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1.2010年9月,在广州大学与马达(左一)、陈雅先(左三)、杨I嵩敏(中)、孟凡玉(右三)等参加全国高校乐理.视唱练耳委员会成立大会2.2011年11月,在西安音乐学院参加“第九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左起:李小戈、刘承华、咏、李宝杰)3.2012年12月,在福州“海峡两岸戏曲研讨会”发言,孙星群(左)主持,

  • 标签: 名家 西安音乐学院 2010年 学术研讨会 广州大学 成立大会
  • 简介:现藏上海图书馆,由周明泰先生捐赠的图书资料中,有一册《春台班戏目》,封面正中题"乾隆三十九年巧月立",收录皮簧、昆曲等声腔的演出剧目七百余个,是一份颇为难得的珍贵的戏曲史料。由于其中有些疑点尚待解决,还很少被引用。清代,北京

  • 标签: 台班 余三胜 演出剧目 道光 演员 乾隆
  • 简介:伟大的德国先锋派作曲家卡尔海因茨·托克豪森(KarlheillzStockhausen)于2007年12月5日在他位于德国北莱茵一维斯特法利亚州西部城市Kuerten-Kettenbera的寓所内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 标签: 逝世 西部城市 海因茨 作曲家 先锋派 德国
  • 简介:<正>联邦德国百科全书出版社在《德国介绍》一书《音乐生活中的独奏家、指挥家、作曲家》一节中认为:卡尔海因茨·托克豪森(KarlheinzStockhausen1928—)和汉斯·维尔那·亨策(HansWerncrHenze1926—)是当今德国作曲家在世界音乐生活中具有权威性影响的两个人。托克豪森是当代世界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自五十年代初起,他的一些创作

  • 标签: 五十年代 音乐作品 生活中 作曲家 节奏 具体音乐
  • 简介:<正>1928年8月25日,卡尔海因茨·托克豪森生于科隆的默德拉特。1947年—1951年,他在科隆音乐大学学钢琴和音乐教育,在普通大学学日耳曼语言学、哲学和音乐学,1951年,在巴黎参加奥利维

  • 标签: 当代音乐 偶然性 音乐作品 流行音乐 五十年代 音乐会
  • 简介:<正>任何乐器的音位排列都是有规律的。排列规律的出现,与律制、音阶、调式有关,也与乐器自身的特点以及演奏的需要等种种因素有关。因为演奏旋律的需要,曾侯乙编钟由低至高分组排列;曾侯乙编磬之所以上、下层有六片磬离开音列自成一组,是出于它担负着演奏骨干音的职能。不过,曾侯乙磬簨编列的某些音位在入土时被搞乱了,

  • 标签: 曾侯乙 演奏者 组排列 自成 下层 乐器
  • 简介:尼特凯的“复风格”音乐在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如日中天”地升起。所谓的“复风格”,简单的解释就是多种风格的复合。这并非是独创的新作曲技法,从中世纪的经文歌到近代的马勒、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等等作曲家的作品中都出现过类似的多风格拼贴,早已预示了某些“复风格”的特征。与此相比,尼特凯的“复风格”更直白彻底,他在同一作品中直接搬用大量历代名曲与流行乐曲,

  • 标签: 风格 拼贴 勋伯格 马勒 作曲技法 经文歌
  • 简介:<正>应中央歌剧院的邀请,美国声乐专家克拉拉·瑞女士1980年8月1日至1981年1月底,在中央歌剧院任教声乐兰年。她毕业于北卡罗利纳大学。主修声乐与戏剧。毕业后曾当过一年歌剧演员,后获得朱丽亚音乐学院和伊斯特曼音乐学院研究生班的指挥奖学金,并向名指挥家迪米特里·朱特罗波罗斯学习过四年。她曾组织瑞小型管弦乐队和负责指挥长岛合唱团及乐队的演出,颇获好评。她从二十余岁至今,一直从事私人声乐教学,有三十余年的教

