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血清中携带胆固醇的主要颗粒,主要由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解而来,低密度脂蛋白直接向组织和细胞内运输胆固醇,因此LDL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其血清水平越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清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LDL-C)水平升高与冠心病(CHD)防治关系。方法采用液体试剂用清除法测定50例CHD患者及50例无CHD患者血清中D-LDL-C水平,同时还检测了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CHD组的TC、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D-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低于对照组。结论D-LDL-C是CHD发病的高危因素。它的定期检查,已成为临床诊断、治疗、监测CHD必不可少的指标。

  • 标签: 直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清除法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临床检测的方法及其意义。结论HDL的浓度和冠心病发生率之间成负相关,它可以促进和加速胆固醇从细胞和血管壁清除以及将它们运送到肝脏。HDL是一种和总胆固醇浓度无关的危险因素,而且有很高的预期价值。HDL胆固醇浓度的测定对冠心病危险的评估是必需的。HDL胆固醇的浓度受吸烟、锻炼、药物、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临床检测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不同甘油三酯(TG)水平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载脂蛋白A1(ApoA1)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病人836例,对其进行血清HDL-C、ApoA1、TG测定,并根据TG含量不同进行分组,分析HDL-C与ApoA1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随着TG含量增高,相应的HLD-C含量呈梯度下降;在TG>1.70mmol/L时,随着TG含量增高,ApoA1含量呈梯度上升;经Spearman相关分析,在TG<10.0mmol/L时,HDL-C与ApoA1存在比较显著的相关性;在TG>10.0mmol/L时,HDL-C与ApoA1不具有相关性。结论ApoA1的升降不一定与HDL-C成正比例,同时测定HDL-C与ApoA1对临床诊断以及疗效评估等更有帮助。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 载脂蛋白A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评价血清胆红素联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验的应用价值与灵敏度。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介入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抽取在本院开展相关检查的75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落实对患者相关资料的分析,在明确病情之前,75例疑似患者均开展血清胆红素联合LDL-C检验,以静脉及发作时间心电图检查为金标准,评估血清胆红素联合LDL-C检验灵敏度。结果:75例疑似患者在金标准的评估中,阳性患者、阴性患者分别有45例、30例。血清胆红素检验75例疑似患者,阳性与阴性患者分别20例、55例;LDL-C检验75例疑似患者,阳性与阴性患者分别22例、53例;血清胆红素联合LDL-C检验75例疑似患者,阳性与阴性患者分别44例、31例。联合检验诊断符合率与金标准相比,无差异,P>0.05,联合检验灵敏度为95.6%(43/45);45例患者中的高危者、中危者、低危者,LDL-C、TBIL水平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

  • 标签: 冠心病 早期诊断 血清胆红素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评价血清胆红素联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验的应用价值与灵敏度。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介入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抽取在本院开展相关检查的75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落实对患者相关资料的分析,在明确病情之前,75例疑似患者均开展血清胆红素联合LDL-C检验,以静脉及发作时间心电图检查为金标准,评估血清胆红素联合LDL-C检验灵敏度。结果:75例疑似患者在金标准的评估中,阳性患者、阴性患者分别有45例、30例。血清胆红素检验75例疑似患者,阳性与阴性患者分别20例、55例;LDL-C检验75例疑似患者,阳性与阴性患者分别22例、53例;血清胆红素联合LDL-C检验75例疑似患者,阳性与阴性患者分别44例、31例。联合检验诊断符合率与金标准相比,无差异,P>0.05,联合检验灵敏度为95.6%(43/45);45例患者中的高危者、中危者、低危者,LDL-C、TBIL水平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

  • 标签: 冠心病 早期诊断 血清胆红素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367例临床标本进行了TG、TCHO、HDL及LDL检测,计算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并分别将non-HDLC、LDLC与TG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血清TG含量轻度升高时,LDLC和non-HDLC均随之升高,但当TG含量明显升高,超过4.52mmol/L时,仅non-HDLC随之升高,而LDLC并不随之升高,反而略有降低。血清non-HDLC与TG含量有明显相关关系。(P<0.01),而HDLC与TG的相关关系仅在TG含量不高时存大,随着TG含量的升高,其相关关系也逐渐消失。non-HDLC是反映血脂代谢紊乱的一个理想指标。

