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贝伐珠单抗联合培他滨与单独使用培他滨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指导临床治疗选择。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人,实验组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培他滨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培他滨治疗。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总生存期(OS),次要评价指标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单独使用培他滨相比,贝伐珠单抗联合培他滨治疗组的总生存期显著延长(P<0.05),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也有所提高。安全性分析显示,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但大多数不良事件可控且可逆。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培他滨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中相比单独使用培他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疾病控制率,尽管伴有较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但考虑到其疗效,该联合治疗方案为mCRC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 标签: 转移性结直肠癌 贝伐珠单抗 卡培他滨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内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200例,将其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100例,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和观察组(100例,采取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方法),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头晕、恶心、气短等情况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取得明显效果,显著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以及降低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指标。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罗哌因联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阵痛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待产孕妇94例,将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使用罗哌因联合曲马多方法,试验组使用罗哌因联合舒芬太尼方法,观察指标记录每组患者血压水平、镇痛效果。结果:试验组更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待产孕妇中应用罗哌因联合舒芬太尼效果更好,镇痛效果佳,值得推广。

  • 标签: 罗哌卡因 待产孕妇 舒芬太尼 硬膜外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紫杉醇联合铂同期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6-2023.12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性治疗,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铂同期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铂同期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紫杉醇 卡铂 同期放化疗 食管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银屑病应用泊三醇联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效果。方法:2023年2至2024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60例银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等地分为两组,对照组(泊三醇)与观察组(泊三醇联合308准分子激光)各包含3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泊三醇联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较为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卡泊三醇 308准分子激光 治疗效果 银屑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浓度罗哌因在患者临床麻醉以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择100例此期间我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治疗中均给予罗哌因麻醉,根据患者罗哌因应用浓度进行分组,参照组患者罗哌因浓度为0.25%(50例),研究组患者罗哌因浓度为0.20%(50例),分析麻醉效果,统计患者疼痛评分、临床手术指标等相关数据对比探讨。结果 经数据统计结果可见,患者麻醉后临床心率、术后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各项数据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术后VAS评分数据可见,术后2h、术后4h、术后8h评分研究组低于参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 经研究,浓度0.20%罗哌因的临床应用有助于提升临床麻醉效果,并且很大程度缓解术后疼痛感,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理想,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罗哌卡因 不同浓度 麻醉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替韦联合用药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选择60例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拉米夫定联合利福平疗法,观察组30例采用恩替韦联合疗法,即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恩替韦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和抗结核方案更改率。结果:观察组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HBV-DNA转阴率以及HBeAg转阴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以及抗结核方案更改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韦联合用药可以有效提高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恩替卡韦联合疗法 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格列吡嗪联合阿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接收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展开分析,根据用药方案分成2组,各40例,即单一格列吡嗪(对照组)和格列吡嗪联合阿波糖(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的血糖指标、胰岛素指标。结果 研究组血糖指标FBG、2hP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bAlc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胰岛素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格列吡嗪与阿波糖的药物药理作用各不相同,联合使用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出色,提倡推广使用。

  • 标签: []格列吡嗪 阿卡波糖 糖尿病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素氨丁三醇、纱条宫腔填塞联合应用于前置胎盘患者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对照组应用纱条宫腔填塞,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素氨丁三醇。结果:研究组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前列素氨丁三醇、纱条宫腔填塞联合处理前置胎盘患者有利于降低其产后出血量。

  • 标签: 前置胎盘 前列素氨丁三醇 宫腔填塞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格列美脲、阿波糖等口服降糖药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 12月门诊处方22150张,对其中口服降糖药使用频次和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在选定期间所有处方药中,筛选出口服降糖药处方1160张,占比5.24%。单用处方40.26%,两联处方39.40 %,三联处方17.50 %,四联处方 2.84%;口服降糖药出现总频次889次,双胍类药物中二甲双胍147次,二甲双胍缓释片120次,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中的阿波糖片出现134次,磺酰脲类中的格列美脲出现76次,格列喹酮片 37次。SGLT-2抑制剂类达格列净片出现60次,占比6.75%。结论:通过对我院口服降糖药使用情况分析,未出现滥用药物情况,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开具单用处方和两联处方较多,三联、四联处方较少。