  • 标签: 声乐 音乐学院 歌剧院 指挥家 合唱团 声乐教学
  • 简介:2010年6月8日,作为对中央音乐学院七十周年院庆的献礼,由享誉世界的坦威钢琴公司捐建的全世界第一座坦威花园于中央音乐学院正式落成。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熠、坦威汉堡公司副总裁维尔纳·胡斯曼(WernerHusmann)作为嘉宾出席落成仪式,共同为坦威花园揭幕。

  • 标签: 中央音乐学院 花园 2010年 维尔纳 副总裁 世界
  • 简介:上世纪初,沉睡千年的敦煌石窟藏经洞意外地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于是在全世界形成一门显学——敦煌学。在为数众多的敦煌遗书中,人们惊喜地发现了一份唐五代时期的乐谱,这份乐谱随着1938年日本学者林谦三氏与平出久雄的论文《琵琶古谱之研究》的发表,逐渐引起了全世界众多学者的关注。在这片神奇而又充满魅力的园地里,一大批学者孜孜不倦地耕耘探索着,皓首穷经,从青丝直至白发。上海音乐学院陈应时教授就是诸多从事敦煌乐谱研究的著名学者之一。

  • 标签: 敦煌乐谱 陈应时 辨证 日本学者 上海音乐学院 唐五代时期
  • 简介:三、因材施教,以人为本——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和思想教育周先生说过,人们一提到钢琴教学,首先就会想到怎样教学生弹琴,其实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包含多方面的知识和学问。作为教师,首先要抓学生的头脑,而不是手指,因为头脑是人的司令部。

  • 标签: 钢琴教学 教育教学思想 周广仁 桃李 仁爱 因材施教
  • 简介:视唱练耳是一门音乐基础课。音乐作品所包括的各种技术问题,例如记谱法、节奏、节拍、音准。音程、和弦、调式、调性、转调及变化音等等的掌握,都属于视唱练耳所要训练和要解决的内容。怎样使学生能真正地掌握这些内容,抑或教师如何围绕教学方法去思考视唱练耳的学科性质?这些无疑是摆在每一位从事这方面教学和研究工作人员所应该考虑的问题。笔者手头有一本专著(视唱练耳教学法论集)(作者王光耀,太白文艺出版社1999年7月出版,西安。以下简称“王著”),以一个长期从事该学科的教学与研究者的独特视角,全面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了我国视唱练耳教学体系发展和逐步完善的理论及教学法则。兴致及共呜深化为某种责任,读完此书,有许多感慨

  • 标签: 书评 王光耀 视唱练耳 教学理论 教学研究
  • 简介:在人们传统思维中,强调用心去感受和体验音乐。然而在观摩了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瓦兹教授的体态律动课后,笔者对感知音乐有了新的思考——体态律动要求学生不仅通过听觉、视觉和身体知觉去感受音乐,同时要用整个肌体与心灵去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各个要素,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更快地掌握音乐知识,更深一层地感受音乐带来的动力和乐趣。下面就瓦兹教授的一个教学片断,谈谈笔者受到的启示。

  • 标签: 体态律动 观摩 音乐知识 传统思维 教学片断 感受
  • 简介:在诸多音乐作品的一度创作中,创作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通过作品的二度创作得以展现其内涵,通过分析二度创作中的忠实性与创造性探究一度创作的内涵,并阐述对二度创作忠实性与创造性之辩证关系。

  • 标签: 二度创作 情感基调
  • 简介:<正>《<乐记>论辩》一书(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论辩》)所收董健同志《<乐记>是我国最早的美学专著》(原载《南京大学学报》一九七七年第四期,以下简称“董文”)和周来祥同志《中国古典美学和古典文艺理论的奠基石》(原分载于《文史丛刊》第一二○期、《文艺理论研究》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以下简称“周文”),

  • 标签: 《乐记》 周来祥 作者问题 中国古典美学 古典文艺理论 文艺理论研究
  • 简介:《打起手鼓唱起歌》是光南在文革时期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歌曲将新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和西方作曲技法巧妙结合,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艺术性。

  • 标签: 施光南 艺术歌曲 《打起手鼓唱起歌》 歌曲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