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口腔溃疡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甚至多次结缘的口腔“小状况”,一般情况下,灼痛那么几天.在一个星期或者10天后都会自愈。可也有一些顽固的口腔溃疡,就是拖拖拉拉不肯好。今年35岁的小周就碰到了这个情况,口腔中的溃疡已经有6个多月了,期间也用过一些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却仍不见好转的迹象。在家人的建议下,小周来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时候,小周依然没把这个情况当回事。

  • 标签: 口腔溃疡 口腔癌 浙江大学医学院 口腔颌面外科
  • 简介:口腔内的恶性肿瘤,虽然大部分生长在口腔内的暴露部位,但一般病程短、发展快,恶性程度高,而且,绝大多数患者没有很明显的自觉症状,有时很容易被误诊为慢性炎症、溃疡或牙痛等等,待症状明显时,癌症多半已到中、晚期,给治疗带来困难。在此提醒,凡有下列情况者必须高度警惕。

  • 标签: 早期征兆 口腔癌 自觉症状 恶性肿瘤 暴露部位 恶性程度
  • 简介:近来,经常有患者来我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黏膜科就诊,对医生说:“医生,我的嘴巴痛,张不开了,”经检查发现,患者上腭部黏膜、颊黏膜以及舌黏膜等发白或发黄,患者多有张口受限、吞咽闲难,甚至少数患者并发有口腔。经询问病史,患者有数月至数年不等的咀嚼槟榔的历史,结合病史与临床表现,此病可考虑诊断为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WHO将其列为前状态。那么,槟榔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口腔有何关系呢?

  • 标签: 咀嚼槟榔 口腔癌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浙江大学医学院 预防 舌黏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口腔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口腔科手术的口腔患者3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1例口腔手术患者实施专科整体护理,并加强术前管理和术后引流管护理、皮瓣护理、口腔护理及康复指导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出现皮瓣下感染1例,术中意识不清1例,经给予对症处理及重症监护后好转。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口腔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注重心理护理、饮食管理及引流管护理等,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口腔癌 围术期 移植皮瓣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总结20例口腔患者手术后的护理要点,针对患者在住院环境、心理、休息、睡眠、饮食、吸氧、吸痰、鼻饲、口腔及伤口护理等方面不舒适的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实施舒适护理。20例口腔患者手术后均恢复良好。

  • 标签: 口腔癌 手术后 舒适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腔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通过术前心理护理,增强患者信心,增加手术成功率,通过术后护理,减轻了病人痛苦,减少了并发症,显著增强患者生存率。

  • 标签: 口腔癌 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术后口周伤口的护理方法,减少感染,促进伤口尽快愈合。方法采用红霉素软膏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例口腔患者术后口周伤口进行护理,与2010年1月—2011年1月30例患者术后由医生常规换药相比较。结果采用红霉素护理伤口从伤口感染、愈合时间和病人的舒适度上明显优于传统的换药方法、而且经济实惠。结论红霉素用于口腔术后口周伤口护理效果明显。

  • 标签: 口腔癌 口周伤口 红霉素
  • 简介:在一些经济不太发达的地方,时常会看到一两个穿着白大褂的游医,摆个地摊,拿出几件简陋的医疗器械.就吆喝着为行人补牙镶牙。一些群众图方便、便宜,常常上当受骗,不仅损失了钱财,有时还会酿成大祸。浙江建德某山村小学的李老师就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两年前,李老师经常牙痛,有一次在集镇上看到一秋”白大衣”在给人修补牙齿,他觉得牙痛不是什么大病,

  • 标签: 镶牙 口腔癌 防治 医疗器械 山村小学 白大褂
  • 简介:摘要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或躯体移动障碍患者皮肤易出现的最严重问题,具有发病率高、病程发展快、难以治愈及治愈后一复发的特点,引起压疮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压力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术中压疮是指手术患者术后6d内发生的压疮,其中以术后1-3d最多见。手术患者是急性压疮的高位人群1。在复杂的大型手术中,特别是采用全身麻醉且手术时间长,受压部位皮下脂肪少的情况更易发生压疮。2口腔手术患者是因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而成为术中压疮的高危人群。有研究显示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因素中手术时间的长短与压疮的发生率有关3。因此,掌握手术患者术中急性压疮形成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及时干预,确保手术患者安全,已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本院手术室对口腔手术患者通过进行术前访视评估、术中使用高分子体位垫等一系列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取得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术中压疮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口腔癌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使用肠内营养泵营养支持对于口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年 08月至 2020 年 01月在口腔颌面外科病区收治的30例口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月份将2019年08月至10月的使用手推式鼻饲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病例分为甲组例和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01月的使用肠内营养泵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病例分为乙组例,统计并比较使用手推式鼻饲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甲组例及使用肠内营养泵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乙组例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结果治疗前,使用手推式鼻饲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甲组例及使用肠内营养泵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乙组例总蛋白、 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使用手推式鼻饲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甲组例及使用肠内营养泵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乙组例营养状况各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但乙组例改善程度优于甲组例(P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泵 口腔癌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鳞状细胞(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OSCC)颈部淋巴结的包膜外侵犯(extracapsularspread,ECS)与浸润厚度、分化程度等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术后测量病灶的浸润厚度。分别对ECS与口腔鳞癌浸润厚度、分化程度等之间的关系及ECS在各淋巴结分区的浸润方向有无差异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5例口腔原发灶浸润厚度<8mm的CS发生率36.36%(20/55),共42粒淋巴结转移,其中ECS的ECS发生率35.71%(15/42);浸润厚度≥8mm的ECS发生率63.64%(35/55),共150粒淋巴结转移,其中ECS的发生率62.00%。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5例病例中,肿瘤原发灶为高分化35例,共转移淋巴结124粒,其中ECS发生率45.16%;中低分化共20例,共转移淋巴结68粒,其中ECS发生率76.47%。结论随着口腔的肿瘤浸润厚度的增加,其颈淋巴结ECS的发生率越高,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其颈淋巴结ECS的发生率越高。

  • 标签: 口腔鳞癌 分化程度 浸润厚度 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口腔患者202例,对高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2例患者中高龄患者人数显著高于低龄患者人数,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吸烟、饮酒嗜好患者显著高于无烟酒嗜好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性生活和工作环境发病人数显著高于其他环境人数,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高发的因素为年龄和性别因素、生活环境因素、不良口腔习惯因素等,同时对口腔高发因素进行早期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口腔癌 高发因素 环境因素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对口腔患者术后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科室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收治的120例口腔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60例口腔术后患者为对照组,60例口腔术后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 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对比分析,以比较两组口腔术后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情绪变化。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 SAS量表评分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SAS评分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和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能够缓解口腔患者术后的焦虑情绪,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口腔癌 术后焦虑
  • 简介:摘要:口腔作为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手术治疗往往伴随着组织缺损的修复问题。皮瓣移植作为一种有效的修复手段,广泛应用于口腔术后缺损的重建。然而,皮瓣移植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皮瓣坏死、感染、血肿等,不仅影响手术效果,还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早期识别与处理口腔术后皮瓣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口腔癌 术后皮瓣并发症 早期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口腔患者术后卫生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观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口腔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病变部位有无感染,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结论对口腔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口腔肿瘤 外科手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