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平台多学科参与的术前访视健康教育的构建及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心手术室行全身麻醉下普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单双日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学科术前访视,共纳入6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共纳入559例患者。通过视觉模拟量表评价2组患者访视前后的焦虑程度的改变情况,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通过调查问卷评价2组患者的访视效果,应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通过满意度调查表对2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采用秩和检验比较组间整体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访视后试验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1.69±1.19)分vs(3.23±0.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628,P<0.001)。针对访视效果的调查问卷,在是否了解手术麻醉的基本过程,是否了解麻醉风险,是否了解术后镇痛的相关知识,是否按照指引安排饮食,是否按照指引着装与穿戴、是否排空膀胱6项内容中,试验组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满意度总体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852,P<0.001)。结论基于网络平台多学科参与的术前访视系统,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手术应激,改善访视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

  • 标签: 网络平台 多学科 术前访视 健康教育 系统 普外科
  • 简介:摘要构建高质量检验医学高等教育体系,培养高质量的检验医学人才,是新时代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南方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建设国家一流专业过程中秉持高质量高等教育理念,通过构建全程式德育体系、立体化培养模式、国际化师资队伍、智能化教学技术的教学改革实践,提高检验医学人才培养水平。本文对高质量检验医学高等教育体系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建设经验进行总结,以期在增加院校间交流与沟通的同时,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做出本专业应有的贡献。

  • 标签: 检验医学 高等教育体系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本文以G校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存在教师医学教育研究行动力不足;学校对中青年教师参与高教研究的支持、激励力度不足;缺乏高效的高教研究组织系统;医学教育研究社会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呼吁独立建制医学院校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系统,扭转教师高教研究行动力不足的局面,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参与高教研究的支持激励力度,引导教师凝练医学教育教学特色成果,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医学教育研究的影响力。

  • 标签: 独立建制医学院校 高等教育研究 实证研究 反思
  • 简介:摘要作业治疗作为康复治疗的亚专业之一,以作业活动作为治疗媒介或目的,以生活参与为治疗目标,满足了日渐增长的康复需求。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WFOT)制定的《作业治疗师培养教育最低标准》(minimum standards for the educ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制订了符合自己国家或地区特色的教育标准,并结合当地文化与制度进行人才培养。相比较而言,我国大陆地区作业治疗师数量严重不足,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作业治疗学已经有独立的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成熟。本文在总结实践经历和检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学制与认证、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及授课方式对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作业治疗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比较分析,为大陆地区作业治疗人才培养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 标签: 康复医学 作业治疗 教育 硕士培养
  • 简介:摘要本文在梳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财政研究现状进行了历史回顾和分析,将高等医学教育财政研究分为开始期、发展期和缓慢发展期3个主要时期,研究主题包括经费充足性、经费公平性、效益与效率、成本核算、经费管理等。为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需要重视高等医学教育财政研究和加大对高等医学教育财政研究的支持。

  • 标签: 高等医学院校 教育财政 教育投入 沿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校扩招后,我国普通公办本科医学院校(高等医学院校)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的经费投入变化特征及公平性。方法运用定量分析法分析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规模和经费投入在1998年至2011年的变化特征,采用公平性指数分析不同地区间经费投入差异程度和来源。结果1998年至2011年,高等医学院校在数量和规模上得以发展,年均院校增长率4.22%,年均在校生增长率19.04%。经费投入水平明显增长,经费总量2011年比较1998年增长9.33倍;生均经费相对于总量增幅较小。各地区之间生均经费投入存在不公平现象,院校扩招后不公平程度更为严重,中西部地区间生均经费差异自2008年开始拉大。结论建议科学调控高等医学院校规模结构,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和建立经费投入长效机制,保证医学教育质量和省际均衡。

