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治疗口腔常见的方法有外科手术治疗,放射疗法以及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达到消灭肿瘤,重建并保护组织结构功能,减少后遗症,预防第二原发的目的。治疗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肿瘤因素,如原发肿瘤的部位和大小,在口腔的位置和颌骨的毗邻关系,周围的血供和组织学情况,淋巴结状况,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以前治疗情况等;患者因素,如年龄、全身状况、顺应性、耐受性、个人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还有医疗因素。在考虑选择使用哪种治疗方式时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综合比较后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口腔癌 临床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对口腔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引流管护理、口腔及皮瓣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口腔患者围术期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81例患者中显效56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58%。结论对口腔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至关重要,是提升生命质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口腔肿瘤 手术期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口腔患者化疗期间对健康知识的需求程度,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对护理工作模式进行优化,使患者从健康教育当中更加获益。方法以问卷的方式调查在我院口腔颌面的36例口腔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主要需求点,了解健康教育对满足患者实际需求的主要意义。结果按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程度依次为不良反应的护理(100.00%)、心理知识(94.44%)、复诊相关事项指导(88.89%)、饮食指导(86.11%)、用药相关知识讲解(81.06%)、用药指导(75.00%)、口腔卫生指导(75.00%)、化疗费用告知(69.44%)、功能锻炼(66.67%)、家属指导(61.11%)。结论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提示护理人员对于化疗期间的口腔患者应该给予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并且应该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合理评估,以提升健康教育发挥的作用,帮助患者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平稳的度过化疗期。

  • 标签: 口腔癌 化疗期间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口腔检查、诊断方法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3例早期口腔病损患者,应用甲苯胺蓝染色,对其着色情况进行观察,并与病理结果相互对照.结果显示口腔的敏感性=96.4%,假阳性率=41.3%,特异性=42.3%,假阴性率=5.2%.临床表现为溃疡的患者有54例,均呈阳性染色,良性溃疡的染色周界与恶性溃疡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苯胺蓝活体染色可发现指示癌变部位,指导活检,并能够在普查中发现有无癌肿复发,同时能够筛选白斑早期癌变以及监测白斑等,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早期口腔;检查;诊断;甲苯胺蓝染色中图分类号R76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7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腔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90%以上为口腔鳞状细胞(OSCC)。目前,口腔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微生物组成与其宿主之间的不平衡可能导致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口腔微生物群在口腔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口腔微生物群与口腔之间的关联尚未得到全面研究。本文将会阐述目前微生物与口腔之间的关系,以及口腔微生物群在口腔鳞状细胞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希望通过对微生物与口腔之间关系的探讨能对建立新的口腔的潜在诊断方法以及寻找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临床提高口腔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做出一定贡献。

  • 标签: 口腔癌 细菌 作用机制 牙龈卟啉单胞菌 具核梭杆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口腔患者术后应用口腔冲洗对术后口腔感染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 2016年 5月 -2019年 7月在医院接受口腔手术治疗的 7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其中一半患者给予常规的口腔护理,另外的一半患者应用口腔冲洗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的口腔感染率。结果 : 与对照组对比,在术后 3d和术后一周,研究组患者的口腔感染率明显低,口腔舒适度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口腔患者术后应用口腔冲洗能明显降低术后口腔感染率,提高口腔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

  • 标签: 口腔冲洗干预 口腔癌患者 术后口腔感染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槟榔的原产地在马来西亚,最初在印度,越南等地普及,慢慢在中国蔓延开来。经常嚼食槟榔会造成口腔溃疡、牙龈退变、牙齿磨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食用槟榔之所以会导致口腔,是因为槟榔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和代谢产物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甚至直接致癌性,这些物质包括槟榔生物碱、槟榔鞣质、槟榔特异性亚硝胺和活性氧等。本文就食用槟榔的致癌机制,普及情况以及嚼食槟榔与口腔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和病例分析作统一综述。

  • 标签: 槟榔 口腔癌 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口腔患者根治术前后营养状况变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口腔根治术患者4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患者手术前、术后第1d、第7d的进食及体重变化进行评价,同时对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进行测定。结果术后患者对热能、蛋白质的等的摄入量与术前相比显著减少,且对比差异P<0.05;术后第1d、第7d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与术前相比下降显著,且对比差异P<0.05,术后第1d、第7d患者的总淋巴细胞计数与术前相比显著较低,且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口腔患者实施根治术后,由于进食障碍的影响,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均显著下降。

  • 标签: 口腔癌 根治术 术前 术后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晚期口腔患者经过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后的实际效果。方法:从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晚期口腔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进行观察,通过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自纳入40例。对照组单纯开展放疗,观察组开展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将两组病情控制效果予以对比。结果:观察组病情控制有效率80.0%相较于对照组病情控制有效率70.0%呈更高显示(P<0.05)。结论:晚期口腔治疗中接受化疗联合放疗的总体效果更加理想,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促进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升高,延长患者的寿命,是一项值得积极推广的方案。

  • 标签: 化疗 放疗 晚期口腔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路径化口腔护理及感控管理对老年口腔患者术后口腔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62例老年口腔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路径化口腔护理及感控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口腔清洁满意度和舒适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口腔患者实施路径化口腔护理及感控管理能有效降低口腔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提高口腔清洁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路径化口腔护理 感控管理 老年 口腔癌 术后口腔感染发生率 口腔清洁满意度和舒适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口腔患者整复术后通过采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 2019年 6月到 2020年 6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整复术治疗的 74例口腔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平均将上述所有患者分为对比组( n=37)采用传统护理法,观察组( n=37)采用康复护理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比组( p<0.05)。结论:口腔患者通过整复术后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避免在治疗期间出发各种并发症。

  • 标签: 口腔癌 康复护理 整复术 吞咽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口腔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选择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 2018年 2月至 2020年 2月我院接受的进行口腔手术的患者 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对接受口腔手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可优先考虑整体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整体护理 口腔癌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手术病人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接受治疗的 56例口腔手术病人,抽取时间为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全部病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两组,每组 28例。比较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经口进食、住院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术后并发症率也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口腔手术病人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疾病预后快,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口腔癌 综合护理 并发症
  • 简介:  【摘 要】 目的 研究并探讨口腔的 CT及 MRI表现,评价影像检查在口腔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索合理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口腔 66例(唇 2例,牙龈 18例,颊黏膜 15例,舌癌 24例,口底 7例,),其中 32例行 CT扫描, 34例行 MRI扫描,将影像表现与手术所见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66例口腔中,呈浸润性生长的溃疡型病变 42例,外生性生长的肿物型病变 24例。 CT扫描 32例,明确显示病变 27例,遗漏病变 5例,其中 4例为表浅溃疡型病变。 CT扫描病例中, 10例有骨质侵犯, CT扫描准确评价 8例,遗漏 2例。 MRI扫描 34例,均准确评价肿瘤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 CT、 MRI对口腔原发肿瘤的形态、大小、周围结构侵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评价有重要价值。对于较小及呈浸润性生长的表浅溃疡型肿瘤, CT扫描尤其是 CT平扫难以准确显示,应首选 MRI。    【关键词】 口腔 CT MRI    

  • 标签: