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过去人们不认为应主动参与自身保健。很多人认为,卫生领域和个体医疗保健体制是同义语。这主要是由于医学在控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中起了很大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医学从高度专业化的医疗保健模式中迈出,其顶峰是阿拉木图宣言,着重强调个别地和集体地参与促进自身健康是人们

  • 标签: 自身保健 卫生领域 阿拉木图宣言 医疗保健 自我保健 高度专业化
  • 简介:不少疾病与不良的心理状态、工作及生活压力过重有关,而释放压力的生理行为、艺术活动、运动锻炼等,都能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最终达到康复的效果。

  • 标签: 行为处方 治病 心理状态 患者 运动锻炼 康复
  • 简介:抢救危急重病人时,应用甘露醇降低颅内高压效果明显,但有少部分医务人员认为甘露醇参与糖代谢,本研究通过静注甘露醇前、中及后分别测血糖及尿糖,发现甘露醇不参与血糖合成,仅仅起到脱水降低颅压作用。

  • 标签: 甘露醇 血糖 尿糖 脑血管病 颅内高压 药物治疗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下简称WHO)1992年公布了一个新数字:在人类死亡因素中,有60%是由不良行为引起的。美国因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致死的占总死因比率的48.9%,我国调查占37.3%,见表1:表1中美两国前10位死因和影响健康的4个主要因素(%)(?)注:中国为19个城乡点,美国为全国资料.从表中可见,中美两国都是生活方式和

  • 标签: 行为医学 中国健康教育 自我保健 行为因素 卫生发展 胃癌死亡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澄清人们对变态行为认识和态度上的一些误会,使人们科学对待变态行为,切实提高心理卫生的意识。方法笔者在明确了变态行为含义的前提下,分析讨论了最常见的几个认识上的误区。结论笔者认为,不能将变态行为与严重的精神疾病及其相应的不正常行为混为一谈;不能将变态行为与一般的违纪悖德性行为混为一谈;不能只重视对变态行为的治疗,而是更应该重视预防。

  • 标签: 性行为 治疗 常见 正常 心理卫生 精神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行为流行学和健康教育上海医科大学健康教育教研室阮忠,黄敬亨行为流行学(BehavioralEpidemiology)是近年来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流行学分支。1985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詹姆斯·迈森(JamesO.Masom)和肯尼斯·鲍威尔(Ken-ne...

  • 标签: 流行学 健康教育 影响因素 影响健康 青少年吸烟 行为流行病学
  • 简介:佳佳和莎莎正在画画,佳佳缺一支红色的蜡笔。看见莎莎笔盒里正好有一支红蜡笔,伸手就去拿,嘴里还说:“这是我的。”莎莎也正想要用。不肯给佳佳。佳佳气得把莎莎画画的东西全扔掉,并把莎莎推倒在地上,还用小脚去踢莎莎。

  • 标签: 攻击行为 儿童 矫治 画画
  • 简介:对城市男性的饮酒行为调查结果显示,饮酒率为88.5%,其中行政管理者100%,工作84.9%,科技人员82.4%,酒依赖患病率151.38‰。对饮酒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城市 男性居民 饮酒行为 调查
  • 简介:戴季陶的家实际上也是共产党小组所在地。戴季陶倒吸一口气。独自关门垂泪,内心十分痛苦。他对曾经的战友毫无怜悯,他说消除敌人,只能用刀子。

  • 标签: 中共反共 创建中共 参与创建
  • 简介:对城乡女性饮酒行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饮酒率城市54.0%,农村6.6%,城市以啤酒为主,农村以白酒为主。酒依赖患病率2.44‰。

  • 标签: 女性 居民 饮酒行为 调查 城乡比较
  • 简介:非法行医是1994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后才正式提出的。在此之前,由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无证非法行医还是实行鼓励政策。随着改革开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基本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无证行医对公民生命健康的危害日显突出,严重损害了公共卫生管理秩序。为加强医疗卫生秩序的管理,

  • 标签: 非法行医 医疗卫生事业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加强医疗 无证行医 严重
  • 简介:[目的]在行为干预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对出入境人员实施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方法.[方法]对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出入境人员特点对理论模式实施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出入境人员属于特定人群对其实施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措施应包括:广泛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广泛开展安全用血知识的宣传;阻止共用注射器吸毒;施行规范化的性病诊断和治疗.[结论]检验检疫人员需经过系统的培训,才能从事行为的干预工作;行为干预项目是否成功,须经过形成评价和效果评价.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行为干预 出入境人员
  • 简介:对71例妄想性抑郁症患者和132例非妄想性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与156例伴有妄想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自杀行为的对照比较。结果表明:妄想性抑郁症患者与非妄想性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比值比为1.99倍;妄想性抑郁症和非妄想性抑郁症患者与伴有妄想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自杀行为比值比分别为9.45和4.76。说明自杀行为与妄想和抑郁均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妄想 自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