  • 标签: 高等医学院校 院校扩招 生均经费 公平性
  • 简介:摘要建立基于结果或基于胜任力的教育是当今课程计划的重要特点。本文梳理了基于结果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在医学教育中的发展应用,并利用基于结果的教育理念对《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框架体系进行改造和优化,重新设计和确定了课程学习结果框架、课程教学主题内容、课程胜任力要求等内容。基于结果再设计的课程改革体现了全球卫生教育对新时代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本文以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结果为目标驱动,通过提供不同的教学主题内容、构建明确清晰的学习结果及要求,注重研究生认识、理解、分析、研究医学教育中的现象及解决医学教育管理、医学教育研究、医学教育变革等问题的能力素质的培养,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新时期医学教育科学化研究和医学教育管理专业化人才培养。

  • 标签: 基于结果的教育 课程设计 学习结果框架 胜任力要求 教学主题 高等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和东盟院校在医学教育领域合作的意向和需求,促进中国和东盟医学教育的共同发展。方法2020年5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中国—东盟高校医学联盟的43个成员单位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合作意向、专长与挑战等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20所中国院校和10所东盟院校完成了问卷调查。中国和东盟院校合作意愿较高的领域包括本科生课程设置(中国14所、东盟8所)、科研能力培养(中国17所、东盟7所)和在线课程(中国17所、东盟7所);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国18所、东盟9所)、研究生交流(中国18所、东盟9所)、短期课程培训/研讨会(中国19所、东盟8所)、在线课程(中国14所、东盟7所);医学生临床观摩/轮转(中国15所、东盟9所)、青年学术会议与研讨会(中国18所、东盟7所)。中国和东盟院校均认为自身在本科生课程设置(中国11所、东盟6所)、研究生短期课程培训/研讨会(中国10所、东盟5所)、临床观摩/轮转(中国10所、东盟5所)方面具备专长。超过一半的中国和东盟院校认为双方合作不存在挑战。结论中国和东盟院校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合作意向点较多,双方在在线课程等方面的合作意愿均较强。在部分领域中国或东盟院校的单方合作意愿高,未来应立足双方合作的意向点,进一步挖掘双方在医学教育方面的专长和特色,深化医学教育合作、促进中国和东盟医学教育发展。

  • 标签: 中国 东盟 医学教育 学生交流 国际合作
  • 简介:摘要康复治疗学专业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竞相开设的热门专业。目前国内备案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本科院校已有160所,其中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包含独立学院)分别占73.75%和26.25%。院校类别主要集中在西医类院校(占40.6%)、中医类院校(占18.1%)和综合类院校(占31.3%),东西部区域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随着备案院校数目不断增长,学科培养模式差异、院校类型构成差异、教学质量差异、专业/行业标准差异和康复教育资源分布差异等问题日渐凸显。通过厘定康复治疗学概念内涵及外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治疗学学科专业培养模式、明确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加强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康复治疗学专业标准、改善康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将更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育的良性发展。

  • 标签: 康复治疗学 本科教育 现状 专业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慕课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本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0年3月1日收录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年发文量、期刊分布、基金支持、著者分布、被引频次、文献类型和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将导出的资料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借助频数分析法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纳入文献754篇,分别收录于262种期刊;以医学教育类期刊为主;基金资助率达50%;黄坪、张欣、李鑫辉等7人为核心作者;以人体解剖学为代表的基础医学类课程应用研究最多;慕课应用研究以理论课程为主;课程评价包括终末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平台考核、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5大方面;研究热点为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其在护理教育、中医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结论近5年,慕课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发展迅速,核心作者已形成,但缺乏深度合作。未来应增加实验(训)类课程的应用研究,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实验性研究的设计及课程评价体系。

  • 标签: 慕课 高等医学教育 文献计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B-Learning)模式在国内外医学课程医学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本研究依据所确定关键词,从期刊数据库(如Premier、Cinahl和Medline)、出版期刊等检索2000年至2017年间相关文献93篇。经两轮分析共得国内外文献19篇,这些研究均对B-Learning模式在医学教育背景下的应用及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其中,包括对照研究和定性研究。结果B-Learning模式在各国推行实施存在差异;B-Learning模式教学干预措施及干预范围具有多样性;B-Learning模式能弥补医学教育过程中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教学衔接空隙,有助于医学生的知识掌握和临床技能提升;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对提升B-Learning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结论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医学知识水平和临床实践技能。

