相关证据,包括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系统评价、证据总结等,检索时限为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员独立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及证据提取,并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对纳入的证据进行分级及推荐级别判定。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其中指南6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3篇、证据总结3篇、临床决策2篇。最终从危险因素评估、筛查、药物预防、药物治疗、信息支持与健康教育、随访与评价、医务工作者培训7个方面汇总出39条最佳证据。结论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谵妄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较为全面,医务人员可根据临床情境及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证据,审慎、合理地进行证据转化与应用。

  • 标签: 谵妄 神经外科 非药物管理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殖器皮肤疣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分型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入组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6例生殖器皮肤疣患者开展队列研究,男63例,女53例,年龄(38.00±12.41)岁。采集临床资料,取疣体组织提取DNA,采用通用引物扩增DNA,结合11种型特异性引物扩增测序分型,分析不同类型皮肤疣的HPV型别特点,以及不同部位皮肤疣的临床特征。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HPV阳性率90.50%(105/116),跖疣、寻常疣、扁平疣分别占51.43%(54/105)、32.40%(34/105)和16.20%(17/105)。HPV型别以HPV 1(53.33%)、HPV 27(37.14%)、HPV 2(29.52%)和HPV 4(23.81%)为主;双重或多重型别HPV感染57例,占54.29%,手足部疣比例更高,以HPV 1+4、HPV 1+2、HPV 1+27、HPV 2+27、HPV 1+4+27等为主。3例寻常疣中检出高危型HPV 18,1例扁平疣中检出高危型HPV 58。结论广东地区生殖器皮肤疣常见HPV型别与国外及国内其他地区不尽相同,且双重或多重HPV感染较多,手足部更明显。

  • 标签: 非生殖器皮肤疣 人乳头状瘤病毒 基因型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着床的关键要素,评估并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助于提高胚胎着床率。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编码RNA在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已被众多研究证实,在辅助生殖领域的研究也备受关注,编码RNA通过调控相关基因、细胞因子的表达,或作为竞争性内源RNA,在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编码RNA中的微小RNA、长链编码 RNA、环状 RNA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子宫内膜容受性 非编码RNA 微小RNA 长链非编码RNA 环状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