  • 标签: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脂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普查内蒙古包头地区40岁以上各行业诊断为高血压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的患者,本次流调显示长期高脂高盐饮食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提示应及时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进而降低此病发病率

  • 标签: 包头地区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5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脂水平的检测以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计算。结果两组的TC、TG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LDL-C和non-H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P<0.05;观察组患者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健康人,P<0.05。结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关系密切,其对脑卒中的预测作用并不亚于LDL-C,而且不受TG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LDL-C 血脂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帕金森病与低密度脂蛋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20.6-2023.6,我院收治的15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150例与观察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各项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行一般健康调查,对其进行抽血化验,观察并对比血脂指标水平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C、TC、LDL-C、载脂蛋白B指标水平较低,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TC、LDL-C明显低于女性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TG水平与其病程呈负相关,其余指标水平与其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均呈不相关(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者,且以男性差异更为显著,低密度脂蛋白可能是帕金森病患者发病的潜在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帕金森病 低密度脂蛋白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目前普遍认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传统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及家族史等。近年的研究证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涉及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本文就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予以分析。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 冠心病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高、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关系.方法:检测2008年3月~2009年5月收治冠心病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结果:胆红素浓度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降低,HDL-C含量在冠心病患者中亦有降低,而LDL-C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HDL-C、胆红素对冠心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LDL-C含量增高则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

  • 标签: 冠心病 胆红素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与100例健康人群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结论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2例2型糖尿病(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68例,无冠心病患者54例)及50例正常体检者,分别测定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根据Friedewald公式计算,通过Frost法计算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析non—HDL-C与其他血脂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non-HDL—C水平比正常对照显著增加[(3.92±0.98)mmol/Lvs(3.22±0.71)mmol/L,P〈0.01]。糖尿病组中合并冠心病病变者的血浆NON-HDL—c[(4.21±1.25)mmol/L]水平显著高于无冠心病病变者血浆non—HDL—C[(3.67±1.11)mmol/L]水平(P〈0.01)。LDL—C与non—HDL—c呈高度正相关(r=0.801,P〈0.01)。结论:血浆non-HDL—C水平在2型DM患者中显著增加,且在合并冠心病的2型DM患者增加更显著,血浆non-HDL可能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冠心病
  • 简介:[摘要 ] 目的:观察低浓度外源性精胺对 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凋亡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精胺抗损伤的可能机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浓度外源性精胺对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精胺抗损伤的可能机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在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意义,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8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hs-CRP及LDL,应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hs-CRP水平为(5.98±0.60)mg/L高于对照组(2.11±0.81)mg/L;观察组LDL水平为(3.45±0.55)mg/L也显著高于对照组(2.81±0.37)mg/L。(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LDL紊乱和hs-CRP异常,定期测定hs-CRP和LDL-C浓度,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2型糖尿病,可作为诊断和评估病情预后的客观指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超敏C反应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和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在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45例PE患者,并分子痫前期轻度(MPE)25例,子痫前期重度(SPE)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oxLDL和脂联素水平,并记录孕妇入院时的血压;随机选取同期3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SPE组血清中ox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M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三组间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MPE组、SPE组依次呈现下降趋势;SPE组孕妇血清oxLDL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0、0.45;SPE组孕妇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7、-0.40。结论血清中oxLDL和脂联素的水平变化可能与PE发病及其病情相关。

  • 标签: 子痫前期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脂联素
  • 简介: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包括:甘油三酯、少量甘油二酯和甘油一酯、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及非酯化脂酸(游离脂酸、自由脂酸),我们最关注的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没有人可以在血液中找到独立存在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这是因为“水”和“油”不能相溶。我们的血液里最主要的成分是水,脂类可以近似地理解为“油”。

  • 标签: 胆固醇酯 甘油三酯 甘油二酯 游离脂 非酯化 自由脂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