  • 标签: 高等医学教育 混合式教学 干预措施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病案信息是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付费的核心数据来源,高质量的病案信息是DRG付费的基础条件。随着病案管理向病案信息管理方向的发展,医院对病案信息管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造成专业不对口、岗前培训周期长及继续教育需求大等现实困境。本研究基于三重螺旋模型理论,构建高校-政府-医院协同互动,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推进"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病案信息管理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旨在扩充病案人才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有效解决病案信息管理人员供需矛盾提供参考。

  • 标签: 卫生人力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病案信息管理 产教融合
  • 简介:摘要卫生系统科学(health system science,HSS)是研究卫生系统如何为患者提供卫生保健、患者如何接受和获得卫生保健以及卫生系统如何促进健康的科学。作为美国医学会的核心创新成果之一,HSS教育于2013年开始在美国医学院校试行。HSS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协同、互补,在患者保健和群体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美国的卫生系统科学的产生、其所包含的知识模块以及在美国医学院校中的实施情况;同时,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对我国医学院校开展卫生系统科学教育进行了思考。

  • 标签: 卫生系统科学 美国 医学教育 思考
  • 简介:摘要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灵活学习计划包括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学生体验、拓展继续教育、扩展桥梁计划和加强国际学术合作。这种教学策略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诸多借鉴,可以从更新教育理念、采取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改革、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多样化教学等方面完善我们的教学改革。

  • 标签: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灵活学习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围产期母婴健康的影响,以便为基层医院围产期母婴健康提供科学管理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南澳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1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年龄(29.5±13.5)岁,有计划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措施;随机选择南澳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56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9.0±12.0)岁,只进行口头常规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产妇采取不同教育后的效果。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孕产妇对调查问卷中各项内容有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健康教育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810/810)比92.53%(880/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89,P<0.001)。观察组孕产妇经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后,顺产率[81.0%(656/810)比69.3%(659/951)]、母乳喂养率[99.0%(802/810)比90.4%(860/95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507、64.859,均P<0.001);观察组孕产妇产褥期感染率低于对照组[0.1%(1/810)比0.8%(8/9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3,P=0.036);而难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评分及新生儿脐部感染、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基层医院孕产妇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孕产妇顺产率与母乳喂养率,减少围产期母婴并发症发生,从而保障围产期母婴安全。

  • 标签: 系统性健康教育 基层医院 围产期 母婴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广州市医学生对医学教育仪式(以下简称仪式)的态度和满意度,为仪式效果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2020年4月~6月,向广州市3所高等医学院校1 309名医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与3所院校的38名医学生和15名仪式组织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认为仪式重要和非常重要的医学生占比86.2%(1 129/1 309);愿意和非常愿意参与仪式的医学生占比86.6%(1 133/1 309);81.0%(1 060/1 309)的医学生参与过医学教育仪式,对仪式感到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医学生占比70.5%(747/1 060)。对仪式存在问题的调查中,医学生选择排在前3位的问题分别是,认为流于形式的学生占比44.8%(475/1 060)、认为前期宣传不足的学生占比35.1%(372/1 060),认为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学生占比24.8%(263/1 060);访谈发现,仪式的形式化容易引起医学生的感受不佳。医学生对仪式的总体满意度与其感受到的仪式感、神圣感等仪式氛围的Somers'd相关系数分别为0.579、0.528(均P<0.01);医学生对仪式的总体满意度与其职业认同感、职业归属感、职业荣誉感的唤起程度的Somers'd相关系数分别为0.516、0.510、0.499(均P<0.01)。结论广州市医学生认可医学教育仪式的重要性且参与意愿较高,对仪式的总体满意度尚有提升空间;学生对仪式的总体满意度与其感受的仪式氛围和唤起的正向情感均呈正相关。开展仪式可以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前期宣传和营造良好的仪式氛围进一步提高效果。