  • 标签: 口服降糖药 糖尿病 格列美脲 阿卡波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接受微生态制剂与恩替韦联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方法2020年4月~2022年9月,我科室接诊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前组实施恩替韦治疗,后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AST、ALT及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HA、LN、PC-Ⅲ及Ⅳ-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1β、IL-6及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HBeAg、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sICAM-1、PKM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接受微生态制剂与恩替韦联合治疗,可促进肝功能改善,减轻炎性反应,降低sICAM-1、PKM2水平。

  • 标签: 乙肝肝硬化 微生态制剂 恩替卡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麦角新碱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9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药物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麦角新碱治疗,研究组接受前列素氨丁三醇与麦角新碱联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止血效果。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97.87%、82.98%,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采取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麦角新碱治疗的效果极佳,可明显提高止血效果,减少出血量。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麦角新碱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松综合疗法在改善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筛选时段为一年(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达标数量为80例,随机均等拆分全部患者至既定的实验小组(接受常规疗法的对照组及接受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松综合疗法的观察组)内,评析两组的炎症水平、肺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炎症与肺功能水平相关指标数值均较优,且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经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替松综合方案的科学救治后,炎症得以有效控制,肺功能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确切。

  • 标签: 老年患者 支气管哮喘 噻托溴铵 沙美特罗替卡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阿波糖和二甲双胍在社区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来我社区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0例,随机分成2组,对象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波糖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将两组用药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优,血糖及血糖相关指标控制得更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差异明显,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二甲双胍与阿波糖联合应用在社区糖尿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因此,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可作为优选,以提高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社区糖尿病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泊三醇搽剂联合卤米松乳膏外用序贯治疗甲银屑病疗效。方法:将我院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甲银屑病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泊三醇搽剂联合卤米松乳膏外用序贯治疗,对比两组的皮肤屏障功能、炎症因子、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前,观察组皮肤屏障功能、炎症因子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显著;干预后,观察组皮肤屏障功能、炎症因子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泊三醇搽剂联合卤米松乳膏外用序贯治疗对甲银屑病患者的应用,可降低其炎症水平,增强皮肤屏障功能,促进其治疗效果提高,值得推荐。

  • 标签: 卡泊三醇搽剂 卤米松乳膏 序贯治疗 甲银屑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波糖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02月-2024年02月到本院治疗T2DM老年患者60例,按照不同药物疗法,分作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胰岛功能均更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P<0.05。结论:阿波糖联合格列美脲治疗T2DM老年患者疗效和安全性均较高,改善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效果良好。

  • 标签: 阿卡波糖 格列美脲 2型糖尿病 疗效 不良反应 血糖指标 胰岛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尼可地尔联合维地洛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择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维地洛药物治疗,实验组接受尼可地尔联合维地洛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89.8±1.5)的临床疗效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1.2±1.2),实验组(82.5±5.2)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2.3±4.8),实验组(5%)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三个指标P值小于0.05,表明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可地尔联合维地洛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具有更优异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同时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这一研究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治疗依据,为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 标签: 尼可地尔联合卡维地洛 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 应用效果 价值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阿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成参照组、研究组,每组各36例。参照组甘精胰岛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波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以后,餐前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波糖治疗,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阿卡波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西他赛联合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培他滨治疗,观察组采取多西他赛联合培他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和1年总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脱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多西他赛 卡培他滨 复发转移乳腺癌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使用4%阿替因口腔浸润 (BI)与4%阿替因或2%利多因下牙槽神经阻滞 (IANB) 治疗下颌磨牙症状性不可逆牙髓炎的麻醉效果。方法 通过特定关键词检索Pubmed Medline、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的文献。所纳入的文章均为随机临床试验(RCT),这些研究比较了4%阿替因BI与传统IANB在牙髓麻醉效果和成功率方面的差异。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估根据 Cochrane 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结果 在756篇文章中,共纳入了5项RCT研究,患者总数为500人:4%阿替因BI组231例,2%利多因IANB组150例,4%阿替因IANB组119例。我们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2%利多因 IANB 相比,使用4%阿替因BI麻醉的患者成功率相似。同样,与 4% 阿替因 IANB 相比也没有显著差异。与 IANB(4%阿替因或2%利多因)相比,使用4%阿替因BI麻醉的患者疼痛评分相当。结论 与2%利多因IANB或4%阿替因IANB相比,4%阿替因BI在止痛效果和成功率方面具有可比性。

  • 标签:   阿替卡因 下牙槽神经阻滞 利多卡因 牙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