  • 标签: 医学生 医学教育仪式 态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高等学校护理专业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工具。方法通过查阅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指南与标准、相关文献和政策,拟定评价工具初稿,采用德尔菲法确定评价工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3轮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确立了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的高等学校护理专业教师信息素养评价工具。结论本评价工具具有科学性、适宜可行,指标简洁明确,为高等学校护理专业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高等学校 护理专业教师 信息素养 评价工具
  • 简介:摘要目的为普通高等学校科研合同法律审核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通过制定检索词及检索策略,与法务人员访谈,分析普通高等学校科研合同法律审核工作。结果总结现行普通高等学校科研合同法律审核工作的普遍经验,包括划分校内审核权限、规范签约主体、明确管理红线等;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包括人员法律专业性不足、合同文本法律风险凸显、合同审核系统缺乏、专利申报和技术转化率低、合作方履约能力不确定等。结论建议普通高等学校提高人员法律专业水平、推行合同范本、建立合同审核系统、加强专利申报和技术转化的法律保护、关注合作方基本情况等,以加强科研合同的法律审核工作,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校。

  • 标签: 普通高等学校 科研合同 法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卫生保健有效数据和信息系统(HEDIS)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2018年2月—2019年2月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基于HEDIS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干预后血糖控制达标率。采用糖尿病认知程度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及自我效能量表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糖尿病认知程度、心理韧性及自我效能水平。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两组糖尿病认知程度、心理韧性及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糖尿病认知程度、心理韧性及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HEDIS系统的健康教育可通过改善糖尿病患者心理韧性,提高其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提升其自我效能,进而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

  • 标签: 糖尿病 卫生保健有效数据和信息系统 心理韧性 自我效能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都市高等学校(下文简称:高校)学生无偿献血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4月13日至2015年4月27日,选择成都市5所高校的850例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高校学生的年龄为18~25岁;男性学生为341例,女性为509例。根据850例高校学生参加无偿献血的次数,将其分为未参加献血组(n=428)、首次献血组(n=302)和≥2次献血组(n=120)。采用本研究自行设计的《成都市高校学生无偿献血情况调查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年级、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不再继续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获知无偿献血及血液生理知识的途径、高校内无偿献血宣传方式、鼓励无偿献血措施等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采用χ2检验,对影响高校学生无偿献血次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研究共收集电子调查问卷872份,剔出无效问卷后,最终纳入有效问卷850份,问卷回收率为97.5%(850/872)。②本研究3组学生的性别和年级构成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28、P<0.001,χ2=127.25、P<0.001),其中未参加献血组的大四年级学生所占比例最低,为1.2%(5/428)(χ2=45.37、P<0.001)。③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和享受用血优惠政策为高校学生献血者参加无偿献血的影响因素(χ2=4.34、P=0.037,χ2=20.70、P<0.001);献血后身体不适、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差、不愉快的献血经历为导致其不再继续参加无偿献血的影响因素(χ2=3.21、P=0.049,χ2=14.19、P<0.001,χ2=5.78、P=0.016);电视、报纸的获知无偿献血及血液生理知识途径,微博、微信的高校内无偿献血宣传方式,以及简化用血报销流程的鼓励无偿献血措施,为影响高校学生无偿献血次数的影响因素(χ2=10.11、P=0.006,χ2=12.08、P=0.003,χ2=8.65、P=0.013)。结论血液中心需要不断提升献血服务质量,改善高校学生的无偿献血体验,从而保留高校学生献血者。通过开展多种宣传方式,提高高校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并且建立科学、有效的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和心理护理模式,从而推进高校无偿献血工作,确保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问卷调查 供血者 学生 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者招募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